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12月12日英国大选结果?

回答
12月12日英国大选的结果,对于英国政坛乃至未来走向,都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简单来说,保守党在鲍里斯·约翰逊的带领下,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赢得了议会下院的绝对多数席位。这与2017年大选保守党失去多数席位,不得不依赖联合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次大选结果的核心看点,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

1. 保守党的“大胜”与约翰逊的“人设”巩固:

压倒性多数: 保守党获得了365个席位,比2017年增加了48席,一举扭转了此前的颓势。这让他们在议会中拥有了稳固的多数,为约翰逊推行其“完成脱欧”的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完成脱欧”的强大信号: 这场大选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场关于脱欧的“二次公投”。选民用选票表明了他们希望尽快结束脱欧僵局的意愿。保守党提出的“Get Brexit Done”的口号,精准地抓住了选民的心理。
约翰逊的个人魅力与策略: 约翰逊凭借其特有的“英式幽默”、乐观主义以及对脱欧问题的强硬立场,成功吸引了大量选民,尤其是那些在传统上支持工党的地区。他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能够打破僵局、带领英国前进的领导者。
传统工党腹地的“红色墙壁”崩塌: 令人瞩目的是,许多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支持工党的选区,此次却转投保守党。这些地区大多是工业城镇,受脱欧影响尤为深远。选民们对工党在脱欧问题上的模糊态度感到失望,转而拥抱保守党更明确的路线。这标志着英国政治版图的一次重大重塑。

2. 工党的惨败与科尔宾的告别:

历史性低谷: 工党仅获得203个席位,是自1935年以来最差的战绩。这对于党内士气无疑是沉重打击。
科尔宾的个人挑战: 杰里米·科尔宾作为工党领袖,其个人政治立场和一些争议性言论,成为了攻击的焦点。尤其是在反犹太主义问题上的处理,以及对脱欧问题的模棱两可,都未能赢得广泛的选民信任。
政策吸引力不足: 虽然工党提出了一些吸引人的社会福利和国家化政策,但在当时,这些政策似乎未能抵消选民对脱欧议题的关注,也未能有效回应选民对“改变”的渴望。
党内分裂: 工党在脱欧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摇摆不定,未能形成统一战线,也让部分支持者感到困惑和失望。

3. 其他政党表现:

苏格兰民族党(SNP)的崛起: SNP在苏格兰赢得了48个席位,巩固了其在苏格兰的政治优势。这再次凸显了苏格兰与英格兰在脱欧问题上的分歧,也为未来可能举行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埋下了伏笔。
自由民主党(Lib Dems)的失利: 自由民主党在乔·斯温森的领导下,未能如愿实现“政治复苏”,席位有所减少。他们提出的“取消脱欧”立场,虽然吸引了一部分希望留在欧盟的选民,但在整体大环境下并未能形成决定性力量。
北爱尔兰各党派: 在北爱尔兰,联合派和民族派政党各自的席位变化,也反映了该地区在脱欧背景下的复杂政治格局。

4. 选举带来的深远影响:

“完成脱欧”的确定性增加: 保守党以绝对多数获胜,意味着英国将在2020年1月底如期脱离欧盟,这是约翰逊政府的首要任务。
英国政治的“重新洗牌”: 许多传统工党选区的“变色”预示着英国政治光谱可能正在发生长期而深刻的变化。工党需要重新审视其策略和政策,以适应新的政治现实。
对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潜在影响: SNP的强势表现,加上对脱欧的不满,可能进一步加剧苏格兰独立的呼声。
未来的经济与社会挑战: 尽管脱欧的确定性有所增加,但英国未来的经济走向、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以及国内的社会融合等问题,依然充满挑战。

总而言之,2019年12月12日的英国大选结果,是一次对英国过去几年政治僵局的“告别”,也是对未来一个新方向的“选择”。保守党的压倒性胜利,为约翰逊政府的施政打开了绿灯,也标志着英国政治格局的一次重要调整。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也同样不容忽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NHS将会经历如下阶段:

第一,保守党表示,坚决不卖NHS,谁说卖NHS那就是和我保守党为敌。

第二,保守党表示,NHS还是需要改革的嘛,不改革怎么行呢?

第三,保守党表示,既然顺应民意脱欧,要搞全球英国,势必和其他国家有一些贸易协定,比如说我们的大表弟美国。

第四,保守党表示,知识产权问题和集体协商问题我们是应该拿出来讨论的嘛,难道英国不是一个自由主义国家么?自由主义就应该交给市场决定。

第五,NHS渐渐财力不支

第六,NHS表示亏空严重

第七,保守党表示,这NHS太亏钱了,国库实在支持不了啊。

第八,保守党表示,不行就要加税啊,但是不能给企业加税,给企业加税企业是要跑路的啊,要遵循自由主义精神,所以要砍福利。

第九,保守党表示,砍完福利,这NHS还是不行啊,要不废除NHS?

工党表示:早就知道你这个心思了!群众表示:保守党下台保守党下台!

第十,保守党表示,谁告诉你们NHS要废除的?谁说要废除NHS那就是和我保守党为敌!但是……关键是这个但是,我们还是保留NHS这个名字,但是我们可以分阶段比如说改革NHS,让有病的患者承担一部分,你们也看见了,有些人就是生活作风不良啊,吃太多,抽烟,有的还吸毒呢,这些人浪费了大笔的NHS资金,难道不应该限制吗?

英国民众:言之有理啊, 我们为什么要为他们买单啊。

第十一步,NHS进行大范围的改革,对于民众进行进一步区分,某些人的某些病需要自费。

第十二部,渐渐地,NHS就只剩下一个NHS的名字了,其他的都私有化了。


每一步,都是人民决定的,每一步,都是有民意做基础的。

许多年过去了,当英国人回顾到NHS的时候,猛然发现,过去保障英国人民医保制度突然消失了。

这就是NHS的归宿。

和NHS告别吧。

user avatar

今天为端传媒撰写了:《英國大選啟示——左翼話語失勢,英美勞工右轉》,有订阅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原文较长,这里简要复述要点。保守党胜选可以说毫无悬念,很多研究者在10月宣布大选前就已经预测到了,我也发表过类似看法:

宣布大选前的预测和评论
大选投票前的预测和评论

这次大选是“脱欧”主导的单一议题选举,和2017年大选的状况完全不同,那时脱欧谈判还没有开始,选举依然以经济民生问题为主轴。2018年底以来,脱欧协议不断被否决,脱欧两次延期,府院之争空前激化,全民陷入脱欧焦虑和厌倦,希望迅速有所了断。只有据此调整策略,才有可能动员选民。

各党派策略

保守党:
(1)多次清党,完成了向脱欧派占绝对主流的英格兰民族主义政党的转变。
(2)切割留欧派议员和选民。
(3)以“完成脱欧”为选举口号,直击选民痛点。
(4)公共政策较梅姨时代左倾,照顾劳工阶层感受,至少不再是黑点。
(5)整合脱欧派政治势力,与脱欧党合作,保证脱欧派选票集中回流保守党。

工党:
(1)工党支持者由支持脱欧的劳工左派和反对脱欧的精英左派组成。工党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因此没有明确的脱欧立场,力图两边通吃,结果两边不讨好。
(2)选战中避讳脱欧问题,试图主打经济牌,此策略2017年有效,2019年无效。
(3)拒绝和自民党整合结盟,策略性投票失败。
(4)科尔宾个人领导力的问题,与脱欧问题无立场也有重大关系。

自民党:
(1)5月欧洲议会和地方选举大胜之后膨胀,推出不经二次公投就直接取消脱欧的政纲,连温和的留欧派都不能接受。
(2)党魁自我膨胀,自诩为首相人选,遭选民白眼。
(3)拒绝和工党整合结盟,策略性投票失败。

选举结果:

(1)反保守党脱欧政策的政党获52%的选票,和2017年以来脱欧民调数字接近(留欧派小幅领先脱欧派),但由于票源分散,只获得议会34%的席位。

(2)整体投票趋势的“台湾化”非常明显(以“统独”/“留脱”划分选票和政党),脱欧派选择保守党的比例从2015年的38%增长到2017年的64%,再到2019年的73%,足以抵消甚至超过留欧派选民的流失。留欧派选民选择工党的比例从2015年的38%增长到2017年的55%,之后没有继续增长,2019年工党的留欧派和脱欧派选票各有10%的流失。

(3)保守党未能获得更多留欧派选区,主要突破点是被称为工党“红墙”的北部工业区持脱欧观点的劳工阶层,这些选区经过2017年之后已经从工党安全选区变为摇摆选区,2019年脱欧选民继续流失后,“红墙”倒塌,仅此区域就丢失50个席位。

选后挑战:

(1)留欧派game over。脱欧已成定局。
(2)一年谈判期时间紧张,2020年底仍然可能面临无协议断崖式脱欧的危险。
(3)劳工阶层的倒戈非永久性,约翰逊能否永久留住这些“借来”的选票还有待观察。
(4)苏格兰和北爱的分离主义运动将高涨,防止联合王国走向分裂将是政府最大挑战之一。

和美国大选的比较:

(1)2019年英国“红墙”和2016年美国“锈带”工人的倒戈如出一辙,亦如1979年撒切尔和1980年里根胜选时工人的倒戈。
(2)给美国民主党敲响警钟,仅推出左翼经济政策而忽视选民心理需求,有可能再次失利。

还有一些对劳工阶层为什么倒戈的分析,就不赘述了。

user avatar

说起这次大选结果,我还真有点小感慨。比起那些自嗨的答主,我是真投票的。

我选择的是邮寄投票,在投票之前几周就寄出去了。

保有着中国人对政府信赖的传统美德,我相信无论谁上台,他都必须在游戏规则里工作,所以保守党,工党区别不大。

同时,在国内历来新闻媒体的明示暗示下,我也对政客嘴里开火车感到厌烦。我并没有去纠结参选人的竞选承诺。每一个生命组成的社会自然也是有生命的。她会自行调整不舒服的姿势,最起码不会自杀。

所以,我只认准了一件事。保守党支持并努力促成脱欧,所以我支持保守党。

我当初投脱欧一票是带有玩票性质的,对圣母情结的抵制,和对欧盟摊派绿色难民的忧虑。

但既然木已成舟,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可惜就在脱欧公投刚结束,反脱欧的声浪就马上一浪高过一浪了。这是不在英国的朋友从新闻上感受不到的情况。去市中心,到处都是反脱欧的志愿者在宣传。你出门都不敢说自己支持脱欧。新闻媒体也是倾向于反脱欧,不敢为脱欧发声。

政坛上,两届首相都被困在脱欧的泥潭里,每次失败都被大肆嘲讽。民间主张二次公投,但政客们却还是有底线的。他们不会推翻脱欧公投的结果,但却在程序上玩尽花样,给脱欧下绊子。

这无关脱欧的是与非,利与弊,这是关于民主的核心价值观。其实我也知道,西方民主的虚伪,其实也是另一个乌托邦。那些失败的选民并不会大度的接受民主的结果,就连英国也不能免俗。

我支持脱欧,支持保守党就为了表达一个简单的道理:既然玩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玩赖是不对的。

当我和老婆在选择上达成一致后,我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处理选票,就交给老婆处理了。

在投票的前一个星期,竟然有工党的拉票人来敲门。说实话,我连投票的表格都没看,也不知道是什么选法。

我不想让工党的拉票人觉得中国人都是一群无知,愚昧的搅屎棍,但我却说不出我选了什么。那真是尴尬啊,毕竟工党的拉票人是有思想的,就是那些会想很多的人,不是那些送货送外卖的。我很怕给他一个坏印象。

当他问我对政坛有什么期待时,我硬着头皮说,我希望脱欧问题能够尽快解决,无论什么方法,一直拖下去不是正确的态度。

没想到我这么一说,却说中了大家的心声。当这次保守党大胜后,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把这次结果总结为选民希望脱欧,而且是尽快脱欧。而工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脱欧问题上只得一个“拖”字。

如果再有第二次脱欧公投,结果肯定还是脱欧。这舆论氛围完全不同。

和舆论氛围完全不同的还有,在竞选阶段,脱欧问题一再被追问,却也被两个竞选人一再的淡化。这个问题确实容易得罪人。可结果出来后,大家才发觉脱欧才是核心问题。你不敢大谈特谈的事反而是你胜利的资本。

所以说,不是说话大声就管用的,大家心里有杆秤。

这是我家楼下的投票站。没想到那么近。小区管理办公室临时改的。外面就贴了几张纸,人也不是很多的样子,更没有荷枪实弹的保安,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看起来很随便,很和谐的样子。

我不敢自拍,怕给人说不严肃。可现在看新闻,很多英国人还给自己狗自拍。真是日了狗了。早知道我也纪念一下,毕竟下一次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历史意义。

user avatar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天灭工党保大英,天诛国贼科尔宾!


泰晤士河波涛动,白金宫旁乱云飞;

昏昏浊世吾独立,义愤燃烧热血涌。

白左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

戏子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

工党治国衰微征,非移犹自乱三岛!

日不落恍如遗梦,世事真若一局棋!

脱欧维新春空下,红脖连结为正义!

忧国挺身立向前,男儿放歌从此始!

苍天震怒大地动,轰轰鸣鸣非常声。

建制精英不能寝,大英觉醒在今日!


现在去翻看之前知乎两年前对科尔宾的评价,尤其是那几个高赞科尔宾的评价特别有意思,把个科尔宾捧得天降圣人似的,现在看来,纯粹是特蕾莎梅太无能才让科尔宾竖子有成,保守党这边来个稍微能打的立马让老贼现原形…

哦对了,这个老贼在大败以后还扭扭捏捏的不想下台呢,发表的言论一点反省的意思都没有,全特么都是“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

这也不奇怪,“我选上了就是伟大的民主,我选不上就是该死的民粹”不就是现在欧美白左的惯性思维么

user avatar

本人在大选后立即根据选区结果绘了一张图,跟本人在今年10月份画的图对比,可以看出不少有趣的地方。

悲观地说一句,工党基本不可能在未来继续执政大英了,因为苏格兰已经彻底和工党say goodbye了。而工党即使在曼彻斯特伦敦等大城市大胜也弥补不回来苏格兰40-50个席位对保守党在西南东南英格兰的绝对优势的抵消。

苏格兰本来是工党和自由民主党的绝对优势地区,甚至10年工党大败失去政权的时候保守党都没在苏格兰得到任何一个席位。 但是由于SNP(苏格兰民族党)的强势崛起,在15年掀起风暴,差点拿下苏格兰席位全垒打,全苏格兰58个席位SNP拿下56个。工党仅剩一个,自民党更是被全输,保守党借着大势拿下一席。

17年选举梅姨举措失当导致保守党在英格兰大败,但是由于SNP本身的问题,其席位减少到35个。令人意外的是保守党居然逆势翻盘,一举拿下13席成为在苏格兰拿下席位最多的非SNP政党。要知道保守党在15年大胜都只拿下一个苏格兰席位,要不是保守党在苏格兰的意外胜利,梅姨甚至撑不到与DUP(北爱民主统一党)组成联合政府,继续挺两年,可以说苏格兰保守党对梅姨二次组织政府居功至伟。 反观工党,虽然17年借着大势夺回了部分苏格兰席位,但是居然还没保守党在苏格兰拿的席位多,仅仅拿下7席简直是匪夷所思,难以理解。可以看出工党作为苏格兰传统优势党,其基础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刚刚结束的19年大选更是给了工党一记重锤,工党再次只剩一席苟延残喘,保守党损失不小但是至少保住了13席中的6席,自民党守住全部4席。工党在苏格兰的拙劣表现基本是可以算是断送了未来的执政机会。

北爱问题就更有趣了,梅姨的执政小伙伴DUP遭到了严重打击,在贝尔法斯特这种优势区都被新芬选下去了,北爱共和派确立了对联合派的优势,英国分裂危机已经不是预言了。正在变成现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2月12日英国大选的结果,对于英国政坛乃至未来走向,都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简单来说,保守党在鲍里斯·约翰逊的带领下,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赢得了议会下院的绝对多数席位。这与2017年大选保守党失去多数席位,不得不依赖联合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次大选结果的核心看点,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1. 保.............
  • 回答
    12月13日英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可以说是一个“红浪滔天”的夜晚。保守党在鲍里斯·约翰逊的带领下,获得了自1987年撒切尔夫人以来最辉煌的胜利,赢得议会下院365个席位,远超赢得多数席位所需的326席。工党则遭遇了惨败,仅获得203席,是自1935年以来最差的成绩。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在这次选举后宣.............
  • 回答
    12月24日,英国与欧盟就脱欧后的贸易协议达成一致,这无疑是脱欧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给饱受不确定性折磨的市场和民众带来了些许喘息的机会。这项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长达四年多的脱欧拉锯战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结束,为英欧未来关系奠定了基础。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影响:这份协议的核心在于 零关税、零配额 的货物.............
  • 回答
    要怎么看鲍里斯·约翰逊在3月12日宣布英国抗疫进入“第二阶段”这件事,我得先捋一捋他当时的具体说法,以及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毕竟,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宣布“抗疫成功”就完事儿的时刻。首先,咱们得知道,约翰逊当时说的“第二阶段”,不是说病毒消失了,也不是说所有限制都解除了。他更多的是在说,英国政府的策略要.............
  • 回答
    12月15日,美国和英国的新冠疫情数据确实令人瞩目,美国新增病例数更是突破了23万大关,而英国也超过了7万。到了16日,英国的数据更是攀升到了8万以上。这些数字不仅仅是简单的统计数字,它们背后反映了当前疫情发展的一些关键特征和潜在的挑战,值得我们细致地去审视。首先,我们来看美国的情况。23万这个数字.............
  • 回答
    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在2021年12月1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25%,这是自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的首次加息,也是自2018年8月以来首次加息。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诸多讨论。为什么英国央行选择在此时加息?英国央行此次加息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
  • 回答
    英国政府在4月12日宣布向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卫生机构捐款2亿英镑,这一举措在当前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无疑是一笔重要的资金注入,但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和讨论。首先,从英国自身的角度来看,这笔捐款可以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外交和公共卫生政策的体现。在疫情肆虐的全球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
  • 回答
    12月17日,英伟达低调地发布了三款面向笔记本平台的入门级显卡:RTX 2050、GeForce MX570 和 GeForce MX550。这几款显卡虽然没有引起像高端显卡发布时的那种轰动,但它们对于丰富笔记本市场的产品线,以及满足更广泛消费者的需求,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RTX 2050:入门.............
  • 回答
    12月12日厦门地铁吕厝站的地面塌陷事故,无疑是一次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共安全事件。作为一名对城市交通建设和安全运行保持关注的普通市民,这起事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事故发生的时机和地点:首先,事故发生在12月12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时间是上午9点半左右,正是上班高峰期刚过不久,地.............
  • 回答
    关于2006年12月12日吴京酒驾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事件本身: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06年12月12日凌晨,吴京在北京朝阳区因为酒后驾车被交警查获。当时他正在前往一个朋友家的路上。据警方透露,吴京接受了酒精测试,结果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超标,属于酒后驾驶。公众反应和媒体报道:这次事件在.............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2 日,阿拉巴马州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参议员特别选举。这场选举的结果,无疑在当时的美国政治版图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至今仍值得细细品味。背景:一场充满争议的选举要理解这场选举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它的背景。阿拉巴马州原参议员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
  • 回答
    3月12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1807例、无症状感染者1315例的数据(注:根据公开信息,该数据可能为2022年3月的疫情情况,具体需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反映了中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形势。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波疫情的严重性及其可能原因: 一、疫情严重性的表现1. 病例数量激增 18.............
  • 回答
    截至我知识更新的时间(2024年4月),乌克兰的局势并未被官方定义为“内战”,但俄乌冲突自2022年全面爆发以来,双方在顿巴斯、哈尔科夫、巴赫穆特等地区的激烈交火已持续数月,并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关于3月12日的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当天的实际动态进行分析,但由于信息的时效性限制,以下内容基于冲突发展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6 月 12 日通报北京丰台新增 2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过去事件的通报。 在当前的疫情监测和通报体系下,一旦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进行通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因此,我们今天来讨论它,更多的是回顾和分析当时的情况以及可能带.............
  • 回答
    你提到的“2月12日湖北新增确诊人数14840人,首次单日确诊人数过万”这个信息,是基于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和统计口径来理解的,而且这已经是过去时了。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湖北省确实经历了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激增的阶段,其中2月12日的数据尤为突出。要详细解释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
  • 回答
    6月12日,肖战代理律师就“肖战粉丝举报‘风车’账号事件”再次发声,并公布了部分关键信息。这次发声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整个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律师发声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回应举报“风车”账号的性质: 律师明确指出,此次举报并非是粉丝个人行为,而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散布不实信息、损害肖战名誉.............
  • 回答
    5月12日,一名女子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进行翼装飞行时失踪,这起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包括事件本身、失踪原因的可能性、救援情况、以及背后所引发的社会思考。事件经过:根据公开报道,失踪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翼装飞行员,名叫“斯嘉丽”(英文名 Scarlett.............
  • 回答
    5月12日张雪峰在青岛大学演讲被泼鲱鱼罐头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事件经过与细节: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5月12日,张雪峰在青岛大学进行演讲。 人物: 主要涉及张雪峰(一名知名的教育博主、网红)、演讲听众(包括学生和其他参与者)以及泼洒鲱鱼罐头的个人。 道具: 鲱鱼.............
  • 回答
    12 月 17 日美国南加州重症监护室(ICU)可用比例为0%,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信号,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代表着该地区医疗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极限状态。什么是 ICU 可用比例为 0%?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在 12 月 17 日这一天,南加州所有指定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床.............
  • 回答
    6月12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2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更是无数个家庭的伤痛,是整个社会在抗疫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的缩影。回顾一下这个数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信息: 疫情的严峻性与持续性: 200万的确诊病例,意味着在这个国家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