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刘备的出身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水平,是否如很多人所说是草根呢?

回答
要将刘备的出身放到现代社会来类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1. 家族背景与社会地位:

刘备的家族背景: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其先祖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理论上,这确实是皇族宗室,具有显赫的出身。
现代社会类比:
如果严格按照“皇族后裔”来算: 这相当于拥有一个非常古老、非常有历史底蕴的贵族家族。在现代社会,这可能类似于:
拥有悠久历史的皇室家族,但已不掌握实权: 比如某些欧洲国家曾经的王室后裔,虽然有贵族头衔和家族声望,但并不直接参与政治管理,生活方式可能依然相对优渥,但与顶层权力中心有距离。
声望极高的大家族,可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类似于一些历史上曾有显赫地位的士族或名门望族,虽然经过几代人,财富和权力可能分散或衰落,但家族名声和历史传承依然让他们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尊重和人脉资源。

然而,关键在于“中山靖王之后”的实际状态: 在刘备所处的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宗室也并非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刘备的家族在经历了数代衰落后,已经非常贫困,“家贫,常从贾人借贷以周济”,“织席贩履”。
现代社会类比(更贴切的):
曾经是贵族,但现在已经没落的家族: 这类似于一个拥有祖传的“名号”或者“旧宅”,但家族成员普遍经济拮据,生活水平不高,与普通民众差别不大,甚至更不如一些通过自身努力致富的新兴中产或富裕阶层。
拥有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式的家族传承,但缺乏经济基础: 就像某些传承了古老技艺但生活艰难的手艺人,或者拥有古老宗祠但缺乏修缮费用的家族。

2. 经济状况:

刘备的经济状况: 如上所述,他的家族非常贫困,以至于需要“从贾人借贷”、“织席贩履”来维持生计。这表明他处于社会底层经济状况。
现代社会类比:
“草根”的定义: 如果将“草根”定义为出身贫寒、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雄厚的经济基础,那么刘备的经济状况完全符合。
具体层级:
低收入家庭: 类似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打工者、体力劳动者家庭,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计。
面临经济压力的普通家庭: 甚至可能比一些有稳定工作的普通上班族家庭更困难,因为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需要靠零散的劳作和借贷。

3. 社会资源与人脉:

刘备的初始资源: 除了“皇族后裔”这一虚名外,他在起初几乎没有任何显赫的社会资源和人脉。他的早期支持者如刘德然(宗亲,但有钱)、公孙瓒(通过军功晋升的军阀)等,都是他后来通过自身努力和关系才结识和获得的。
现代社会类比:
没有“拼爹”能力: 他的家庭无法为他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高端的人脉网络、名校的保送机会或者创业的启动资金。
需要从零开始: 他需要像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通过自己的能力、努力、人际交往和一点运气,去争取每一个机会。

综合评价与“草根”属性:

刘备的出身,放到现在,他绝对可以说是“草根”的代表,而且是非常典型的草根。

他是“有身份但无实力”的典型: 就像一个家族曾经显赫,但如今已经没落,子孙后代生活贫困,与家族曾经的辉煌毫无关联。他拥有一个听起来很高级的“历史IP”,但这个IP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经济或社会优势。
他缺乏现代社会所说的“拼爹”资本: 他的家庭无法为他提供任何捷径。他没有富裕的父母可以投资他的事业,没有显赫的亲戚可以为他铺路。
他的成功完全依赖个人奋斗: 他的崛起过程,是靠着他个人的品德、仁义、领导才能、军事谋略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步一步从底层积累起来的。

类比到现代社会,刘备的起点可能相当于:

一个出身于贫困家庭,但有着皇族远亲名号(这个名号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年轻人。
他可能上过普通的中学,但因为家庭贫困无法负担大学费用,或者读的也是普通专科。
他没有被父母安排进国企或事业单位,也没有继承家产。
他可能做过一些底层的体力工作,比如街边摆摊卖小商品(织席贩履),或者在小工厂打工(但比工厂打工可能更不稳定)。
他需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加入一些非盈利组织或者在基层工作中积累人脉和经验,才可能慢慢接触到一些机会。
他的创业过程,可能就是靠着自己的积蓄、朋友借贷,以及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从一个非常小的项目开始做起。

为什么很多人说他是草根?

因为他的经历和奋斗历程,与传统意义上通过家族荫蔽或个人特权崛起的精英阶层完全不同。他靠着自身的努力,从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状态,最终成为一方霸主,这种“逆袭”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草根奋斗的色彩。他的“仁义”和“爱民”的形象,也更容易引起底层民众的共鸣。

总结:

刘备的出身,虽然有着听起来高贵的“中山靖王之后”的标签,但结合他当时的实际经济状况和家族衰落程度,在现代社会类比,他无疑是彻头彻尾的草根。他的家族背景,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中,更多的是一种虚名,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他依靠的是个人能力和不懈的努力,从最基础的社会阶层一步步向上攀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不是草根,主要看跟谁比。

刘备的出身包括远房汉室宗亲、县令之孙、幼年丧父、师从卢植、和公孙瓒称兄道弟。

三国志 卷32: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三国志 卷32: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三国志 卷32: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三国志 卷32: 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三国志 卷32: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1) 远房汉室宗亲:说出来有面儿,也有一些特权,但实际用处不大。毕竟西汉末年的时候,汉室宗亲就已经十几万人了(应该包括女性)。到东汉末年,大概率繁衍到几十万人了(包括女性)。

汉书 卷12:朕以皇帝幼年,且统国政,惟宗室子皆太祖高皇帝子孙及兄弟吴顷、楚元之后,汉元至今,十有馀万人,虽有王侯之属,莫能相纠,或陷入刑罪,教训不至之咎也。传不云乎?

可能相当于现在的爱新觉罗后代

2) 县令之孙:汉制是小县设县长,大县设县令,且当时的一县主官,无论权利还是地位都比现在的县长/县委书记要大很多。

所以东郡范令,应该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副地级市市委书记。放现在的话,可以算刘备有个实权副局级的爷爷。还是说出来好听,但实际用处不大(爸爸的话更有用)。

3) 幼年丧父:这个对刘备影响其实最大,如果刘弘不早逝的话,很可能至少能在州郡中做官,甚至像刘雄那样做到县令。但他的死导致刘备母子没了依靠,家道中落。刘备最苦的日子也就是这段时间,之后其实都不算穷。

4) 师从卢植:卢植当时已经是一代大儒,且做过太守。

后汉书 卷64: 建宁中,征为博士,乃始起焉。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

这教育背景,应该相当于现在清北毕业。不过刘备未治经典,也没举孝廉,所以学历就算是个本科,没读研

4) 和公孙瓒称兄道弟:公孙瓒在刘备起兵前,先后任职辽东属国长史和涿令。

三国志 卷8: 瓒以孝廉为郎,除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迁为涿令。

辽东属国是汉朝边防重镇,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属国长史是有实权的太守佐官,可以类比副市长。

涿县是涿郡首县,这个县令应该也至少类比现在的副地级市市委书记

可以说刘备有个副局级的好朋友,大哥。更重要的是这个大哥还是现管,背景足够刘备在涿郡做地头蛇了。 

综合来说,刘备的出身放到现在相当于爱新觉罗之后(这还是保守估计),宗族在涿郡当地颇有势力,亲爷爷做过副地级市市委书记(副局级)。教育背景清北毕业,本科学历。另有好哥们儿任职副地级市市委书记(副局级),还正好管自己所在城市。

跟普通人比,刘备确实不算草根.

但要是跟袁、曹和其他活跃的汉室宗亲比,那刘备的出身可谓普通到极点了。

袁绍和袁术的背景是四代五公,相当于四代人连着出了五个政治局常委(正国级),其中包括他俩的祖父袁汤、父亲袁逢、和叔叔袁隗。

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官至三公,相当于政治局常委(正国级)的儿子

刘焉的父亲官至长沙太守,相当于副省级市市委书记(副部级)的儿子

盛弘之《荆州记》载:郑乡即郑城地也。岗南有刘长沙墓,益州牧焉之父。

刘虞的父亲刘舒官至丹阳太守,爷爷刘嘉更是官至光禄勋。相当于副省级市市委书记(副部级)的儿子,政治局委员(副国级)的孙子。

后汉书 卷73: 祖父嘉,光禄勋。
后汉书注引谢承书曰:“虞父舒,丹阳太守。”

刘繇的父亲刘舆官至山阳太守,伯父刘宠更是官至三公。相当于副省级市委书记(副部级)的儿子, 政治局常委(正国级)的侄子。

三国志 卷49: 繇伯父宠,为汉太尉。
三国志 卷49注引《续汉书》:繇父舆,一名方,山阳太守。

在他们面前,刘备就是草根。

user avatar

说他是草根这是不准确的,他的确是皇室后裔,不过是个血脉疏远的皇室。放到现在的话不好类比,毕竟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了。你可以想象成他是一个祖上阔过,现在家道中落的人。

判断刘备为汉室宗亲的理由:

其一,《三国志.先主传》开篇明确记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三国志》是公认的正史前四史之一,其可信度在二十四史中非常高,目前没有任何有力证据否定《三国志》对刘备身世的记载。并且陈寿是明确的写了刘备的远祖,也查了刘备祖孙三代。

其二,刘备从小混的圈子非常不一般。刘备与公孙瓒是非常好的朋友,并且一起跟九江太守卢植混。公孙瓒是汉末群雄之一,一度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卢植就更是非同一般了,《后汉书》里明确记载,卢植年少时与郑玄(两汉经学集大成者)共同在经学大师马融(不是马蓉)门下学习,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黄巾之乱爆发后,东汉政府立即启用卢植,拜北中郎将,率领官军主力连破贼帅张角。也就是说,在平定黄巾之乱的过程中,卢植所率军队打的是主力C位。后来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之后,卢植被袁绍拜为军师。在去世之后,曹操途径涿州时,亲自写祭文纪念卢植,对卢植的一生高度评价(曹操的一生中唯一佩服的人),祭文如下:

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乃国之桢干也。昔武王入殷,封商容之闾;郑丧子产,而仲尼陨涕。孤到此州,嘉其余风,春秋之义,贤者之后,宜有殊礼。亟遣丞掾除其坟墓,存其子孙,并致薄醊,以彰厥德。

东汉是一个强调门阀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看重身份等级的时代,如果刘备是个水货宗室,公孙瓒、卢植等人绝对看不上,不可能有深交。

其三,东汉末年其他宗室如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均未对刘备身世有半点质疑,他们对刘备总体态度上是尊重的。在那个时代,伪造自己成为皇室后裔是非常重的罪,刘备在势力没有膨胀之前绝对会被地方官员缉拿问罪。地方官员判断其是否为宗室都是很简单的事情,比如族谱、享受特权与否、祖先墓葬状况等等。

综上所述,刘备汉室宗亲身份根本不可能伪造,那个年代虽然是个乱世,但是身份完全不可能乱。各种制度、文档、敌对势力都能将皇室身份查得清清楚楚。

老铁们,写作不易,有需求的请支持一下哈!

user avatar

刘备的出身放到现在,相当于家里没大钱但能保送清华的水平。

user avatar

怎么说呢?按身份来说,刘备确是皇族后裔,乃大汉炮王之王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之子)的后代。

需要注意的是,炮王之所以为炮王,是很能打炮的。他性欲旺盛,精力奇强,“有子百二十余人”。光对外公开的儿子,就有120多个。刘备的祖先刘贞,就是这 ,这位命也不怎么好,赶上汉武帝夺爵位,虽然钱还是有的,但是没权了,不如昔日风光。刘贞以后又过了十代,才有了刘备。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一点没错。

到刘备那时候,中山靖王有成千上万个后。

所以说,刘备是“很疏远的宗室”。

譬如清末的八旗子弟,哪个人的祖先没阔过?白爷穷得没钱吃饭,人家颓废了吗?没有,还不是让他的拙荆(逃~ 把补丁打好,穿得人五人六的。清早上起来,趁着灿烂的阳光,去吃一文钱一筷子的瞪眼食?

刘备的家庭没比白爷好多少。他的祖父刘雄,曾当过小县县令,可是靠不上啊。

刘雄生刘弘的时候,已经快40岁。刘弘生刘备的时候,已经41岁。刘备出生的时候,祖父刘雄都死了20年了。到他7岁的时候,父亲刘弘也死了。他娘俩没收入,只能想办法自己过。

落魄的贵族,有卖扫帚的,有扫大街的,有给人缝衣服的,也有卖草鞋的。

白爷享受了旗人的贵族福利,有个奴才,他养不起奴才,就让奴才自己在外头过,那奴才卖红薯,还得供白爷。

刘备家卖草鞋和席子。

我少年时,家里迫于生计卖冰棍,穷是穷,但说实话,能出摊,就真不能算赤贫,吃饭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还是得拿白爷举例子。白爷祖上是真的阔过,官居高位,他同宗的人非常多。不是近亲,也算远亲,关系就比旁的人近点。他当然落魄,但见识是有的,还不低,言谈举止和真正的穷光蛋完全不同。同宗远近,混得好的差的,他也都认识。就是想去进学,途径也比普通人家多得多。白爷不节俭,他要是节俭,混不到吃瞪眼食那步。

同样的,刘备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节俭,他少年时“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白爷精通斗蛐蛐、遛鸟等娱乐项目,刘爷精通斗鸡、走狗等娱乐项目,虽跨越了两千年,道理是一样的。

斗鸡走狗、遛鸟烫头,是多数无所事事的贵族后裔的通病。

甭管家里有钱没钱,排场是不能少的。

个人认为,刘备斗鸡走狗,是在接受赞助之前。他少年时,家里应该还有些祖传的东西,不多,估计后来是给变卖了(这也是贵族后裔的通病)。

白爷变卖祖产,是为了享受。刘备也爱玩,但他是有志向的,沉稳大气,不好言语,玩乐的过程中,结交了不少豪侠。他的叔父也很看重他,给他钱花,“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也“赀累千金”。

总之,若论刘备年轻时家里的实际情况。我的观点是:贵族破落户,他妈靠摆摊为生,他则斗鸡走狗,爱交朋友,非典型败家子一个。

说“非典型败家子”,其实不难理解。放到现在,就是:家里以前阔过,属于门第出身的破落户,母亲一个人摆摊,吃穿都很节约,儿子爱穿名牌,吃的用的都比家里好,很能花钱,还不心疼。但无人不知这小子的大名,因为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能力,亲叔叔把他当儿子看待,给他钱花。高中起,巨商就已经注意到了他,非常认可他的能力,愿意赞助他,前前后后给他投了4000万。[1]

他就是这样,在20岁出头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创业团队。

刘备的头20年,大略就是这么个情况。

参考

  1. ^ 刘备得“千金”,汉代一金相当于一万钱,而内地熟练工月薪大体为一千钱,刘备所得投资,是普通工人工作一千年的收入。
user avatar

算不算草根,当然要看父祖辈的身份,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入仕途径

问:举过茂才吗?

答:没有!

问:举过孝廉吗?

答:没有?

问:当过郎吗?

答:没有!

问:入过太学吗?

答:没有!

问:那么最不济总当过郡县吏吧?

答:也没有!

问:那你是怎么入仕的?

答:剿匪的军功!


这不就是草根的入仕之道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