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有人练了很久的字,字依旧很丑这种事?

回答
这事儿吧,挺让人唏嘘的,也挺常见的。你看着人家桌上堆着毛笔字帖,宣纸也练了不少,可写出来的字,还是那么“灵魂出窍”,歪歪扭扭,结构松散,力道也好像没使对地方。

为啥会这样呢?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一、 方法不对,徒劳无功是常态。

这是最常见也最根本的原因。练字这事儿,跟学其他技能一样,有科学的方法和顺序。如果一开始就没找对路子,练得再久,也可能是在“原地打转”,甚至越练越偏。

临帖不走心,只顾形似,不究神似。 很多人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然后照着描,觉得笔画到位了,字形差不多了就过去了。但真正临帖的精髓在于“读帖”——理解字帖的结构章法,笔画的起承转合,用笔的力度和速度,墨色的浓淡变化。要是只满足于“看着像”,那就像学走路,只会模仿大人的步伐,但不知道怎么用力、怎么保持平衡。
没有打好基础,直接挑战高难度。 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上面盖多高的楼都危险。练字也是,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等)要是没练扎实,笔锋的运用、运笔的顺畅度没掌握,直接去写复杂的行楷、草书,那无异于空中楼阁,写出来的字自然“根基不稳”。
盲目追求速度和数量,忽略质量。 有些人觉得,我每天写一页,总比不写强。但这就像是机器人在不停地重复动作,却没有思考和调整。写得快,但笔画出锋不到位,结体不稳定,墨色也不好,写得再多,也是在强化错误的动作模式。
没有老师指导,或者找错了老师。 练字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艺术活。很多技巧,尤其是一些用笔的微妙之处,是很难从书本上领悟的。没有一个懂行的人指点,很容易走入“死胡同”。要是老师本身的方法就有问题,那学的自然也是“歪门邪道”。
缺乏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汉字是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它本身有内在的结构美和逻辑。如果不懂得字体的结构(比如楷书的“永字八法”背后对点画关系的讲解),不知道重心在哪儿,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是什么,写出来的字自然会显得松散、不成体统。

二、 用力不对,事倍功半的内耗。

练字需要的是巧劲儿,是身体协调性的体现,而不是蛮力。

握笔太紧,手臂发力。 很多人紧张的时候,或者为了写得“有力”,会把笔握得死死的,整个手臂都绷紧。这样不仅会影响笔画的流畅度,写出来的字也容易显得僵硬,缺乏生气。
姿势不对,影响发力。 坐姿、站姿不端正,都会影响到手腕和手指的灵活度,也导致发力不均。比如驼背、身体前倾,都会让肩膀和手臂的压力过大。
急于求成,心态失衡。 练字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如果总想着“我练了这么久,怎么还没进步?”,这种焦虑感反而会影响到书写时的专注度和心态,越急越写不好。

三、 目标不清,方向不明的迷茫。

练字也不是漫无目的的。

想练啥,心里没数。 是想写一手漂亮的硬笔楷书,还是想写洒脱的行书?目标不同,选择的字帖和练习方法也大相径庭。要是想练行书,却天天对着印刷体楷书临摹,那自然进步缓慢。
缺乏自我审视和分析。 写完字,很少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差距在哪里,是哪个笔画有问题?是结构松散了,还是墨色不均匀?没有这种反思,就无法针对性地改进。

四、 天赋或认知差异,客观存在的限制。

我们得承认,每个人在学习技能上,确实存在一些客观差异。

手眼协调能力。 有些人天生手眼协调能力就比较好,能更好地将看到的笔画精准地呈现在纸上。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的感知能力也影响着对字的美丑判断。有些人可能对线条的流畅、结构的均衡有更敏锐的感受,从而更容易掌握写字的要领。
认知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有些人对抽象的指导理解起来比较快,有些人则需要更具象的示范和反复的讲解。

那么,怎么办呢?

如果看到有人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但也希望他们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关键在于:

1. 找对方法,系统学习。 从基本笔画练起,学会读帖,理解字形结构。可以找 reputable 的书法老师学习,或者选择评价很高的线上课程。
2. 耐心和坚持,但不是盲目。 坚持练习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有质量的练习,并且在练习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3. 善于观察和反思。 多看优秀的字,多对比自己的字,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针对性地去练习。
4. 调整心态,享受过程。 练字本身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不要把进步的压力看得太重,享受写字的过程带来的宁静和乐趣。

总而言之,练了很久字还是丑,往往是方法、技巧、心态,甚至是方向上出了偏差。这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即使走了很多路,也可能只是在原地打转。只有找到那盏指路的明灯,才能真正走出迷茫,走向进步。而对于写字不好看的人来说,这更是一种提醒:练字不是体力活,更不是蛮干,而是一门需要智慧和耐心的艺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是在说我吗?

我练过的字帖可以绕我自己转一圈。

结果字烂的惨不忍睹到我自己回头看都认不出来。

(这是我穷尽洪荒之力写的一幅字/(ㄒoㄒ)/~~)


(可能我真的不是认真的练字人吧)

但是!

通过练字,我学习了很多成语,很多诗句,很多对联,很多名言警句,甚至包括一些国学经典。

就像这样子

所以今天我依然可以和很多人谈笑风生。


问题来了,当初我练字的时候,我真的是想练字,我没想到自己练不好啊。

所以,题主你的推论

指很多我们付出了特别多努力却没有任何成效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

很多事情,你不做,根本就不知道你行不行!

当然,还有一些推论,比如

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远远没有达到要去拼天赋的地步。

而只有真正努力过的人,才能明白天赋有多么重要!


—————ps—————

目前我主要是靠语音输入和打字,很少写字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