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就没有想过要驾驭他们。
任何想驾驭别人的人,最终都会众叛亲离。马、牛、驴才要驾驭,把驾驭用在人上,是把人看成畜生,认同这种词的心里都坏透了。
汉初三杰和刘邦虽然是上下级关系,甚至还有政治冲突,但在人格上大致还是平等的。终刘邦一生,都推崇仰慕信陵君的为人,刘邦的作风和信陵君前后相继,那就是懂得待人之道。所谓礼贤下士,首先是信任和尊重,信陵君信任和尊重自己的门客,刘邦信任和尊重自己的下属。信陵君礼遇侯生、朱亥等门客,从来没有想过要“驾驭”他们,刘邦亦如是。派遣任务、攻城略地、出谋划策,工作的时候要讲纪律,其他时间大家就是朋友,因此刘邦能得到属下的衷心拥护。要“驾驭”别人很简单,你给人发工资,你也能“驾驭”,项羽发工资,韩信都给他看过门。只有得人死力,才是一代雄主的风范。
先讲萧何。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 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
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柰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刘邦很尊重萧何,功臣都推曹参,萧何功第一是他捧上去的。有的人以为萧何多了个心眼儿全靠自污才能保命,这个更多是萧何自己的小九九,刘邦就没有为难过任何一个丰沛旧人,哪怕是雍齿。后来萧何在上林苑一事上露了马脚,刘邦不高兴归不高兴,还是没有把萧何怎么样,关了几天,最后吐槽一下就把萧何放出来了。
再讲张良。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虽然是处分天下大事,有没有两个活宝讲相声的既视感?刘邦和张良的日常相处多属此类,一个遇到问题虚心求教,得计辄行,一个倾囊相授,无所隐瞒。论君臣相得,刘备诸葛亮之下,就数这两个货了。。。
最后讲韩信。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倍义乎!”当事人都发言了,这是刘邦在“驾驭”韩信么?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看到没有,刘邦和韩信虽然有恩怨,那是政治形势所迫,工作上的事情有冲突。日常对答两个人是平等的,韩信敢怼刘邦,刘邦反手就是一个吐槽,韩信的辩解也不失个人风范。如果刘邦自居天子以势压人,韩信一个落魄侯爵,敢说什么“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这种“顶撞领导”的话吗。刘邦不像有的人,地位高一点就要翘起尾巴,把别人当畜生来“驾驭”,生怕别人不拿自己当领导。
这就是刘邦的待人风格,不单是对三杰,对其他下属甚至普通百姓也如此,像对“尤惮”的周昌、对沛县父老,所言所行都真情流露不作伪。再对比同时代几个本纪主角,秦始皇高高在上,项羽威风凛凛,吕后心理变态,这仨都是生人勿近的主。相比之下刘邦真是一个正儿八经拿人当人看、很有温度很平易近人的布衣皇帝。
这样的人才能够让天下归心啊。刘邦的能力也确实强,打铁自身也硬,打仗都是自己啃骨头让别人吃肉,项羽最难顶,自己顶,英布反太子不愿意去,自己去。那些满脑子“驭人术”的家伙,看过几本歪书,自称得了“帝王心术真传”,做事能力不怎么地,偏偏喜欢大谈特谈“出身贵贱”,热衷玩弄手段、收买人心,一说到搞人际关系俩眼冒绿光,成天琢磨使个什么招数好让别人“五体投地”、“纳头便拜”,以为躲在背后阴恻恻地靠“会用人”就能“建功立业”,把别人当枪使,踩着别人向上爬,实际上刘邦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的。
你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
我的本命就是刘邦。。。
你以为的刘邦张良是这样的
实际上的邦良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这叫驾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