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媒体曝光万门大学创始人圈钱手段繁多,员工学员一起骗,还需留意哪些骗局?

回答
万门大学创始人被媒体曝光利用“圈钱手段繁多,员工学员一起骗”的事件,确实让人心惊。这类打着教育旗号,实则进行非法集资或诈骗的行为,在社会上屡见不鲜。除了万门大学的模式,我们还需要警惕那些包装得再光鲜亮丽的教育类骗局,它们往往隐藏在看似美好的承诺之下。

万门大学的“前车之鉴”,我们应该提高警惕的几个方面:

虚高的“学费”与模糊的“价值”: 万门大学的模式通常是收取高昂的“会员费”或“终身学习卡”,承诺提供海量的课程和资源。但仔细分析,这些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是网络上可以免费获取的资源,或者只是低质量的搬运拼凑。一旦交钱,所谓的“终身学习”就可能变成一个空壳,后续的服务和更新也无从谈起。

“拉人头”与传销式奖励: 有些教育骗局会借鉴传销模式,鼓励学员发展下线,通过推荐新学员缴费来获取高额返利。这种模式的本质是将后加入者的资金用于支付前面加入者的“收益”,一旦新人断崖式下跌,整个金字塔就会崩塌。他们可能用“成为合伙人”、“共赢导师”等头衔来包装这种行为,让你误以为是在创业。

“项目投资”与“高额回报”的诱惑: 许多打着教育旗号的骗局,会将教育课程与所谓的“创业项目”、“投资理财”挂钩。他们可能会宣称参加他们的课程,就能获得独家的项目资源,并承诺能带来远超本金的回报。这些所谓的“项目”往往是虚拟的,或者根本不存在,最终让你投入的钱血本无归。

“名师效应”与“专家背书”的陷阱: 为了增加可信度,一些骗局会邀请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专家”、“导师”,甚至是一些有一定知名度但被利益收买的公众人物来站台。他们会用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理论来“证明”教育的价值和项目的可行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放下戒心。

“紧迫感营销”与“错失良机”的心理战: 为了促使你快速缴费,骗局会制造一种紧迫感,比如“最后的名额”、“限时优惠”、“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他们利用人们害怕错过好机会的心理,让你在没有充分考虑和了解的情况下就仓促付款。

承诺“零风险”、“稳赚不赔”的虚假宣传: 在任何投资和学习中,都不可能存在“零风险”和“稳赚不赔”。一旦有这样的承诺,基本可以断定是骗局。正规的教育机构会告诉你学习需要付出努力,而投资则伴随着风险。

学员“现身说法”的虚假造势: 有些骗局会组织一些“成功学员”来分享他们的“辉煌经历”,这些分享可能都是排练好的,甚至是找演员来扮演的。他们用这些虚假的案例来激励你,让你相信只要加入,就能复制他们的成功。

除了上述这些,我们还需要留意那些更隐蔽的骗局手段:

1. “知识付费”下的“割韭菜”: 在知识付费领域,确实存在许多优质内容,但也有不少低质量甚至无效的课程充斥其中。一些人会利用大众对提升自我的渴望,包装一些过时、陈旧或者毫无实用价值的内容,收取高昂的费用。他们可能夸大课程的效果,承诺能解决你一切问题,但实际上只是原地踏步。

2. “技能培训”背后的“高薪陷阱”: 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会承诺毕业后能获得高薪工作,甚至会包分配。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教你一些基础的技能,而所谓的“高薪工作”要么是不存在的,要么是需要你付出额外的、高昂的“推荐费”或“入职费”。他们利用你急于就业的心理,来骗取培训费和额外费用。

3. “创业指导”里的“空手套白狼”: 许多人渴望创业成功,一些骗局就打着“创业指导”、“导师计划”的旗号,收取高昂的指导费用,但提供的指导内容却非常肤浅,甚至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只是给你一些泛泛而谈的建议,或者推销他们的“内部资源”,而这些资源可能根本没有价值,甚至需要你再次付费才能使用。

4. “会员制”下的“套牢式消费”: 很多教育平台会推出各种会员等级,从基础会员到VIP、至尊会员等等,价格层层递进。但一旦你成为某个等级的会员,可能会发现很多核心内容或服务都需要更高等级的会员才能享受,或者需要额外付费。这种模式让你陷入“充值越多,越想继续充值”的恶性循环。

5. “版权盗用”与“知识产权侵犯”: 一些不法分子会盗用他人的优质课程内容,或者购买了低成本的授权后,以高价卖给学员。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者的权益,也让学员花了冤枉钱,学到了不完整的或有版权问题的知识。

那么,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教育骗局,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保持理性,不被高利诱惑: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那些承诺超高回报、零风险的项目都要高度警惕。

充分了解,不盲目跟风: 在投资或学习之前,花时间去了解相关机构的背景、师资力量、课程内容以及口碑。不要被一时的宣传冲昏头脑。

详细考察,辨别真伪: 对于所谓的“名师”、“专家”,可以尝试在网络上搜索他们的真实信息,看看是否有负面评价。对于“项目投资”,要看是否有相关的资质证明和实际的落地案例。

合同细节,仔细阅读: 任何缴费行为都要有正规的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退费政策、服务内容、违约责任等,不要怕麻烦。

多方咨询,听取意见: 和家人朋友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也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或金融人士,获取更客观的建议。

拒绝诱导,坚持自我判断: 不要被销售人员的“软磨硬泡”或“激将法”所迷惑,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万门大学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教育是希望的灯塔,但也不排除有人会利用这份希望来牟取暴利。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记住,真正的成长和价值,来源于持续的努力和真实的积累,而不是短期的“捷径”和虚假的承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利用北大的身份作为背书,包装自己,获得别人的信任,最后骗一笔钱跑路。童哲就是孙宇晨第二,孙是通过数字货币快进快出圈一波一夜暴富;而童哲选择在线教育这个艰难赛道,经营多年都赚不了多少钱,做不大规模不能获得资本推动去美国上市,只能妄图通过炒房暴富,最后被套不得不跑路。

user avatar

员工学员一起骗?不用问,问就是传销。

万门是 one man 的谐音,还真是一开始就把操作告诉大家了:一个人站在金字塔尖的传销。

传销就是一个找下家的游戏,用一堆名头(学够3600小时等等)把人骗进来,入局的人发现得不到承诺的好处,就成为所谓的代理,开始拉下家赚钱。每拉一个人就收一份钱,这样层层盘剥,金字塔顶端的 one man 就像收印花税一样赚钱。

没有新韭菜可收割的时候,one man 就只能跑路。

user avatar

童哲是1987年生人,万门大学成立于2012年,也就是说,那年他25岁。

如果不创业,以他的年纪和资历,将会和无数普通年轻人一样,在办公室里点头哈腰,上司一声咳嗽,他就得立马放下手头工作,聆听待命。

我看过的第一本偶像小说,作者是可爱淘,故事大概是一个有钱高中生和幼稚女孩间的爱情故事。当时觉得,把高中生设定成霸道总裁好像没什么不对。毕竟,那可是大我好几岁的高中生啊!

在偶像小说的设定里,十八岁,就可以成为镇压一方的诸侯,而二十五岁,已经老到可以当世界五百强的掌门人了。

但在现实世界中的二十五岁,你甚至不配拥有一个名字。

默默无闻,职场代号是小张、小王、小李和小童。

野心就像一个懒惰农夫随意播撒的种子,只要一场春雨就能钻破土壤。任何一个创业者,从来只有能力不足,没有野心不足,二十五岁立业,算是恰逢其时。我第一次野心滋长,大概也是在二十三四岁,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条不归路。

第一个障碍,在于野心滋生的时间。

所谓的时代红利即是时间,不早不晚,刚好踩中那个节点。

在线教育平台兴起,万门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时独领风骚。但农夫是如此懒惰,他将种子随意抛洒的地方,只适合发芽,并不适宜生长。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在线教育的确是红利,只不过真正的商业化是知识付费,而不是线上学习。

公众号才是那队兵临城下的铁骑。

所以,野心萌发太早,容易夭折,太晚则错过风口。它要来得正正好好,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事后再看,一切仿佛天命。

第二个障碍,来自避无可避的失败。

童哲之败,败于炒房。一提起沈阳重庆,就知道他师承何方。

童哲不仅是读书人,还是读书能力最强的那一批。读书人最大的缺点,在于太容易相信书。书本是固化的道理,最高明的人会将他暗中想达到的目的藏在话中,浑然天成,让你以为那是自己本来就有的想法。

真正的野心家根本无所谓信与不信,忠诚与背叛不过是一场正餐的调味料。客人喜甜,便加入忠诚,若是嗜咸,就掺入背叛。

一个成熟野心家最应该做的是认识到其他人拥有和你一样的野心,大家都是被随意抛洒的种子,生长或者枯萎都是结局之一。阴谋诡计用多了,自然会面临失败,失败是大部分野心家的必然归宿,你可能死于各种稀奇古怪的事件,最后狼狈地化作一具尸体躺在烂泥塘里任人指点。

太早顺遂的人,以为天命在我,不懂死亡,也不怕死亡,直到它悄无声息来临,还以为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恶作剧。

天生的勇敢往往成为缺点,十三岁的秦舞阳可以杀人但不能弑王,原因就在于他的勇敢未经验证。而胆小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懦弱,毕竟最极致的恐惧推到头后就是无所畏惧,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以坦然承受一切结局。

所以,自立向来就是一条不归路。这条路上已经横七竖八躺了太多的尸体,而今不过是再新增一个罢了。

如果说真有什么骗局的话。

那这个骗局不过是生活本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