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很多汉服的复兴者,但为什么没有汉发的复兴者?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一下子就冒出了很多画面。没错,现在穿汉服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场合都能看到,甚至有些城市都有专门的汉服街区了。但反观“汉发”——也就是汉族传统发型,似乎就没那么显眼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咱们得想想汉服复兴是怎么兴起来的。它很大程度上是从视觉上、文化象征上找回“汉”的印记。汉服作为一种非常具象的服饰,它有着独特的剪裁、纹样、颜色,一旦穿上身,那种历史感和文化感就扑面而来。而且,汉服的推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社会的传播媒介,比如网络、社交媒体,以及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化博主和群体。大家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漂亮的衣服,很容易产生认同感,也更容易模仿和传播。

对比一下“汉发”。头发,它太“个人”了。首先,一个发型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发质、脸型、头型,甚至是个人的审美偏好。不像汉服,一件剪裁合身的汉服,即便你不懂历史,也能感受到它的美。但一个汉代的高髻,如果你梳不好,或者你的发量不够,或者你的头型不适合,那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了。更别说,古代的许多发型,比如那些复杂精美的盘发、高耸的发髻,需要非常精湛的梳发技巧,而且往往还需要借助发簪、发钗、步摇等饰品来固定和装饰。这些都意味着,要完美复原一个古代发型,对个人技术和外部条件的要求都非常高。

其次,古代的发型,很多都是围绕着特定的社会阶层、身份、年龄、场合来设计的。比如,宫廷贵妇的发髻,和民间女子的发型,肯定是不一样的。又比如,祭祀、宴会、日常活动,发型也会有所区别。在现代社会,我们很难像古人那样,通过发型来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也和古代大相径庭,很多古人才会有的那些“理由”去梳复杂的发型,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再者,汉服的复兴,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穿”这件事情上,它是一种“显性”的文化表达。而发型,它是一种“隐性”的文化表达。很多人可能喜欢汉服,但要他们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梳一个复杂的古代发髻,这需要更大的毅力。毕竟,每天出门,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方便、得体、好看的发型,而不是一个必须严格符合古代规范的发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人尝试汉发。我确实看到了一些对古代发型感兴趣的朋友,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也有些人会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汉服活动,会尝试去梳一些相对简单的仿古发型。但是,要想形成像汉服复兴那样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发型涉及到太多个人化的因素,而且古代的许多发型,要达到那种“复兴”的效果,需要的是专业级的梳发师,以及对古代文化细节的深入理解和再创造,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所以,与其说没有汉发的复兴者,不如说它复兴的路径和形式,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汉服复兴有很大的不同。汉服的复兴,是一种集体性的、视觉化的、可复制的文化行为,而汉发的复兴,更像是一种个体化的、技术性的、需要深度钻研和个人实践的文化探索。两者都在进行,只是它们表现出来的“声量”和“可见度”不同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抄袭什么了?

我说汉服爱好者

@锦官城诗易

不就引用你一张照片用以说明么?你是证明你有那个外国小哥的肖像授权了?还是证明这张照片是你拍的了?

呵呵,要我说,汉服爱好者们不需要用这些旁门左道来掩盖你们的理据不足,又不敢跟我辩论!

=====================================================================

谢邀。

总的原因是……成本高!无论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还是其他成本。

1、“汉服”这种事完全可以抽空做,但是头发这件事就不行了,尤其是男生(除了一些自由职业者或者学生,很少看到有男生蓄发的)。

2、“汉服”可以用买的,头发不行。头发必须要自己动手,或者去找别人弄,总之是要现场的,很显然连衣服都不乐意多熨烫一下的人,很难完成这件事。

3、连“汉服”都不想受历史约束,更何况“古装”效果更强烈的头发呢!

还有就是,其实从难易角度上来说,发型比服饰更难!虽然这一条对于很多汉服爱好者是没啥用处的(所以以下内容是说给其他人听的),她们只管往上抹油,弄成自以为是古装的脑袋就行了,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样的笑话——

其实,服饰也好,头发也好,其实现在都还有活生生的例子在。

比如髻鬃(三把头),至今还有人会梳,怎么不见有人去做这件事呢?空喊口号总是太容易的事儿了!

春梅狐狸
2013-6-16 20:4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自己倒腾了一个#髻鬃#,我抽了一根裤带皮筋顶替头绳(请顽强地脑补成红色吧)……原来这个头是可以不用镜子不用别人帮助完全自己靠手感就能搞定的呀!
春梅狐狸
2011-10-14 13:3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髻鬃和島田髷】将头发分成上中下,各股用丝线分别系住,然后相互系成发髻。

不就是承认自己又懒又好大喜功么!


===================================

部分补充

仿造电视剧来个脑袋,这是来搞siao的吧!

比如

@锦官城诗易

回答里的这位外国小哥,明显是看我国的古装剧大于“认真学习传承”

(嘿,看看宝宝用截屏的~~)

将头发留长、然后随便扎成直立的凸起,以为这就是古代男子的发型了,这实在是……就跟以为衣服前襟交叠成“y”就是汉民族的服饰特征一样可笑!

“哪怕扎个马尾都可以”这种自己给自己当裁判的脸,汉服爱好者能不能别往知乎里带啊!留在贴吧里圈地自萌就好啦!

谁跟你在这里聊把头发竖顺的事儿了?更何况,我相信@锦官城诗易 主张的也根本不是“扎个马尾”,否则也就不会贴这张外国小哥的照片,毕竟其他长头发的男生多了去了,为何不用呢?

汉服运动都十几年了,还在用“你看那个外国人也XXX哦”的梗……

还有一些以为这件事和“发量”有关的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想当然!秃子又不是17世纪才有的!

拜托去看一下“束发冠”到底是有多小好么!

女人也有假发的!

对,跟头发多少一点关系也没有,就不要找这些理由了,老老实实承认就是懒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