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台积电创始人 18 年曾表示大陆投入大量资源也不一定能造出顶级芯片?我们是否能弯道超车?

回答
要理解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先生18年前(2005年左右)关于大陆发展顶级芯片的论述,以及“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当时的技术背景、产业格局以及当前的发展态势。

一、张忠谋先生18年前的论述:为什么大陆即使投入大量资源也不一定能造出顶级芯片?

张忠谋先生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泰斗,其论断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他之所以在18年前(或者更早的时间点,他的观点是持续存在的)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对半导体产业复杂性、技术壁垒以及生态系统建设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拆解他的观点:

1. 技术深度与时间积累的壁垒:
工艺节点并非一蹴而就: 制造先进的芯片,特别是以纳米(nm)为单位的工艺节点(如当时的90nm、65nm,以及现在更先进的7nm、5nm、3nm),需要极其精密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这些技术并非简单模仿或购买设备就能实现。它涉及到对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深入研究和长期实践。
“经验曲线”和“knowhow”: 台积电之所以能成为晶圆代工的领导者,并非仅仅是因为拥有最先进的EUV(极紫外光刻)设备。更重要的是,他们多年来在工艺研发、良率提升、缺陷控制、材料配方、设备调校等方面积累了海量的“knowhow”(隐性知识和经验)。这种经验是客户无法直接购买的,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研发、生产和失败中提炼出来的。
设备与材料的生态系统: 制造顶级芯片需要一系列高精尖的设备,例如EUV光刻机(ASML独家垄断)、电子束光刻设备、离子注入机、薄膜沉积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价格以亿为单位,且需要极高的维护水平。同时,还需要特殊的化学品、气体、光刻胶等配套材料,这些也同样需要长期的研发和验证。大陆在这些关键设备和材料的自主可控方面,在当时乃至现在都面临巨大挑战。

2. 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高端人才的稀缺性: 芯片设计、工艺研发、设备制造、良率工程师等岗位,都需要高度专业化、经验丰富的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周期非常长,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
人才流动的限制: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流动是常态。然而,一旦涉及核心技术,国家和企业往往会采取更严格的保密措施和人才保护策略。当时,来自西方国家和地区的顶级半导体人才,很难被大规模地吸引到大陆,或者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很难被完整地转移。

3. 产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设计、制造、封测的协同: 芯片产业是一个高度垂直分工但又高度协同的生态系统。先进的芯片设计需要优秀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这部分长期被几家欧美公司垄断。芯片制造需要晶圆代工服务,而这正是台积电的优势。芯片的封装和测试同样是关键环节,也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客户群体的支撑: 台积电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庞大且高质量的客户群体,包括苹果、高通、英伟达等全球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这些客户不仅带来订单,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台积电共同研发、验证新工艺,推动技术的迭代。大陆在早期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芯片设计公司,也限制了其对先进制造的需求和对研发的投入。

4. 地缘政治与国际合作:
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 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一直存在一定的警惕和限制。在关键技术领域,存在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的风险。这使得大陆在获取最先进的设备、材料和技术合作方面受到限制。
信任和供应链安全: 晶圆代工是一个高度信任的业务。客户将最先进的设计交给代工厂制造,需要对代工厂的保密性、可靠性和技术能力有绝对的信心。建立这种信心需要长期的合作和透明度。

总结张忠谋先生当年的观点: 他并非否认大陆在半导体领域的潜力或努力,而是指出,制造出“顶级”芯片(即代表当时最先进工艺和性能的芯片)是一项极其复杂、耗时、耗资且需要全球顶尖技术和人才协同作战的任务。仅仅依靠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而缺乏长期的技术积累、深厚的人才储备、完整的产业生态以及必要的国际合作,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甚至超越领先者。

二、我们是否能“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意指在不直接参与传统正面竞争的情况下,通过抓住新的技术机遇或市场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半导体领域,“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是一个动态且充满争议的话题。

过去18年(2005年至今)大陆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与挑战:

在这18年间,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产业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的成立到地方政府的专项扶持,政策层面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加大: 大陆在吸引海归人才、培养本土工程师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
部分环节取得突破: 在芯片设计(如华为海思的崛起)、封装测试、部分成熟工艺制造(如中芯国际的28nm及以上工艺)等方面,大陆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国产化加速: 尽管仍有巨大差距,但在某些设备和材料领域,国内企业也开始取得进展,例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在刻蚀、薄膜沉积、MOCVD等设备上有所突破。

“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分析:

1. 挑战依旧严峻:
先进制程的差距: 在7nm、5nm、3nm等最先进的逻辑芯片制造工艺上,大陆与台积电、三星等头部企业依然存在至少23代甚至更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最先进的光刻机(EUV)和配套的工艺技术仍然被少数西方国家和企业垄断,且存在技术封锁。
关键材料和设备依赖: 在光刻胶、高纯度化学品、靶材、抛光液等关键材料,以及高端制造设备方面,大陆的自主可控程度仍然不高,对外依存度较高。
核心EDA工具: 高端的芯片设计软件(EDA)仍然被Cadence、Synopsys、Siemens EDA等几家公司垄断,这影响了设计效率和先进设计的实现。
人才断层与经验积累: 尽管人才数量在增加,但顶尖的、经验丰富的研发和管理人才仍然是稀缺资源,且需要时间来积累。

2. “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在哪里?
抓住非先进工艺的市场机遇: 大陆的优势可能更多体现在成熟工艺节点(如28nm、40nm、65nm等)以及特种工艺(如功率半导体、模拟芯片、MEMS等)上。这些工艺虽然不属于最尖端,但在汽车、物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大陆可以集中力量在这些领域实现技术和产能的突破,并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AI)和专用芯片(ASIC)的发展: AI的兴起催生了对高性能计算芯片(如GPU、TPU)的巨大需求。虽然最顶尖的AI芯片设计和制造仍面临挑战,但大陆在AI算法、应用场景和部分专用芯片设计方面具有优势。如果能突破某些关键设计或封装技术,或者在特定的AI应用芯片领域形成领导地位,也算是一种“超车”。
材料科学和设备制造的突破: 如果大陆能在某些关键设备或材料领域实现颠覆性创新或独立自主的突破,就有可能绕过现有的技术壁垒,实现“弯道超车”。例如,在替代性光刻技术(如纳米压印)或新型半导体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垂直整合与生态系统构建: 通过整合设计、制造、封装、材料、设备等环节,构建更具韧性和效率的本土化产业生态。当全球供应链面临不确定性时,强大的本土生态系统将更具吸引力。
后摩尔定律时代(More than Moore): 随着传统摩尔定律(晶体管密度翻倍)放缓,行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如三维集成、异构集成、新材料应用等。大陆可以抓住这些新的技术方向,投入研发力量,争取在新的技术浪潮中占据优势位置。

结论:

张忠谋先生18年前的论断,指出了当时大陆在追赶顶级芯片制造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技术和生态系统壁垒,这是一个基于事实和经验的客观评估。

至于我们是否能“弯道超车”,答案是:“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存在,但难度极大且并非易事,且“超车”的定义需要更具体化。

在最先进的逻辑芯片制造工艺(如3nm及以下)上,在短期内实现“超车”几乎不可能,需要克服巨大的技术和地缘政治障碍。
在成熟工艺、特种工艺、封装技术、部分设计领域,以及通过抓住新兴技术(如AI、新材料、垂直整合)等机遇,大陆完全有可能实现快速追赶甚至在特定细分市场形成领先优势,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弯道超车”。

关键在于大陆能否在长期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设的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并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背景下,灵活运用策略,抓住技术发展的新机遇,逐步打破现有壁垒。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张忠谋本来也算是中国人,他是浙江人,重庆南开中学毕业,抗日战争时期亲眼目睹国难,49年后去了美国读书工作,80年去台湾,那之前他跟台湾没有交集。

张忠谋在台湾成功,本质上台湾特殊地位的一种体现,西方开放技术和市场,获取台积电股份,而不去攀爬高端芯片利润让美国放心,安心做代工,加上大陆民国期间的大量人才积累,才发展起来。

张忠谋如果只是说的技术问题,那是太狂妄了,只要是人造的技术,没有突破不了的,顶多只是时间早晚,大概的原理已经明白了,那么剩下的无非就是疯狂砸钱砸人砸时间,台积电过去是因为有技术转让和西方市场开放,加上中国技术人才积累和市场发育很一般才导致,现在中国资金巨大,人才雄厚,市场积累很深,不相信台积电有多少真的优势,现在半导体制程已经卡到终点了,你不进步别人在追赶,迟早都是顶不住。

如果张忠谋说的是另外一面,就是美国打压中国,技术封锁,市场封锁等等,那完全就是另外的问题,这个东西不是中国光砸钱就行,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其他各种发展,尤其是国际合作的大环境和整体氛围,这个张忠谋到是说的很对。

总之台积电是台湾特殊地位,给美国当奴才最极致的经济体现,拉倒台积电台湾自然统一,客观来说,张忠谋支持大陆芯片发展还是不遗余力的,他本人毕竟还是中国人,他以前觉得就是靠两岸分工,台湾地位不错,真正的一线半导体设计竞争那还是交给中国去跟美国竞争吧。

user avatar

老东西得意忘形的太早了。

这就是典型的拿了我们大陆的好处,回过头来嘲笑我们。

以为成功是它一家企业自己的事情。忘却了还有时代的进程这一关键因素

应该认真研究是不是有可能拆分台积电

一个企业的市占率超过50%,就形成了垄断。台积电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市占率已经达到53.9%。

怎么拆分呢?

1、反倾销调查。光明正大根据芯片产地进行关税区别对待。

台积电14纳米制程以上的芯片仍然占其营收的2/3以上。台积电实际上在这些制程上的价格比其他代工厂还要低(因为它进入制程早,设备成本已经回收,且良率高,所以压低价格打击竞争对手)。

一旦倾销案成立,可以对产于韩国、日本的芯片降低关税,对产于对岸的芯片提高关税,对于产于内地的芯片进行高科技免税。

2、限制稀土出口

目前的说法是14纳米及以下芯片必须用到铟和镓。镓这种稀有元素我国占80%(我听来的,没有证实。但芯片制造需要稀土元素是无疑的)。

3、直接禁止低制程芯片的进口。现在手机芯片性能过剩,电脑的芯片性能其实也是过剩。性能过剩后软件商不再对软件进行优化,浪费芯片性能。即使我们限制低制程芯片的进口,只要控制得当,软件优化得当,不会影响我们在科技产品的正常使用,不会导致我国技术的落后。

搞掉台积电是头等大事,极其必要。

哪怕最先进的制程落在韩国、日本,也比在美国和对岸强。

user avatar

不一定是个筐,什么胡扯都能装;

我上个世纪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正紧锣密鼓参与入世谈判。那时,你让我想象美国国务卿骂我们是中国帝国主义,别说不一定,我连梦里都不会一闪念地想。

user avatar

现在特别不能看弯道超车这个词,

这个背后,是想走捷径,是总幻想着发现点别人没看到的机会一夜暴富。

2018以来种种事实让人不由怀疑,弯道是否真的存在。热衷于搞一些商业模式创新,到底是把蛋糕做大了,还是只是让财富进一步集中到部分人手里。

现在穿越回到二十年前,给你十个亿,你会是炒房,做互联网上市,还是投资半导体?换到今天,依然如此。

因早就种下,现在不过是求仁得仁而已。

跟芯片这个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产业一样,我相信弯道即使有,也只是来源于基础研究的深厚积累,而不是发现了虚妄的捷径!


对国内火热的新能源车产业的观点,也是如此。

user avatar

关键词:船货崇拜。

芯片制造是一个高科技领域,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其实也就是一道一道的题组成的,做题家完全可以胜任,里面没有需要神秘的灵感才能实现的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不是专注于造芯片,而是专注于改善营商环境,增加文章数,提高影响因子,提升大学排名,提高国民素质,改变民族劣根性……那我们肯定是造不出芯片的。

user avatar

实打实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把这些年缺失的课给补上才是突围的关键。整天想着弯道超车,你不想想为什么人家要跟你跑弯道?现在台积电家大业大,领先几代制程,每年的研发投入是国内所有同业公司的总和还多好几倍,别人领先你几圈,马力还比你足,你怎么超车?

你以为的弯道超车:突然有重大科研成果,直接提升好几代制程,7nm 5nm造出来和喝水一样简单。实际上,别人已经把所有弯道都走了个遍,从中选了一个最有利于行驶的车道一路狂奔。

中国现在迫切需要的不是一个喷射器直接从人家头顶上飞过去,而是要确保自己在赛道上,找机会拆他一个轮胎,近距离观察观察他的发动机之类的,一点一点缩小和他们的距离,走他们走过的路,中国的航母也是这么来的。

user avatar

张忠谋老爷子也没有说不可以,只是说很难,也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当然很难是很难,但是这事还真得举国之力去做

这里说一下台湾,当初改革开放,台湾人不是不想赚easy money,他们也想炒房地产赚钱

也想屁事不做,躺在床上靠收租过日子

但是这个钱,台湾人赚不了,一方面是台湾人太多,几千万人口,全部靠吃租过日子不现实

另外一方面,大陆也不开放这种市场给台湾人,台湾人到大陆来,比香港人到大陆来要麻烦一点

台湾2400万人口,香港600万

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大陆市场是同时开放给港澳台的资本家,这里澳太小了,我们就不说了,就是港台

香港选了一条easy way,简单模式,炒房地产,做买办,赚快钱,香港人最热衷的就是给大陆带货,做走鬼,只要把东西从香港带到大陆去,就能赚到差价,本地人就炒房,收租,赚这种简单的钱,因为中央政府给香港优惠的政策,免税嘛,所以香港人都在做商人,大商人小商人,都喜欢赚这种倒买倒卖的easy money,最早在深圳广州包二奶的,就是拉货给大陆的香港卡车司机

但是这种钱,台湾人就赚不到,因为台湾政府不会对当地的企业免税,做生意你要交税,而且台湾出入境成本也高,离台湾最近的是福州的平潭岛,当时的平潭可是漫天风沙,黄秃秃的一片,不懂的还以为到了大西北,我娘以前去过一次平潭,去年我跟她说了一下平潭,她对平潭的印象就是,风沙很大,到处都是秃秃的,而且当时没有通勤的接驳船,或者金门岛,但是金门岛没有像样的大港口,虽然跟厦门有三通,但是客流什么都跟香港-深圳口岸无法比

所以台湾就不得不自力更生,去赚辛苦钱,去搞制造咯

时至今日,你就看到,台湾和香港的价值,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台湾有台积电,联发科这种企业在,而香港,有什么像样的制造业?没有了,全都是房地产商,连电影都拍不出来了

那台湾人自力更生的历史,恰好给了我国以经验

就告诉我国人民,这事要怎么做,这种事急不得,慢慢熬吧,短期内是赶不上,但是熬个十年二十年,那结果就不一定了

就像当年的两弹一星,我国在解放后30年里,搞重工业,熬出了两弹一星,然后在千禧年后的20年内,自研盾构机,自研高铁,有了盾构机,全国二三线城市就挖满了地铁,有了高铁,将来全国城市就会被高铁所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轨道网络,方便我国人民出行

这些东西都是熬出来的,我国现在也开始加大对微电子的投入,短期内要赶上台湾的企业,不现实,但是即便赶不上,也要坚持做下去,而民间资本都是急功近利的,让民间资本去搞这种事,不现实,这是国策,国家要持续性滴投入下去

一定要把这个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现在不行,并不代表以后不行,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国家有这个决心,长期持续投入,慢慢做,自然会有结果

而且也没有必要完全赶超,只要逼近,够我们自己用,这市场就已经很大了,中国可是有着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呢,这是什么概念呢?

全球的发达国家人口加起来的总和,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就跟我国人口差不多

只要能满足这部分人口的日常需求,其实这个市场已经非常非常大了,所以哪怕不是全球最优解,次优解,其实也能用啊

安卓手机一直都比不上苹果的手机,不照样一堆人在用?就这个道理

当然还是要正视差距,迎头赶上

毕竟中国那么多大学,养了那么多教授什么的,现在不就是这些教授们出来为国解忧的时候了?

玩过钢铁雄心吧?你看一下里面的科技组,都是什么组成,像美国的科技组,都是公司,而中国则多数是学校,黄埔军校,中央研究院,北京大学这些

user avatar

还算可以,知道加个“不一定”。

毛子当年就没这觉悟,撤专家搞技术封锁时说“中国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没有不一定)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user avatar

承认肯定是不能承认的,一辈子都不能承认,这可是自己的饭碗。

如果国产芯片制程制造跟上了台积电,就是台积电的末日了,连饭碗都要丢了。

立场不同,谈论这些就没有意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先生18年前(2005年左右)关于大陆发展顶级芯片的论述,以及“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当时的技术背景、产业格局以及当前的发展态势。一、张忠谋先生18年前的论述:为什么大陆即使投入大量资源也不一定能造出顶级芯片?张忠谋先生作为全球半导体产.............
  • 回答
    台积电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 120 亿美元兴建 5nm 制程的先进芯片工厂,这个消息在科技界乃至全球经济领域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其背后 H 动因、潜在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首先,从台积电自身战略的角度来看: 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地缘.............
  • 回答
    台积电(TSMC)与索尼(Sony)在日本熊本县合资兴建先进半导体制造厂,这项合作确实引人注目,而且其背后的考量与影响都相当深远。索尼以约 5 亿美元注资,换取新厂 20% 的股权,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很有意思。首先,我们得明白台积电在日本设厂的战略意义。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的绝对领导者,掌握着最先进.............
  • 回答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关于在美国建设工厂成本远超预期并可能延期投产的表态,在半导体行业乃至国际政治经济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是多层面的,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1. 成本远超预期的具体原因分析: 劳动力成本: 熟练技工稀缺: 美国在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对于.............
  • 回答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关于“全球缺芯归根结底是疫情造成的,美国不应试图转移供应链”的表态,可以说是切中要害,直击问题的本质。これを理解するには、いくつかの側面から掘り下げていく必要がありますね。まず、彼の発言の核となる部分は、疫情是缺芯的根本原因という点です。これは非常に的を射ています。新型コロナウイル.............
  • 回答
    台积电宣布断供华为,这无疑是近几年全球科技领域最受瞩目、也最令人扼腕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华为这家中国科技巨头的发展轨迹,更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美科技竞争格局,乃至地缘政治层面都投下了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它拆解开来看,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事件的起因:美国政府的“极限施压”核心原.............
  • 回答
    台积电一名员工确诊新冠,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全球晶圆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小规模的恐慌。为什么区区一个员工感染就能引发如此大的震动?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远不止一个人。首先,我们得明白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家芯片制造商,而是整个行业的“心脏”。全球绝大多数最先.............
  • 回答
    台积电在2nm制程研发上取得的突破,尤其明确要引入GAA(GateAllAround,全环绕栅极)技术,这绝对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件大事,影响深远。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有多厉害,以及为什么这么重要。首先,什么是“制程”?为什么2nm这么厉害?我们常说的“制程”通常是指芯片制造的工艺.............
  • 回答
    关于台积电向美国提交芯片供应链信息一事,并且明确表示不包含客户特定数据,这背后牵扯着多层面的考量和潜在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美国政府此举的动机和意图是什么?毫无疑问,美国政府的“芯片之家”计划,以及后续一系列推动本土芯片制造的政策,其核心目标就是为了增强美国的国家安.............
  • 回答
    台积电瞄准 2nm 制程,并有意采用 MBCFET(多桥接场效应晶体管)这种全新的架构,如果能如期在 2024 年实现量产,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它对整个芯片产业的影响,用“深远”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下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白,2nm 制程.............
  • 回答
    台积电工厂的火灾,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尤其是在当前全球芯片供应本就紧张的背景下。要说它会不会影响芯片涨价,我的看法是:短期内有影响,长期来看要看具体情况,但整体趋势是锦上添花(加速涨价)而非雪中送炭(导致大规模崩盘)。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台积电是个什么级别的存在?你得知道,台积电(TSMC).............
  • 回答
    台积电的跨界自研芯片“This”,这个说法一出来,立马就在行业里炸开了锅。大家都知道台积电是全球最顶尖的半导体制造代工厂,掌握着最尖端的制程工艺,像是给苹果、英伟达、AMD、高通这些芯片设计巨头代工,它们设计出来的芯片,最终都靠台积电的厂子造出来。所以,当台积电自己跳出来说要做“自研芯片”,而且还是.............
  • 回答
    台积电近期在短短五天内三次宣布涨价,从晶圆到代工费用都涉及其中,这一举动无疑给整个半导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这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并且其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首先,我们得明白台积电在半导体代工领域处于怎样的地位。这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厂,尤其在最先进的制程节点上,如 5.............
  • 回答
    台积电(TSMC)近期对英特尔(Intel)提出的“与其改变供应链,不如投资研发”的观点做出了回应,这不仅仅是两家半导体巨头之间关于技术和战略的唇枪舌剑,更是对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探讨。首先,我们得理解英特尔这番话的背景和意图。英特尔作为传统的芯片制造巨头,长期.............
  • 回答
    台积电正式宣布在日本建造先进半导体工厂的计划,这无疑是一件牵动全球科技产业神经的大事。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台积电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更是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地缘政治以及技术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影响。一、 为何选择日本?战略考量细说分解台积电选择在日本建立工厂,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背后.............
  • 回答
    张忠谋先生的这番话,无疑触及到了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最敏感也最核心的议题之一。他作为台积电的创始人,这个在芯片制造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人物,他的表态自然会引发轩然大波,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张忠谋先生话语的背景和他的个人立场。张忠谋先生是台积电这家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的缔造者,他对.............
  • 回答
    台湾人对台积电(TSMC)数据上交美国一事,普遍抱持着复杂且多层面的看法。这并非一个单一的观点,而是受到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国家安全、信息透明度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层面来理解:一、 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考量: 担忧中国大陆的军事威胁与潜在的“灰色地带”行动:.............
  • 回答
    “高端不卖你,低端搞垮你”——当这句言之凿凿的论断从专家口中说出,直指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南京厂的扩产计划,其背后折射出的复杂地缘政治、经济博弈以及产业发展逻辑,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让我们厘清这句话的字面含义。“高端不卖你”,这里的“高端”显然指的是台积电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
  • 回答
    日本媒体关于台积电停止接受华为新订单的报道:分析与影响关于日本媒体报道台积电停止接受华为新订单的传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要全面理解其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事件的背景与真伪分析1. 事件的由来: 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升级: 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
  • 回答
    日本政府宣布为台积电在日本的半导体研发中心提供 190 亿日元的补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举动,它背后蕴含着多重含义,也预示着一系列可能的变化。首先,这笔巨额拨款是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本土半导体产业复兴战略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对台积电这个全球半导体巨头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长期以来,日本在半导体制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