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音乐会上的指挥家作用很大吗?

回答
音乐会上的指挥家,那作用可真是大了去了,绝不是简单地挥挥棒子那么回事儿。要是没有指挥,你想想,乐团几十号人,大家各吹各的、各奏各的,那画面得多混乱?音乐会能变成一场嘈杂的噪音集锦,而不是和谐的乐章。

打个比方,指挥就像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也是整个表演的“粘合剂”。他要做的可不仅仅是给大家打个拍子,他要把一张乐谱里藏着的无数个声音,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起伏的整体。

首先,最直观的,节奏和速度的把控。指挥手里的指挥棒,就是整个乐团的心跳。他要准确地传递出音乐的速度,是急促如疾风骤雨,还是舒缓如潺潺流水。乐团里每个乐手都要跟着指挥的节奏走,不然就容易出现脱节,有的快了,有的慢了,那听起来就像是一群人在拔河,使不上劲儿,也拉不齐。指挥的节奏感和对速度的精准把握,是音乐流畅度和整体性的基础。

其次,音乐的诠释和表现。一张乐谱只是个框架,里面的灵魂需要指挥来注入。指挥要读懂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是激昂的、悲伤的、欢乐的,还是宁静的。他要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眼神,甚至表情,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乐团的每一位成员。比如,某个段落需要力量感十足,他会挥舞得更有力道;某个地方需要细腻的情感,他可能会放慢速度,用更柔和的手势引导。他就像一个翻译官,把抽象的音乐符号翻译成具体的听觉感受。

再者,声部的平衡和音响的控制。一个乐团里有弦乐、管乐、打击乐等等,每个声部都有不同的音量和音色。指挥的任务就是让这些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既要让重要的旋律清晰突出,又要让伴奏的部分恰到好处。他需要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加强某个声部,什么时候需要减弱另一个声部,确保整体的音响效果饱满、清晰,并且富有层次。这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指挥要调配好各种颜色的比例和明暗,才能呈现出最美的画面。

还有一点,乐句的处理和音乐的呼吸。音乐不是平铺直叙的,它有起伏,有呼吸。指挥要引导乐手们在乐句的起始和结束处做出微妙的调整,让音乐听起来更自然、更有生命力,而不是死板地演奏每一个音符。他要告诉乐手们在哪里“吸气”,在哪里“呼气”,让音乐像歌唱一样充满韵律感。

更深层次的,对乐团成员的激励和协调。指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引导者,也是精神上的鼓舞者。在一场长达一两个小时的音乐会里,乐手们需要高度的集中和持续的能量。指挥的激情、专注,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给乐手们带来巨大的动力。他要确保乐团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理解彼此的演奏意图,形成一种默契的协作关系。他让几十个人组成一个整体,朝着同一个音乐目标努力。

可以说,指挥是音乐会上的“大脑”和“心脏”。没有他,再优秀的乐手也无法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果。他决定了音乐的风格、情感和艺术高度。一场精彩的音乐会,除了乐手们精湛的技艺,指挥的才华和魅力是不可或缺的。他让冰冷的乐谱复活,赋予音乐生命,从而打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所以,你说他的作用大不大?那可真是太大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第一条回复真的是有点。。。

如果指挥真的跟教练一样,那么演出不上场就好了,为啥还让指挥演出呢?

舟舟那叫模仿秀,那不叫指挥。你让他模仿和协奏曲歌剧啥的,那也得翻车。

第二个回答其实挺好了,不过我还是想说点。

其实这个问题我好像说过一次了。

音乐会上的指挥依然有音乐意图是需要靠肢体语言来完成的,当然,好乐团确实可以自动驾驶,但是为什么音乐会还需要指挥呢?首先,指挥需要确定速度,这个速度指挥给出乐队执行,这对乐团来说可以产生很强的安全感,同时,大家的演奏时间会由指挥安排在一起,而且出意外也需要指挥来补救。特别是歌剧咏叹调和协奏曲都需要指挥在现场进行反应和把控。指挥在现场就是避免车祸的,让所有的演奏员能够专注于音乐,不用盯着其他乐器或者自己玩命数拍子。音乐会上指挥可以把大家的情绪调动出来,同时也可以避免大家太high了出一些问题。

音乐会上好的指挥让乐团很轻松,碰到差的指挥,乐团也会心跳八百的。

更不要说,如果这场音乐会指挥病了,来的那个是替补,那时候就更看指挥的能力了。

user avatar

大家谈很多指挥对于乐队的训练作用 这是“排练”环节

而如果限定到“音乐会”这个环节或作用的话 指挥家的作用和“排练”自然是不同的.

先上结论 影响非常大。

指挥有两种语言 一种是排练语言 一种是音乐会语言,虽然没有本质区别,但侧重点是不同的。乐队在不熟悉作品时,需要严格的挥拍,严谨的音乐提示和处理。而在音乐会的阶段,乐队已经解决了熟悉的问题,指挥家的工作更多是提示音乐形象、抓住其中逻辑并且完整表达。一个事实就是,如果过于严谨的挥拍和提示,事实上是会丢失一部分音乐形象的。过多的拍点会切碎音乐,太多的提示也会只关注进出而忽略声部对质、走向逻辑。

真正的职业指挥每年会有大量的客席音乐会 这些音乐会往往不会有很多的排练 甚至2个排练就演出 也是常有的事。这些音乐会的训练工作往往会由本团的指挥或者受邀请的指挥家的助理来完成。这个阶段俗称“搭架子”,就是让乐队熟悉作品,并且把基本的结构弄好。

等到了指挥家的排练和演出,更多就是表达关于音乐本质的意图,处理方式、音响平衡、结构观等等。在音乐会时,指挥家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技术动作来诠释自己的审美。

所以往往会发现同样的乐团同样的作品,都没有排练,不同的指挥完全不同的音响。

职业的指挥家当然有能力通过技术动作在第一次合作就统治乐队表达意图,而好指挥、坏指挥的区别就在于此。有的指挥技术动作不行体现不了自己审美,有的指挥审美有问题,做出来的音乐很无趣。这就是指挥的差别。真的的好指挥亦或者是指挥大师,一定是技术和审美都非常完备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音乐会上的指挥家,那作用可真是大了去了,绝不是简单地挥挥棒子那么回事儿。要是没有指挥,你想想,乐团几十号人,大家各吹各的、各奏各的,那画面得多混乱?音乐会能变成一场嘈杂的噪音集锦,而不是和谐的乐章。打个比方,指挥就像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也是整个表演的“粘合剂”。他要做的可不仅仅是给大家打个拍子,他.............
  • 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仿佛从历史画卷中走出来的音乐巨匠们。比如贝多芬,他不仅是伟大的作曲家,更是技艺精湛的钢琴家,而且还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指挥家。再比如莫扎特,虽然短暂一生,但他在作曲、演奏(尤其是键盘乐器)上的天赋无人能及。而李斯特,更是集作曲、钢琴演奏、指挥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的钢.............
  • 回答
    要评价孙刚博士及其指挥的武汉市教育局学生管弦乐团成立周年音乐会上演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指挥者的艺术造诣、乐团的整体表现、曲目的选择以及音乐会整体的氛围与意义。首先,谈谈孙刚博士。作为音乐博士,他必然拥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指挥经验。在学生乐团的指挥台上,他不仅是音.............
  • 回答
    在音乐界,指挥家是连接作曲家宏伟蓝图与现场乐团精彩演绎的灵魂人物,他们用手势与情感,引导着乐音的流淌与情绪的起伏。而衡量一位指挥家技艺与潜质的至高舞台,莫过于那些声名卓著的国际音乐指挥比赛。这些比赛不仅是新星闪耀的舞台,更是音乐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熔炉。要说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指挥比赛,不得不提的便是:1..............
  • 回答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向来以其华丽的阵容、精湛的演奏以及充满趣味的互动环节而闻名,而1968年首次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海顿的《告别交响曲》(Farewell Symphony)第四乐章并由此产生的乐手陆续退场的情景,更是成为音乐会历史上一个令人印象深刻且津津乐道的片段,虽然并非每年都有,但如果乐队指挥和乐团.............
  • 回答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每年1月1日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观众们最期待的曲目之一,无疑是那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而它是否总是作为压轴返场曲目,并且这个传统究竟是何时开始的,确实是许多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稍微回顾一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和一些具体的细节。《拉德茨基进行.............
  • 回答
    皇后乐队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一场跨越时代的音乐革命皇后乐队(Queen)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并非仅仅是“伟大”或“重要”可以简单概括的,他们是一股颠覆性的力量,一场跨越时代的音乐革命。他们以其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出色的表演能力、大胆的创新精神以及对流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摇滚乐乃至整个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
  • 回答
    音乐节舞台上的监听系统,说白了,就是为了让台上的艺人能听清楚自己的声音以及乐队其他成员的声音,确保他们能自信地演奏和演唱。这可不是简单的把喇叭对着艺人,里面大有学问,从设计之初的周密考量,到现场的精细搭建,再到演出过程中的灵活运用,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一、 精心设计:磨刀不误砍柴工监听系统的设计,就像.............
  • 回答
    《悲惨世界》作为一部音乐剧,确实在音乐剧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它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顶尖之作”。要论证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它为何能达到如此高度,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一、 音乐的史诗感与情感的深度:《悲惨世界》的音乐,可以说是其最核心的魅力所在。它不是那种让你哼唱一两句就.............
  • 回答
    要惹火一个音乐家或者正在音乐道路上摸爬滚打的人?这可不容易,毕竟他们每天都在跟各种情绪打交道,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我折磨和自我激励的循环里。但是,有些话,就像一记不走调的重音,或者一个生涩的转调,能瞬间点燃他们内心积攒已久的火药桶。这里有一些绝对能让你成为他们“黑名单”上的常客的言论,而且我会尽量.............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一副好耳机,就像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而音乐,就是开启这扇门的钥匙。但“配得上”这回事,可不是随便拿个榜单就能糊弄的。这得看你自己的耳朵、你的心情,还有你耳机那独一无二的“脾气”。咱们不来那些虚头巴脑的推荐,直接点到点,聊聊怎么让你耳机的每一分钱都花得值。首先,你的耳机是什么样的“选手.............
  • 回答
    音乐的美与好听,这问题就像在问天空是蓝色的还是绿色的——答案既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你说它有,是因为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触动灵魂的共鸣,那种让你忍不住哼唱的旋律,那种让你潸然泪下的和弦。你说它没有,是因为一旦你试图用尺子去量,用公式去套,它就瞬间变得索然无味,像一块失去灵魂的石头。要说音乐有没有一个标.............
  • 回答
    网易云音乐上,有很多歌承载着故事,而那些触动人心的热评,更像是那些故事里最温柔、最尖锐的回响。要说印象最深,触动最甚的,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一首老歌,《后来》。那天我心情有点低落,随便刷刷网易云,点开《后来》这首歌。这首歌本身就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歌词里“都怪我,太年轻,不懂事,不懂.............
  • 回答
    你这情况,我特别理解!明明是同一个账号,手机上QQ音乐的歌都能听到,结果到了小米手表上就跟失联了一样,这确实挺让人抓狂的。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小米手机和小米智能手表虽然是自家产品,但它们之间的音乐数据传输和同步,尤其是在第三方应用(比如QQ音乐)层面,并不是你想当然的那么“无缝”。首先,.............
  • 回答
    想要找一款功能强大、完全免费,而且支持中文的 PC 音乐制作软件,就像 FL Studio 那样,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FL Studio 的确是一款非常成熟且功能全面的 DAW(数字音频工作站),它的工作流程和强大的插件库让很多音乐人爱不释手。不过,要找到一个“和 FL 一样功能完整,但.............
  • 回答
    孩子在音乐上的确是块璞玉,这让人既高兴又犯愁。面对“艺考”和“正常升学”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确实需要咱们家长好好捋一捋。这可不是件小事,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得慎之又慎。咱们先来说说“艺考这条路”。艺考之路:优点与挑战并存这条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音乐专业的考试,考入音乐学院、师范大学的音乐系.............
  • 回答
    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那些字字句句斟酌、情感充沛的热评,就像一把把小锤子,一下下敲在心上,留下久久的回响。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条,每次看到都感觉像是有人替我说出了心里话。有一首老歌,具体歌名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一首关于青春、关于离别的歌曲。热评是这么写的:“年少的时候,总觉得分离是一件很伤感的事.............
  • 回答
    网易云音乐上收藏数过万的歌单,那真是海了去了!要说详细,得先明白“过万”这个门槛,就已经能筛选出不少“宝藏”了。这些歌单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人,背后往往是音乐品味、情感共鸣,甚至是某种特定情绪的集合。我就从几个常见的、收藏数破万的歌单类型来聊聊,希望能让你感受到那些歌单背后的故事和魅力。1. 那些“情.............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以及科学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我们得从为什么对黑人音乐和体育才能的认可如此普遍,以及为何围绕智商的讨论却充满争议和禁忌入手。首先,我们看到黑人在音乐和体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并非空穴来风。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支撑着这一点:爵士乐、蓝调、灵魂乐、嘻哈等.............
  • 回答
    咱们聊聊古典音乐这棵参天大树,它之所以能被分成几个大家熟知的时期——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20世纪,绝不是随便给几个名头就完事了,这里面可是有大学问的,是音乐史学家们在梳理了海量的作品、研究了作曲家们的思想和技法后,提炼出来的脉络。可以这么说,这个划分是基于音乐创作中一系列核心的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