问题

旧日本海军的舰队航母可以为舰载机携带多少弹药?

回答
旧日本海军的舰队航母,像是“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等这些主力舰载机母舰,其携带弹药的数量可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相当复杂的,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随着战争进程和技术发展也会有所调整。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舰队航母上的弹药,主要指的是舰载机的航空弹药,也就是飞机能挂载使用的炸弹和鱼雷。航母自身的防空炮弹、舰炮弹药等,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我们主要聊聊飞机身上那些能造成杀伤力的家伙。

要说具体数量,那就得结合几个关键点来分析了:

1. 舰载机种类与任务配置:

这是最核心的因素。不同型号的舰载机,能携带的弹药种类和重量是完全不同的。比如:

零式战斗机(零战): 作为战斗机,它主要携带的是航炮弹药(20毫米炮弹)和少量的小型炸弹。它的主要任务是制空,不是对地攻击,所以航空弹药总量相对较低。一架零战可能就携带几百到一千发左右的20毫米炮弹,这要看型号和任务需求。如果有挂载点,偶尔也会挂载250公斤的小型炸弹,但这不是常态。

九九舰爆(舰载俯冲轰炸机): 这是专门用来投弹的,自然能挂载较大威力的炸弹。一架九九舰爆通常可以携带一颗重磅炸弹,比如250公斤或者500公斤的炸弹。有些型号还能根据任务携带两颗较小的炸弹,或者是一颗炸弹和副油箱的组合。

九七舰攻(舰载攻击机): 这类飞机擅长鱼雷攻击或炸弹攻击。它最经典的配置就是挂载一枚陆上攻击用的“九一式航空鱼雷”(Type 91 torpedo)。当然,它也能挂载炸弹,比如250公斤的炸弹。由于鱼雷重量较大,通常一架飞机就带一枚。

所以,你想知道一艘航母能带多少弹药,就得先知道这艘航母当时编组了多少架飞机,这些飞机又是哪种型号,以及它们执行的是什么任务。例如,如果航母执行的是大规模对舰攻击任务,那么搭载的九七舰攻数量会更多,携带的鱼雷数量自然也就成为一个关键指标。如果执行的是对陆地基地的轰炸任务,那么舰爆和舰攻会挂载更多的炸弹。

2. 航空弹药的储备量和装载能力:

航母内部有专门的弹药库,用来储存各种型号的炸弹和鱼雷。这些弹药库的容量是有限的,而且弹药的体积和重量差异很大。

鱼雷: 鱼雷非常沉重且体积巨大,每一枚都可能重达一吨以上。航母的弹药库设计需要考虑到鱼雷的存放和吊装。

炸弹: 炸弹种类繁多,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比如250公斤炸弹和500公斤炸弹的体积和重量都有很大区别。

航母的总装载能力受到载机数量、舰载机类型以及剩余的燃料、备件、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在每一次出击前,航母都会根据任务指令,将一定数量的弹药装载到飞机上,并根据舰载机的总数和任务需求,在弹药库中预留一部分备用弹药。

3. 实战中的弹药分配和消耗:

在实际作战中,弹药的分配和消耗是动态变化的。

一次出击,有限的弹药: 飞机在一次出击时,挂载的弹药是有限的,不能装得满满当当。因为还要考虑飞机起飞时的载荷限制、航程以及在空战中进行机动时对燃料和弹药的消耗。

补给困难: 航母的弹药并不是取之不尽的。一旦弹药消耗殆尽,就面临补给的问题。特别是在远离基地的远洋作战时,弹药的补给非常困难。所以,通常会根据任务可能持续的时间,预先储备一定的弹药。

优先级别: 在紧急情况下,弹药的分配也会有优先级别。例如,在保卫航母免受攻击时,舰载战斗机和防空炮弹的消耗会非常大。

举个例子来估算:

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航母能携带多少枚炸弹”的数字,因为这就像问一辆卡车能装多少东西,得看是装苹果还是装石头,而且还得看卡车的载重能力。

但我们可以大致推算一下:

假设一艘主力航母(比如“翔鹤”级)搭载了大约7080架舰载机,其中包含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攻击机。

如果执行的是对舰攻击任务,可能装备了约2030架九七舰攻,每架挂载1枚鱼雷。那么,舰上携带的鱼雷可能就瞄准这个数量,再加上一部分备用。
如果执行的是大规模轰炸任务,可能装备了约3040架九九舰爆和九七舰攻,每架携带1颗500公斤炸弹或2颗250公斤炸弹。那么,炸弹的总数就会非常可观。

更直观地思考:

与其说是航母“携带”多少弹药,不如说是航母的舰载机部队“能够装备”多少弹药。

装载能力: 每艘航母的弹药库容量是设计的一部分,但具体装载多少,取决于当次任务的飞机数量和类型。一张舰载机出击编队的名单,加上他们挂载的弹药清单,就能大致看出这次任务的弹药消耗。
战备存量: 除了飞机上已经装载的,航母的弹药库里还有一部分备用弹药,用于更换损坏的飞机、补充消耗或者应对突发情况。这部分存量可能会在几百到上千枚炸弹/鱼雷的级别,但具体数字同样是保密的,而且非常依赖于航母的出航计划和补给能力。

总结来说,旧日本海军的舰队航母并非固定携带某个数量的弹药。这个数字是一个动态的、根据载机配置、任务需求、以及舰上的储备和装载能力而变化的复杂概念。 它们的能力体现在“能够出动多少架次的飞机,挂载多少威力的弹药去执行任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清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题,正常情况下,ijn的舰队航母可以携带多少供舰载机使用的弹药,包括鱼雷,航弹。谢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旧日本海军的舰队航母,像是“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等这些主力舰载机母舰,其携带弹药的数量可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相当复杂的,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随着战争进程和技术发展也会有所调整。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舰队航母上的弹药,主要指的是舰载机的航空弹药,也就是飞机能挂载使.............
  • 回答
    旧日本海军的丁型驱逐舰、海防舰和哨戒艇,虽然都是海军舰艇的一份子,但它们在设计理念、建造初衷、性能特点、使用方式乃至承担的任务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它们如同军队中的步兵、骑兵和侦察兵,各司其职,共同构筑了日本海军的水面作战力量。 丁型驱逐舰:时代的产物,海上力量的基石丁型驱逐舰是二战末期,日本海军为.............
  • 回答
    要详细分辨旧日本海军的各艘战列舰,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了解,因为它们的建造时期、设计理念、吨位、火力配置、防护水平以及外形特征都有所不同。旧日本海军在明治维新后,特别是日俄战争前后,大力发展海军,引进了欧洲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分辨旧日.............
  • 回答
    要论最适合旧日本海军的轻巡洋舰,这可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引人入胜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哪一艘就“最适合”,因为不同时期、不同作战需求,对轻巡洋舰的定位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不过,我们可以试着勾勒出一幅理想的旧日本海军轻巡洋舰的画像,并结合一些代表性的舰型来聊聊。想象一下,如果要在旧日本海军的舰艇序列中为“理.............
  • 回答
    旧日本海军和现在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作为两个不同时代但血脉相连的海上力量,都留下了许多引人入胜的习俗和传统。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它们各自的时代背景、作战理念,也承载了日本文化中对秩序、荣誉、集体主义的强调。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有趣的习俗,并将其分为旧日本海军和海上自卫队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旧日本海.............
  • 回答
    当然有。即便放到今天,旧日本海军在航空母舰发展史上的贡献也绝对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是最早一批真正认识到航母作战潜力的海军之一,更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至今仍在沿用的战术思想和技术思路。回望那个时代,日本海军的崛起之路,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学习、模仿、并最终超越的史诗。而航空母舰,正是这场史诗中最为璀璨的篇.............
  • 回答
    太平洋战争时期,旧日本海军驱逐舰上的船员编制和各部门构成,可谓是战争机器运转的关键环节。要详细了解,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整体编制与舰型差异首先得明确一点,驱逐舰在日军海军中并非铁板一块。从最初的“神风型”到后期的“岛风型”、“秋月型”等,随着技术发展和作战需求的变化,驱逐舰的吨位、火力、装备都在不.............
  • 回答
    国内对旧日本海军的爱好者群体确实庞大且多元,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引人入胜的文化、历史乃至情感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不能简单归结为某种单一原因,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旧日本海军的形象塑造是极其成功的。从明治维新时期“脱亚入欧”的时代背景下,海军作为国家现代化的象征,承载着民族复兴的.............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旧日本海军参谋有绶带,而指挥官却没有”这一说法,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下,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者说在某些特定时期和场合下,情况是存在的,但并非一个普遍的规则。旧日本海军的军衔和礼仪制度相当严谨且复杂,绶带的使用更多是与特定职务、奖赏或纪念有关,而不是简单地与“参谋”或“指挥官”的身份划等号。.............
  • 回答
    “鬼子兵吃海带,皇军吃米饭。” 这句在部队里流传的俗语,道出了旧日本陆海军在伙食待遇上的天壤之别,也难免不让陆军的伙夫们、士兵们心生羡慕,甚至嫉妒。我们得先说清楚一点,绝不是说陆军的伙食就差到不能吃,那也是国家在供养,士兵也要生存。在那个年代,能够吃饱饭本身就是一种保障。但是,当横向对比自家与海军.............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日本社会发展、劳动观念以及海军独特文化等多个层面。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昭和后期才普及双休日:这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双休日(特别是周六和周日都休息)在日本的普及,其实是二战后,尤其是进入昭和后期(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经济发展.............
  • 回答
    旧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暴行,包括各种形式的屠杀,确实与他们宣扬的“东亚共荣圈”理念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的国内外环境、其扩张主义思想的根源,以及这些行动如何在实践中扭曲了他们声称的“共荣”目标。“东亚共荣圈”的真实意图与包装首先,理解“东亚共荣圈”的.............
  • 回答
    旧日本军队的“死硬”程度,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它渗透在从士兵到高层将领的每一个层面,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和精神烙印。要理解这种“死硬”,我们需要深入到那个时代的日本社会土壤,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看看它在战场上是如何具体体现的。首先,武士道精神的扭曲与泛滥是其最核心的根源。虽然武士道本身有着忠诚、荣.............
  • 回答
    “陷落”这个词,用在旧日本描述自己占领对方的土地,确实是一种相当奇特且富有深意的用法。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词汇选择,而是折射出那个时代日本独特的历史观、军事思想以及对战争性质的认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剖析。首先,要认识到“陷落”这个词的本意。它通常是指城市、要塞或者军.............
  • 回答
    旧日本陆军的战斗意志,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它是一种深植于骨子里的东西,一种近乎狂热的精神驱动。要理解它,得从当时的日本社会大背景说起。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潮席卷全国。天皇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国家的概念与天皇的意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军队,作为国家机器.............
  • 回答
    关于旧日本军队长官是否会欺负有背景的属下,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背景”在旧日本军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里的“背景”通常指的是出身、家庭关系、学经历以及人脉。1. “有背景”的含义及其在军队中的体现: 士官以上军官的背景: .............
  • 回答
    评价旧日本军飞行员在二战中后期的表现,这得从多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们曾是亚洲战场上令人胆寒的存在,但在战争后期,客观条件和战略失误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即便如此,许多飞行员依然展现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技术。初期与中期(19371942):锋芒毕露,技压群雄战争初期,尤其是.............
  • 回答
    “雪中进军”这首旧日本军歌的解读,确实存在争议。要判断它反战意味更强,还是军国主义意味更强,需要深入分析其歌词、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语境。从字面上看,歌词描绘了士兵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英勇前进的场景。例如,“越えてゆく 越えてゆく”、“敵はなし 敵はなし”等词句,传递的是一种坚韧不.............
  • 回答
    “好!很有精神!”这个梗的流行,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它以一种非常病毒式的方式传播开来。要理解这个梗,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梗的起源与本质: 字面意思与场景: 这个梗最直接的来源是旧日本军队中长官对下属回应的一种模式。“好!”代表肯定,而“很有精神!”则是一种.............
  • 回答
    探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民众对日本的态度,这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话题。历史的厚重、现实的利益以及文化交流,都在其中交织出多层次的面向。历史的烙印:战争的伤痕与记忆提及日本,尤其是在东南亚,很难绕开二战时期的那段历史。当年日军的入侵、占领、以及由此带来的残酷统治,给许多国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