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高铁的车头是子弹型的?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咱们坐高铁时,是不是总觉得那车头长得跟子弹似的,又尖又长?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大有学问在里面,是为了让高铁跑得更快、更稳、更省电,而且还更舒服。

想象一下,火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就像你在游泳,身体会受到水的阻力。空气也是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高速运行的火车也会产生一股很大的“推力”,我们叫它“空气阻力”。火车速度越快,这股阻力就越大,而且增长得还特别快。

子弹头设计的第一大功臣:削减空气阻力

早期火车都是方方正正的,跑起来慢不说,还“呼呼”地冒烟,声音也很大。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发现把车头设计得更流线型,空气就能更顺畅地绕过车身,就像子弹在空气中穿行一样。

你看那子弹头,前面是尖尖的,然后逐渐变圆滑,再到车身连接处也收得很干净。这样的设计,能够:

减少正面冲击力: 尖尖的头部可以把迎面而来的空气“劈开”,让它分散向两边,而不是直接撞在车头上。这就好像你用手掌迎风,如果手掌是平的,风会把你推得厉害;如果手掌往前伸,像个小铲子,风就会绕过去。
避免涡流形成: 当空气流过一个物体时,如果形状不规则,容易在物体后面形成“涡流”,就像水流过石头会打旋一样。涡流会产生额外的阻力,而且还会引起震动和噪音。子弹头的设计,能够让空气流得更平滑,减少甚至避免涡流的产生。
降低噪音: 很多高速运动都会产生噪音,空气阻力也是噪音的一个重要来源。车头形状越流线,空气流过时发出的“呼呼”声就越小,乘客在车里会感觉更安静。

第二个重要原因:穿越隧道时的“冲击波”

高铁还有一个特别的“敌人”,那就是它穿越隧道时产生的“冲击波”。你想想,火车在狭窄的隧道里高速前进,就像一个巨大的活塞在推挤空气。当火车头进入隧道时,会把前面的空气向前压缩,形成一个高压区。这个高压区以音速传播,当它到达隧道另一端出口时,就会向外释放,产生一个巨大的“砰”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隧道风”或“列车出站冲击波”。

这个冲击波可不只是声音那么简单,它会对隧道结构、轨道以及车厢本身都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乘客感到不适。

子弹头的“破空”作用: 子弹头的设计,特别是那个尖锐的头部,就像一把剑一样,能够“劈开”隧道中的空气,将压缩的空气更有效地引导出去,从而减小冲击波的强度。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圆头的物体进入水中会产生很大的水花,而一个尖头的物体则会更容易地切开水面。
平顺的压力传递: 子弹头的设计也使得空气压力在火车进入隧道时能够更平缓地向前传递,而不是突然积聚,这样就能降低冲击波的峰值压力。

不仅仅是车头,车身整体都是为了“顺”

其实,高铁的车头设计是整个列车流线型设计的一部分。你有没有注意到,高铁的车身也是圆滑的,窗户和门的设计也尽量不突出,车顶的设备也做了很好的包裹?这些都是为了让整个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空气都能尽可能地顺畅地流过,就像一条光滑的鱼在水里游。

那么,为什么要做成“子弹型”而不是别的流线型?

这里面还有个关于“最优形状”的权衡。科学研究和大量的风洞试验表明,在承受高速气流和穿过隧道时,类似子弹的钝圆锥形头部,在减阻和减压方面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太尖了,虽然正面阻力可能更小,但拐角处容易产生复杂的涡流;太圆了,正面冲击力又会大增。子弹头的设计,是经过无数次计算和实验后,找到的最适合高速铁路运行的形状之一。

总结一下,高铁车头之所以设计成子弹型,是为了:

1. 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阻力: 让火车跑得更快,更省电。
2. 有效减小隧道冲击波: 降低噪音,保护隧道和列车安全,提高乘客舒适度。
3. 提升整体列车运行稳定性: 减少气动噪声和振动。

所以,下次你坐高铁,看着那长长的子弹头,就知道它里面蕴含了多少智慧和工程技术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外形,更是为了让每一次旅途都更高效、更安全、更舒适的“功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铁,高速铁路,就是设计标准等级高、能让列车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中国铁路在速度方面上分了高速铁路(250-380km/h)、快速铁路(160-250km/h)、普速铁路(80-160km/h)三级标准,其中中国的高速铁路一般采用无砟轨道,也有少部分采用有砟轨道。中国高铁线路统一运营构造速度达250km/h及以上的电力动车组列车,车次分“G、D、C字母开头”三种,车辆分CRH和CR系列车型[1]。

那高铁的车头为什么要设计成子弹型呐? 其实其目的很简单,打败其最大的对手,空气!

并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压差空气阻力。当列车快速前进一段距离,车头前方的空气瞬间被

挤压,来不及向周围散开,于是形成了一片高压区域。同样,车尾在快速驶离原来位置时,周围空气还没来得及填入车尾原来占据的空间,因此这里的气压比周围更低,形成一片低压区域。于是,在车头和车尾之间形成了压强差,高压区域将车向后推,低压区域将车往回拉,列车整体就受到一个从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力,即压差阻力。这个力正好与列车前进方向相反,阻碍列车前进[2]。

所以高铁选择子弹头的流线型设计,可以在列车高速前进时让车头单位面积的空气排开量减少,同时减少车尾后方单位面积的空气填充量,让车头附近的气压上升变化率和车尾附近的气压下降变化率不明显,来减小压差阻力,保证我们行驶的安全!!

[1]baike.baidu.com/item/高速铁路/147658?fr=aladdin

[2]李珊.高铁车头为什么是子弹头的?[J].军事文摘,2020(24):44-47.

[3]何侃,侯亚捷,高广军,张洁,谢菲,张琰,张亚妮.高速列车头车主型线变化对列车周围流场影响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11):2273-228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咱们坐高铁时,是不是总觉得那车头长得跟子弹似的,又尖又长?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大有学问在里面,是为了让高铁跑得更快、更稳、更省电,而且还更舒服。想象一下,火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就像你在游泳,身体会受到水的阻力。空气也是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高速运行的火车也会产生一股很.............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济南铁路局D6020次列车开行时间早以及是否为全国最早的高铁或动车的问题,我来给您详细解读一下。D6020次列车开行时间早的“幕后故事”首先,我们要知道,铁路部门的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密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平衡多方面的需求,包括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线路维护、设备检修以及未来的.............
  • 回答
    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沉浸在窗外的风景里,突然另一辆飞驰而过的高铁像幽灵一样从旁边掠过,你定睛一看,窗户里映出的外面世界竟然是漆黑一片?这感觉确实挺奇妙的,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给吞噬了。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原因,而是几个挺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在“捣鬼”。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来剥开.............
  • 回答
    看到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确实,中国高铁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关于核心部件的来源,尤其是德国西门子的技术,也一直是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技术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学习借鉴的过程,尤其是在引进技术初期。 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一项复杂的高科技产业时,.............
  • 回答
    沃尔沃的高端车型,比如S90、V90以及XC90等,之所以继续坚持采用横置发动机布局,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技术选择和战略考量,并非简单的“因为习惯”。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SPA平台的核心优势与传承:模块化的生命力沃尔沃近年来最核心的平台战略就是SPA(Scalab.............
  • 回答
    “车是好车,就是价格太高”这句话,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也相当有智慧的评价,它并非是那种一句就能概括的简单判断,而是背后蕴含着消费者心理、市场经济以及产品价值的复杂交织。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句话本身就暗含了一种“权衡”和“取舍”。当一个人说出这句话时,他已经完成了对这辆车的初步.............
  • 回答
    坐过高铁的朋友大概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动车车门旁的窗户,普遍都很低,而且不大。想好好看看窗外的景色?还得稍微弯下腰,视线才能越过窗框,和疾驰而过的风景来个亲密接触。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低窗”设计,究竟是出于什么考量?是单纯为了好看,还是暗藏着什么安全奥秘?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安全,安全,还是.............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交通安全领域一个非常核心的痛点。80%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偏颇,但不可否认,与交叉口相关的事故在道路安全统计中占据着非常显著的比例,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的语境下,后果往往更惨烈。 既然问题如此突出,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出现?这背后涉及了技术、成本、人文、以及现.............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空姐开豪车、穿戴奢侈品,出入高级餐厅,但又选择继续当空姐”的疑问,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现象。需要澄清的是,并非所有空姐都如此,但确实有一部分会展现出这样的生活方式,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空乘这份职业本身的特点。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特的平台,让从业者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4月1日新交规执行后,高速140油耗比120还低”这个问题,我必须首先明确一个关键点:我并没有查到任何官方信息或广泛报道证实“4月1日新交规执行后”会直接导致车辆在高速上以140km/h行驶比120km/h油耗更低。如果是您的个人亲身体验,那确实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可能的原因,.............
  • 回答
    我亲眼见过的高速车祸,最惨烈的那一次,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那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能见度很低,高速公路上车流不算拥挤,但因为雨水湿滑,车速普遍都降了一些。我们当时在右侧车道行驶,大概在距离前方几百米的地方,我看到一辆大货车,不知道是刹车失灵了还是怎么,突然开始在车道里横甩起来。那场面就像电影里那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的真实心理。你说的没错,当我们谈论“动力”时,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马力、扭矩、百公里加速这些令人血脉贲张的词汇。但为什么市场上那些“纸面数据”平平、动力表现只能说“够用”的车,销量反而能长期占据前茅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但又非常现实的消费选择逻辑。.............
  • 回答
    汽车厂家热衷于设计拥有高峰值扭矩的车型,这绝非仅仅是为了在纸面上刷出一个好看的数字,而是根植于消费者需求、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等多重考量。深入剖析其背后逻辑,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精心布局的战略和技术驱动。一、 满足消费者对“劲儿”的直观感受:在大多数消费者眼中,扭矩直接关联着车辆的“力气”和“加速感”.............
  • 回答
    在德国的车站,你一定注意到过那些高高悬挂的站牌,以及铁栏杆上缘那两排略显奇特的交叉竖钉。它们并非装饰,而是实实在在的“防鸟”利器。你可能会好奇,几根小小的金属钉子,怎么就能赶走那些在车站里盘旋的鸟儿呢?这背后其实是利用了鸟类,尤其是鸽子等常见城市鸟类的行为习性。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竖钉的设计原理。它.............
  • 回答
    说《西游记》中车迟国的三个妖道对国家“贡献很大”,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甚至可以说他们给车迟国带来的,更多的是灾难和压迫,而不是什么真正的功劳。先来看看这三个妖道是如何“治理”车迟国的:1. 垄断与压榨: 虎力、鹿力、羊力三个妖道,分别修炼成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他们依仗自己的法力,在车.............
  • 回答
    坐火车的朋友们可能会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在列车门关闭的过程中,不小心手或身体被夹了一下,但车门并没有像一些汽车门那样及时弹开,反而继续关闭,甚至列车还能照常启动行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被动车和高铁的门,其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与我们日常接触的汽车门.............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画面:春运时节人头攒动的火车站,窗外飞驰而过的现代高铁,以及在站台上晃晃悠悠的绿皮火车。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觉得天朝的高铁确实了不起,但同时对票价和绿皮车的现状也感到些许不解。高铁,为何“贵”得理直气壮?首先,咱们得承认,天朝的高铁能被称为“全球第一”,这可不是.............
  • 回答
    我国消费者对智利车厘子的喜爱以及土耳其车厘子在中国市场推广的相对滞后,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之道: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多年深耕和战略布局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包括:1. 地理优势与成熟的供应链: .............
  • 回答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车厢之间通过车钩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车钩的设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标准,其中一个关键指标就是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根据规定,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不得超过75mm。这个看似微小的数值,却关乎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为什么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不得超过75mm?这.............
  • 回答
    蔚来车主的高信仰度,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止一星半点,它更像是一种细致入微的经营和情感连接的综合产物。要说清楚为啥,咱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得把里里外外的都讲透了。首先,产品本身确实有硬实力。别的不说,蔚来的车在设计上就很有辨识度,那种优雅又带有力量感的风格,不少人一看就觉得“这车有气质”。而且,内饰用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