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戴逸教授提出的“法学是幼稚的”的观点?

回答
戴逸教授关于“法学是幼稚的”这一观点,初听之下确实会让人感到些许刺耳,甚至可能引发争议。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剖析这位资深历史学家和法学家的洞见,会发现这并非是对法学本身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鞭策,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视角和对学科发展的审慎思考。

一、 历史的维度:法学相较于其他古老学科的“年轻”

首先,理解戴逸教授的观点,需要将法学置于更宏大的历史长河中去审视。相较于哲学、历史学、天文学、数学等拥有数千年甚至上万年传承的学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系统化的学科,其发展历史相对而言确实算不上“古老”。

哲学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宇宙本体、认识论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庞大的思想体系。
历史学 从记录事件、探索因果到反思文明进程,其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深化。
天文学、数学 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早期进步,在度量、预测、抽象思维方面早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之下,法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清晰的理论框架、专门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学科建制,大致可以追溯到近代。尽管罗马法、中国法制史源远流长,但将其视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够系统性解释社会秩序、解决社会冲突的“学问”,更多的是在近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社会契约论兴盛之后才逐渐形成的。这意味着,法学在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经验积累、理论沉淀和范式确立上,可能还没有达到像哲学那样饱经风霜、思想层层叠代的深度。

二、 现实的困境:法学在面对现实时的“力不从心”

戴逸教授所说的“幼稚”,更可能指向法学在处理现实社会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某些局限性,以及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

过度抽象与理想化: 法律往往追求形式上的公正、逻辑上的严密和程序的规范。这使得法律条文和理论体系在构建时,倾向于一种高度抽象和理想化的模型。然而,现实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充满着非理性、情感纠葛、利益冲突和意想不到的情况。当法律的“理想模型”遭遇真实的、粗糙的社会生活时,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做到滴水不漏,甚至会产生一些僵化、不近人情的结果。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可能会被一些人解读为法学的“幼稚”。
工具性与价值性的脱节: 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工具”角色,用于规范行为、解决纠纷、维护秩序。然而,法律不仅仅是工具,它也承载着社会正义、公平等价值追求。在某些时候,法学过度强调其作为工具的功能,而忽视了其背后深刻的价值根基和道德哲学支撑。当法律的工具性设计未能充分反映和回应社会的核心价值时,其“稚嫩”的一面就会暴露出来。
学科的边界与交叉领域的挑战: 随着社会复杂性的增加,法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重要。例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法律的运行和发展。法学在处理经济犯罪、环境污染、数字鸿沟等新兴问题时,往往需要跨越学科界限,吸纳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如果法学未能有效地整合这些跨学科的资源,或者在融合过程中显得被动和生硬,也会给人一种“不成熟”的印象。
对“人”的理解的深度: 法律的最终关照对象是人。而人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其动机、情感、道德选择往往难以用简单的规则来框定。一些法学家在构建法律理论时,可能倾向于将人视为理性经济人,或者将人的行为简化为对法律规范的反应。这种对人性的理解的片面性,使得法律在面对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困境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缺乏足够的“厚度”。

三、 戴逸教授的深意:一种“成长的烦恼”与自我革新

我认为,戴逸教授提出“法学是幼稚的”,并非是作为一种批评性的标签,而更像是一种“药方”,一种激发法学界自我反思和不断进步的动力。他可能是在提醒法学研究者:

保持谦逊与警醒: 承认法学在历史长河中的相对年轻,有助于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避免陷入学科的傲慢。同时,也意味着法学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吸收其他领域的成果,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法学理论的构建,不应脱离现实土壤。需要更加关注法律在实践中的运作效果,反思理论的局限性,不断调整和完善。这是一种从“形式”走向“实质”,从“应然”走向“实然”的努力。
拥抱跨学科的视野: 法学不应是孤立的学科。主动与人文社科其他领域对话,融合其思想和方法,是提升法学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必然选择。这有助于法学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制定出更合理、更有效的法律。
重塑对“人”的理解: 法学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将人文关怀和道德哲学融入法律的思考之中,让法律不仅维护秩序,更能体现温情和良善。

总结来说, 戴逸教授的“法学是幼稚的”观点,是一种高屋建瓴的概括,它并非否定法学的价值和重要性,而是以历史的纵深感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指出了法学在理论建构、实践运用以及跨学科融合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进步空间。这是一种对法学学科发展的期许,希望法学能够不断“成熟”起来,以更加深刻、更加智慧的姿态,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挑战。这种“稚嫩”的说法,更像是一种“催化剂”,激励着法学界不断探索、反思、成长,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10月30日,是福临定都北京的日子。那是在1644年,这一年英国第一次内战决定性战役中,议会取胜。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与革命,最终在康熙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那一年,签署了《权利法案》,英国正式进入了君主立宪体制。

清朝建立四年后,《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署,结束了大通胀引发的三十年战争,这个条约是国际法的肇始之一。

这样的时间线还可以继续推下去,戴老师研究了一辈子清史,这个世界上有效的宪法、国际法,以及更多法学基础理论和概念,都是在他研究的时间范围内提出并实践的,他的说法也对,也不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戴逸教授关于“法学是幼稚的”这一观点,初听之下确实会让人感到些许刺耳,甚至可能引发争议。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剖析这位资深历史学家和法学家的洞见,会发现这并非是对法学本身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鞭策,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视角和对学科发展的审慎思考。一、 历史的维度:法学相较于其他古老学科的“年轻”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解读戴锦华在《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中这段话的意涵。戴锦华老师之所以要探讨“隐形书写”,是在为我们揭示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维度:在那个充满变革、转型和巨大社会能量的90年代,虽然许多思想和文化表达看起来是直接的、显性的,但其中却潜藏着大量不那么直接、甚至是被压抑或规避的“隐形.............
  • 回答
    “贫困家庭补助大学生补助”与“手持 iPad 耳戴 Beats 耳机”之间的矛盾,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细致探讨的社会现象。这类情况的出现,并非简单的好坏对错可以一概而论,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评价。首先,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学生确实是“钻了政策的空子”。有些家庭虽然申报了贫困,但实际上可能并未达到政策.............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
  • 回答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些功利甚至冷酷,但深入剖析,它揭示了一种关于成长、认知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变化。这句话并不是说成年人完全泯灭了道德感,而是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判断的侧重点会发生微妙而重要的转移。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一、 “小孩子才分对错”:儿童的认.............
  • 回答
    这句话以一种诗意且深刻的方式,阐述了科学与宗教(在此特指佛学)在追求真理和理解宇宙本质上可能存在的殊途同归。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象的理解:科学探索的艰难与佛学智慧的超前 科学探索的“爬山”隐喻: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充满挑战的过程。科学家们如同登山者,需要克服无数.............
  • 回答
    “Don't judge”(别评判)这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核心含义:停止对他人进行预设的、带有偏见的、负面判断。“评判”(judge)这个词在中文里可以有几种理解: 审判(legal con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