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古代武将骑马冲锋究竟怎样使用长枪的?

回答
中国古代武将骑马冲锋,使用长枪的技巧,那可是一门大学问,绝非简单地将枪往前递那么容易。想象一下,战马奔腾,尘土飞扬,将士们身披铠甲,手中紧握长兵,那种气势,那种杀气,足以震慑敌军。

首先,长枪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古代的长枪,通常指的是“槊”或“矛”一类的长柄武器,长度根据骑兵的习惯和战术需求有所不同,一般在二丈(约6.6米)到三丈(约10米)之间。枪头的设计也多种多样,有的是简练的锋刃,有的则带有血槽或者更复杂的钩刺,以便在刺击的同时能造成更深的创伤或方便拔出。

上马与持枪的准备:

武将骑马,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固持枪。战马在冲锋时,速度极快,而且可能会因为地形、敌人的阻挡而出现颠簸、转向。长枪又长又重,如果持握不稳,很容易被甩脱,甚至伤到自己。

握持方式: 武将通常会用双手握持长枪,但不是死死地攥住。右手稍靠前,左手稍靠后,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支点。握持的位置会根据冲锋的方向、敌人的远近以及武将自身的臂力而微调。左手如同一个“固定器”,右手则负责主要的“发力”和“操控”。
枪身位置: 在开始冲锋时,长枪一般会斜向下方,枪尖指向前方偏下一点,这样既能保持一定的平衡,也能在接触敌人时,更容易找到攻击的角度,同时避免枪尖过早地触碰到地面。枪身不会完全直立,而是微微前倾,顺应马匹的冲力。
身体与马匹的配合: 武将的身体会微微前倾,与战马的动作保持一致。在马匹奔跑时,武将的重心会随着马匹的跳跃和摆动而调整。长枪的重量会通过双臂传递到身体,再由身体分散到马鞍上。

冲锋过程中的发力与技巧:

当马匹提速,进入冲锋状态,长枪的使用就变得复杂而精妙。

1. “驾枪”: 在接近敌人时,武将需要将长枪“驾”起来。这意味着将枪尖抬高,使其保持在腰部到胸部之间的高度。这个过程需要精准的控制,既要让枪尖对准敌人的要害,又要避免枪头太高而失去平衡。
2. 借力打力: 冲锋的力量主要来自马匹的速度。武将不是用蛮力去刺,而是将身体和马匹的力量汇聚在枪尖上。当马匹奔向敌人时,武将的重心会向前,通过手臂将力量传递到枪上。就像将长枪变成一条“长矛”,随着马匹的速度,“射”向敌人。
3. “点”与“扫”:
点刺: 这是最主要的攻击方式。当马匹与敌人近距离接触时,武将用尽全身力气,配合马匹的冲力,将枪尖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角度刺向敌人。目标通常是敌人的头部、胸部、腹部,甚至腿部。关键在于“借力”,不是自己发力把枪送出去,而是让枪顺着马匹的速度“冲”出去。
扫击(或称“拨”): 当遇到挡在正前方的敌人,或者敌人躲避不及,枪身可以进行横向的扫击,用枪杆或者枪尖的侧面将敌人击飞、击落马匹。这种技巧在近距离交战时尤其有效,可以将挡路的敌人迅速清除。
“撩”: 有时也会用枪尖从下往上撩击,攻击敌人的下颚或者马匹的腹部,造成出其不意的打击。
4. 调整角度与节奏: 冲锋过程中,敌人的阵型并非整齐划一。武将需要根据敌人的反应,不断调整枪的角度和攻击节奏。可能需要躲避敌人的长矛、弓箭,可能需要绕过障碍物。这一切都依赖于武将与马匹的默契配合,以及对战场形势的快速判断。
5. 保持枪的“弹性”: 好的骑兵,在刺击后,不会将枪完全拔出,而是会根据情况,保持枪的“弹性”。例如,刺中敌人后,如果敌人还在马背上,可能通过枪杆的晃动,将敌人甩脱;如果是击中地面,则可能顺势借力,让战马继续前行。
6. 连续攻击: 一次冲锋并非只刺一次。如果第一枪未能击中要害,或者敌人躲过,武将需要迅速调整,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刺击,或者转换成扫击。这需要极高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

关键点总结:

不是蛮力,而是技巧与力量的结合。
重在“借力”,将马匹的速度转化为枪的力量。
精准的“点刺”是核心,辅以“扫”、“拨”、“撩”等辅助技巧。
身体、马匹、长枪三者融为一体,协调一致。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快速的反应和灵活的调整。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武将骑马冲锋使用长枪,是一门融汇了骑术、枪法、战术、身体协调等多种技能的复杂技艺。它需要长期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人马合一、枪随意动的境界,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这是一种充满力量、勇气和智慧的战斗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历史上是有很多图像文献史料留存的。

其中描绘最详细且最写实的,应该数清乾隆时期西方画家郎世宁所做的《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卷》。

懒惰一下,不自己写了,引摆渡资料:

《清郎世宁画阿玉锡持矛汤寇图卷》的主人公阿玉锡,新疆准噶尔人,有罪应锉臂,后转向清廷投效。高宗闻其勇敢善战而召见,赐银,擢侍卫。1755年(乾隆二十年)平定伊犁时,於格登鄂拉立战绩。高宗为之作歌,七月命阿玉锡入觐,召郎世宁为之作持矛汤寇图。

1755年(乾隆二十年)准噶尔汗达瓦齐(Davatsi)与沙俄勾结叛乱, 在清军夹击下,仓卒逃往伊犁西北格登山区(今新疆昭苏县)据险顽抗。五月十四日阿玉锡(Kalmouk Ayusi)率领二十余名蒙古骑士乘夜突袭其营地,奋勇冲杀,放鎗呐喊,全营多不战而逃。达瓦齐南走天山,后为乌什城主霍集斯所擒,准噶尔内乱暂告结束。阿玉锡立下战功凯旋归来,同年七月受乾隆召见,为表彰其功勋,命郎世宁为他画像,十天画完此卷,此年郎氏六十七岁。

从图中可以看见,阿玉锡是单手持矛进行冲击杀敌,在长矛的矛头和木杆的连接部位,装有防止此部位被大力冲击导致折断的折铁,这和西方长矛一样。另外,长矛杆上装有背带,可以被套在使用者肢体上。这个装置,在敌人掉落的长矛上也有。

这种使用长矛的方式,通常是瞄准自己右前方的敌人进行攻击,在击中敌人后,长矛顺势向右侧横摆出去,甚至可以让长矛摆向自己身后,避免自己被巨大的冲击力撞落马上和折断武器,同时依靠马匹冲击速度迅速将长矛抽离敌人尸体,再回复冲击姿势进行下一轮冲击。

当然,如果冲进了敌人密集阵形,就只能丢弃长矛抽佩刀作战了……

此图上,阿玉锡未见带长佩刀,因此他装备的应该是清军骑兵专用的另一种标准制式武器——顺刀。

顺刀,按乾隆朝制定的《皇朝礼器图式》,是前锋左、右翼营的制式武器之一。记载入下:

实际上,这种武器使用非常普遍,基本上所有不带佩刀的骑兵都会带一把顺刀。这是一种介于餐刀和佩刀之间的刀具,比匕首长,比佩刀短。

然后……正好我手上有一支清右翼前锋营的顺刀,因为它的刀刃没有起脊……它长这样……


冲击骑兵没有了长矛之后,那只好将就着用它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古代武将骑马冲锋,使用长枪的技巧,那可是一门大学问,绝非简单地将枪往前递那么容易。想象一下,战马奔腾,尘土飞扬,将士们身披铠甲,手中紧握长兵,那种气势,那种杀气,足以震慑敌军。首先,长枪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古代的长枪,通常指的是“槊”或“矛”一类的长柄武器,长度根据骑兵的习惯和战术需求有所不同,.............
  • 回答
    说到中国古代的“士”,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身着布衣,却目光如炬,口吐莲花,手持简策,怀揣天下苍生的人——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并非什么王侯将相的出身,而是以一个“士”的身份,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最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为什么我如此喜.............
  • 回答
    说起中国古代武将的身高体重,这可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关联到我们对历史人物的想象,以及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我们现代人,特别是如今社会上大家普遍的感受,往往觉得古代人普遍比我们矮小,但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古代武将的身高与体重:想象与现实的差距首先得说,我们脑海里那些“顶天立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回答中国古代武将/侠客能不能打得过现代MMA选手,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不仅仅是冷兵器和拳脚的对决,更是规则、训练、科技、身体素质,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全面较量。先说说中国古代的武将和侠客,他们有什么厉害之处?中国古代的武将,尤其是那些名垂青史的,那都是经历过.............
  • 回答
    在中国古代波澜壮阔的战争史中,武将的个人武力值,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且极具影响力的因素。但要说它有多“重要”,这就好比问一辆战车的马匹有多重要一样,它很重要,但并非唯一决定胜负的要素。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而且往往是与时代背景、战争形态、战术思想以及将领的其他能力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咱们先别急.............
  • 回答
    明朝第一武将徐达能否在中国古代名将中挤进前十?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聊聊徐达这个人,以及我们评价“名将”的标准。徐达:开国之基的砥柱首先,咱们得说,徐达绝对是明朝开国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没有之一。他被封为魏国公,位列“开国六公”之首,这是什么概念.............
  • 回答
    中国古代武术的水平,这可真是个让人着迷的话题。要说它的“水平”,不能简单地用现代体育竞技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完全套用武侠小说里的夸张描写。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体系,渗透在军事、社会、哲学甚至日常生活中。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古代武术的“本体”。它不是单一的“拳种”,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涵盖了徒手搏击.............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中国古代,那些身披华服,怀揣绝技的贵族们,在比武切磋、剑术对决的场合,究竟会穿些什么?这可不是随便一件衣服就能打发的,背后有着相当讲究的说道。首先,得说清楚,“习武、练剑、决斗”这几个场合,在穿着上是有区别的,而且随着朝代变化,风尚也会有所不同。一、日常习武与训练:在平日的武艺训练中,首.............
  • 回答
    谈到中国古代有没有武功这件事,我的看法是有的,但肯定不是大家看武侠小说或电影里那种“飞檐走壁”、“隔空伤人”的玄乎劲儿。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弄清楚“武功”这个词在古代到底是个啥概念。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技艺,是人们在生存和战争中摸索出来的与人搏斗、防身自卫的一套方法.............
  • 回答
    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长河中,确实存在着与日本大铠风格迥异,但同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代表性的武士盔甲。不过,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归类为“武士盔甲”,因为中国古代的军事体系和文化语境与日本有着显著的不同。“武士”这个词在日本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阶层和军事职业,而在中国,更多的是将参与战争的士兵笼统地称为“.............
  • 回答
    古代武将是否需要像影视作品里那样冲在最前面,亲自带头杀敌?这个问题,咱们得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影视剧里那叫一个“酷炫”,主角光环一开,将军持着宝剑,浑身浴血,在万军之中纵横捭阖,打得敌人屁滚尿流,看得人热血沸腾。这当然是为了艺术效果,是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但要说到古代战场上真实的将领,那情况可就.............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观察,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兵器发展、文化认知、以及影视表现的诸多方面。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的武侠世界里,双手大剑不如欧洲那么常见。首先,咱们得从兵器本身的实用性说起。1. 战术和战场环境的不同: 欧洲的背景: 欧洲很多时期,尤其是中世纪,战争形态很大程度上是围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古代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核心逻辑。为什么我们似乎更倾向于“朝贡”而非“殖民”?这背后,其实是历史、地理、文化、经济乃至战略观念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历史经验与“大一统”的逻辑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有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大一统”。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
  • 回答
    要说一个古代王朝中期,普通农家出身的普通人,是走科举路子当上五品文官难,还是投身军旅成为五品武将难,这实在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两种路子各有各的“坑”,也各有各的“机会”。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说道说道。科举之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步步惊心首先,说说科举。这条路,说白了,就是“读书人的出路”。.............
  • 回答
    如果没有金庸和古龙,中国还能有武侠吗?这个问题,就像问如果没了春夏秋冬,我们还能感受四季分明吗?答案是,当然还能,但那份独特、深刻、甚至有些浪漫的韵味,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金庸和古龙,这两位巨匠,他们不仅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者和巅峰,更是用他们的笔触,为“武侠”这个概念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和灵魂。要.............
  • 回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历程中,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见证过时代变迁的老装备,虽然已不再是战场上的主力,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技术价值依然不容忽视。即便在苏联解体(1991年)之后,甚至追溯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之前,仍有不少这样的“古董级”装备在中国军队中继续服役,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或者在.............
  • 回答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步兵和骑兵在战场上的主导地位使得长柄武器成为了绝对的主角。而在众多长柄武器中,长枪和长矛无疑是最为普及和流行的一类。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其自身的设计、制造、使用以及战术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首先,从武器本身的构造和原理来看,长枪和长矛拥有最直接有效的杀伤方式——刺击。 相.............
  • 回答
    要探究为什么古典时代的中国军队不像古典希腊罗马那样,以投矛和标枪作为主要武器,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地理、文化、技术以及军事战术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一、 地理与作战环境的差异: 希腊的城邦与骑兵的相对弱势: 古希腊地理破碎,多山地和海岸线,虽然也有平原,但整体而言,.............
  • 回答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被奉为经典,而当今网络玄幻小说却未能获得同等广泛的认可,这背后涉及了文学创作的演变、读者审美的变迁、时代背景的影响以及市场运作等多个层面的原因。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文学创作的深度与广度 1. 人物塑造的立体与复杂 金庸武侠: 金庸先生的人物塑造堪称一绝。.............
  • 回答
    古龙先生的《武林外史》之所以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那位永远孤独却又充满魅力的沈浪,以及那令人扼腕叹息的剧情之外,两位绝世佳人——朱七七和白飞飞,更是引发了网友们经久不衰的讨论。这场争论,说到底,是读者们对于“理想伴侣”和“真实人性”的不同解读,是关于爱情观、价值观的碰撞。朱七七:千金小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