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一个矢代表箭矢,右边一个聊天气泡。
预示着知乎其实是一款社交软件,而且聊天气氛剑拔弩张。
简单说就是撕逼类聊天app。
我觉得这个系列,可以争取一下最佳答案提名:
http://www. sipcn.com/wordscanbewea pons/
“暴力语言会变成凶器”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联合北京奥美合作、谢勇教授操刀设计的汉字艺术……
这个专题包含了六个案例,六个青少年因长久遭受监护人的辱骂、羞辱等暴力语言的精神虐待,而做出了暴力犯罪的举动。
高能的地方在下面!
六个青少年,每个人最常接受的暴力语言各有差异,实施犯罪所用的凶器也各不相同。
然而
接下来就是这一系列神之设计的奥妙所在!
每一句暴力语言的单字,都被设计成了金属零件的模样,
之后,汉字变形重组为了该青少年实施犯罪用的凶器!
精心,而且惊心……
我截取了一段变形动画:
有质感。
有创意。
有沉重的现实意义。
说它们是出色的设计有谁不同意么?
有一位本土设计师,用了整整2年时间,完成了中国部分省市的图形字体设计。
他的名字叫石昌鸿。
每个字都是一副优美绝伦的风景画!这才是象形文字的魅力!
感兴趣的朋友大家可以去关注他的微博。
当属这个桂林logo。
不得不说,设计者将桂林梗玩得淋漓尽致。
巧妙的利用了倒影概念呈现出整个字的构成+将山、水、云等元素毫无违和感地融于一体+近乎完美的配色,简直可以说是logo界的一股真·清流了。
更新:原对桂林航空LOGO吐槽部分请移步大号 @IKcolo 在镜像问题下写的答案有哪些带中文汉字的LOGO或者图标设计得很糟糕? - 知乎查看。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各条铁路的标志/路徽,都很符合题目的要求。正好最近在整理绘制中国铁路早期使用过的路徽,那就借着题目简单介绍一下。
国民政府时期,各铁路使用汉字元素路徽的背景:
清末民初的多条铁路干线,在运营初期多由外国财团管理运行,多数铁路未设路徽标志。各铁路机车车辆的车体上,仅标有该铁路的英文字母简称,如下图,津浦铁路货车的T.P.R.字母,即为该路的英文简称(Tientsin-Pukow Railway):
中华民国成立后,各条铁路陆续收回国有,又展筑多条新线。机车车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驶离所属铁路,流入它路,但因标识不清,难以辨别车辆之所属者。
国民政府铁道部遂于1920年代末,训令各条铁路聘请美术家设计路徽,并漆于机车车辆之上,即较醒目又颇美观。要求路徽需要有汉字元素,不得使用洋文。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各条铁路按地区合并为铁路区,原有之汉字路徽,多被停用或简化。
作者目前已绘制完:北宁、平汉、胶济、陇海、正太、同蒲、京沪沪杭甬、粤汉、湘桂、黔桂、新宁铁路,共11款路徽。
欠:平绥、津浦、淮南、浙赣、南浔、江南、吉长、四洮、洮昂、齐克、吉敦、呼海、沈海、吉海、滇越、川滇路徽未完成。
以下逐一简要介绍各铁路路徽标志,如果解释不准备之处,请提出指正:
1,北宁铁路:
北宁铁路原称京奉铁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改名,现为京哈线北京至沈阳段。该路徽沿用了京奉铁路时期的设计,汉字“京”、“奉”分别变形为蒸汽机车的锅炉与排障器的图案。北宁路的英文首写“P”、“N”变形为机车司机室的轮廓。设计及象征感,为各铁路中之佼佼者。
2,平汉铁路:
平汉铁路现为京广线北京至汉口段,是最早使用汉字路徽的铁路之一。该路徽由“平”、“汉”古体字组成。
3,胶济铁路:
胶济铁路连接济南与青岛,最早由德国修筑并运营,一战时被日本强占,改名为山东铁路。1929年收回国有后,正名为胶济铁路,弃用日式旭日路徽,改用由“胶”、“济”古体字组成汉字路徽。
4,陇海铁路:
陇海铁路原称陇秦豫海铁路,因横穿中原文化发源之地区,路徽计及象征感颇具特色。路徽右半部分为古体“陇”字,“阝”象征铁路西部之山川,“龍”字左侧变形为火车头;路徽左半部分为古体“海”字,变形为船锚,象征铁路东部之海港。
5,正太铁路:
正太铁路现为石太线石家庄至太原段,路徽由“正”、“太”汉字组成,设计参考了中国传统福纹的样式。
6,同蒲铁路:
同蒲铁路原为窄轨铁路,由山西省政府修筑并运营,路徽由“同”、“蒲”汉字组成。
7,京沪铁路:
京沪铁路原称沪宁铁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改名,现为京沪线南京至上海段。该路徽为第二代路徽,沿用了第一代英式路徽的椭圆形状。上半部分为汉字“京”变形而成的火车头形状,下班部分为古体“沪”字。
8,粤汉铁路:
粤汉铁路现为京广线武昌至广州段,路徽与平汉铁路相似,由“粤”、“汉”古体字组成。
9、湘桂铁路:
湘桂铁路修筑于抗日战争爆发之时,用于向西南后方转移人员物资,路徽由“湘”、“桂”汉字组成。
10,黔桂铁路:
黔桂铁路修筑于抗日相持阶段,民族国家最艰难之时,路徽也因陋就简,仅用“黔”、“桂”汉字表示,无设计之感。
11、新宁铁路:
新宁铁路为商办铁路,北起广东江门,经水口、台山,南至斗山。1939年,日军入侵广东时拆除。路徽为“宁”古体字的变形,“宀”变形为蒸汽机车锅炉与烟囱的形状,下半部分则变形为钢轨的形状。
未完成的路徽,将持续更新。
B.Shang
2021-08-31
没人说中国邮政么,我一开始没觉得logo有什么奇怪。后来到了宝鸡看了何尊原件,发现上面“宅此中国”的中就是这么写的。讲解员解释说中字上的四条意思是在此竖起旗帜,来为回来的人指路。
中国邮政logo
何尊上的“中国”二字
何尊
中国铁路的路徽
由“工人”二字构成,整体呈现了一幅火车头的形象,下方的“工”字又是钢轨的横断面,简洁和形象的传达了铁路的形象。今天看来仍然现代感十足,设计中的经典!
1949年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军委铁道部)成立。5月,军委铁道部发出通知,在全 国征集新中国铁路的路徽图样。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到应征图案达3200多件。铁道部对筛选出来的图案进行审查后,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暨财经委员会 批准,才确定了所选定的图案式样。
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同日,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 1950年1月19日,铁道部发出“制定中国人民铁道路徽图案式样分发全国各铁路一律制用”的铁道部令。这项部令颁布了中国人民铁道路徽标准式样图案和胸 章、帽徽、纽扣、会场及建筑物装饰图式的比例尺寸,并对路徽图案的含义专门作了说明:整体外形代表机车正面;外圈代表人民;“工”字钢轨的横断面代表铁 道;整图意义:表示人民铁道。
1950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铁道部公告,确定采用陈玉昶设计的图案。作为中国人民铁道路徽。公告中还公布了中选名单和奖励数额:第一名陈玉昶,酬小米 800斤;第二名顾刻,酬小米 500斤;佳作庐鹤春、冯敬修,各酬小米100斤。
作者:陈玉昶(1912-1969) 满族。辽宁沈阳人。1938年毕业于日本山口高等商业专门学校。1949年10月,在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任职。
路过强答
玩家制作的《生化危机7》logo
那肯定是这两张海报了
骤眼一看,好像平平无奇
但人家说,这是可以倒过来看的!
好,我就姑且试试咯
哇!!!!!
我立马对这位日本设计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这两张海报由日本karatsu市的“日本赛艇竞技场公司”制作
当初主办方只打算在各大公共场所张贴海报
用来宣传日本赛艇
没想到如此精妙的设计后来刷爆了网络
我觉得
本身正反都是字的设计就很有难度了
只有英文中类似设计比较常见
但汉字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会相对更难搞
所以这个设计者妙就妙在
竟然可以毫无违和感地设计出这两组汉字
同时背后的意义还如此耐人寻味,值得推敲
敢于挑戰——方能勝利
一入戰場——誓要最強
第一反应是 上海永久
——格机格机格叽格叽——
前天早上体验了把“一觉醒来知乎破百”的感觉
然后现在居然破三百了 好神奇
还涨了几个粉…小心脏不能承受之..
有些评论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是啥意思
也不知道回复啥..就干脆不回复了..(扫瑞阿)
-------
03月25凌晨 眼瞅着快到五百了 好惶恐阿
我是不是快要火了。。。
噢对了对了 我应该加上“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谢谢点赞 谢谢
这会儿正在发愁明天的英语考试 祝我好运吧!
————————
03月26
英语考过啦!好开心阿!
谢谢大家的赞喔~真的好开心阿~
都过六百了天哪天哪我一定马上就要成网红了
++++++++++大家就不要老是猜我是哪个学校的了嘛,留下一丝丝神秘感(´・ω・`)+++++++++
四川省博物院的logo
第一次看到就被惊艳了,完美利用了“四川”两个字的轴对称特性,上下组合成一个象形的鼎,用历史悠久的文物自然而然地点出了博物院的属性,整体感觉稳重肃穆,“对称”、“深红”等元素都符合中国传统气质,同时又不失新意,形神兼备,从字形到图像,完美地涵盖了“四川博物院”所需要突出的重点。
另外之前某个答主回答的郑州地铁我也很喜欢,画面的平衡感、庄重感都很完美,只是把“中”字象形成地铁轨道感觉还是没有那么传神和浑然天成。
---------------2017.2.17编辑------------------
刚刚路过四川博物院外面的围墙,随手拍了一张墙上的logo标志,感觉很不错。
----------------2017.2.17编辑---------------
除了上述的四川博物院logo,平时在成都附近活动还能见到很多有意思的logo,下面我介绍几个在游玩过程中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深刻印象的logo,欢迎大家来我们大美四川旅游~
【宽窄巷子】
这个巨大的门洞式logo就悬挂在我母校附近的街口,其造型很有特色,延续了轴对称的设计风格,也许有人(比如我)会好奇为什么这两个字被变形成这样,而且笔直的笔画都断成一截一截的,那么请看下图:
极富川西地方特色的竹椅,物美价廉,前几年霸占着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馆,最近茶馆不愿意用这么廉价的椅子了,不过宽窄巷子景区附近的鹤鸣茶馆(位于人民公园内,非软广,只是前几天才去过 )还在用这种传统的竹椅。“宽窄”两字的变形灵感即来源于这种造型古朴的椅子,这个logo乍一看确实很像象征着成都安逸生活的茶馆竹椅呢。
附一张宽窄巷子牌专用消防车的图,感觉莫名喜庆 ~
【街子古镇】
这是一个不太著名的古镇,不过它坐落于大名鼎鼎的青城山脚下,离都江堰也不远,这个古镇由于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塔和依水而建的古街而成为旅游胜地。街子古镇的logo也是文字象形为图案的典型范例,“街”字的左右两个部分被变形成古街两旁的飞檐和墙壁,而中间的“圭”则被画成了当地的地标——字库塔,底下还有几条绿色的波浪线,象征着从都江堰流出、穿越青城山进入街子古镇的味江。这个logo的设计也可以说是浑然天成,古塔、古街这两个意象经过抽象正好变成了街子的“街”字,真是一个被独具慧眼的设计师发现的巧合。
附一张街子古镇的镇镇之宝(听起来怪怪的)——字库塔,据说里面有白蛇传的笔画,让人想到《青城山下白素贞》……
【青城山】
刚刚说完了街子古镇,再说说旁边的道教发源地——青城山的logo。俗话说“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青城山的特点,就在于一个“幽”,古木幽深,道观幽静,天梯石占相勾连……
诶?大家有没有发现,“幽”这个字,正好又是设计logo最爱的对称结构,而且里面还含有一个“山”字,简直完美啊,于是下面的logo呼之欲出 ~
青绿色的主色调既符合青城山的气质和景观,又呼应了“青”,图案中一个“山”字上飘着两朵长得很像绞丝旁的云,形成了一个“幽”字,同时那两朵云又很像两个抽象的神秘符号,与道家的氛围……还是能搭上点边吧?
刻在石板上的“幽”字logo,在青城山景区随处可见:
最后再加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但不是四川的,是我在北京机场看到的:
【首都国际机场】
首都的“首”,被变形成了图案:上面的两点一横像一架刚刚起飞的飞机,下面的“自”像一条跑道,整个构图简洁大气,令人一目了然,配色也很好看(虽然感觉像百事可乐 = =),虽然不像前几个那么文艺,但是毕竟机场嘛,要什么文艺……
(所有图片都是从百度图片或者微博上搜的,要是侵犯你的权益了,私信我立马删,求别骂我~~~~)
运河 logo,这个字既是【运】也是【河】
大武汉,黄鹤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