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还真别说,作为一个80后,表示当年游戏还真tm和黄赌毒齐名的……
当年是报纸、家长和老师嘴里的“电子海洛因”、“玩物丧志”、“有百害而无一利”、“欧美腐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毒害”
学校发的传单上也是“严禁学生进入三室一厅”,这里面就有游戏室。台球室、录像室、游戏室、歌舞厅……这可是舆论里只有垃圾才会去的地方,自暴自弃的孩子才会去的地方。
经常听到xx家的孩子被抓住去游戏室,大冬天里被抓住,在雪地里就拿着棍子揍
那么在游戏出现之前,这个锅是谁在背呢?电视、课外书……
是的没错,你没听错,电视和课外书。当年游戏没大规模出现时,各家各户电视机都是天线收信号的,也就几个台,中央台和几个地方台。后来有线信号普及了,一下能收几十个台,小孩大人们欣喜若狂啊!
所以那时候经常听到“你看xx家xx,为了xx学习,家里把有线电视信号都剪了,人家家里回家没一个人开电视!”,然后当年的家长没少因为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或者偷开电视看动画片暴揍孩子。
那么再在电视普及之前呢?这个锅是谁的啊?课外书啊!现在很少听人分这么细了,当年课外书可是垃圾,看数理化的那可是好孩子,看课外书的都是不学无术的。当年街上全是书屋,那种十几块半个卡包月,可以在里面借书看,一天几毛钱那种,里面有最早的那些日漫,龙珠、机器猫、阿拉蕾、名侦探柯南等等,当然里面最好的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几乎本本是书屋的爆款,经常借不到。
现在这时代,谁的资料里写个“读书”,那可是好像很有逼格很高大上的爱好,谁管你看的是学科书籍还是课外书还是啥,看书就是种高档爱好。但是当年,经常听到父母聊谁家孩子疯了,天天放学饭都不吃,关屋里就偷看小说,父母翻厨子翻出一堆书屋借来的书,自然少不了一顿打。
有线电视普及了,替课外书背了锅;电脑游戏出现了,替有线电视背了锅;手机出现了,手机替电脑背了锅……
还记得当年偷钻游戏厅,真的像做贼一样,童年时的游戏厅开在一个七拐八绕的胡同里,每次从街上往胡同里开始跑时,心都怦怦跳,生怕被父母“热心“的同事们看见,当年的家长可都是“浩然正气”的,看见谁家孩子钻游戏厅了,那虎躯一震的感觉可不比现在看见毒贩差。
小学一年级刚入学不久,放学站队出校门,我跟一个同学聊着游戏(当年家里有任天堂的红白机),我们班长就突然义愤填膺的说“好啊!xxx,你居然在家里玩游戏!”我当时就有点懵,没觉得咋。
谁tm知道,周一下午班会,老师讲着呢,这货蹭的一下就站起来,当着全班面指着我说“老师!!xxx在家打游戏!他每个星期天都在家打!”
没错,老师周天就去我家家访去了……于是我老爹把游戏机送人了,我每周日上午打游戏的权利就这么没了……我小学的5年里开始正式转战敌后游击战场,假期里去别人家蹭游戏打。
没错,都是偷打,当年在家打游击战的孩子们,都练就了一手快速插拔游戏机的本事,听到门响,手忙脚乱的狂把变压器、游戏主机线,端起游戏机就藏,父母进门了,心狂跳不止,但是脸上还装作一副淡定的看着电视……
小学5年级学会钻游戏厅打街机了,还没打一年,我的好战友邻居就被抓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俩钻游戏厅打《惩罚者》,刚打到第二关大机器人那,邻居还在嚷嚷“捡那个粑粑砸它!!快捡那个粑粑砸它!!”,我也慌乱的盯着boss,突然发现邻居怎么不吭声了,一转头,看见她妈竟然愤怒的站在我们身边,怒目四睁的瞪着我们:“好啊!我真没想到你们竟然敢往这种地方来?!”
邻居被老妈掐着脸提出游戏厅,我六神无主的跟在后面,把剩下的币全丢一个树下面了(哭死……当年一个币1毛钱,没次都是一块钱买11个,老板送一个。当时大概还剩七八个,全丢了)
那心情真不亚于毒贩交易被民警抓了啊,哈哈哈……当时觉得天塌了也不过如此,邻居他妈肯定第二天会告我妈那去,那我肯定会被我爹打死的……回到家洗澡,整个人都是六神无主的,看见我妈都浑身发抖,想象着第二天她怎么揍我,家里肯定要掀翻天。
不过幸好,第二天没事,一周没事,一月没事,邻居妈妈只是在揍儿子,没有向我爸妈告我的状。
后来初中,家里买了电脑,街上的游戏厅也不行了,逐渐被红警2、cs1.3代替,我也慢慢开始玩起来电脑游戏,收集了现在满满3抽屉的盗版游戏碟,1抽屉正版的游戏碟……那都是后话了
只是,终于不用再担心,有人在某个下午的班会,突然像发现了毒贩一样蹭的一下站起来,指着我鼻子,义愤填膺的举报我打游戏了……
甚至当时班上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都喜欢打生化3,某个作文课上,他们可以当着班主任和全班的面公然的念自己的范例作文《我最喜欢的游戏——生化3》了
以前的混混没事大街找茬,麻将牌九扑克样样精通,赢了去做个大保健顺便找个小姐,输了的偷盗拐骗;
现在的混混没事去网吧上网,在游戏世界里面问候对方父母,找寻快感。
综合来说,游戏有助于改善治安。
如果你真的沉迷游戏,就会发现自己精力不足以嫖娼;赌博?臭扑克烂麻将毫无乐趣;吸毒?一克毒品的钱够玩几个星期的,傻子才吸毒。
游戏是黄赌毒的死敌啊。
因为游戏是黄赌毒最大的敌人。
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游戏拯救了80,90一代人。
想想90年代以前,全国的治安状况怎么样,90年代后,又怎么样。
不可否认,这里面有一部分严打的功劳,但是如果没有游戏分流,严打恐怕波及的人群会更广,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到时候家家都有劳改犯,人人无缘公务员。
多亏了游戏,把无数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从歌舞厅拉到了游戏室,把有组织的夜总会械斗变成了无预谋的街机厅群殴。把每三天或偷或抢一次毒资变成了一周一次从家里要零花钱。
就这等贡献,说游戏未与黄赌毒齐名的确是不恰当的,因为游戏的影响力早就超过了他们,而且在挽救无业游民,维系社会治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应当为其立碑做传才能体现它的重要性。才能报答这些年游戏行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献精神。
愿游戏之光撒遍每一个角落,再也没有缉毒警的牺牲,甚至再也没有缉毒警这个职业,游戏行业任重而道远。
那我能不能先反问一个问题,游戏为什么要和黄赌毒齐名?
黄,有可能传播性病或者其他的传染病,而且是在你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
赌,可以使一个家庭破裂,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社会价值
毒,不要说了,黄赌的危害全有不说,看看清朝的吸毒兵就知道了
至于游戏的危害,主要在于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使得孩子沉迷其中,影响学业,或者说让人玩物丧志
但是,游戏的危害是可以引导的,因为人不可能一直做事,必须要有事情可以放松,我觉得游戏其实就是一个挺不错的入口,但是黄赌毒,你怎么去引导避免危害?
一个再好的东西,多了也会变成危害,水喝多了会死,饭吃多了会撑,游戏玩多了也会有危害,要控制量
但尤其是赌和毒,很多时候人的意志已经没有办法去扛得住了
所以别老是说游戏有什么危害,我觉得什么东西都一刀切才是危害
黄赌毒?游戏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主流价值观的唯一体现
大部分人到了20岁左右就会发现,社会和学校试图教育给我们的,与真实的世界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大人”告诉我们要谦虚礼让,实际上是爱出风头的有妹子,爱挣表现的有银子;“大人”告诉我们要勤奋刻苦,实际上学得好不如生得好,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大人”告诉我们要金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要追求爱情友情和自由,实际上生活中大量的爱情是败在金钱,大量的友谊疏远于金钱,大量的自由限制于金钱。
所以,有那么多的迷茫浮躁,那么多的好学生到了社会变成了普通人,那么多的人从智商开始重视情商和会来事。
而被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口诛笔伐的游戏,才是他们谆谆教导的理想社会。
平等
游戏里,人人生而平等。RPG里面都是出生在新手村,RTS里面都是一级基地和五个农民,FPS里面都是立刻会换掉的标准枪。哪怕是人民币玩家,也都是明码标价,多少软妹币换多少游戏币。
生活中,老师一边告诉你生而平等,一边给区长的儿子加鸡腿,学校一边告诉你生而平等,一边让有钱人的孩子”交建校费“先入学,社会一边告诉你生而平等,一边用户口和户籍区分城市和农村。
自由
游戏里, 我想让角色走主线就走主线,想走副线就走副线,想开枪打敌人就打敌人,想开车撞队友就撞队友。发型随意换,身材随意换,性别都随意换。可以在夕阳下奔跑,可以在教堂上攀爬,可以在沙漠里打滚。
生活中,国家告诉你只生一个好,养老靠自己;只生一个好,建立生育基金;学校告诉你好好学习,学区房了解一下;好好学习,各省招生指标了解一下;社会告诉你努力工作,个人所得税调整;努力工作,房价再次暴增。你。。。自由的起来么?
法制
在游戏里,在天际省杀了一只鸡,能被红衣卫士追的到处跑。在直播的时候外挂,能被网友骂的到处跑。在圣安德列斯杀了个警察,能被全城的警察追的到处跑。没人告诉你要遵守法规,但是不遵守法规的时候,坏事就会降临在头上。
在生活中,查一查最近在媒体和公众关注下平反的成年旧案……
公正
在游戏里,哥布林商店买东西就要给钱,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三国志里税收定多少下面就收多少,没有财政税务公安消防上下其手;堡垒之夜修东西花多少材料写的明明白白,没有豆腐渣没有以次充好。升级的时候有进度条,血量魔法值怒气都有条,暴击的时候还有明确的数字显示。至少,获胜条件公正明确,吃鸡就是杀光其他人,大富翁就是赚最多的钱,求生之路就是活到最后。
在生活中,明规则没人信,潜规则没人懂。社会告诉我们婚姻的本质是爱情,咪蒙告诉我们爱情的本质是送礼,淘宝告诉我们送礼的本质是花钱,支付宝告诉我们花钱的本质是账户余额,账户余额告诉我们要想花钱需要赚钱;工作告诉我们赚钱的本质是能力,社会又告诉我们关系和情商超越能力。谁能告诉我要成为一个演员需要睡谁,每个人需要睡多少次?谁能告诉我在东北开个厂,要跑哪些部门,每个部门塞多少钱?
看完了这些,您还问游戏为什么没有和黄赌毒齐名?
少年郎,你的想法很危险啊……
游戏何德何能与黄赌毒齐名?
要这么说我觉得广场舞也可以提名了呀。
还有那帮打麻将的,钓鱼的,各个场所喝酒撸串吹牛的。
通通都得死。
最后大家下班了,坐成一圈干瞪眼吧。
书不读,事儿挺多。
别那么无知,游戏让这个社会安定了不少,没有游戏,这社会更乱。
游戏只是一种表达形式。
和黄赌毒齐名,它当然可以。
游戏设计中的升级系统和暴击效果本质就是用来刺激多巴胺的。
但是游戏的广度远远超过这种这种动物性的刺激,因为他是一种表达形式。
一到妹子手里拿的奖杯了吗?
这是TGA游戏大奖的奖杯。
获奖游戏是《极乐迪斯科》,该游戏在2019年击败《只狼》、《死亡搁浅》、《控制》等游戏成为当年的最大赢家。
最佳叙事奖:《极乐迪斯科》
最佳RPG奖:《极乐迪斯科》
最佳独立游戏奖:《极乐迪斯科》
这游戏还有一个称呼叫:写给苏联的最后一封情书
制作团队来自于爱沙尼亚。
当你在游戏最后看到看不见的竹节虫时就能明白什么才叫史诗大作。
不是已经被称为精神鸦片了吗
当然,游戏比黄赌毒危害还是差点,如果不成瘾,对社会公序良俗没有明显的损害。
但沉迷其中无助于生产,所以对生产力还是有破坏的。
游戏是第九门艺术。并且游戏可交互的特性使其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艺术,它不再是受众单方面的接收信息,而是受众向游戏反馈信息,并影响到接下来的游戏走向。
并且,游戏可以把前八门艺术全部收录。从这些角度来讲,游戏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艺术。
去年霸榜的游戏荒野大镖客集结了R星旗下所有的工作室,耗时10年制作(好像是吧,不太记得了),续集耗时8年。电影界的传奇泰坦尼克号94年开拍,97年上映,只有三年。你见过哪个小黄片拍10年的?
这都9102年了,没想到知乎上居然还有人把游戏当做洪水猛兽。明确告诉你,这种偏执的想法几乎只在中国大规模的存在。至于为什么?这都拜当时一些无良媒体所赐,还有一部一般称为“游戏机禁令”的政策(这部禁令导致了今天中国的游戏平台基本局限于PC端和移动端的局面)。
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一部分,游戏是人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游戏竞技是一种重要体育活动。电竞进奥运了,不用我说了吧,虽然只是个表演赛,但游戏也可以为国争光了。你听说过黄赌毒能为国争光的吗?
退一万步讲,游戏能培养人的反应速度、身体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黄赌毒可以吗?
我唯一要谴责的就是骗氪游戏,圈一波钱就走人,不想着做好游戏,就想着怎么赚钱。
大人,时代变了!
首先,游戏的社会危害性远小于黄赌毒。游戏是否成瘾与使用者有关,只有使用者自我约束力不足才会沉迷其中。而且,游戏的经济危害性比黄赌毒小得多,平时新闻里看到的那些玩游戏倾家荡产的都是极端个例,但是黄赌毒呢?显然不是如此。而且黄赌毒几乎是“强行成瘾”,黄就不说了,谁都一样;赌徒心理,孤注一掷;毒就更加如此,生理上的成瘾,药物戒断都难,更不用说靠意志力了。游戏有这种效应吗?没有啊。你看看国家培养栋梁的地方,211和985院校,打游戏的人多的是,然而也没有人借此宣传“天朝药丸”啊。
还有,游戏是一种文化产品,应该与书籍,绘画,音乐,影视等齐名。事实上,游戏就是一种复合艺术,质量高者可以成为高雅艺术品,当然也客观具有成瘾的可能。爱看书的人,不也会看书上瘾嘛。什么?玩游戏会耽误正事?看闲书不也会耽误正事吗。游戏也绝非没有营养,它真的可以锻炼大脑。(有些人不带脑子玩就没办法了)而黄赌毒绝不是如此。
最后,也是客观原因,国家的管理权力正在缓缓交给年轻一代,他们对游戏的态度比较开明,当然更加不会这样做。
其实这事说起来很简单,黄赌毒具有社会危害性,而游戏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仅此而已。
黄、赌、毒三样东西,都必须是跟其他人产生联系才可以完成的。而游戏、烟、酒,你一个人也可以玩的挺嗨。反过来说,就算是黄赌毒,如果不产生社会危害性,法律的惩戒力度也小得多。
在中国,卖淫嫖娼不是犯罪,但组织卖淫嫖娼就是犯罪;
吸毒不是犯罪,但运毒贩毒就是犯罪;
参与赌博不是犯罪,但组织赌博就是犯罪;
举个例子,比如对于淫秽物品,我国《刑法》的规定只有“非法传播污秽物品罪”这一条规定,条文内容是“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这个罪名的核心是“传播”。也就是说,你在家里看AV,看多少都不用担心警察会踹门去抓你。你把你跟女朋友XXOO天天拍视频,法律也不会管。但如果你那天顺手贴了张黄图到微信群里,就有可能触犯刑法。以前很多卖手机的小老板为了生意,也会卖装满了小黄片的SD卡,很多人因此就被抓了。
毒品也是类似。在我国,吸毒并不是犯罪行为,一般都只会被处以行政拘留和强制戒毒。跟毒品有关的犯罪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以及“容留他人吸毒”。前面两个不用说了,最后一个“容留他人吸毒”需要特别强调——如果你明知朋友吸毒,又允许他们到你家来吸毒,就算是你自己一点不沾,你也已经触犯了“容留他人吸毒”这一法条。当年李代沫、房祖名等人均是因为“容留他人吸毒”而不是自己吸毒被判刑的。
电子游戏、烟、酒这些都是自嗨的东西,但如果有社会危害性,法律也会管。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酒驾入刑。你在家里喝多少警察都不会管,但开车上路就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所以酒驾要入刑。再拿电子游戏来说,当年我国政府对街边游戏厅的态度很不友好,甚至认为电子游戏就是电子海洛因,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当年的游戏厅很多时候都跟赌脱不了关系。而现在,如果某些游戏跟赌博沾边,警方当然也会管。
黄赌毒自己都不齐名。
你在大街上敢喊自己嫖过对吧,喊响一点都没事儿;
敢喊自己赌过么?肯定声音就会自然地小点儿了吧;
那么你敢喊自己吸过毒么?
可以从游戏的危害性比不上黄赌毒进行解释。
常规理解版: [1]
黄赌毒,更容易造成广泛、严重的危害,游戏则不然。
黄:容易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引起各种各样的社会犯罪,不仅损害身心健康,也将滋生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
赌:容易引起各种腐败和违法犯罪现象;会使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会,久而久之会助长不劳而获的习气;会远离勤奋工作、忘记合家亲情,滋生家庭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最坏者家破人散、人财两空,小家不稳,社会难安。
毒:除了自我毁灭外,经济告急、家人离散、甚至家破人亡,家不成家;将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浪费社会资源和财富,并会潜伏社会不安定因素;扰乱社会治安,容易诱发违法犯罪活动。
深入挖掘版:
不妨都往极端走走。
很多药物(包括毒品)的过度摄取,都能直接激活大脑的稿赏系统,此系统能强化这些行为,产生记忆。并且它们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稿赏系统的激活以至正常的活动会被忽略。[2]
而赌博呢,DSM-5指出有证据表明赌博行为激活稿赏系统与滥用毒品相似,且产生的行为症状与物质使用障碍类似。
再结合WHO发布的ICD-11,游戏障碍与赌博障碍被共同列入“成瘾行为障碍”类别,与酒精、尼古丁、毒品等并列在“物质使用和成瘾行为障碍”类别。
现在一个一个来看。
先是赌博障碍[3](Gambling disorder):
Gambling disorder is characterized by a pattern of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gambling behaviour, which may be online (i.e., over the internet) or offline, manifested by:
最重要的是这一句:
The behaviour pattern is of sufficient severity to result in significant impairment in personal, family, social, educational, occupational or other important areas of functioning.
也就是说,赌博障碍的行为模式的严重性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
换而言之,赌博障碍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功能损伤。
再看看毒品,大麻使用障碍(Disorders due to use of cannabis):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cannabis are characterised by the pattern and consequences of cannabis use. In addition to Cannabis intoxication, cannabis has dependence-inducing properties, resulting in Cannabis dependence in some people and Cannabis withdrawal when use is reduced or discontinued. Cannabis is implicated in a wide range of harms affecting most organs and systems of the body, which may be classified as Single episode of harmful use of cannabis and Harmful pattern of use of cannabis. Harm to others resulting from behaviour during Cannabis intoxication is included in the definitions of Harmful use of cannabis. Several cannabis-induced mental disorders are recognised.
大麻使用障碍会导致功能性损伤,既有严重的生理性损伤(e.g.,器官、系统),也存在社会性损伤,还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再分别与游戏障碍进行比较,
发现游戏成瘾造成的功能性损伤是轻微的[4],与赌博障碍的区别明显较大。
同样,游戏障碍与 “物质使用和成瘾行为障碍”类别下的毒品等的区别,也体现在游戏障碍导致的功能性损伤远远低于这些物质成瘾。
实际上,游戏障碍导致的功能性损伤也低于酒精和尼古丁等物质成瘾[5]。
虽然酒和尼古丁的功能性损伤也很低,但酒和尼古丁之流的物质带来的主要都是生理性损伤。如,每年世界上因酒、烟等的致死率并不低。
总结一下,游戏障碍和赌博障碍(另一个成瘾行为障碍)比,危害性要低。
并且,游戏障碍比物质成瘾带来的功能性损伤也要低。别说是毒品这种高危害的物质,就是比烟酒尚不如。
连烟酒都没有和黄赌毒相提并论,游戏还得往后稍稍。
附录:DSM-5
你算一算
魔兽世界一晚上两块钱
电费算你一块钱
宽带算4000一年,加11元
电脑我算你6000,三年一换,加5块钱。
零食可乐算你20元。
那么,哪些晚上能做的休闲娱乐活动能39元持续一晚还让你十分满意的?
你满意了,游戏厂商赚钱了,国家收税了,社会安定了。
打着灯笼找不到的好事你拿它和黄赌毒比,你是不是()
。。。。。分割线。。。。。。。。
1.5k赞了,小透明受宠若惊。
补充说明一下吧,那个网费确实算的贵了,我是瞎拍脑袋得出的。
还是说声不好意思。
1。我在包邮区,200兆电信光纤,2400多1年还是两年(忘记了)
2。某国际精品网,1年上万
3。于是我拍了一下脑袋,4000元成了。。。
别追着打我(逃跑)
。。。。。。再割一刀。。。。。。。
很多知友在说,有的手游也充好几千不出货,好几十万不冒泡啊。。。这和赌博有SM区别?
有。
以下是我的个人理解。
游戏充钱,你总是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地和明确的,有定义且定义为虚拟物品的目标。
我是一个崩3玩家,前几天我充了1200想抽黑希儿。
那么我的目标是黑希儿,我的估算中,黑希儿的价值是1200元。
抽完没抽到(其实我30发就出了,哈哈哈),我就会做判断。
啊,再充1200的话发工资前我就不能经常去喜欢的日料馆子了。
还是日料重要,我不抽了。
放到别人身上也是一样,我抽了500,剩下不到一周发工资要吃土了,所以算了下次再说。
我抽了1000,但我真的是希儿厨,没有她我要死了,那个蓝色的写着支字的app里可以借钱,我下个月少用点先抽,大不了吃土。
这就是目标导向思维的作用。正常环境下,每个人对目标都会有一个心理价位。
这个价位导致你不会上头。
或者上头了,你也会仔细衡量自己的财力来抉择不抽下一个角色,平时如何用钱。
当然,抽上头的也有,不过没听过抽卡抽的山穷水尽破产跳楼的吧?
感谢政府吧。。现在手游都必须标示概率和保底啦。。。。
而赌博。。。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的目标是浮动的。你在和自己的贪婪作战。
有多少人能战胜自己呢?
一言以蔽之,有且一直生产售卖真实产品的传销不算传销。
评论区有知友说了【@IVANCHEIN】:氪是消费,赌是投机
深以为然。
黄:
道德不良影响,个人生活间接破坏
潜在对社会秩序,家庭秩序的破坏,但是一般不会有直接的破坏性影响,比如花光钱
黑社会滋生,但是现金流不太大,
传染病传播土壤,社会治安问题,女性权益问题
欧美很多国家都有合法xx产业
赌:
道德不良影响,个人生活间接破坏
严重对社会秩序,家庭秩序的破坏,可能导致家庭经济毁灭,
巨额资金链,黑社会洗钱非法集资等滋生
巨额金钱导致犯罪问题等社会治安问题
洗钱,集资等跨境交易犯罪问题
欧美很多国家都有合法xx产业
毒:
个人生活直接的,生理性的破坏,都不要提道德了,
严重对社会秩序,家庭秩序破坏,基本上都会导致家庭秩序毁灭甚至本人死亡(黄赌一般不会)
巨额资金链,黑社会洗钱非法集资等滋生
巨额金钱导致犯罪问题等社会治安问题
传染病传播土壤,比嫖娼感染率高几百倍(共用针头),
毒品种植影响农业问题
洗钱,集资,跨境运毒,枪支火并,等跨境交易犯罪问题
欧美少数国家有合法xx产业,但是仅涉及weed这种轻毒品
来来来,你说说你打个破游戏,你是能够直接摧毁你本人生理健康,还是能够感染艾滋病,
还是能够欠下70个(七十万的黑话),
还是能够玩游戏玩嗨了杀了全家,
还是能够引发跨境犯罪,枪支买卖,
还是你充那两万块能够涉及"巨额资金交易洗钱",
还是哪个国家已经禁止了游戏?
因为黄赌毒不配。
这就是为什么。
是的,他们不配,一群underground的老伙计。
我们有色情游戏,赌博游戏,瘾机制游戏——而且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我们可以把他们混合在一起并合法地销售他们!
知道了吗?黄赌毒bitches?我们不和你们齐名因为我们早就超越了你们!
黄赌毒配跟游戏相提并论吗?不!
黄赌毒只配在ktv里提醒你和你的朋友:我们该走了!
游戏是具有包容性的,伙计们,你们得承认这个。
一些时候游戏是创作工具,是商品,是表达形式,是休闲方式,也能负责文化教育。
这就是为什么在每个人眼里,游戏的形象不一样——就像文学和电影那样。
有的人觉得看电影只是前戏的一种,有的人则会在观影时跪着膜拜库布里克和比利怀德。
有的人会通过红楼梦了解清代历史,有的人会通过红楼梦学习文言和文化,有的人会通过红楼梦来手淫。
而当我说这个的时候,我说的是那1~3%能看懂红楼梦的人。
因为如果你看的是白话阉割版,你会发现古人的生活是无性的!
这很棒因为在中国,在你搞大或被搞大了肚子之前,性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当我说到这,你可能明白了。
是的,游戏是有无限可能的。
给那些狗日的秃头设计师和程序员们三五十年,鬼知道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但黄赌毒——不不不,黄赌毒太“朴实”了。
当你强调黄赌毒,你好像在强调你的同班同学——有一些是我认识的,有一些是我讨厌的,有一些是被大家喜欢但被老师不喜欢的,有一些是很酷,但我永远不会去打交道的。
但你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做些什么事,操了多少男孩女孩,其中有多少是你的男神女神。
有些人尽管会摇身一变,从邻家赵淑芬变成了时髦归国女孩赵艾玛,但当她一开口:艾玛老铁你还ins我不?俺在国外学了一招叫干瞪眼儿——你一秒就知道她是做什么的!
但游戏不一样。
当游戏让你赌,我们会包装成开箱子画符召唤拉链子开蛋写毛笔字——
本质上你们都是在花钱搏概率但你们会说服自己:我是在玩游戏!你没有用赌博迫害我,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
看见了吗?这就是最时髦的玩意:游戏pua!
还有黄。
我们有太多太多太多太多的色情游戏,而且他们在日新月异。
过二十年你看一个人带着vr眼镜做一些不知名的动作嘴里喊着:fire in the hole。
相信我,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在玩使命召唤还是死命招妓。
但黄的定义是精准的,也是陈旧的。
我的意思是,我们都离不开性——性是基因的陷阱,却也是人类繁衍和发展的驱动力。
我们所说的黄,是违背法律的性交易,他会无意义地宣泄欲望,会导致疾病,会迫害人性和自由。
它的形式几乎是固定的:我们付一部分钱,我们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和另外一个人融合起来,我们借住腰部肌肉的动力和地心引力做一些抗争动作,我们把人类的未来播撒在橡胶里,我们点烟——就这么简单。
但我们现在早已不需要这么麻烦,我们随便打开一款游戏就有新鲜的性玩法。
如果你不得门路,那就打开B站,上面到处新鲜的情趣内衣舞蹈、钢琴秀——我们依然会无意义地宣泄欲望,但绝不会导致疾病,且如果你是一个人住,大概率也不会被迫害人性和自由。
最重要的是,要玩到和看到这些,我们甚至不需要买正版游戏或者大会员。
现在告诉我,谁被时代抛弃了?
人们说游戏是电子海洛因。
我说去你妈的。
我们花60刀买游戏可以嗨10个小时。
60刀买海洛因?海洛因会早泄在外面,你的鼻子甚至感受不到它进来了!
当人们为游戏感动而落泪,甚至哭得流下鼻涕,你会掐着鼻子说:这孩子吸毒了。
当人们为游戏而惊叹,走进香巴拉,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在巴黎圣母院下大喊“我来过这”!你会掐着鼻子说:这孩子吸毒吸出幻觉了。
当人们相信游戏是一种创作工具和表达方式,人们对游戏的创作有无限的可能,你会掐着鼻子说:这孩子没救了。
是啊。
去你妈的。
“说得真动听,”问询员笑着摇了摇头,“你的意思是,游戏有好有坏,坏的游戏是诱人堕落的毒品,好的游戏则是劝人向善的良方。”
“是的,”我眼睛一亮,“我是这么认为的。”
“那么请回答我一个问题,凭先生,”问询员用洞悉一切的眼神盯着我,“若毒品和良药使用同一种方式来制造,我们要怎么辨别他们的性质呢?”
我们有这么多设计师艺术家剧作者音乐家美术师精心制作了美好的体验流程。
我们想与你进行灵魂的对话,想跟你说说我们的生活感悟,想分享给你们一些快乐的事情。
我们想展现给你一些我们梦中的场景,分享梦境,分享快乐。
接着你们告诉我我们是毒品——因为我们和你们堕落时选择的那些工具使用了同一个名字?
去你妈的!
黄赌毒才不配跟游戏相提并论。
去你妈的!
抱着你们的偏见去死吧!
去你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