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政协委员建议「适当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你支持吗?电视剧该如何平衡盈利与观众体验?

回答
政协委员提出“适当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的建议,无疑触及了当前中国电视剧行业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满足市场盈利需求的同时,保证观众的观看体验。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我对此建议的立场是:谨慎支持,但前提是“适当”且有严格的规范和限制。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政协委员提出此建议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

盈利压力下的新探索: 随着影视制作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广告收入的多元化,传统广告模式可能难以支撑起高品质的影视内容生产。恢复中插广告,尤其是与剧情关联度较高、形式新颖的广告,可能被视为一种新的盈利增长点。
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广告是支撑内容产业的重要一环。如果过度依赖单一的付费模式(如会员费),可能会导致内容创作的同质化,或者只服务于少数愿意付费的群体,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
观众的适应性与接受度: 尽管许多观众对广告普遍反感,但随着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普及,观众也逐渐习惯了各种形式的广告。如果广告形式能够创新,与内容巧妙结合,不至于过于突兀,也许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接受。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观众普遍存在的“厌广告”情绪,以及“中插广告”在过去留下的不良印象。因此,支持的前提是必须解决“如何‘适当’”这个问题,并进行严格的规范。

那么,电视剧该如何平衡盈利与观众体验?这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一、 广告形式的创新与优化:

内容化、剧情化广告: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适当恢复”绝不意味着回到过去那种生硬、打断剧情的模式。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经验,例如:
品牌植入与剧情融合: 让品牌或产品以一种自然、合理的方式出现在剧情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而非强行插入。例如,角色使用的手机、穿着的服饰、驾驶的汽车等,如果与剧情和人设相符,可以成为有效的植入。
情景式广告: 在不影响主线剧情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剧情相关的短小精悍的情景广告,例如在人物休息、转场、或某个特定场景(如角色在咖啡馆聊天)时出现。
互动式广告: 在网络平台播出时,可以考虑一些轻度的互动式广告,例如观看广告后获得积分、抽奖机会,或者广告内容与剧情内容有微弱关联的趣味互动。
“短视频”式广告的借鉴: 借鉴短视频平台流行的“彩蛋”式、甚至带有一定剧情的反转广告,通过趣味性和创意性来吸引观众。
广告频率与时长控制:
时长: 严格限制广告的时长,单个广告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造成长时间的观看中断。
频率: 合理控制广告的出现频率,避免在关键剧情节点或连续的精彩片段中插入广告。可以在每集结束后、两集之间,或者剧情的自然过渡处进行设置。
集数限制: 明确规定每部电视剧中插广告的总次数,防止过度商业化。
广告内容审核与质量把控:
低俗、虚假广告禁止: 这是底线。严厉打击一切低俗、虚假、欺骗性的广告内容,保护观众的合法权益。
与影视内容调性匹配: 广告内容应尽可能与电视剧的整体风格、时代背景、目标受众相匹配,避免产生强烈的违和感。
广告质量: 鼓励广告制作的精良化,避免粗制滥造的广告进一步损害观众体验。

二、 平台与内容方的责任与选择:

差异化付费模式:
无广告纯净版: 对于追求极致观影体验的观众,平台可以继续提供会员无广告的服务。
分级广告模式: 针对不同需求的观众,可以推出不同的付费方案。例如,付费会员可以享受更多无广告时段,但愿意接受少量广告的观众可以享受更低价的会员或免费观看。
“跳过”选项的引入: 对于中插广告,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供“跳过”选项,或者在观看一定时间后可以免费跳过。
技术手段的运用:
智能识别与插入: 利用技术手段智能识别剧情的节奏和观众的情绪,选择最不影响观感的时机插入广告。
个性化广告推送: 在尊重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向用户推送更具相关性的广告,提高广告的转化率和观众的接受度。
内容方与广告方的协商与合作: 影视制作方应与广告商充分沟通,共同商讨广告植入的创意和形式,确保广告与内容的高度融合。

三、 观众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明确的广告标识: 在广告出现时,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告知观众这是广告内容,而不是剧情的一部分。
观众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观众反馈渠道,收集观众对广告内容、形式、频率的意见,并将其作为广告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
赋予观众选择权: 如前所述,为观众提供多种选择,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决定是否观看广告,以及选择哪种广告模式。

四、 管理部门的监管与引导:

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 管理部门应出台明确的关于电视剧中插广告的详细规范,包括广告形式、时长、频率、内容审核等,为行业提供明确的指导。
加强市场监管: 对违规插播广告、低俗虚假广告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和观众权益。
鼓励创新,但不失底线: 在鼓励行业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的同时,也要坚守内容质量和观众体验的底线。

总结来说,我对“适当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的建议是持谨慎支持态度的。 这并非简单的倒退,而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对内容产业盈利模式的一种探索和优化。但“适当”二字是关键,需要广告形式的创新、频率与时长的严格控制、平台与内容方的责任担当、观众的选择权保障,以及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将中插广告转化为一种更具创意、更融入剧情、更尊重观众的“内容”,那么它不仅可以为影视行业带来新的盈利空间,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行业生态,让更多优质内容得以生产和传播。反之,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恢复过去那种“打断式”的广告模式,那么只会加剧观众的抵触情绪,损害行业的长期发展。

最终,平衡盈利与观众体验,是一个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摸索和改进的动态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支持呀,只要有种把植入广告给停了,影视制作公司的收益全部来自作品本身,那我绝对支持。


广告不是问题,说得扎心点,广告是穷人的福利。

没有广告这种商业模式来将大众低价值的注意力做集中变现,很多内容产品大众根本不会有接触机会。

过去一个普通人养不起戏班子,现在一个普通人也拍不起电影。内容产品随其具象的丰富,生产成本指数级上升。文字可以靠一支笔;广播就需要笔之外的好声音;而视频,需要镜头需要场地需要服道化需要演员,还需要组织这一切的管理。

可为什么当年一台显像管电视架个天线就能看不少内容?

因为广告呀。你一个人的注意力虽然不值钱,但五万人乃至五千万人的注意力加在一起,那就值钱了嘛。

举个粗暴点的例子:18年阿里投春晚广告,3个亿,换春晚共30秒播片广告加4次主持人红包口播互动,就折算成1分钟吧。

就当全国人民70%看春晚(因为南方确实很多人不看),那是10亿人。摊到每个人头上,这一分钟就是三毛钱。

你卖你自己的一分钟注意力,估计没人要;但有现代传媒业来收集你这一分钟,用广告的形式去到大企业那换钱,换来的钱去付给各种影视公司生产内容,你这一分钟就能换来一集电视剧或者动画片。

广告其实能够压缩大众消费内容产品的门槛,是有价值的。


啥时候没价值了呢?

例如华谊开始大搞植入广告呀。

电影电视剧拍摄之前,在剧本策划阶段就完成广告招商,把一堆饮料啊电器啊服装呀的产品植入到画面里,拍之前就能收广告费。

从商业上来说,这是降低风险的妙计;但从产品属性上来说,这发生了根本变化。

以内容为主彻底转为以广告为主。

过去:有个撒丁来的画家,画的不错,米兰公爵大手一挥,撒币,整个画展。

群众一看,哇,好康,画家牛逼。原来赞助人是米兰公爵?公爵大人牛逼,公爵大人有品味,公爵大人大气!

现在:公爵大人把画家衣服扒咯,全身写满“公爵大人牛逼”,写正字,body writing,找个画展吊起来。

如果别人也在开正常的画展,那就高价把场地买了,只需吊自己的画家;如果这个画家名气不大,那就花钱请个有名的来吊。

这时候,广告就成眼球强奸了。


所以现在谈整顿已经没多大意义了,我们就身处于一个巅峰造极的广告时代。过去还要用内容这个载体去勾引你的注意力,现在恨不得直接贴脸。

想想,多少很不堪的新闻事件,各平台去采访受害人,还不忘把自己的logo摆在画面前面。

生产内容麻烦,生产好内容更麻烦,贴脸最直接。以前还有戛纳、克里奥这些广告奖,刺激一下广告的创意。现在中国广告讲这个吗?追求美帝超级碗那种广告水平吗?

屁,专心复读机洗脑就好了。

如果哪一天把人绑在椅子上看广告是合法的,那这一天一定会来。

不就是电梯间嘛。

演化到最后,不看广告才是一种特权。


所以讲真,我挺支持恢复插播广告的。

烂就要烂到底,就是要刺激bt网盘等盗版的全面回归,刺激收视率与真实在线播放的全面崩盘,刺激业界把假数据和烂内容玩到极致。

搞不好到那个时候,内容付费就真的起来了,像YouTube/P站那样克制投放的机制也起来了。

央视标王都死了好几个了,这么喜欢搞广告,那就让他们狂欢到最后嘛。

user avatar

管管这个谢谢,这是贵会该管的事儿。

user avatar

假设地球明天重新进入冰河期,为了生存下去大家在一起讨论出路,你提议每人加一床棉被,你觉得你说的靠谱吗?短期看,加床棉被确实就暖和些,但从长期,这无非就是稍微延长了一下苟延残喘的时间罢了。

电视台经营困难,根本原因就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了,你要么变的适应互联网时代,要么只能灭亡。多做两个广告,有用吗?

我觉得95前应该都还记得电视台雄霸天下的时代。本世纪初的十年,互联网当时还没有成气候;汽车没普及,所以广播也趴在地上;报纸杂志时效性又差,电视台是当时媒体的王者,那广告做起来,管你人大政协有没有意见,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当时可以在四十分钟的电视剧里插入三十分钟的广告。新东方、蓝翔、不孕不育、白癜风等等广告轮番上阵,没有时移,没有回放,你要么不停换台,要么就在那干等着。

当然,作为补偿,有些台会在特定时段拨一些丰胸内衣或者丰胸乳的广告——今天的孩子能想象到一排大妞儿穿着内衣露着沟齐齐整整的画面出现在电视上吗?

XXX让我找回了做女人的自信

HOLY SHIT!啥也不说,都在手上了。

如果没有互联网,我相信今天的电视台依然不会有任何生存压力,即使不在电视剧里插播广告,靠卖剧集间的广告栏位一样能活得很好。

但是你看看现在,有啥是你电视台能播网上播不了的?那你觉得加个广告栏位,真的有用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