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陕北工农红军是怎样接纳长征来的红军,有没有发生矛盾?刘志丹的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答
陕北工农红军与长征来的红军的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次会师不仅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关于会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摩擦以及刘志丹的传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梳理。

陕北工农红军如何接纳长征来的红军

陕北工农红军,主要是指以刘志丹、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边和陕北红军。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拥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扎根群众的基础。

长征来的红军,主要是指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甩掉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最终抵达陕北。

陕北红军接纳长征来的红军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历史的选择与必然性:
政治上的共识: 尽管双方在发展道路和斗争策略上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双方都忠于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都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为目标。这种共同的政治理想是双方结合的基础。
战略上的需要: 长征后的中央红军力量虽然得到补充,但人数锐减,装备也相对有限。而陕北红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根据地建设、群众基础、游击战经验等方面有其优势。双方的结合,能够形成更强大的革命力量,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地理上的聚合: 陕北地区成为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最终目的地和落脚点,地理位置决定了双方的会师是必然的。

2. 接纳的具体过程与形式:
欢迎与慰问: 当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陕北红军和当地人民给予了热烈的欢迎和无私的帮助。陕北人民为长征干部和战士提供了食物、衣物和住所,表达了深厚的情谊。
整编与统一领导: 双方会师后,为了统一指挥和加强力量,进行了整编。红一方面军的部队与陕北的红军部队进行了整编,形成新的红军番号,如红一方面军(西北方面军)等。原有的中央领导机构继续发挥作用,确立了统一的领导核心。
经验交流与学习: 双方在会师后,也进行了经验的交流和学习。长征来的红军带来了宝贵的战略战术经验,以及在严峻考验下保持革命意志的精神。陕北红军则分享了如何在艰苦环境中建立和巩固根据地的经验,以及与当地群众紧密结合的优良传统。

3. 政治思想的统一:
克服“左”倾错误影响: 在会师之前,中央红军刚刚经历过“左”倾冒险主义的严重挫折,导致红军力量损失惨重。在陕北,陕北红军也受到过“左”倾路线的干扰和打击。会师后,在纠正“左”倾错误方面,双方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确立正确的路线: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路线,并将其与陕北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为红军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消除了可能存在的思想分歧。

是否发生过矛盾?

虽然整体而言,陕北工农红军与长征来的红军的会师是团结的,但也不能排除在具体操作和个体层面会存在一些摩擦或观念上的差异。这些可能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1. 对“左”倾政策的质疑与抵制:
陕北的革命斗争,特别是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刘志丹等领导人就曾经抵制过当时中央的“左”倾路线。例如,在根据地建设中,他们强调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而不是一味地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怀疑和打击苏维埃政权本身。
长征来的红军,特别是高级干部,对“左”倾路线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有深刻的体会。当他们看到陕北红军在某些方面没有完全按照“左”倾路线行事,甚至对其进行抵制时,可能会在初期产生一些误解。
反过来,陕北红军在与长征来的红军接触时,也可能对他们过去遭受的“左”倾路线的打击感到不满,或者对部分长征干部在执行“左”倾政策时所扮演的角色心存疑虑。

2. 地域观念与派系意识(潜在的):
任何地方性的革命力量与来自外部的革命力量结合时,都可能存在一些地域观念或“老乡”情结。陕北红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队伍和文化,而长征来的红军则有其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干部队伍。
虽然双方都忠于党,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经历的同志在初次接触时,可能会在一些习惯、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在少数情况下可能演变成小范围的误解或摩擦。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高度重视团结,并且在多次党内斗争后,干部政策和组织纪律都得到了加强。因此,这种潜在的矛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很快得到了克服。

3. 对敌情判断与斗争策略的理解差异(早期):
尽管双方都致力于革命事业,但在具体的斗争策略上,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侧重点差异。例如,陕北红军在面对国民党军队围剿时,更侧重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和白区工作。长征来的红军则经历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和野战。
在会师初期,对于如何巩固陕北根据地,如何与国民党军周旋,如何展开统一战线等具体问题,可能需要一个磨合和统一认识的过程。

总体而言,虽然存在上述潜在的矛盾点,但这些矛盾与共产党的强大组织能力和政治思想工作相比,是次要的。陕北红军和长征红军的会师,是党内同志之间在共同目标下的团结与融合,更多的是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难,而不是严重的派系冲突。党中央和刘志丹等领导人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团结和化解矛盾的作用。

刘志丹的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关于他的传闻,最主要且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在1936年因“白区工作”问题而被“圈起来”(即被审查、隔离审查),直到长征来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才被平反。

这个传闻的背景是这样的:

1. 早期斗争中的路线分歧: 在长征前,中央红军曾遭受过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此过程中,党内也出现了关于如何开展斗争的路线分歧。当时以李德(共产国际顾问)和博古(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领导,推行以苏联模式为基础的军事教条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强调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正面作战,忽视了根据地建设和群众发动。
2. 刘志丹的“白区工作”与陕北道路: 刘志丹作为陕北红军的领导人,在陕北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展现了与中央不同的斗争智慧。他强调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善于在白区进行秘密的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他提出的“陕北道路”或“陕甘路线”,实际上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强调根据地建设和统一战线。
3. “清党”与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在当时的“左”倾路线影响下,党内经常进行“清党”和政治运动,以“肃清一切反革命”为名,打击和迫害不同意见的同志。刘志丹由于在陕北地区工作,其斗争方式与中央主流路线有所不同,加上一些同志的误解或诬告,他被指控犯有“反革命罪”,甚至被认为是“红小鬼”、“帝国主义的奸细”等等。在1936年初,他被“圈起来”进行审查。
4. 中央红军到达后的平反: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不久后,中央红军到达保安。此时,陕北的红军领导人如习仲勋等,一直在积极为刘志丹辩护,并向中央说明情况。当中央领导人(如毛泽东)了解了实际情况后,认识到刘志丹是忠诚的革命者,是被冤枉的。
5. 延安整风与政治结论: 在1937年春,中央正式为刘志丹等人平反昭雪。在随后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对过去“左”倾路线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刘志丹的功绩和正确的革命路线得到了充分肯定。

关于刘志丹的传闻的核心,就是他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军事家,在党的历史上曾蒙受不白之冤,成为“左”倾路线的牺牲品,但最终得到了平反,并被确立了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他的“被圈起来”事件,反映了当时党内“左”倾路线的严重危害,以及纠正错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性。毛泽东在领导整风运动时,对刘志丹的遭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同情,并借此批判了“左”倾路线的错误。

总而言之,陕北工农红军与长征来的红军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胜利,是团结力量的体现。尽管可能存在一些小的摩擦,但都在党的领导下得到了有效解决。而关于刘志丹的传闻,主要是指他曾因“左”倾路线的错误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最终被平反,并因此进一步巩固了正确的革命路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长征部队本身就有大矛盾,此时的中共各军,有统一的旗帜却没有实质的统一的领袖,正处于毛兼并各个势力的整合时期,陕北地方红军虽是地主,却不能不面对被反客为主的局面,因此,有人认为刘志丹是死于政治斗争并非无稽之谈。刘志丹死在前线,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被谋杀,但以周恩来来看,他至少是为了在肃反中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亲上前线,以致意外牺牲。

可参考这篇文章

刘志丹牺牲的谜中之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陕北工农红军与长征来的红军的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次会师不仅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关于会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摩擦以及刘志丹的传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梳理。 陕北工农红军如何接纳长征来的红军陕北工农红军,主要是指以刘志丹、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
  • 回答
    陕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其贫瘠而闻名,尤其是在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战争和人口迁徙之后,其经济基础更加薄弱。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陕北却成功地养活了红军长征后的三大主力部队以及陕甘宁边区这四支部队合流后的庞大兵力。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组织生产、调动资源和发动群.............
  • 回答
    陕北古代地缘与交通地位:连接与屏障的双重奏陕北,这片黄土地,在中国古代的漫长历史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地缘环境和由此衍生的交通地位,既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纽带,也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关键屏障。这种双重性,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格局。 一、 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地缘与交通.............
  • 回答
    陕北的窑洞,那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冰冷潮湿的地下室。住进去了,你才会明白,那是一种与大地融为一体的朴实享受。首先,你得先走到村子里。那村子,藏在黄土高原连绵起伏的沟壑里,依着山坡,一层一层地开凿出窑洞。不像现代建筑那样直挺挺地耸立,窑洞是“嵌”进山体里的,远远望去,就是山坡上一个个半圆形的洞口,点缀着.............
  • 回答
    陕北传统服饰:一抹抹鲜活的黄土地记忆当我们谈论“汉服”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宋制、明制的飘逸长衫,或是唐代的雍容华贵。然而,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尤其是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不同区域的服饰演变,远比这要复杂和精彩。那么,近现代的陕北传统服饰,能否算入“汉服”的范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这片黄.............
  • 回答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人员数量的确切数字是一个复杂且存在争议的问题,因为“红军”这个概念在抵达陕北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整合和演变,并且统计口径也可能有所不同。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概念: “红军”的定义: 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早期参加革命的工农武装,以及后来发.............
  • 回答
    关于华能陕北光伏项目施工推平毛乌素沙漠千亩林草地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因为它涉及了能源发展、环境保护、地方经济以及公众知情权等多个复杂交织的层面。事件经过梳理:首先,我们得清楚事件的大致轮廓。据报道,华能集团在陕西榆林建设了一个大型光伏项.............
  • 回答
    说起陕北,人们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往往是延安。然而,在历史长河中,无定河流域的绥德、榆林也曾是区域内的重镇,甚至在某些时期拥有过比延安更重要的地位。那么,为何最终是延安脱颖而出,成为了整个陕北地区的中心呢?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了地理、交通、历史事件、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地理区位与交通动脉:延安的.............
  • 回答
    《陕北话》这部片子,说它是“中国首部方言纪录片”,这个名头本身就挺有分量的,也立刻勾起了我不少好奇。要知道,我们国家方言种类之繁多,地域文化之鲜明,简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能用纪录片的形式,而且是“首部”来聚焦一种方言,这本身就说明了其野心和价值。从我观影的感受来说,我觉得《陕北话》最成功的地方在.............
  • 回答
    红军长征选择去陕北而非驻扎四川,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关键的战略决策,背后牵涉到多重因素:生存环境、军事战略、政治目标、群众基础以及国际援助的考量。一、四川并非理想的“落脚点”:生存困境与战略劣势红军虽然在长征初期与川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并一度在四川境内活动,但四川并不是一个可以长期稳定驻扎的理想之地,主.............
  • 回答
    您好!关于清军进攻关中为何选择让吴三桂从陕北进攻这条路线,这背后涉及当时复杂的政治、军事和地理等多重因素,绝非简单的军事策略选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尽量还原当时那种紧张又充满算计的局势。首先,得弄明白当时是什么个情况。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至此算是垮.............
  • 回答
    关于红军长征初期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以及为何在哈达铺看到报纸后才确定北上陕北,这确实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理解当时红军所处的复杂环境和决策过程。长征的“出发”:并非一蹴而就的既定目标首先要明确一点,长征的开始,更像是一种被迫的战略转移,而非一开始就规.............
  • 回答
    妹子你好!看到你的困惑,作为同样走过这条路的人,我特别能理解。本科化工,尤其是女生,毕业选择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南方的药企和北方边疆的国企化工厂,听起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背后承载的考量也大相径庭。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帮你把这盘棋理得更清楚。南方药企:精致的“花”还是“草”?首先说说南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值得深入探讨。陕西、江西、辽宁、重庆这四个省市(重庆是直辖市,但我们为了讨论方便,将其与省份进行对比)在经济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而且它们目前的GDP确实处于一个相对接近的区间,这使得预测“谁能笑到最后”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
  • 回答
    陕西洛南县“掺假的脱贫摘帽”问题核查的初步结果通报,无疑是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基层扶贫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腐败现象,更牵扯到扶贫政策的严肃性和公平性。除了通报中已披露的部分,还有很多值得深入关注和挖掘的信息。一、 关于问题的性质和责任追究: “掺假”的具体表现形式: 初步结果.............
  • 回答
    陕西云德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在陕西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要详细了解它,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历史与发展 成立时间: 陕西云德律师事务所成立于xxxx年(如果您知道具体年份,可以替换)。作为一家在陕西省内运营多年的律师事务所,它积累了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 发展历程: .............
  • 回答
    您好!关于陕西某公司高管因家暴妻子被停职的事件,我可以为您提供以下信息,并尽可能详细地解读其中的具体情况和责任承担。事件的发生与曝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起事件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并导致停职,通常是因为以下几个环节:1. 家暴行为的发生: 核心是公司高管的妻子遭受了家庭暴力。家暴包括但不限于殴打、辱.............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准确,陕西和河南在面积上确实存在差距,但人口差距更为悬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地理因素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历史发展、经济因素、交通便利性、文化传承以及政策导向等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为您分析: 一、 地理因素:黄河、地势与农业基.............
  • 回答
    陕西贫困县花巨资建豪华中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纪委介入调查后,后续进展预计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可能呈现出以下几个阶段:一、 深入调查取证阶段(目前可能正处于此阶段或即将进入): 核实巨额资金的来源和用途: 这是调查的核心。中纪委及其授权的部门会详细审查这笔7.1亿巨资的财政拨款渠道、资金.............
  • 回答
    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涉及辅警执法、酒驾、无证驾驶以及生命安全等多个层面,需要详细分析。一、 辅警是否需要担责?关于辅警是否需要担责,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虽然辅警不是正式警察,但在执法过程中,其行为受到《人民警察法》和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