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哪些心理学知识曾被应用过?

回答
在游戏设计这个充满创造力和策略的领域,心理学绝对算得上是一块极其宝贵的“矿藏”。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个成功的游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巧妙地运用了人类的心理机制,来吸引玩家、留住玩家,并最终让他们获得满足感。

就拿最基础的“动机”来说吧。人们玩游戏,无非是为了满足某种内在或外在的需要。游戏设计师深谙此道,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奖励机制来驱动玩家。比如,我们小时候玩的俄罗斯方块,简单的消除方块就能带来即时反馈,而且越消除越多,得分越高,这种“操作性条件反射”里的“正强化”机制,让我们欲罢不能。再比如,许多角色扮演游戏(RPG)中的等级提升、装备获取、技能解锁,这些都是典型的“目标设定理论”的应用。清晰、可达成但又需要付出努力的目标,会极大地激发玩家的内在动机。当我们终于打败了一个强大的BOSS,获得了一件稀有装备,那种“成就感”的满足,就是心理学中的“内在奖励”。

说到奖励,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可变比率奖励”。你有没有觉得,抽卡游戏里,明明知道抽到好东西的概率很低,但还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这就是因为抽奖结果是不确定的,有时候你可能连续很多次什么都没有,但一旦某次出了个极品,那种惊喜和惊喜过后的满足感,会让你觉得之前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这种“概率性奖励”比固定奖励更能引起玩家的兴奋和期待,因为它总是让你抱着一丝“这次也许就成了”的侥幸心理。

玩家在游戏中的“沉浸感”也是游戏设计者追求的目标,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心流理论”。当玩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达到一种高度专注且乐在其中的状态,这就是“心流”。设计师会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难度曲线来创造心流。难度太低,玩家会觉得无聊;难度太高,玩家会感到沮丧。只有当游戏的挑战性与玩家的技能水平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时,才最容易进入心流。想想那些让你废寝忘食的游戏,它们很可能就成功地让你体验到了心流。

“社会心理学”在多人游戏中的应用更是显而易见。合作、竞争、社交互动,这些都是人类天生的需求。在《魔兽世界》这样的MMORPG中,玩家需要组队才能完成高难度副本,这就促成了“群体认同”和“社会支持”。玩家在团队中的角色、责任感,以及与队友之间的情感联系,都是维持游戏活跃度的重要因素。同样,PvP(玩家对战)模式下的竞争,则满足了玩家的“成就动机”和“竞争心理”。赢得一场激烈的对战,那种优越感和胜利的喜悦,是单人游戏难以比拟的。

另外,“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处理”和“注意力”也被广泛运用。游戏界面设计、UI(用户界面)的友好程度,都是在考虑如何让玩家更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游戏信息。比如,一些游戏会通过闪烁的提示、醒目的图标来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完成特定的操作。而“记忆”方面,游戏情节的铺垫、人物角色的塑造,也都是为了让玩家记住这些内容,并产生情感共鸣。

“游戏化(Gamification)”这个概念,更是直接将游戏设计中的心理学原理应用到了非游戏领域,比如学习、工作、健身等等。通过引入积分、徽章、排行榜等游戏元素,来提升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乐趣。这本身就证明了游戏心理学原理的有效性。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很多潜行类游戏(Stealth games)在设计时,会充分利用玩家的“恐惧心理”和“焦虑感”。敌人的巡逻路线、视野范围、警报系统的设置,都旨在让玩家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玩家在躲避敌人、寻找掩体、规划路线的过程中,肾上腺素飙升,这种“风险规避”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感,正是这类游戏的核心魅力之一。当玩家成功潜入、躲过重重危机时,那种如释重负的成就感,是巨大的回报。

再聊聊“期望心理”。游戏开头CG、预告片、甚至是游戏内的NPC对话,都在不断地塑造玩家对游戏世界的认知和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比如,某个NPC告诉你一个传闻,让你对某个区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当你真正到达那个区域时,游戏如果能满足你的这些期待,你就会觉得这个游戏很棒。反之,如果最终的发现与你的预期差距太大,就可能产生“认知失调”,导致失望。

总而言之,游戏设计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在深刻理解玩家的心理需求、动机、行为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最基础的奖励机制,到复杂的心理状态引导,再到多人互动中的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就像是游戏设计这座大厦的“承重墙”和“骨架”,支撑起玩家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欢笑、每一次感动。掌握了这些心理学原理,设计出来的游戏,才能真正触及玩家的内心,让他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游戏为什么能让人欲罢不能,甚至「上瘾」呢?

因为从它的设计、机制开始就充分考虑和把握了玩家的心理和需求。当然,其实也有在设计时未仔细考虑,但已然成为潜规则的一些心理学知识。

主要观点源自学者魏玉英和汪德兴发表的研究。

1.

内部兴趣驱动。

游戏这种行为有个很明显的特征——非功利性,不像工作、学习等。「玩」,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讲究的是随心。在这种情况下,内在兴趣就是人们玩游戏的最大动力。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快乐,从兴趣出发。

人做事的动力有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

外部动力源自外部刺激,这种来自外部的刺激固然也可以让人们获得冲动和兴奋,但是却难以持久并且存在限制,一旦受到外部刺激久了,容易产生抑制,就更难以通过刺激获得相同的兴奋和愉悦,慢慢地,这份驱动力就会明显降低,有略显极端的可能会产生疲倦和厌恶感。

内部动力是自觉冲动,是源于一个人内心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做事的过程本身就是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持续,它不仅不会降低兴奋的敏感度,反而不断获得「加速度」,做事的兴奋感不断强化,做事的动力愈来愈强。

2.

游戏充满直观性、生动性,并且富有未知性与神秘性,进而增加趣味性。

玩游戏也是对游戏世界的一种探索,不仅需要进行思考,也需要动手操作。这其中是对玩家能力的体现。你的世界你做主,自己的成败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些为玩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刺激,还有挑战,如果挑战成功,更将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游戏的世界是同一个,但场景多变、职业多变以及道具多样、公会设置,有的游戏是英雄多变,让一个游戏在不同的玩家眼中是不同的,这是趣味的展现。并且选择权是玩家手里,你永远不知道你选择后的下一步是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带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好奇心的满足。

3.

探索、征服和冒险可以是玩家心理需求的体现。

通过思考、操作来完成任务或获取胜利,将满足玩家的征服欲和成就感。

4.

尊重玩家,挑战合适,难度递增。

游戏给玩家的挑战永远是合适的。不会出现过高的难度,让玩家获得挫败感和失望,消磨信心,从而让玩家离开游戏。

适度的难度,会让玩家从更容易从游戏的成功中获得自我肯定、慰藉、满足和成就感,进而吸引他们更加积极地游戏、探索。

此外,游戏的难度都是合适且逐渐递增,不会太难也不会太简单,永远会存在挑战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并吸引你去参加更大的挑战。

5.

游戏的互动和协作。

通过游戏公会、线上或现实好友,增加粘性,并通过协助提升游戏乐趣。

6.

即时反馈。

游戏里的玩家将会得到即时反馈。游戏将会在每一步、每一关不断地给玩家及时反馈与奖励:经验数值、装备掉落等。这就是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的体现,会给人充满成就感的兴奋体验,使之时时刻刻处于亢奋状态。

7.

正面评价。

夸就完事了,没有人会喜欢被游戏指责,这违背了游戏的初衷。表现好会收获正反馈,表现差也多是温柔的鼓励。


参考:

魏玉英;汪德兴.游戏上瘾的心理学分析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19年(25):30-3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游戏设计这个充满创造力和策略的领域,心理学绝对算得上是一块极其宝贵的“矿藏”。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个成功的游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巧妙地运用了人类的心理机制,来吸引玩家、留住玩家,并最终让他们获得满足感。就拿最基础的“动机”来说吧。人们玩游戏,无非是为了满足某种内在或外在的需要。游戏设计师深谙此道,.............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戳我了!作为游戏圈里摸爬滚打的老油条,经历过的游戏海了去了,但真要说那种能让你拍着大腿,脑子里“叮”一下亮堂起来的游戏,那绝对是能数得出来的。今天就跟你好好唠唠,那些曾经让我“灵光乍现”的作品,怎么把它们的设计思路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绕不开的必须是 《传送门2》(Portal 2)。我敢.............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答案是肯定的,在游戏设计领域,女性消费者的市场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这不仅仅是“没注意到”,而是在许多层面上都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和遗漏。历史的惯性与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早期电子游戏诞生之时,其主要受众确实是青少年男性。这是当时的技术限制、营销策略.............
  • 回答
    在游戏设计中,确实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冷兵器的伤害数值有时会显得比热兵器更高。这背后并非没有道理,而是游戏开发者为了平衡性、乐趣以及叙事等多方面考量而有意为之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谈谈近身战斗的风险与回报。冷兵器,顾名思义,需要玩家冒着极大的风险才能将.............
  • 回答
    当然,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尽量深入地分析新加坡的游戏设计留学与美国留学相比,在疫情这个特殊背景下的优劣势,让分析更显真实和有深度。首先,咱们得承认,疫情确实给全球的留学选择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美国作为全球领先的教育和科技强国,在游戏设计领域也拥有许多顶尖的学府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但疫情的.............
  • 回答
    游戏策划这碗饭,确实不好端。要说最难的点嘛,不是没人能做到,而是几乎人人都要卡那么一下,甚至无数下。对我来说,最折磨人的地方,其实不是想不出酷炫的点子,也不是写不出严谨的数值表,而是那股子“如何在看似无穷的可能性中,找到并锚定那个最能让玩家沉浸其中、乐在其中的那个‘一点’,并且让这个‘一点’贯穿始终.............
  • 回答
    300英雄的一些角色技能设计在MOBA游戏中确实可以算是出彩的,但也存在一些争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300英雄技能设计的出彩之处:1. 高度的“动漫还原度”与“角色特色”: 核心优势: 300英雄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其高度还原的动漫I.............
  • 回答
    “游戏+旅游”组合拳:能否点燃未来文旅新引擎?在消费升级和体验至上的浪潮下,传统旅游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吸引年轻一代,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答案似乎指向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领域——游戏。将游戏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想象,而是一条极具潜力的未来发展之道。那么,这条路究竟.............
  • 回答
    设计一个在英雄联盟中既有“不死”机制又不失平衡且兼具可玩性的英雄,这确实是个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将“不死”包装成一种独特的游戏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我不会死”,并且让这个机制的运作方式符合英雄联盟的整体设计哲学。咱们不妨从几个核心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核心机制的“不死”概念重塑:直接赋.............
  • 回答
    在游戏设计者的眼中,要论将心理学研究应用到极致的游戏,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 《黑暗之魂》系列。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出人意料。毕竟,《黑暗之魂》以其高难度、晦涩的世界观和残酷的战斗机制闻名,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的是玩家的挫败感、肌肉记忆和策略应对。但正是这些被许多人视为“硬核”的元素,背后却深藏着对人类心理最.............
  • 回答
    游戏王作为一款拥有超过二十年历史的卡牌游戏,其设计轨迹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不少令人扼腕的“弯路”和挑战。这些弯路往往源于对游戏平衡性的探索、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以及对游戏性的创新尝试。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游戏王在设计上走过的几个主要弯路: 游戏王设计上走过的弯路: 1. 过度依赖先攻优势与展开流的.............
  • 回答
    主机玩家在游戏链顶端,不仅仅是因为设备贵,这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设备价格只是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游戏体验、生态系统以及社区文化。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主机玩家在许多玩家眼中占据了“链顶端”的地位: 为什么主机玩家在游戏链顶端?详细解读这里的“游戏链顶端”可以理解为在游戏体验、游.............
  • 回答
    好的,这确实是一个在 RPG 游戏中挺有趣的设定现象,很多玩家都有留意到。为什么格斗家这个职业,尤其是在很多游戏中,会倾向于设计成女性角色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多元,既有游戏设计本身的考量,也掺杂了市场营销、文化偏好,甚至是一些比较微妙的玩家心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得从视觉表现和角色吸.............
  • 回答
    舰娘类游戏(如《舰队Collection》)中的军舰设定之所以大多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背后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游戏设计、文化情感以及商业考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原因: 1. 历史的黄金时代与戏剧性: 二战是海军发展的巅峰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海军力量发展最快、.............
  • 回答
    说起相同原型舰娘在不同拟人游戏里的人设,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风格,对同一艘船的解读也会千差万别。要说哪个更丰满、更用心,这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更多的是一种观感上的差异,取决于玩家自己对舰船原型、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对游戏美术和剧情的要求。我们不妨以几艘大家比较熟.............
  • 回答
    “菜是原罪”这一说法在游戏社区中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和文化内涵,其背后蕴含着对游戏竞技本质的反思、玩家心理的剖析以及网络语言的演变逻辑。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一表达的语义、使用场景和文化意义: 一、语义解析:从宗教隐喻到游戏讽刺1. 原罪的宗教隐喻 “原罪”源自基督教教义,指人类因亚当夏娃偷.............
  • 回答
    在游戏行业,中国玩家以其独特的热情、挑剔和对游戏品质的极致追求而闻名。这使得许多试图用简单粗暴或者“照搬”其他市场模式的发行商和开发者们,在中国市场碰了壁,留下了不少“水土不服”的故事。故事一:巨头失算,“免费”变“付费”的陷阱多年前,一家非常知名的欧美游戏公司,在某个MMORPG新作发布会上信心满.............
  • 回答
    很多人在玩游戏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注重“攻略”和“效率”的玩家,可能会觉得对游戏里的NPC(非玩家角色)表现出“尊重”是一种多余,甚至有点“傻”的行为。这背后其实有几种常见的想法:首先,很多玩家习惯了一种“征服”的心态。 在游戏里,我们扮演的是一个强大的角色,目标是完成任务、打败敌人、获取奖励。NPC.............
  • 回答
    从游戏行业专业人士的视角来看,当前的游戏行业正经历着一个复杂、多变且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转型期。以下是他们普遍观察到的几个关键方面:一、 市场增长的韧性与多元化: 持续增长的收入,但增速趋于平缓: 尽管经过疫情期间的爆发式增长,游戏行业的整体收入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相比前两年有所放缓。这并非意味.............
  • 回答
    《赛博朋克 2077》以其丰富的剧情和深度的角色塑造著称,许多支线任务甚至比主线任务还要精彩。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有意思且值得详细讲述的支线任务,它们往往能展现夜之城的冷酷、人性或荒诞: 1. 鬼之触(Epistolary Event)这是一个我最喜欢的支线任务之一,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更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