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发现一般都比较早,早期基本上都是无症状——或者松一点,症状不严重也可以叫无症状,所以渐渐的这个词的内涵就不断的扩大,以至于现在基本上发现的,全部都是无症状。
这种在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上玩点小花样,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无症状感染者」这么一个定义模糊的作为缓冲,也就是发现的都是「无症状」,可能对防疫是有利的,利在于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防疫人员的积极性。
因为前段时间抗疫的艰苦,事实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希望自己成为「疫情再起」的地方,这本身就给了当地一个非常强的负面激励,就是不希望出现任何新冠阳性的结果。
这个负面的激励是有正向作用的,在没有阳性的时候,有助于提高当地的防疫积极性。
但是当真的出现新冠阳性之后,这个激励同样会导致延报或者瞒报。
这就和各项工作的截止日期一样,当要求很严格的时候,人们的干劲会更强,但是当注定完不成的时候,人们出于对后果的恐惧,就更容易弄虚作假。
现在有了一个不算确诊的「无症状感染者」,就为地方防疫机构这种「确诊焦虑」提供了出口,极大的缓解了这个问题。轻微的咳嗽算不算无症状?仅仅丧失味觉是不是无症状?无症状不算确诊,但是自己心知肚明是钻了制度的空子,防疫的发条还是上紧了的。
这其实是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现实中能达到的最好的结果——毕竟考核的目标不是为了数字,数字只是一个最终的体现,考核的目标是为了让相关的人员「努力防疫」。
这种事情在很多公司里面也在发生。有些公司内部经常会定一些很有挑战性的目标,而一般这些目标却总是能完成,比如双十一成交数量。这个时候如果具体而细微的去看公司员工都是如何完成的,你往往会发现各种滑头的细节,但是只要不过分,整体来看公司员工确实付出的超额的努力,而业绩也是显著的[1]。
实话说,这样子就没意思了。
复读过很多次的观点:「无症状感染者」本身应该是作为对病程结束后全程没有出现过症状的人的一个总结定论。先无症状后有症状者,原本还有个词叫「潜伏期」。
即便按照防控指南的定义(虽然我个人不完全暂同),无症状感染者除了核酸阳性、症状阴性,还要CT影像阴性。
而现在「无症状感染者」这个概念是怎么用的呢?发现阳性的时候没有症状,就先算成是「无症状感染者」。
OK OK,你说是就是吧。
但是,如果查到阳性,为了各种医学和科学以外的因素,管它娘的先报个「无症状感染者」,以后再把里面症状着实很重的「转换为」确诊,这就很容易留下耍赖的空间了。
我不是说所有地方都会耍赖。但是总有人一有机会就会耍赖。懂我意思吧。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昨天1个,今天137个,全都是「无症状感染者」,那后面的发展就很重要了:
1、要是这些人,直到转阴,直到解除隔离,都没有症状,或者全程真的只有极少人出现症状,那这就是病毒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变得弱化到了连季节性流感都不如的地步,完全无足为惧了,是好事,更值得深入的科学研究,弄清楚哪些特征的变异导致了毒力的削弱。
2、如果明天这1+137人里面的一大群人突然就「转为确诊」,字面意思就是从今天到明天这些人集体都出现了症状。那是不是也太巧了点,而且是CT影像阴性的情况下还出现了显著症状。还是说「无症状」只是为了「缓缓」?那就是耍赖了,除了对当地少数人有好处,对大众有什么好处?
我讨厌耍赖。我相信很多人都讨厌。因为这说明,经过如此的大考,有一些深层的问题依然还在继续。这是个很大的隐忧。
我们抗疫的胜利,是堂堂正正的,是光明磊落的。这样不值得!
新疆疫情防控走形式主义?
137例无症状感染说明地方政府有猫腻?
反正你们嘴巴大,说啥就是啥。
新疆为什么这几次疫情有反复,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
那就是周边国家疫情已经爆炸了
喀什,阿拉山口,伊宁等各口岸站对的国家,连排查疫情的基本能力都没有。
再加上新疆这种敏感地区,你用脚丫子想一想都知道疫情这么出有什么猫腻。
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线,新疆替祖国守住了,一有风吹草动就大规模的隔离和核酸检查,你把祖国任何一个内地省份放在那里,就喊说比新疆做得好了?
137名人员无症状感染者,说白了就是检测速度太快,病情还没有加重就已经检查出来了。因为你们根本不清楚新疆现在核算的检测力度。所以说多了真是没意思。
反正我本人是非常相信新疆政府的组织能力的,基层单位以及社区的作用非常有效并且高效。面对新冠这种级别的传染病,以新疆的医疗能力以及地缘情况,和周边国家的疫情情况,我认为新疆做到目前这个水平,我是认可的。
最后奉劝一些阴阳怪气的家伙
少点你们的傲慢与偏见
真正来了解一下
再下定论
不要因为自己身居内陆
有人帮你把危险提防在外
就觉得自己很优秀
北疆乌市边上小城市,下沉工作人员一枚,24日下午4点陆续有小道消息传来,这次反映明显快很多:下午6点开会,8点前摸排所有从喀什来人,晚上10点开始带医生上门采核酸,11点完成,经过上次的事,有经验了,效率还是很高的,明天接着来,加油^0^~
今日新增137个无症状,检测规模进一步扩大到全员检测,明天我们团队负责近两万人,加油^0^
哇,感谢大家关注,两天没来了,我已经连着三天都是凌晨4点以后睡觉了,白天忙着采核酸,晚上要录数据(最害怕身份证号错了或者电话号码不全,这样网上就查不到自己的核酸结果),开会(传达最新要求,总结今天得失,安排明天工作)。
27号晚上核酸收尾。因为我这边负责的区域是整个地方流动人口最多的,也是喀什方向来人最多的,所以要全民核酸。
感谢大家,已经全部检测完毕,明后天就一切正常啦,秋冬季流感高发,大家注意带好口罩,保护好自己。愿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再次感谢大家关心,大家一起加油^0^
1,一夜排查30万人,接近完成一半。反应快,值得称赞。
2,全都无症状,疫情很可能处于早期,应该没有扩散。
3,定期排查中发现。说明存在定期抽查机制。这点尤为关键,是及早发现疫情、防止出现大范围疫情的有效和必要手段。
下面借用了另一个回答下的评论。
4,检出者均无外出史。这一点又是蹊跷处了,但也习惯了,成功溯源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各地应当追踪和排查近期去喀什旅游的人。
通报中的“巴扎”,就是赶集、集市。可能又是在集市存在传染源。时间上十分合理。
10月18日国庆已过,巴扎上的外地人应该不多。
因此,全城排查后,扩散风险应该很低。如果排查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他传染源是最好的,比如生鲜水产。
5,还是那句话,不用恐慌,配合检测。抗疫常态化的同时,不要被病毒干扰了正常生活。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喀什通报首例无症状感染者情况时,关键词是「定期核酸检测」。
据悉,新疆因今夏出现聚集性疫情,所以从八月开始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力度,所以本次,喀什在对重点人群进行定期核酸检测时,检测出了这位17岁的无症状感染者。
喀什通报新增137例无症状感染者情况时,关键词是「村工厂」。
通报指出,在对首例无症状感染者密接、次密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筛查时发现,新增的137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与首例感染者父母所在的村工厂高度相关。
喀什通报新增26例无症状感染者时,关键词是「疏附县」。
通报指出,新增是26例无症状感染者全部为前一日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均在疏附县。
三次通报还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是「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是感染者的一种,但因没有患者可感知的不适症状和可被医学手段发现的临床症状,所以在分型上不能算做确诊病例,只能算作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后期出现症状,就会转诊为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又分型为轻症、普通型、重症、危重症等。
如果不对无症状感染者做任何干预,无症状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可能就会肆无忌惮地复制,当病毒载量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感染者就可能表现出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如果对无症状感染者做临床干预,比如给药,按照轻症患者的诊疗方案给药,就会相当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不会转诊为确诊病例。如果到本次疫情结束,喀什的无症状感染者转诊比例较低,也不要惊呼病毒毒性减弱了,因为很可能是干预的结果。
三次通报中的合计164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尚未有一例出现症状,这可能指向一个好消息,即本次聚集性疫情刚刚发生,一发生就因喀什的主动检测而被发现。再考虑当地地广人稀且流动性较小,本次聚集性疫情的感染者虽多但感染区域却会很小,或仅限于几个乡镇,或是仅限于一个疏附县。
喀什第三次通报时,明确强调了,所有感染者都没有冷链和野生动物接触史,这就排除了冷链传播和动物传人的可能,疫情或有其他未被我们想到的传播途径,不能排除某些势力恶意投毒的可能。
1、封城再公布消息是对的。
2、密集接触者400多人就有137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低。
3、需要快去找到零号病人。
4、郭嘉卫健委进场是对的,及时的。不管是指导还是督战。
5、别再阴谋论,阴谋论不就和老外的烧5G天线塔一样???
6、带好口罩、带好口罩、带好口罩。
7、相信郭嘉。
别的不要瞎扯淡了→_→
检测8.6万人,检出138例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检出确诊患者?
老夫从没见过如此疯狂的自黑……
首先,统计意义上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和有症状感染者是成比例出现的。就我看过的极其有限的文章而言,根据对“无症状”这个词不同的定义,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最低有4%的,最高有78%的(大多数在40%-50%左右)。咱就直接按78%[1]算吧,那也相当于还有40个左右的有症状感染者没检出——这是不是自黑?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当地检测特别及时,所以这138例无症状感染者都还没来得及发病就被检出了,今后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也许会陆续出现症状——老夫主观揣测,这也许就是当地期望大家从这则公示中自行解读出的信息——但恕老夫直言,这也是在疯狂自黑。
因为吧,PCR检测的灵敏度,它是和发病时间相关的,粗略地说,发病前5天的中位数灵敏度趋近于0;发病前1天的中位数灵敏度为33%,发病当天的中位数灵敏度为62%[2]。
换句话说,要想138例全部在发病前检出,就意味着当地顶着至少67%的假阴性率查出了138个阳性,也就意味着如果后面几天继续反复查的话,阳性人数可能会翻几倍……
这还没完呢。大伙都知道,这病的中位数潜伏期约为5天,平均代际间隔时间也差不多是5天。既然这138例都没发病,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当地在最近5天内发生了足以1传138的大规模高风险聚集事件?(然而鉴于当地敏感的地理位置,显然不允许发生类似规模的高风险聚集事件)
另外,既然当地8万多万人已全部检完,那么是不是可以推论说这138例的上一代也全部是无症状感染者?然而我们知道,无症状感染者的继发感染率仅有0.3%[3]。也就是说上一代感染者数量可能多达有_____位(数字太匪夷所思,各位还是自行填空吧)。
最后吧,新冠症状特别多,特别不典型,以至于只要是个呼吸道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都可能跟新冠撞车——现在已知新疆地区流感发病率3%出头[4],那么就算不考虑其他所有呼吸道疾病,只算流感,这138人里面也应该有4位左右出现足以使人联想到新冠的流感症状——然而居然一个都没有?这几率有多大?
哎~
————2020年11月4日第一次更新————
11月4日筛出116例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来自接受医学观察的隔离人员……逗我吗?
从隔离观察那一刻起,感染链就已经收束,所以这116例只能是在10月24日或以前接触传染源。
整整10天过去了,还能一百多例全员无症状?说好的5天中位数潜伏期呢?
新更
10月24日下午,疾控部门对其所在的制衣厂共有831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其密切接触者16人,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406人进行核酸检测,137人检测呈阳性,均与其父母所在的三村工厂相关联。
可以看出,第一个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所在制衣厂是没有疫情的,主要是与其父母所在的三村工厂有关,所以她应该是被父母传染的。
经评论区提醒,我搜了搜地图,再加上网友评论的当地定期检测的情况,可以估计情况还是乐观的,病毒大概率只会集中在疏附县,不会往外扩散。
想问为啥那么多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是新冠病毒变异了吗?(无症状应该算是减弱?这么多是又有新的传播方式?)
怪不得那天封城了,国家反应速度果然迅速,相信在这样高效的管理下不会有很大问题的。
但话说回来,全球第二波疫情可谓爆炸式反弹(英德法意都超过3月峰值),新疆这个在我印象里地广人稀的地方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例还是令人震惶。国家还是严格把控外来人员输入以及我们大家外出带好口罩和减少聚集吧。
蹲第一个问题的专业解答。
搜索了一下,无症状感染者分两类:一类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只是还在潜伏期,没有症状,需要把他们甄别出来纳入确诊病例管理;另一类没有任何症状,没有任何影像改变,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他们不是病人,只是核酸检测阳性。
大概明白了,这次的情况应该多数为第一种,国家发现的还是迅速的,现在应该做好溯源工作,确定传染性强度。
引之前4月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李群的话:“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导致疫情反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防控工作的态度和能力。如果不重视,即使只有少量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会造成疾病传播;如果我们重视了,即使有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只要有效落实防控措施,发现一个,管控一个,扎扎实实做好发现、管控工作,就不会有问题。”
“公众要有防范感染风险的意识,却也无需过度担忧,在无法辨别周围有没有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
专家普遍认为,没有症状和可疑接触史的普通人,没必要去做核酸排查。对普通人群的大规模筛查既不可行,也无必要。公众要做的就是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加营养、休息好,提高自身免疫力。
规范的防护也很重要,“我们可能还会有一些下意识的动作,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没注意到,比如用手触摸口罩表面后再去揉眼睛。”李群说,公众一方面要有意识做好个人防护,一方面要知道怎样规范防护。
“希望疫情过后,大家能养成一些好的卫生习惯,这不仅对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有利,对其他传染病防控也有利。”多位专家说,口罩卫生、洗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好的卫生习惯应该保持下去。
贴行动轨迹——
一直以来,始终有人对“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这一政策感到不解,每次出现一地的局部聚集性疫情,也都有人对“地毯式”的全面核酸筛查颇有微词,认为劳民伤财、大动干戈、风声鹤唳的也大有人在……
这次喀什的“从1到137”,算是对以上的这些不同意见给出了一个现实的回应。假如只有一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或许不至于封城,或许也不至于全面地毯式核酸筛查,但当这一两例病例的背后没有明确的流行病调查溯源、没有明确的可疑传播路径的时候(比如明确的散发性输入性病例),这一两例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因为在不应该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地方出现聚集性疫情,要么是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要么是防控措施本身还存在着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大问题,如果不警惕重视,这时候搞不好就是“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前车之鉴也并不遥远,本月初青岛的局部聚集性疫情,正是源于一直被疏漏的CT室消毒和交叉使用。
也正是因为有“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这次才能发现有问题的第一例,才能随后发现“从1到137”的巨大潜在隐患,才避免了让喀什的这家制衣厂成为下一个华南海鲜市场。
用南方人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家里出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家里可能已经有一窝蟑螂了”。
我想起几年前还在实习的时候,有一次手术室里出现了一只飞舞着的苍蝇。当时相关领导为此大发雷霆,处理了一大票人,当天也有一大堆手术为此推迟。之所以这么“小题大作”,不光是因为一只苍蝇,苍蝇本身带来的污染和风险是有限的,而是这只苍蝇背后的手术室管理和卫生漏洞——手术室这样高洁净度的地方,出现一只苍蝇可能意味着某个消毒死角和潜在卫生漏洞的可能,可能也意味着潜在的更大范围、更严重程度医疗安全风险。“一只苍蝇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今天是一只苍蝇,明天可能就是乙肝、艾滋的交叉感染”,当年一位手术室护士长训斥护士们的话,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
所以,这样“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之于疫情防控就相当于个人体检之于健康,体检发现的问题可能只是小问题,但如果不做体检,等再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了。
我想,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至少是在有效疫苗的大规模普及接种之前,类似的散发性聚集性疫情恐怕依然会像“打地鼠“一样左一个右一个地冒出来。战略上或许我们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还是必须要重视潜在的风险。不恐慌局部的散发病例,也不忽视散发病例后的更大风险,才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状况下的长久之道。
在个人的层面上,大家的口罩还是不要摘下得太早。眼看现在国内不少地区大家外出已经不怎么戴口罩了,但眼下秋冬季到来,不仅仅是这样打地鼠式聚集性疫情发生在身边的风险,还要考虑到一大票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大家还是人多的地方多戴口罩得好。
看到这数字我都懵的。以为是累计,结果是新增。
虽然我在新加坡这个560万人口的国家经历过一天新增1000多,但也没有这么这么懵,因为新加坡的防疫确实不够中国严格。二月初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多次请愿新加坡政府赶紧禁止大型活动,新加坡政府反应缓慢,才造成新加坡这么严重疫情。这也造成了一批外来人口逃离了新加坡,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回国了。在国内的各位可能并不知道国外抗疫多不严格,真的,我的同事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讲自己国家措施时,他们越讲越来气,觉得新加坡措施好多了,而在新加坡的中国人,都知道新加坡早期抗疫有多“佛系”
正是因为我国防疫比外国好,所以才令人懵。但新疆喀什这个地方太特殊了,人口密度不及东部省份,但防疫难度确实比其他省难,也采取了更严格的措施。之前新疆封省时间比别的地方久,也有很多怨声。
现在眼看要稍微好一点,又反弹了。
喀什处于鸡尾巴位置,靠近边境,防疫难度更大。而且病毒太狡猾了,突然冷不防新增这么多,还都是无症状的。这么多无症状,一个可能是病毒变异后毒性减弱了,一个可能是感染时间还很近,来不及有症状
不知道这次要不要全省封锁了,但作为普通人,能做的不多。新疆加油
看到新闻的一瞬间是震惊,太震惊了,数字太大太突然,王炸一样。
看完新闻,转为疑惑——
首位病人一家4口今年没离开过当地,无发热人员或疑似病例接触史,也没有野生动物接触史。
新疆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疫情流调溯源情况
2020年10月24日,喀什地区疏附县报告一例新冠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该例无症状感染者,女,17岁,居住在疏附县站敏乡二村,在疏附县某制衣厂工作。家中有4口人,其一般住在工作单位,近期曾三次回家休息。第一次为9月15日—16日、第二次为9月28日—10月3日、第三次为10月17日—18日。一家4口人无外出史、手术史、无其他疾病史。今年以来,该感染者一直在疏附县,无外地旅居史,感染者检测阳性前16天内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发热病人接触史、无野生动物接触史。
现在就是很疑惑和担心,到底病毒从哪儿来?
现在这个女孩,她虽然是第一个被查出来的,但我认为她不是这138人里第一例被感染的。
因为所有137个人都在她父母那边(同时她父母和哥哥却没有被感染)
她所在的制衣厂,除了她自己,其他人都没有被感染。
所以问题应该在于她父母所在的村子,希望赶紧查清楚源头并且及时公布。
好了回来补充来了,我看见新闻了。
第一例查到的无症状感染者,一家4口无外出史,在制衣厂工作。
那这样感染来源目前就属于未知了,制衣厂更像是一个暴发地,而不是发源地。
从现在来看,是出现聚集性感染了。
没查到三村工厂是干嘛的,所以关于这一方面的看法是没有的。
单纯说下目前查出来的138例「无症状感染者」:
严格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只是是隐性感染,但是新冠的无症状感染者包含了隐性感染和潜伏期。
目前出现疫情反弹的地方,都是采用的全城筛查,密切接触者多次筛查的方法,这样感染病例会被早期发现,也就是138人有不少应该都是处于潜伏期——这是正经有传染性的。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以看我前面的文章:
这取决于感染人口流动情况。
就像上一次青岛病例典型聚集,对其他人干扰就很小。
喀什这一次还未公布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不过看这样子,如果主要是工厂员工及家属,可能流动性不大, @糯米团 应该安全了。
当然这只是猜测,具体还是要等官方流调信息。
我只有一点疑惑:这检测出来的137例竟然全是无症状?
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例有症状的感染者,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好是坏。
难道说喀什本次首个病例就是无症状?那无症状的传染性也太强了点吧...
按照比例来说,一百多例无症状,并不能说明这些人以后也会是无症状,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人过几天会转确诊。
问题就出在这里:本次疫情看起来处在早期阶段(全是无症状),但如此庞大的无症状感染者又不像是处在早期,因为如果是早期不可能传这么快啊...
这就有些自相矛盾了,很迷惑。
再等等吧,后天基本就能检测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应该真相大白了。
本月24日,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对“应检尽检”人员进行定期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为1名17岁女子。
25日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健委通报称,通过对该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截至10月25日14时,137人呈阳性,均与第一例病例父母所在的三村工厂相关联。经专家诊断,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对于喀什地区出现的这一波疫情反弹,不少人都注意到,目前公布的138名感染者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2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一般在出现症状前的2天即可查出阳性,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因为这些病人大多数处于疾病早期,二是由于当地反应比较迅速,可能在病人出现症状前已经追踪到。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希26日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冠肺炎有数天的潜伏期,如果喀什地区的感染者发现较早,可能会表现为无症状,但不代表这些感染者将来不会出现症状转为确诊病例。
另一方面,考虑到传染发生在工厂,工人以年轻人为主,无症状的概率就会更高,这一情况在全球很多地方的临床中都有出现。
王广发表示,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是指自感染新冠病毒后从始至终没有症状,根据以往经验,这类病人比例比较少,绝大多数还是有较明显的发烧、呼吸感染等症状。
他预计,此次喀什的138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可能有很多人会在隔离期间出现症状。
与此同时,一些分析也在猜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的增加是否与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关。陈希认为,亚洲地区发现的一些新冠病毒已经与北美、南美发现的毒株存在差异,从病毒学角度看,病毒总是越来越适应人体,它为了大量传播依附于人体,毒性会逐渐下降,也会越来越难被发现,所以无症状的比例也会增高,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王广发认为,病毒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很小。
根据新疆卫健委通报的情况,24日下午,疾控部门对首例新冠肺炎感染者所在制衣厂共831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父母及哥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其余137名无症状感染者,均与第一例病例父母所在的三村工厂相关联。
目前,尚不清楚此轮疫情的源头。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该17岁女子父母将病毒从工厂带回,传染给女儿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17岁女子感染后将病毒带给父母的可能性。
为厘清传染路径,陈希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应该有的放矢地增加抗体检测。陈希说,对于不知道社区传播何时开始,同时又怀疑已有一定量感染的小范围区域,比如喀什,增加一项有代表性的抗体抽检很合适。
王广发认为,新疆这一轮疫情暴发非常值得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根据以往经验,如果出现无源头的无症状病例,一定要非常小心。”
他表示,人的活动范围有限,一个新冠病人平均可感染3人。根据这一数据,138例的数量可能意味着已出现二代、三代甚至更多传染病例,也不能排除出现了“超级传播者”。
“我们一定需从最坏的地方着眼,把防控的网编织得更为密集。” 王广发提醒称,尤其流行病学调查一定要做深入、做精细。虽然有一定客观存在的难度,但要尽可能地溯源到第一例感染者,并查清这一轮传播的源头到底是人还是冷链食品等物品。
此轮疫情发生后,喀什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新疆喀什地区4地升为疫情高风险地区,预计到10月27日将完成喀什地区全员核酸检测。此外,国家卫健委也已派出工作组,赴喀什指导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7月15日,新疆曾出现疫情局部暴发,到9月7日,新疆(含兵团)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清零,共治愈出院确诊病例826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238例,累计1064例。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赵觉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