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武将需要像影视作品中冲在最前面,亲自带头杀敌吗?

回答
古代武将是否需要像影视作品里那样冲在最前面,亲自带头杀敌?这个问题,咱们得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影视剧里那叫一个“酷炫”,主角光环一开,将军持着宝剑,浑身浴血,在万军之中纵横捭阖,打得敌人屁滚尿流,看得人热血沸腾。这当然是为了艺术效果,是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但要说到古代战场上真实的将领,那情况可就复杂多了。

将军冲锋陷阵,也有这个道理。

你说完全不需要冲锋,那也不对。有时候,将军身先士卒,确实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提振士气,鼓舞人心: 战场上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士气。如果将军躲在后方,看着底下的士兵一个个往前冲,自己却纹丝不动,士兵们心里会怎么想?“将军是怕死鬼?”“这仗打输了,我们都得死,将军却能保全自己?”这种猜忌一旦产生,士气就会大跌,战斗力也会锐减。反过来,如果将军能和士兵们一起冲在最前线,哪怕只是偶尔挥刀,哪怕只是在大部队冲锋时出现在最前面,都能极大地鼓舞士气。士兵们会觉得:“将军都拼命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拼?”这种“与我同在”的精神力量,有时比任何战术都更有效。像汉末的关羽,虽然史书没有详细描写他每次都冲锋陷阵,但“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这些故事,都刻画了他勇猛无畏的形象,这无疑是他个人魅力和威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时刻的破局: 有些战役之所以会僵持不下,或者陷入劣势,往往是因为某个点上的突破受阻。这时候,一个勇猛的将领如果能抓住机会,亲自带领一队精锐,或者率领亲卫,强行撕开敌人的某个薄弱环节,就有可能扭转战局。比如,长坂坡的赵云,虽然他是以保护幼主为主要任务,但他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那种个人勇武的展现,同样是对敌人士气的一种打击,也是对友军的一种激励。

但是,将军如果光顾着自己冲锋,那就傻了。

绝大多数时候,将军最重要的职责,不是去杀多少敌人,而是指挥、调度和运筹帷幄。一个好的将军,他的作用体现在:

全局指挥和战略部署: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有人站在高处,用全局的视角来判断敌我态势,调兵遣将,制定战术。将军需要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意图,也需要清楚自己军队的优势、劣势、可用兵力。如果将军像普通士兵一样冲在最前面,他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战场,去发出指令,去协调各部队的行动?一个不能指挥的“猛将”,充其量只能算一个高级士兵,甚至不如一个能协调好一个方阵的校尉。
观察战场和调整战术: 战场上的地形、风向、敌军的反应,都需要将军敏锐的观察和及时的判断。他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不断调整战术,比如是加强进攻,还是收缩防线,是迂回包抄,还是集中兵力突破。如果将军被敌军的刀剑缠住,或者已经深入敌阵,他如何去观察全局,做出正确的判断?史书中记载的不少名将,比如韩信,他善于利用地形,懂得“背水一战”的心理战术,这些都是需要超脱于一线厮杀的头脑来完成的。
保持核心战斗力: 将军,尤其是主将,是军队的灵魂和大脑。他就像一个国家的“国宝”,一旦被敌方斩杀或俘虏,整个军队的指挥系统就会崩溃,士气也会瞬间瓦解,往往导致全军覆没。所以,保护好将军,让他能够持续地发挥指挥作用,比他多杀一个敌人要重要得多。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虽然也曾身披铠甲,但更多时候是在后方擂鼓助威,指挥调度,而不是亲自挥刀向前。
保留预备队和后手: 有经验的将军,总是会留一部分精锐作为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而将军本人,有时也扮演着“后手”的角色。如果战局真的到了危急关头,而又没有其他将领能够力挽狂澜,那么主将可能才需要亲自出马,带领预备队发起最后的反击或突围。

那么,古代的将军们到底是怎么做的?

古代的将军,更多的是站在前沿阵地,或者高处,用自己的声音、旗帜、鼓声来指挥,同时激励士兵。他可能不会像普通士兵那样在最混乱的肉搏中厮杀,但他一定会在士兵们能够看到的地方,展现出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身处前军或高处: 将军往往会率领部分亲卫,跟随在先锋部队之后,或者登上一个稍高的地方,方便观察和发号施令。他们会举起旗帜,敲响战鼓,传递命令。当战况激烈时,将军可能会拔出佩剑,大声呼喊,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来激励士兵。
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击关键点: 在一些关键时刻,比如突破敌方阵型、攻打敌方指挥部或者冲散敌方中央部队时,将军是有可能亲自带领一队精锐部队,发挥“尖刀”作用的。但这种冲锋,往往是有明确目标和战术意图的,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往前冲。
警惕敌人将领的斩首行动: 古代战场,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确实存在所谓的“斩首战术”,即集中兵力,优先攻击敌方将领,以瓦解敌军。所以,将军自身也需要有保护意识,并部署好亲卫保护自己。

总结一下就是:

古代武将是否需要冲锋陷阵,要看具体情况。在强调个人勇武和需要强力激励的时代,尤其是在战局胶着或处于劣势时,将军偶尔的、有目的性的身先士卒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带来巨大效益的。

但是,将军事迹的重心不应放在个人杀敌数量上,而应是全局的指挥、战术的运用以及军队的整体士气。一个真正的名将,他的价值体现在于他能够将千军万马拧成一股绳,让他们在最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最恰当的地方,最终赢得胜利,而不是他一个人能在战场上杀死多少敌人。

所以,影视剧里的表现,更多是一种艺术加工,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将领的英勇。但在现实的历史战场上,一个合格的将军,更像是一个冷静的指挥官,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他的存在是为了引领整个舰队驶向胜利的彼岸,而不是跳下船去和海盗肉搏。他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出如狮子般的勇猛,更需要在任何时候保持如鹰一般的敏锐和冷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拿我熟悉的三国来说,黄忠和乐进这样的将领都是有先登记录的。这不只是说野战的时候冲锋一下,而是攻城战的时候第一个冲上城头。

关羽斩颜良肯定是冲锋了。

在小规模的作战中,张辽曹仁都是亲自带少量精兵往来冲杀。赵云也曾经以数十骑突击过曹操的本队。

曹操在早期遭遇士兵哗变,亲自手刃数十人。不过这个不一定表示正常列阵时他会带头冲锋。

汉中,刘备作战不利,大怒,亲冒矢石作战。法正为了劝说刘备回军为刘备挡箭。可见这两个哪怕没有带头冲锋,也是亲自上到最前线了的。

孙权,嗯孙权用木头做了个坦克状的东西射老虎算不算…

不过将领虽然有上阵,能上阵,但是最好还是不上的好。

项羽小时候学剑,不学了,说,剑一人敌,不足学。愿学万人敌。于是学了兵法。

好吧项羽你说的有道理可是你还是学剑比较有前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代武将是否需要像影视作品里那样冲在最前面,亲自带头杀敌?这个问题,咱们得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影视剧里那叫一个“酷炫”,主角光环一开,将军持着宝剑,浑身浴血,在万军之中纵横捭阖,打得敌人屁滚尿流,看得人热血沸腾。这当然是为了艺术效果,是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但要说到古代战场上真实的将领,那情况可就.............
  • 回答
    在古代,武将一旦被绑住,想要反抗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原因非常复杂,绝非仅仅是身体被束缚那么简单。这背后涉及到心理、策略、环境以及当时的社会规则等方方面面。我尝试着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1. 身体的绝对限制与心理的瞬间瓦解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身体上的限制。被绑的手段在古代多种多样,通常是为了最大程度地.............
  • 回答
    中国古代武将骑马冲锋,使用长枪的技巧,那可是一门大学问,绝非简单地将枪往前递那么容易。想象一下,战马奔腾,尘土飞扬,将士们身披铠甲,手中紧握长兵,那种气势,那种杀气,足以震慑敌军。首先,长枪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古代的长枪,通常指的是“槊”或“矛”一类的长柄武器,长度根据骑兵的习惯和战术需求有所不同,.............
  • 回答
    说起中国古代武将的身高体重,这可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关联到我们对历史人物的想象,以及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我们现代人,特别是如今社会上大家普遍的感受,往往觉得古代人普遍比我们矮小,但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古代武将的身高与体重:想象与现实的差距首先得说,我们脑海里那些“顶天立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回答中国古代武将/侠客能不能打得过现代MMA选手,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不仅仅是冷兵器和拳脚的对决,更是规则、训练、科技、身体素质,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全面较量。先说说中国古代的武将和侠客,他们有什么厉害之处?中国古代的武将,尤其是那些名垂青史的,那都是经历过.............
  • 回答
    关于古代武将画像中肚子普遍偏大,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引出了“挺着将军肚能上战场”的疑问。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为什么古代武将画像肚子普遍偏大?这并非仅仅是艺术家的随心所欲,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1. 身份地位的象征: 富足和优越感: 在古代,战争是.............
  • 回答
    在中国古代波澜壮阔的战争史中,武将的个人武力值,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且极具影响力的因素。但要说它有多“重要”,这就好比问一辆战车的马匹有多重要一样,它很重要,但并非唯一决定胜负的要素。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而且往往是与时代背景、战争形态、战术思想以及将领的其他能力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咱们先别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咱们不妨细细道来。想象一下,一个现代兵击高手,身披一身精良的现代金属或复合材料甲胄,突然出现在古代战场,这场景本身就足够震撼了。那么,他能否胜任武将或精锐士兵的角色?我认为,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会是极具颠覆性的存在,但能否完全“当”上,还得看一些实际的对接和适应。咱们先拆解一下,现代.............
  • 回答
    明朝第一武将徐达能否在中国古代名将中挤进前十?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聊聊徐达这个人,以及我们评价“名将”的标准。徐达:开国之基的砥柱首先,咱们得说,徐达绝对是明朝开国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没有之一。他被封为魏国公,位列“开国六公”之首,这是什么概念.............
  • 回答
    要说一个古代王朝中期,普通农家出身的普通人,是走科举路子当上五品文官难,还是投身军旅成为五品武将难,这实在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两种路子各有各的“坑”,也各有各的“机会”。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说道说道。科举之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步步惊心首先,说说科举。这条路,说白了,就是“读书人的出路”。.............
  • 回答
    “日行百里”,一个在古籍中屡屡出现的词语,总让人联想到那些矫健的身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惊雷闪电般穿梭于战场。尤其提到“武卒”,那更是古代精锐中的精锐,仿佛天生就该拥有如此超凡的速度。那么,这“日行百里”究竟是夸张的文学渲染,还是确实存在于当时的军事实践之中?我们不妨拨开历史的迷雾,细细探究一番。.............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日本古代,从律令制下的“国守”,到武家体制下的“守护”,这两个看似相似,实则大相径庭的官职。这其中的区别,就像是同一个人,在完全不同的社会规则下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权力、职能、乃至存在的意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说律令制下的“国守”这得从日本的“大化改新”说起,那是模仿唐朝建立.............
  • 回答
    中国古代武术的水平,这可真是个让人着迷的话题。要说它的“水平”,不能简单地用现代体育竞技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完全套用武侠小说里的夸张描写。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体系,渗透在军事、社会、哲学甚至日常生活中。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古代武术的“本体”。它不是单一的“拳种”,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涵盖了徒手搏击.............
  • 回答
    日本古代武士所穿的长裤,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袴”(はかま,Hakama),它并非如今我们概念里的那种紧身或宽松的裤子,而是一种颇具特色、结构复杂的下装。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究。首先,我们得明白“袴”这个词本身的原意,以及它在日本历史中的演变。最初,“袴”并非日本本土产物,而是源自中国.............
  • 回答
    现代武器的价格确实令人咋舌,动辄数百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单价,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但这背后,我们也不禁会好奇,古代那些令人生畏的武器,在它们所处的时代,又是什么样的价位?它们的昂贵程度,是否也同样令人咋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古代武器的价格换算成今天的货币。那样的比较不仅不准确,而且忽略了时代.............
  • 回答
    好的,为您构思一篇包含“江南,古代,武侠,纯爱”元素的小说片段,并力求自然流畅,无AI痕迹:曲尽江南烟雨画,此情只与君听江南,总是一副温吞的模样,连雨水也带着几分缠绵。青石板路湿漉漉的,倒映着岸边依依杨柳和一袭青衫的身影。他叫陆离,一个江湖上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剑客,剑法谈不上绝世,但却有一股子不动声色.............
  • 回答
    古代武林门派的生存之道,绝非仅靠比武切磋那么简单。它们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地下王国,有着自己的经济体系和运作模式。想要深入了解,就得扒开那层神秘的面纱,看看这些隐藏于深山老林或闹市之中的组织,究竟是如何“赚钱”并维持运转的。一、核心盈利:门派绝技的“价值输出”这是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门派之所以.............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总有人觉得古代武功高手就跟开了金手指似的,天下无敌,谁也奈何不了。但你要真这么想,就有点太简单化了。咱们先得明确一下,古代的“武功很高”到底是个什么概念。那不是现在电影里飞天遁地的神仙,更像是精通十八般武艺,力量、速度、技巧都远超常人。比如,力能扛鼎,一拳能打倒好几个人,或者轻功.............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找一种既方便生产,又能派上用场的武器,那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咱们可不是身处工业革命的黎明,而是回到了一个手工劳作的时代。想大规模生产,那得从最基本、最容易获得的材料和技术入手。综合来看,我觉得弓箭绝对是首选。为什么是弓箭?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一、 材料易得,根植于古代文明 弓身:.............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中国古代,那些身披华服,怀揣绝技的贵族们,在比武切磋、剑术对决的场合,究竟会穿些什么?这可不是随便一件衣服就能打发的,背后有着相当讲究的说道。首先,得说清楚,“习武、练剑、决斗”这几个场合,在穿着上是有区别的,而且随着朝代变化,风尚也会有所不同。一、日常习武与训练:在平日的武艺训练中,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