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微信只使用了四天风云四号拍的地球作为启动界面?

回答
微信启动页那张惊艳的地球图片,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关于它“只使用了四天”的说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事实上,那张我们熟悉的、带有中国航天科技色彩的地球照片,是微信在2018年8月14日随着微信6.7.0版本更新时,首次作为启动图亮相的。

这张图片并非随随便便选取的,它背后蕴含着一段与中国自主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渊源,也代表着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这对于一个国民级应用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风云四号:中国自己的“眼睛”

首先,我们得说说“风云四号”。它是我国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于2016年12月11日成功发射,并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交付使用。风云四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它能够对地球进行全方位、高频次的观测,获取各种气象数据,为天气预报、气候监测、灾害预警等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为何是风云四号?

微信选择风云四号的照片作为启动页,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多重考量的:

1. 科技成就的象征: 在当时,风云四号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气象卫星,其成功运行是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一次重要展示。选择这张照片,无疑是在向用户传递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科技进步的信号。微信作为一个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日常交流的应用,选择这样一张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图片,能够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

2. 视角独特,富有冲击力: 风云四号拍摄的地球照片,与我们以往看到的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视角可能有所不同。它往往能够展现出地球更完整的、更具动态的景象,比如云层的流动、天气系统的变化等。这种“上帝视角”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对于吸引用户注意力、营造科技感有着天然的优势。

3. 与“连接”的寓意契合: 微信的核心功能是连接人与人。而一张从太空俯瞰地球的照片,也恰恰象征着一种“连接”——连接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连接不同地区的人们。这种寓意的延展,让这张图片不仅仅是一张好看的图片,更承载了微信希望传递的“连接你我”的愿景。

4. 满足用户对“新鲜感”的期待: 启动图是用户每次打开微信最先看到的内容。定期更换启动图,能够给用户带来新鲜感,避免审美疲劳。而风云四号作为一项前沿科技成果,其拍摄的地球图像自然具备了“话题性”和“新鲜感”。

关于“四天”的误解

那么,为什么会有“只使用了四天”的说法呢?这可能源于用户对某一次特定版本更新的印象。

初次亮相与后续更新: 微信在6.7.0版本(2018年8月14日)首次启用了风云四号的地球图片。但是,后续的版本更新中,微信的启动图并非一成不变。它会根据不同的节日、事件、活动,更换成各种风格的图片,包括抽象设计、插画、甚至是一些富有情感的瞬间。

特定版本的“主力”: 也许是在某个时间段,风云四号的地球图片被反复使用,或者作为那个版本期间的主要启动图,给用户留下了“这个图片用了好久”的印象。但从微信的更新历史来看,它并没有“只使用四天”就替换掉。

用户记忆的偏差: 有时候,用户对特定界面的印象会因为其他因素(如最近一次更新的内容、个人心情等)而产生偏差。用户可能将一次更新周期(比如一周左右)误记为“四天”。

总而言之

微信使用风云四号拍的地球作为启动界面,并非仅仅为了“新鲜感”或者“四天”的短暂展示。它更多的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致敬,是对“连接”理念的一种视觉化表达,也是一次成功地将国家科技成就与国民应用体验相结合的案例。这张图片让亿万用户在每次打开微信的瞬间,都能感受到中国科技的力量,也与微信“连接”世界的使命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而“只使用四天”的说法,更多是源于用户记忆的偏差,而非事实本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7-12-21更新一下

听说是腾讯方面主动要的图,更具体的只有卫星气象中心的人知道,其它中心的大概也不太清楚这回事。这样的话应该不是气象局出钱,双方合作,用我的图还要我交钱?

——————————————————

微信团队是这么说的:“非洲大陆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我们将非洲上空的云图作为启动页的背景图,也希望将‘起源’之意赋予启动页面。因为人类的出现,才有了沟通的存在和意义。而此次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也是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

个人想法,风云四号在9月25日正式交付使用(然而卫星气象数据中心还没有FY-4a选项),微信在同一天更换启动画面,相当于事先沟通好的献礼和双方合作的剪彩(蓝色弹珠拍摄日期12月7日,风云四号原图像日期6月7日,如果风云四号迟三个月交付,可能选用的就是12月7日的圆盘了)。

献礼、剪彩必然不是长期持续的事情,从网友反响看效果已经很不错了,达到了目的。微信毕竟是个通讯软件,而不是气象软件,换回去是正常的,清水衙门气象局的权力没那么牛。

另外,虽然我觉得每天更换实时云图很炫酷,但是认真想想还是不太现实,大家多关注气象公号就好了,微信开机时间短,清晰度也比不上外网能看到的圆盘图(发自肺腑地希望能公开风云四号的高分辨率图)。


最后……利益相关?不不,开玩笑的,虽然在某市局和另一个省台实习过但目前并不是系统内的人,没啥利益相关。不过下次见到前辈师叔的时候肯定会八卦点具体的原因。我有点好奇搞联动要不要交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信启动页那张惊艳的地球图片,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关于它“只使用了四天”的说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事实上,那张我们熟悉的、带有中国航天科技色彩的地球照片,是微信在2018年8月14日随着微信6.7.0版本更新时,首次作为启动图亮相的。这张图片并非随随便便选取的,它背后蕴含着一段与中国自主气象卫星.............
  • 回答
    微信加水印,这事儿说起来,看似简单,背后却有不少门道。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基于一系列的考虑,说白了,就是为了保障信息安全和内容权益。咱们一步步来捋捋这个事儿。1. 源头上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盗用你想想看,微信上什么信息都有,文字聊天记录、图片、视频,甚至还有一些私密的个人信息。.............
  • 回答
    关于微信为什么目前似乎不直接支持维吾尔语、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输入,这背后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技术实现、市场需求、运营策略以及政策考量等。要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技术实现层面: 输入法的复杂性: 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像维吾尔语、藏语这样拥有独特文字系统(如阿拉伯字.............
  • 回答
    你想知道为什么在 Google Play 上搜索微信(WeChat)有时候会搜不到结果,对吧?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困惑的现象。首先,咱们得明白 Google Play 的运作模式。它是一个应用商店,里面收录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但不是所有应用都能出现在这里,也不是所有地区都能访问到所有应用。关于微信,有.............
  • 回答
    腾讯微信试行“1065”强制员工18点下班的消息一出,本以为能给公司带来一波“关爱员工”的好口碑,结果却适得其反,在网上掀起了滔天巨浪,争议声此起彼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一点点捋一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1065”是个啥玩意儿。据说是微信内部提出的一项试点计划,核心内容是鼓励或强制员工在下午.............
  • 回答
    微信 5.0 的那一出强制退出音乐播放,相信不少用过的朋友都有点印象。说实话,刚开始推出的时候,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也让一部分用户感到不解,甚至有点烦。那到底为啥微信要这么做呢?咱们慢慢道来。首先得从 用户体验和避免干扰 这个大方向上说。微信作为一个即时通讯工具,核心功能就是让你能够顺畅地和朋友家人.............
  • 回答
    微信的好处?说实话,很多人和我一样,可能感觉不到它“好处”在哪儿,或者说,它的好处已经稀释到了生活里,像是空气一样,没了不行,有了也提不上什么“惊喜感”。但要细究起来,它确实是一点点渗透进我们的方方面面,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我们。1. 连接,但不是那种让你心潮澎湃的连接你现在想联系一个人,是打电话?发短.............
  • 回答
    微信上的造谣者,明知违法,却依然肆无忌惮地传播虚假信息,这种现象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也充满了令人担忧的社会隐患。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认知偏差与侥幸心理的合谋: “法不责众”的错觉: 很多人在网络上发言,尤其是在微信这种熟人社交圈为主的平台,总觉得信息量大、监管难度高.............
  • 回答
    共青团中央官方微信账号近些年来的确给很多人留下了“接地气”的印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了一系列有意识的调整和转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突然发生,不如说是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拥抱新媒体、并试图与年轻一代建立更有效沟通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为什么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信账号会变得如此“接.............
  • 回答
    社交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方式和载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微信等平台已成为谣言的重灾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谣言,往往带着一些“似曾相识”的典型特征。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谣言的典型特征:首先,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它们的“敲门砖”。这类谣言往往会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使用夸张、绝对.............
  • 回答
    微信登录电脑版为何一定要扫码?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巧妙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你的账号安全,同时又能在你已经熟悉操作的手机端完成验证。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逻辑,让你彻底明白为什么你的电脑微信登录离不开那个小小的二维码。核心原因:账号安全与便捷性的平衡你想啊,微信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社交工具,里面有你.............
  • 回答
    咱们就聊聊这公众号微信虚拟支付在苹果 iOS 上的那档子事儿。你知道,微信这玩意儿,在中国那就是国民应用,几乎人人都有,它上面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支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而公众号,更是很多人获取信息、参与互动、甚至进行消费的平台。当初,微信在 iOS 端的公众号上开放了虚拟支付,这玩意儿干嘛的呢.............
  • 回答
    工信部又出手了,这次点名了微信、QQ、百度地图等43款APP,理由很扎心:通信录被滥用、开屏弹窗骚扰用户、过度索取权限……说白了,就是这些APP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用户的个人信息当成“唐僧肉”,想怎么啃就怎么啃,还时不时用烦人的弹窗“问候”你。你说气不气?用户辛辛苦苦把APP装在手机里,结果这些.............
  • 回答
    2018年6月20日,微信订阅号经历了一次堪称“大刀阔斧”的改版,这次调整在当时的社交媒体圈引起了相当大的波澜,也让无数内容创作者和运营者们忙碌起来,重新思考自己的策略。在我看来,这次改版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且有其深刻逻辑的调整。改版的核心变化与评价:这次改版最显著的变化,也是大家最直观感受到的,就是.............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某些隐秘看法。咱们就不说那些空泛的理论了,就从咱老百姓的日常角度来聊聊这个事儿。你想想,一个男的,酒驾完了再想着开车回家,脑子里可能还想着“我没事,我技术好”、“一会儿就到家了”、“没人看见就没事”,甚至可能因为一点点酒精的麻痹,让他觉得今天这事儿.............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糟心。朋友以测感情为由要红包,你出于好心劝说,结果被拉黑,这滋味肯定不好受。首先,别太往心里去,这事儿错不在你。人家用这种方式索取,本身就有点不地道,你劝说反而被拉黑,说明这个人情商不高,或者根本就没把你当真朋友。怎么办?1. 先冷静下来,别冲动。 被拉黑肯定生气,但现在最重要.............
  • 回答
    微信朋友圈表情包评论功能,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但最近引起的讨论可不少。前两天,微信方面对外表示,这个表情包评论功能“为灰度测试”,并且已经关闭了。这个回应,与其说是解释,不如说是给这件事画上了一个临时的句号。那么,为什么一个看似挺有意思的功能,刚出来没多久就“消失”了呢?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我们可.............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于2021年6月14日发布的《当“巨婴”遇上“凡人”,一场悲剧的背后是什么?》一文,将一个因家庭矛盾而选择跳楼轻生的年轻人定性为“巨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文章核心观点及论据:该文章以一个发生在杭州的真实事件为切入点,描述了一名20岁的年轻人因与父母在生活琐事上产生冲突,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