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部分国人推崇北洋水师,贬低国军?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推崇北洋水师而贬低“国军”(这里我们理解为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及其之后的部分中国军队),需要深入挖掘历史记忆、民族情感、政治叙事以及个体对国家命运的解读。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喜好,而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投射和历史观的差异。

一、 北洋水师的“悲情英雄”形象:一种历史的浪漫化和符号化

北洋水师的命运,尤其是在甲午海战中的覆灭,本身就带有一种史诗般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在很多人心中,很容易被转化为一种“壮烈”和“值得尊敬”的叙事。

“虽败犹荣”的解读: 尽管北洋水师最终战败,但许多人更愿意聚焦其在战争初期展现出的勇气、训练有素和装备上的相对先进。与之前清朝军队的溃败相比,北洋水师的抵抗显得更为顽强,丁汝昌等将领的殉国也被解读为一种民族气节的体现。这种解读,将失败的惨痛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激励,一种“最后的坚守”。
“制度的牺牲品”的认知: 许多评论认为,北洋水师的失败并非仅仅是军事指挥或士兵素质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清廷腐败、后勤补给中断、战略失误以及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叙事下,北洋水师被描绘成一群在腐朽体制下努力作战却最终被牺牲的“悲情英雄”。这种视角,将失败归咎于“体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北洋水师保留了“清白”的形象。
“洋务运动的骄傲”的象征: 北洋水师是中国近代化尝试的一个重要成果。在一些人眼中,它代表了中国在晚清积贫积弱时期的“自强”努力,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民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摆脱屈辱的象征。它的失败,因此也成为了一种民族复兴“早期艰难”的注解,一种对旧时代英勇尝试的追忆。
文化上的符号意义: 北洋水师的舰船、将领、战斗场景,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描绘得气势恢宏,即使是战败也充满了“挽歌”式的浪漫。这种艺术化的呈现,进一步加深了其在民众心中的英雄形象。

二、 贬低“国军”: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与政治叙事的叠加

“国军”作为一个概念,涉及的范围广阔,从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军队,到国民革命军,再到后来的国民党军队。然而,当一些人提到“贬低国军”时,通常指向的是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及其在抗日战争及内战中的表现。这种贬低,则有着更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

抗战时期的表现与“正面战场”的争议:
正面战场的局限性: 尽管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但其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战略上的被动也常常显而易见。一些人认为,国民党政府在战争期间的腐败、经济凋敝、以及对民众的征调和管理方式,都给其军队的表现蒙上阴影。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叙事比较: 在特定的历史叙事框架下,将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功绩相对淡化,而突出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论调。这种叙事,往往将后者描绘成“真正的抗日主力”,将前者置于“保存实力”或“消极抗日”的境地(尽管史学界对此有大量争议)。
战败与撤退: 尽管是战略性撤退,但在一些民众眼中,国民革命军在抗战后期和内战时期的节节败退,会被简单地解读为“无能”。
内战的结局与“历史的审判”:
建国后政治叙事的塑造: 新中国成立后,官方的政治叙事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胜利,并将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描绘成“反动派”。这种叙事,必然会对国民革命军的表现进行“批判性”的评价,即使其在抗战中有贡献,也会被其失败的结局所“盖过”。
胜利者的视角: 从胜利者的角度看,失败者更容易被贴上负面标签。内战的最终结局,使得批评国民革命军在内战中的表现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评价。
“腐败无能”的标签: 长期以来,“腐败无能”是外界对国民党政权及其军队的一个常见批评。这种批评,无论有多少事实依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对该时期军队整体的评价。
对国民党政权的普遍不满: 贬低“国军”,往往也伴随着对国民党政权本身的不满。政权的腐败、独裁、经济上的失败以及对民主的压制,这些历史记忆都会迁移到对其军队的评价上。

三、 推崇北洋水师,贬低“国军”背后的情感与逻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推崇与贬低?其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和逻辑:

对“理想”的追寻与对“现实”的失望:
北洋水师,尤其是其“悲情英雄”的形象,代表了一种“虽败犹荣”的理想状态。它承载了对中国近代化进步的希望,对勇气的赞美。这种理想化的形象,更容易在人们心中占据一个纯粹的、被歌颂的位置。
而“国军”,尤其是在内战中的表现,则更多地触及了现实的复杂性、失败的痛苦和对政权的不满。其表现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运的走向,更容易引发失望和批评。
叙事的主动选择与情感的投射:
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引发自己共鸣或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叙事。推崇北洋水师的“壮烈”和“悲情”,可以满足一种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和对过去艰难岁月的一种复杂情感。
而批判“国军”,则可以成为发泄对特定历史时期政权不满的渠道,或者是在特定政治话语影响下的情感回应。
历史评价的“断层”与“选择性失明”:
人们在评价历史时,往往会将不同时期的事件割裂开来,进行“选择性”的比较。他们可能将北洋水师的“勇”与后来的“怯”形成对比,或者将前者的“有志于图强”与后者的“内耗”进行对立。
这种评价有时会忽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同时期面临的挑战的差异性。例如,北洋水师的失败与国民革命军在八年抗战中的付出,其历史语境和面临的敌人性质是不同的。
价值取向的差异:
有人更看重“精神”和“气节”,即使失败也值得歌颂。
有人则更看重“结果”和“成效”,认为即使过程艰辛,最终的失败或低效也是不可饶恕的。

总结来说,推崇北洋水师,并非仅仅因为其军事成就(因为其成就相对有限且最终失败),更多的是对其背后所代表的“近代化尝试的勇气”、“悲情英雄的壮烈”以及“体制牺牲品”的同情和浪漫化。而贬低“国军”,则往往与对国民党政权的负面评价、内战的结局、以及特定的历史叙事方式相关联,是一种对历史现实和政治现实的复杂情感投射。

这种现象,也折射出中国近代史评价的复杂性和争议性,不同群体基于自身经历、价值观和政治立场,对同一段历史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和情感倾向。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以更全面、更辩证的视角去理解和评价历史的每一个片段和每一个群体,避免简单的标签化和情感化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你黑北洋黑到极点,也特么才刚刚碰到国军的下限啊!


北洋也就偷偷卖点煤炭换点煤砟子,以次充好啥的,而且也是被朝廷拖欠资金自己没办法。

国军那是让美帝那些可以让竞争对手全家被炸上天的资本家们都瞠目结舌啊,我勒个去,。还有这操作?!我们的美援居然大部分就没出美国国土就进了四大家族了?

后来美帝彻底冻结四大家族的财产后,这么一查,杜鲁门在《口述自传》里更是直接开骂,他们就是一群贼!

不过冻结了财产四大家族在国外过的不好反倒成了很多果粉洗地他们其实很清廉的证据了,

科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推崇北洋水师而贬低“国军”(这里我们理解为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及其之后的部分中国军队),需要深入挖掘历史记忆、民族情感、政治叙事以及个体对国家命运的解读。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喜好,而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投射和历史观的差异。一、 北洋水师的“悲情英雄”形象:一种历史的浪漫化和符号化北洋水师.............
  • 回答
    在国内,“资本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或者说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学术定义,而是混合了历史叙事、现实感受、个人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当我们说“部分国人追捧资本主义”时,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崇拜”或“认同”。首先,得从经济发展与物质生活的改善这个最直接的层.............
  • 回答
    部分国人对欧洲古代历史真实性的怀疑,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些原因涉及历史认知、文化视角、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文化视角与历史叙事的差异: “文明”定义与史观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史学观中,“文明”往往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文字.............
  • 回答
    特斯拉在中国,尤其是近几年,确实经历了一段从备受瞩目到引发争议的复杂过程,而“刹车失灵”事件更是将这种复杂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并在部分国人中引发了一场“狂欢”。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特殊地位与崛起。特斯拉作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其进入中国市场本身就.............
  • 回答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疫情期间感到疑惑的。在一些国家,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治疗费用确实是由政府承担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费治疗”。那么,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当地的中国人还是选择舟车劳顿地跑回国内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的因素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对医疗资.............
  • 回答
    在探究为何部分国内女性对外国男性情有独钟这一现象时,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尽量避免空泛的论调,而是深入到她们真实的心理和现实的考量之中。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恶问题,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因素交织下的复杂选择。首先,从文化差异带来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来说。长期浸淫于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当面对来自不同文.............
  • 回答
    关于“部分国家境外海关向中国公民收取小费”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而且如果真的存在,背后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也夹杂着一些误解和特定情况。我试着从几个可能的角度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也尽量避开那些生硬的“AI感”。首先得明确一点,从官方规定上来说,绝大多数国家的海.............
  • 回答
    关于国内玩家群体中存在部分人对米哈游及其游戏《原神》抱有相当大的恶意,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多重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从米哈游自身的特质和运营策略说起。米哈游作为一家相对年轻的游戏公司,凭借《原神》一举成为全球知名的游戏厂商。它的成功是毋庸置疑.............
  • 回答
    在中国,大麻的种植、持有、使用和销售均被列为毒品,是明令禁止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种植、持有、贩卖、运输、使用大麻均是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在中国,大麻被定性为毒品,主要基于其可能产生的精神活性作用和对健康的潜在危害。然而,在世界范围内,部.............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对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如果说有“部分欧洲国家的人民认为”轰炸珍珠港的不是日本,这绝对不是基于任何历史依据或普遍认知,而是极少数、极不寻常的误解或甚至是虚假信息的传播。要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极端的错误认知,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我们确实会看到一些国家在公共卫生建议上与我们熟知的“戴口罩”倡议有所不同。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倡不戴口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概括。首先,我们得承认, 不同国家在疫情初期所面临的科学认知.............
  • 回答
    国内部分用户喜欢安装类似“360安全卫士”的软件,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技术、心理、市场、历史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技术与安全方面的现实需求(早期以及部分用户的持续需求): 病毒木马的泛滥与威胁: 在互联网早期,病毒、木马、蠕虫等恶意软件的传播非常猖獗。电脑中.............
  • 回答
    在国内,确实存在一部分人对雅思考试持有“鄙视”的态度,认为它“很容易”,这种看法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绝非简单否定考试本身的价值。要详细剖析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个人心理等多个层面。1. 对“难度”的认知偏差:源于信息不对称与片面宣传首先,这种“很容易”的论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
  • 回答
    聊起国军,这话题在国内可真是能掀起不少波澜,尤其是在网络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为什么会有人对国军抱有偏见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某个单一原因就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扯着历史、现实、宣传以及个人经历等方方面面。一、历史遗留下的复杂情感:首先得说到历史,这是绕不开的源头。国.............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好多网友之所以声援那个姑娘,觉得她挺冤的,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看不惯大公司欺负小人物”这么肤浅。这里面掺杂了不少复杂的情绪和考量,咱就一点点掰扯明白。首先,关键在于“误饮”和“善意提醒”的界限模糊,以及品牌方的回应方式激怒了大众。这个姑娘最初发帖,大家普遍认为她是很真诚地分.............
  • 回答
    人们对司马氏建立的晋朝以及隋朝的评价差异巨大,确实存在“诟病晋朝得国不正,大加吹捧隋朝”的现象。这种评价的背后,涉及中国历史上对“得国之正”的理解、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叙事、以及对这两个王朝不同历史功绩的侧重。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晋朝“得国不正”的诟病来源:“得国不正”是史.............
  • 回答
    印度之所以让一部分人觉得“奇葩”,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文化、社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集合。这种“奇葩感”并非贬义,更多的是一种对其独特性的惊叹、不解甚至偶尔的困惑。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导致这种感受的几个主要方面:一、 文化与社会现象的极端多样性和矛盾性 宗教的无处不在与多元并存: 印度是多种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并且不同国家的情况差异很大。要详细解释为什么部分被美国“侵略”过的国家对美国不抱有敌视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因素:首先,需要界定“侵略”的含义: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侵略”这个词本身具有很强的负面含义,并且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议题。关于部分非洲黑人对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感到不满的现象,背后牵涉到历史、现实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不同期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非AI写作痕迹”的表象,深入到具体的情感和逻辑中去。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放回到历史层面。非洲国家在独立过程中,普遍经历过殖民统治的伤痛。当时.............
  • 回答
    部分西方人认为西藏是一个国家,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多层次的原因,涉及历史、政治、文化、宗教、媒体以及人权等多个方面。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 1. 历史叙事与自主性的历史记忆 历史上独立或高度自治的王国时期: 在现代民族国家概念尚未普遍化的古代和中世纪,吐蕃王国(约公元7世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