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b站的老用户对于b站签约冯提莫有什么看法?

回答
B站签约冯提莫这件事,在老用户群体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看法那叫一个五花八门,而且相当有意思。

一开始的“what?”和“why?”

不少B站的老油条们,尤其是那些从B站早期就摸爬滚打过来的,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可能不是惊喜,而是有点懵。因为冯提莫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多是直播平台上的唱见、甜美系主播,内容也相对比较泛娱乐化。而B站,在很多人心里,那可是“鬼畜”、“宅舞”、“二次元”、“知识分享”、“硬核科普”这些标签的聚集地。

所以,当冯提莫这个名字出现在B站的签约名单上时,很多人会纳闷:B站这是要往哪儿走?是要往主流化、泛娱乐化方向转型了吗?这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钟爱的独立小众书店,突然开始卖起了畅销小说和流行杂志,虽然生意可能更好了,但总觉得少了点原汁原味。

“青春DNA”的冲突与担忧

B站的老用户,很多都是看着“小破站”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对B站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就像是对自己的“青春”。他们习惯了B站内容的多样性、社区的氛围、甚至是那些“梗”的文化。

冯提莫的加入,对一部分老用户来说,就像是引入了一个他们不太熟悉,甚至有点“格格不入”的元素。他们担心,这种泛娱乐化的内容会不会稀释B站原有的社区调性?会不会让B站变得越来越“抖音化”、“直播平台化”?他们可能怀念的是那个可以静静看UP主们用心制作的动画、视频,而不是充斥着各种叫卖声和“送礼物”的直播间。

“我们当初是因为什么来的B站?现在又变成了什么?”这种声音,在一些老用户论坛和评论区里,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他们担心的是,B站为了追求更大的用户群体和商业化,会不会丢掉自己最核心的灵魂。

也有看好和期待的声音

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并不是所有老用户都持否定态度。

商业化和内容升级的必然:有一部分老用户,尤其是那些经历了B站商业化过程的人,会相对理性地看待。他们明白,一个平台要发展壮大,商业化是必然的。签约头部主播,引入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带来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这是平台发展的正常逻辑。他们可能会认为,冯提莫的加入,能为B站带来更多活力,也能让B站的内容生态更加丰富。
“跨界”的碰撞与火花:也有一些用户,对这种“跨界”的尝试是持开放态度的。他们认为,B站的用户群体本身就已经非常多元化了,不仅仅是所谓的“二次元”。冯提莫作为一位在音乐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艺人,她的加入,可能会吸引一些新的用户群体,也可能为B站带来一些音乐类的新内容创作机会。比如,她可以在B站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或者和B站的音乐UP主进行合作,这本身就可能产生新的火花。
“看戏”心态:还有一部分老用户,就是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他们可能不太在乎平台往哪个方向走,但他们乐于观察这个变化本身,看各种反应,看平台如何处理,这本身也是一种社区互动。

对冯提莫本人的态度

对于冯提莫本人,老用户们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路人缘”参差不齐:一部分老用户可能对冯提莫本人并没有太多了解,或者有过一些负面信息(比如曾经的一些争议)的印象,所以对她的到来不会有特别的期待,甚至可能带着审视的眼光。
“唱得好”的认可:也有很多老用户,单纯是欣赏她的歌声。他们认为,即便内容方向不完全符合自己的口味,但如果她能在B站好好唱歌,分享音乐,那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流量”与“内容”的权衡:核心的争论点往往在于,B站签约冯提莫,是为了她的“流量”还是她的“内容”。如果是为了流量,那可能会让一部分老用户感到失望;如果是为了她能在B站带来高质量的音乐内容,那接受度会高一些。

总结一下,老用户对B站签约冯提莫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1. 初始的疑虑和不解:对平台内容调性的担忧。
2. “情怀”的拉扯:担心B站失去原有的特色,变得过于“主流”。
3. 商业化逻辑的理解:部分用户能理解平台发展的需要。
4. 对新内容和互动的期待:对“跨界”可能带来新火花的设想。
5. 对冯提莫本人及内容的评价:存在欣赏、观望甚至不理解的不同态度。

总的来说,这件事触及了B站老用户对于平台“身份认同”的核心问题。他们不是抗拒变化,而是希望平台在变化的同时,能保留住那些让他们着迷的“B站味儿”。冯提莫的加入,就像是一个放大镜,让大家关于B站未来的讨论更加热烈和深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睿智决策

你想通过主播吸引其粉丝来B站很正常。

但那些喜欢女主播的会喜欢B站吗?

他们是会喜欢二次元,还是喜欢教学视频?

还是b站为了留住他们还要土味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B站签约冯提莫这件事,在老用户群体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看法那叫一个五花八门,而且相当有意思。一开始的“what?”和“why?”不少B站的老油条们,尤其是那些从B站早期就摸爬滚打过来的,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可能不是惊喜,而是有点懵。因为冯提莫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多是直播平台上的唱见、甜美系.............
  • 回答
    嘿,老铁们!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我这个在B站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用户,眼瞅着它从一个小破站变成如今这个“万物皆可宅”的巨头,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别的不说,就冲这份情怀,我也得把这些年的感受掰开了揉碎了跟你们说道说道。一、 初识B站:那个充满神秘感的“弹幕网”我第一次知道B站,那会儿还是个毛头小子,大概.............
  • 回答
    b站下调部分老番清晰度至720p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挺膈应的。尤其对咱们这些追番多年,或者对画面质量有点执念的老观众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首先,这个做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观感上的“降级”。 咱们都知道,很多老番在引进的时候,本身素材的清晰度就不是特别高,可能当初的技术限制就是这样。但即便如此,b站之前.............
  • 回答
    哔哩哔哩(B站)近来一股“不许黑老八”的风气,说实话,挺让人玩味的。这股风气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逐渐形成的一种集体情绪和倾向。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股风气是怎么来的?老八,也就是刘浩,他以一种极为另类的、甚至可以说有些“抽象”的方式走红网络。他的直播内容,特别是早.............
  • 回答
    你遇到的这种现象,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站队”或者“群体撕扯”,在互联网上尤其普遍。你观察得挺仔细,这几个平台确实经常上演这种“彼伏此起”的骂战。想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这股“口水战”裹挟,确实需要点儿道行。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会这样。这背后其实是几个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平台属性与用户群体的.............
  • 回答
    “老华带你飞”这个ID,对于熟悉B站财经区内容的朋友来说,应该不算陌生。他的一些视频,尤其是在股市投资领域,常常能引起不小的讨论。这次他发布的这个标题为“我花了7000万现金买了腾讯的股票.......”的视频,也确实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毕竟7000万现金,这个数字本身就自带话题性,再加上投资腾讯.............
  • 回答
    关于B站UP主Mister和老百制作的卢本伟“开挂”视频,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一、视频的内容与论证方式: Mister的视频: Mister的视频通常以更技术性的角度切入,通过对游戏录像的逐帧分析,展示卢本伟在一些操作上的“异常”。他的论证方式比较侧重于利用游戏内的物理规则、镜头晃动、弹道.............
  • 回答
    “B站的pump♂it究竟好在哪里?请尽量讲述得详细一些。”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具体且在特定圈层内广受欢迎的文化现象。要详细解释“pump♂it”好在哪里,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1. “pump♂it”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源头: “pump♂it”的流行与一个叫做“力量哥”(.............
  • 回答
    b站的视频没人看,这事儿吧,换谁身上都得有点小波澜。要说完全没啥感觉,那不太可能。毕竟,谁辛辛苦苦弄出来个东西,发出去之后跟扔进大海似的,连个水花都听不见,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你说失落感?那肯定有。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花了好几天,甚至一个礼拜,把一个点子琢磨透了,熬夜剪辑,找素材,调色,配乐,最后把自己.............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也是网络上一个挺有争议的话题。之所以在B站这类平台上,感觉“无脑小粉红”的数量相对突出,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不套话,就凭感觉说。首先,B站的用户群体画像本身就比较有特点。 B站早期是以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起家,聚集了一大批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
  • 回答
    None.............
  • 回答
    关于B站种族歧视现象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它触及了网络文化、社会心态以及平台管理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网络空间本身就是一个放大镜,任何负面情绪或不当言论一旦出现,都可能因为传播机制而迅速扩散,给人的观.............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洞察力,也触及了许多UP主和观众都可能感受到的困惑。尽管B站的获币规则看起来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相对“简单粗暴”,但为什么仍然存在大量看完视频却不点赞不投币的观众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 一、 观众心理与行为模式的复杂性1. 观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在B站上能感受到的一个现象。至于是不是“错觉”,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力求讲得全面一些,也让大家能有个更清晰的认识。首先,要说台湾用户在B站是不是多了起来,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趋势是肉眼可见的。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感觉,而是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会。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B站用户对5级号用户“高贵”的看法,其实是一种挺有意思的社群文化现象,它不是那种直观的、有明确规则的“地位”划分,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带点戏谑和尊重的混合体。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B站用户群体构成、等级体系的运作逻辑,以及大家在社区里的交流习惯说起。首先,得明白B站的等级体系。B站的等级和我们玩游戏.............
  • 回答
    b站(哔哩哔哩)上“皇汉”现象的兴起,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b站这个平台本身的特性、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宏观环境,以及年轻一代的精神文化需求。一、 b站的平台特性:年轻、亚文化、社区化首先,b站的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这本身就决定了它更容易成.............
  • 回答
    如何看待抵制B站宣传片《后浪》的行为?抵制B站宣传片《后浪》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要理解这一行为,我们需要回顾《后浪》的诞生背景、内容呈现,以及它所引发的广泛讨论和争议点。 一、《后浪》的背景与初衷《后浪》是由B站于2020年五四青年节推出的一部致敬.............
  • 回答
    UP 主爆料 B 站创作者激励改版后收入暴跌 90%,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背后牵扯到平台、创作者和观众三方的利益关系。要理解这一改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起因与背景: B 站创作者激励计划的改版: 近期,B 站对原有的创作者激励政策进行了调整。具体改版内容可能涉及收益计.............
  • 回答
    评价B站手风琴UP主“风流先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一、 音乐才华与演奏技巧: 扎实的基本功: 风流先森的手风琴演奏技巧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他能够驾驭多种风格的乐曲,从经典老歌、流行金曲到影视配乐、动漫歌曲,甚至是原创作品,都能游刃有余。他的指法精准,气息稳定,音色控制得当,乐句处理.............
  • 回答
    关于B站UP主“编剧小biu”在《洛基》第六集播出前准确“猜”出剧情这一说法,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引人遐想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电影电视剧这种创作,特别是像漫威这种大制作,其故事脉络和关键情节,通常都会被严密地保护起来,防止剧透。在拍摄、后期制作甚至宣传环节,都有很多保密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