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月3日下午就不断收到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中心的短信和闪信,不断接到社区派出所的电话,再三确认没有被诈骗,且手机中没有任何风险APP,最最关键的是我还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事后,扫描用),最后当天晚上社区派出所就开车来我小区楼下了,签了名,结束。
当时我还很疑惑,搞什么这么大阵仗?一时间竟然分不清是我被骗还是我行骗?
然后3月9号,派出所电话又来了,这次我明明白白的问了前因后果,一周前我已经签过了,而且没有任何损失,电话那头说他们也是看到系统上提示我这个手机高风险才打过来,他们会去反馈,如果有其他问题他们再联系我。
目前对于这个事情结合我的常用安卓设备(四个:米11P、非小米888plus手机、菊花865平板、满门忠烈870平板。),有两个猜想:
1.可能是因为3月3日米11P上有过几笔加起来小于200人民币的境外支付(卢布跌了充游戏,就当打折)。以前也充过,但是都是用非小米手机或者平板,本次被阿米点了是用米11P第一次充。
2.米11P上启动了Google框架,更新了几个游戏相关的软件(但是我特意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扫描过无问题)。这个除了菊花平板装不了,另外三个设备都是启用了Google框架的。
推理一下就是两个结果:MIUI一是监控了支付APP,二是监控了APP列表。
基本上就是这么流程:
MIUI监控数据->反诈中心与工信部->公安内部的反诈系统->辖区派出所->我
这个真的是离谱妈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被监控什么的已经麻了,无所谓了,自己就是做开发的,现在基本上就是人人裸奔,只是裸给谁看的问题。
这个阿米就是逊啦,总是这样子,什么时候才能改掉投放半成品的恶习?
我只想说:
『领导啊,求你个事啊,我就是想求求你,别再追查游戏了,行吗?我玩了十多年游戏,为了充游戏,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现在好不容易卢布跌了,你们非说它是假钱,那钱假不假,我能不知道吗?那汇率才0.06了,游戏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还没个网瘾少年,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玩游戏吗?』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
我都是为了你好。
IT从业人员来说一句,
不管是MIUI内置的反诈系统还是自己下载的反诈APP,本质上从工作原理上来说,其实就是个24小时监控你的手机的工具,从此你的手机将毫无隐私可言。
参考这位同志的回答,让人有点背脊发凉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5104 25082/answer/2317224055
不禁让我想起那句玩笑话:
当然
我不是要批判它。
它的出发点和目的当然是好的,毕竟现实中有大量的用户都是互联网小白,面对海量信息的互联网,哪些是虚假、诈骗信息,哪些是非官方APP,哪些内容不合法,很多人自己无法判断,这个时候如果能及时提醒他们,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当然,我也不担心这些隐私数据被收集以后,会被用于其它特殊的目的,毕竟你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那些隐私数据传上去了,人家也不屑于查看,没人对你的柴米油盐感兴趣,当然我们也可以相信这些数据基本上不太可能人为泄露,这些数据肯定会放在一些集中的服务器上加密保存,没有权限的人是没法随随便便访问这些数据的。
但作为稍有点文化的知识分子,还是对这种行为挺反感的,所以我一直都是保持一种态度,这种APP装在我妈爸手机上,我是支持的,装在我手机上,我是绝对不愿意的。
另外评论区有的人对我的观点后半部分不赞同,其实是因为在知乎这个平台上,我不能以完全否定的观点来看待ZF推广东西,如果那样的话,这个回答肯定很快被删除,这是无数的前车之鉴,所以只能这样写了。而且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这个APP确实对反诈有用,而且它面世的主要目的也是用于反诈,也许还有其它附带的目的,我不好说,也不敢说,所以还是对它表示一部分的肯定,而不能完全否定它。
其实我的意思是,对于小白用户来说,比如我父母,每天看看今日头条,刷刷抖音,爱奇艺追追剧,和朋友发发微信聊聊家常的老实人,监不监控,泄不泄露都是无所谓的,他们手机上那些东西也确实没人会关心,他们大半辈子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也从来没说过不合适的言论。所以他们装了这种APP,我也放心。
但是作为有一定认知的知识分子,是肯定不会装的。
想必是谣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