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七部委就联合印发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要求,经营网约车,提供服务的车辆需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则需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简称“双证”。
所以这事等于,五年前就有规定,平台有和每个司机宣贯么?有要求所有司机持证上岗么?没有!因为逮到了平台不用整改,罚的是司机的真金白银。
这就好像你找临时工做事,真出了事,也是临时工刀口舔血,自负盈亏。
马鞍山的梁兵2020年底注册成为滴滴平台的网约车司机,他表示,在注册成功后,平台曾提示,他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审核失败,但平台给出了半年多的“合规宽限期”,要求他在2021年6月4日前办理上传“网约车驾驶员证”,否则“派单将受限制”。
在被查处时,平台上显示梁兵仍有71天合规宽限期,“如果知道上路会罚钱我就不跑了,三个月才赚了5000多,一罚就1万,这不是坑司机吗?”
所以你看看,这个平台给司机在app上显示的所谓的合规宽限期,根本不具备任何合法性,完全是平台忽悠那些无证司机的安慰剂。
就好像电线杆生男秘方一样,生出女孩分文不要,生出男孩当面重谢,突出一个随缘。
既然自己是非法运营,为什么平台还要给他派单呢?抽成平台挣去了,罚款却让司机承担,这正常吗?
因为网约车司机和平台的关系并不是雇佣关系,司机和乘客一样是APP的使用者,网约车平台就是吃准了这一点,才如此嚣张,即使一直给不合规的车辆派单,也能够一直经营下去。
那么为什么这些司机不去办证呢?
首先因为办了两证之后,车辆就变成了营运车辆,使用8年或者60万公里就要被强制报废,对于兼职跑滴滴的人来说不划算。毕竟也没打算干一辈子,退出成本太高。
其次是保险费用,因为办理了运输证,保险是以营运车的保额来缴纳的,一年的保险费比私家车贵得多。
所以在流水不变的情况下,合规司机除去油费和开支,根本不赚什么钱。现在派单量还减少,就算是每天跑十几个小时,也可能赚不到几个钱。
于是经常出现,司机忙死忙活,乘客放血加钱,最后钱全进了平台腰包的情况。
你肉疼的要死这单花了你三十多,结果你看司机一脸冷漠和无助跑这么远就赚你四块钱,要是被逮到没证还要罚款一万,这哪是做生意?这和赌博没啥区别。
你们双输,平台赢麻。
这些年,近路总是变成远路,打车软件,外卖软件,共享单车砸着大钱入场,美其名曰便捷我们的生活,最后收割我们所有,留下一地鸡毛。
该管要管,该查要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