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
“大阪嘛,什么都有可能。”日本人摇着头说。
大阪可能跟上海一样,市场经济深入骨髓,生活方式精明细致,打仗这种农耕社会的落后习俗,那是不习惯的,真要打,只好摇头晃脑假模假式应付一下,瞅准时机,做把买卖,那倒是毫不含糊。
据说战败下船的当口,第四师团一干人等就打听到了占领军驻地,径直奔去摆摊,第一时间里把钢盔军刀制服勋章卖了个好价钱,提溜着内裤捏着美钞,才回家搂着老婆孩子痛哭流涕庆祝余生。过几天拿这本钱,又去美军驻地偷偷搞点牛奶,去老城区卖高价,这特么的战败一个月,第二桶金都出来了。
似乎一切关于大阪师团是窝囊废的言论,都来源于萨苏先生那篇《日本第一“窝囊废”师团》的文章,真可以说是“万恶之源”了。
首先大家别误会,我一点不想诋毁萨苏先生,相反我可是他的忠实读者。萨苏先生本就不是职业研究者,他的文章也是以故事性、趣味性为主,又不是专业的战史考证,这个锅确实不能全让萨苏先生去背。他的文章可以看看增进一些了解与乐子,但要是直接搬来当事实依据来用恐怕就不是很合适了。
最初,日本陆军采取地区募兵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六个镇台里,就有大阪镇台。大阪第四师团便是以大阪镇台为基础所建立的部队,可以说是资历很老的师团了。毕竟是第一批新式陆军的诞生地之一,哪个国家初次建军或军改,怎么说都不会拿一支窝囊废部队去做实验的。退后一步说,再窝囊废,打仗多了、资历丰富起来也就不会是窝囊废了。要知道大阪师团可是参加了西南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等日本开国以来的一切重大战争,在西南战争中还获得了明治天皇“勇戦剧闘ご嘉赏”的勅语。这和窝囊废好像就没有什么关联了。
无心漫谈一下,大阪第四师团出过很多达官名人,包括日本首相阿部信行、两任关东军司令菱刈隆,以及陆军大臣寺内寿一和山下奉文大将。最后一位正式投降的日本兵小野田宽郎最早也是在大阪师团服役的。
很多段子说大阪人只会经商占小便宜,根本不懂打仗,我只能说大错特错。自古以来大阪地区商业发达是事实,但打起仗来一点不输东国武士们。两次大阪之阵,丰臣家的大阪武士配合招募来的浪人众,差点把德川家康又打出了三方原遗屎的狼狈。生意人的特点就是做事讲究效费比。大阪师团没有人不愿意为天皇献出生命,但什么时候献,怎么献更“划得来”,那是要仔细思考思考的。如果因为这种思考就把他们当成窝囊废,那我感觉有的人似乎也被蝗军的“蛮勇”给洗脑了。大阪人要是真的觉得该献身的时候,可一点也不输给其他地方的日本兵。
不过顺便吐槽一下,大阪人会做生意是真的。笔者去大阪的时候特意跑到原第四师团的司令部看看,想找点史料。结果里面全部是开饭店或者卖纪念品的,一点大阪师团的东西都没留下来。。。
上图就是原大阪师团司令部外景。里面不方便随意拍照就没有拍了,不过这么商业化实在是对不起这座古建筑带来的历史质感。。。下面是实拍大阪夏之阵的屏风画,大阪人真武勇起来也是势不可挡的。
至于萨苏先生书里很多关于大阪师团的战史,大家当演义看看找点乐子就可以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文章里说徐州会战时,李宗仁的40万残兵在逃跑时遇到了大阪师团,结果对方一枪不放就让国军和平跑掉了。不过那个时候,大阪第四师团还在屯驻满洲,这就属于没黑点硬找黑了。后文其实也露出了马脚,萨苏先生“嘲讽”了大阪师团在诺门坎的事迹,这也间接说明了大阪师团在东北,根本没去南方。还有其他种种,因为很久前看的,记忆不清了,但是当时查证过一些资料,发现文章里所谓的“事实”大都经不起推敲。
现实里的第四师团在二战中是一支很厉害的劲旅。其中受过天皇嘉奖的大阪联队(特指步兵第8联队)与名人辈出的和歌山联队在日军中是极富声望的,排步兵联队战力表得放第一队列那种。他们打仗都是带脑子、不猪突的,不会盲目求死而是讲究性价比地作战,这未免会被疯狂的陆军高层打上“珍惜生命”的烙印。像同样有名的鹿儿岛联队,三次身先士卒冲向60000多美军驻守的登陆场,撞得头破血流还要送命,这才是当时日军高层所提倡的。给一个有关鹿儿岛联队猪突事迹的链接:
https:// zhuanlan.zhihu.com/p/25 8725267
萨苏先生印象里黑过大阪师团在菲律宾的战斗,其实那一场才是真正展现大阪师团战斗力的时刻。先前作战的第16师团死打硬拼,结果在美军坚固的防线前败阵。大阪人脑子灵活,和歌山联队和大阪联队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派遣搜索队摸清了美军阵地和前沿地形,然后大搞声东击西和侧翼迂回,绕开了最坚固的防御区段,从左翼打穿了美军阵地并立了头功,自身仅伤亡600余人就抓了几万俘虏。要是所有日军打仗都像大阪人一样讲究效费比而不是一路半载到底,战争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结束呢。。。
不过有一点萨苏先生说对了,终战时大阪第四师团确实是日军中编制最齐全、兵员状态最好的师团之一。该师团当时在曼谷驻扎,能在战场情况糟糕、补给短缺的东南亚战场上“保养”得如此好,也算是一个壮举了。换个方面说,如果当时泰国战事突然吃紧,第四师团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生力军啊。当年英帕尔战役中,不重视补给的日军饿死病死的人数远远超过战死人数,第四师团无疑算其中的一股清流了。
至于大阪师团爱做生意什么的,也是属于硬黑的梗。二战后期,很多驻华的日军为了收集物资以及避免被八路军“清算”,都会和中国军民做交易、以物换物,来换取粮食与药品等。大阪人做做小生意都要被骂,我只能说这种双标太严重了。
日本人真的很鄙视这支部队吗?
好吧,一切以资料说话,你们就不这么认为了。要知道第4师团在大战期间只参加过两场战役级别的大仗,而且都赢了。
这是第二次长沙会战,他们当面的对手是190师,给军事小白普及一下,第190师的上级,正是在第三次长沙 常德 衡阳打出可歌可泣的第10军。
《长沙作战》第74页 注:森田联队即步兵第8联队,因联队长名叫森田春次而得名
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4师团调离第11军,归大本营机动,随着日军第14军在巴丹半岛进攻的吃紧,它又顶替进攻爪哇的第48师团,加入南方军第14军进攻巴丹半岛,接下来我们就看疗效了。
《大东亚战争全史》第499页,第503页
从4月3日集结进攻,到4月9日攻占全半岛,仅用一周就打败了敌人,要知道第4师团和第16师团是进攻巴丹半岛仅有的完整师团的部队,其他的部队都是旅团级别的,在第16师团长期对巴丹半岛的美军无可奈何的情况的背景下,第4师团扭转了战局,由此可见第4师团的重要性。
至于第4师团获胜的原因,在《全史》第500页说过了,在全体部队就位集结前,他们曾经在沙马尔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特殊作战训练,言外之意就是侦察训练 破袭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能速成。说明第4师团学习能力和战斗力都很强的。
------------------------------------------------
综上可得,萨苏的话不可信。
------------------------------------------------
ps:
@余鹏你要的原始电文我已经找到,这是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给即将回国的第四师团全体人员的讲话。
文件名:隷下を脱するに方り第4師団長に与ふる訓示 昭和17年6月17日
代号:C14060018000
然后是具体的兵力部署:
以上为第14军预定的第4师团部队第一期的兵力部署
以上为预定全部集结后第二期总攻时期兵力部署
注:来自于「バタン」半島敵陣地攻撃計画 昭和17年3月22日,距离真正进攻还差11天
代号:C1406010330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