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答主都没有答到点子上。
因为古代,至少是清朝之前,云南究竟重要不重要,在国家层面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是无法准确得知的,因为年代久远,文献上的只言片语我们很难准确得知实际情况,但是呢,至少我们从历史上知道,哪怕强大如南诏,也是蹲在云南一隅,对整个中国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我们就可以认定,云南,在清朝之前,在我国处于一个完全不重要的位置。你不用拿滇王金印反驳我,一个金疙瘩啥也说明不了,日本还有倭奴国王印呢,能说明啥。
其实在清朝中前期,云南也是一个边陲省份,和其他地区的联系也仅限于茶马互市。
但是,这个事情在晚清时期被彻底改变了,首先,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云南机械局建立,伴随当然还有一批现代工业。清末新政,云南有了云南讲武堂建立,还有一大批新式小学中学为云南培养了大量的现代人才。但是这些依然无法使云南成为一个重要的省份,还只是云南闪耀在中国大地的前夜。
滇越铁路,第一次把云南拉进了世界经济循环,因为直通作为法国殖民地的越南,所以云南获得了比大多数内陆省份还要优越的条件,同时,由于外国资本的渗入,导致了云南经济空前繁荣,重要的碧色寨车站,是当时的一类货运站,拥有美孚,壳牌等跨国托拉斯的一类仓库仓库,而昆明因为对外交流,也一跃成为了国内革新样板,最文明的城市之一。滇军以一隅之地,在民国前半叶几乎左右整个南方局势,后来也能以一隅之地周旋多年,滇越铁路功不可没。在这个时期,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在全国政治经济版图中,地位还不如云南。
这才是云南存在感最高的时候,什么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最出名,简直胡扯,那是因为大军出名,战争出名,云南作为战场跟着出名了,而云南作为主语和一个经济政治实体,空前绝后的地位就是在滇越铁路兴盛时期。但是随着世界地缘政治的变化和国内建设的开展,云南对西方交流通道在建国以后尤其是法国退出越南后再次断绝,而云南如果没有直接对外通道,在国内处于一个交通网络的末端,而鉴于中南半岛的经济状况,作为边境,中南半岛带给云南的乱,大于收益。所以云南的地位再一次变得不重要起来,说白了,位置决定一切啊。
【7.29补充了些网上搜的图片方便理解,侵删。】
没人邀,自己来的,手机打字好痛苦。
老表,我们是真的很想出去逐鹿中原呢!真呢!但是这个路真的不好走,还有这个气候,真的不适应!
西南十万大山天然屏障,交通极其不便,瘴气弥漫,植被茂密,无人区多,山多田少,盛产各种只存在于山海经和中原人小说里的毒虫猛兽,外人进不来,我们出不去,长期与世隔绝,生产力不高,没法完成云南内部的大统一,不高度统一,就没实力敲开走进中原的大门。外部思想进不来,云南的老祖宗自己演化不出来大一统征服星辰大海成为海贼王的思想,我们自己就意识不到原来我们可以出去解放全人类!
而且就算让段誉在世嬴政附体,人人会六脉神剑凌波微步,骑着大象孔雀,拼尽全力往东北方向扩张三个云南的版图,我们也才刚走到荆州附近蚩尤后裔苗族侗族土家族的地盘,那里在古代中原人眼中还是南蛮之地,离逐鹿中原还远着呢……
讲真!以古代云南的尿性,我们出去逐鹿中原估计是以寨子为单位,因为我们自己一个地级市范围内都统一不起来,别说太大范围,搞笑的说光一座山我们都有几个政权,山脚是傣族的,山腰是壮族的,山顶是彝族的。在滇东文山一带就有一个说法,彝族把山头,龙族把龙头,壮族把坝头,汉族把街头。各民族间要花姑娘不要战争,大多数时间互不干涉和睦相处。(把,掌握的意思。龙族,即傣族。龙头,即河流。坝头,即湖泊。街头,即城镇聚落。)
全云南范围内,民族分布简单粗暴的可以分成,滇西是藏族的,往东过来点是白族的,再往东过来点是彝族的,再过来点是壮族的,再过来点就到广西了,南边是傣族佤族和哈尼族的,中间是乱七八糟几十个语言不通,文字不同,文化各异的少数民族的。
民族太多了,如果去过云南的人应该知道,香格里拉人说话昆明人大多听不懂,丽江人说话版纳人大多听不懂,某些牛逼的地区,一个县里都有好几种互相难懂的方言,县一中里同学平时交流如果不用普通话,就只能一脸懵逼的听同学逼叨叨逼叨叨自己听不懂的另一种中国语言,感慨天朝地大物博之神奇,文化博大精深之瑰丽,从此立志这辈子也不出去。
而且最主要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闲来没事不像北方兄弟喜欢骑马打架,我们喜欢唱唱山歌,比如老司机带带我之类的,采采蘑菇,吃吃菌子,然后中毒死掉一些兄弟,还有和彝老表围着火把跳跳舞喝喝包谷酒,要不和傣老表蒙着傣锦在芭蕉林里对对歌,调戏调戏小姑娘,三月三观音市邀着白族老表赶赶花街,去蝴蝶泉逗逗五朵金花,正月十五和纳西老表在棒棒节玩玩棒棒,上茶马古道赶赶骡马会,再或者一大群人跑版纳广场上泼泼水,看看薄衣美女湿身走光,多爽。
所以民族性格上,云南地域的人虽然剽悍,就算部分少数民族兄弟喜欢打架,哪怕是打群架,但都不喜欢打仗,倾全族之力发动侵略扩张战争向来没市场,民族性的不好战。打架今天打了明天气消了还能在一起开车唱歌吃菌喝酒,打仗今天打了明天坟头草三丈高就只能吃元宝蜡烛了……放着好好的青干鸡枞见手青不吃要吃清香元宝蜡烛,憨包噶?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路太难走了,大型部队行军困难,山多原少,地广人稀,便于隐藏,很少出现能导致部落间互相吞并的大型主力决战,双方实力都没悬殊到哪去,长期对峙的结果就是大家不如和平相处,地图上直线距离30公里,我们实际要走一百多公里,还要爬山,下水,打蚊子,砍树,开路,架桥,一路上还有毒蛇,毒菌子,毒气,毒虫,毒草,老熊什么的,哀牢山山里就因为交通闭塞,上世纪80年代山里都还存在烧山撒种靠天吃饭的刀耕火种聚落,我党进去泼洒人民政府的光辉,他们一脸门清的笑问当今皇帝是谁。这种自然条件下,我30000老司机从昆明去香格里拉打仗,走到大理附近就废的只剩300斯巴达了……
所以第一个原因,云南路太难走了,对于古代人来说自然条件太恶劣了,大家统一不起来,力量不足以逐鹿中原,就算历史上有名的南诏和大理政权,对云南大部分地方都做不到中原程度的军事占领和政令统一,大理发出的命令西双版纳爱理不理,南诏皇帝说走打去四川煮川味气锅菌,曲靖说不去不去普洱说管你管你……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就算高度统一了,想出去也出不去啊!
往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往南,缅甸和越南一直在揍,再南就是恶劣的热带雨林古代人占了没意思,
往西,西藏高原你爬不上去,而且藏族老表紧密团结在政教合一的吐蕃政权下,打不过,
往东,广西和贵州的生存条件比我们好不到哪去,我们老司机的山歌又唱不过广西刘三姐,占下来对歌对不过人家婆娘都讨不到,而且广西壮族老表又多又团结,万一打不过菌子都被人家抢了。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难道打下来后天天就着老干妈喝茅台?万一爱上老干妈,菌子怎么自处?
出不去啊!难道我带着部队走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然后逐鹿中原?还不如唱唱老司机呢!
最后,就算出去了,估计没几天我们又回来了,因为云南以外每年冬天都会经历可怕的东西,天上会落下刺骨的白色固体....
而且太可怕了,世界上居然有地方气温可以超过38度,天啊!人到38度都发烧了吧别说天气!
而且!而且!要是出了云南我上哪吃菌子去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你们有菌子吗?你们没有!
什么?逐鹿中原=没有菌子吃?
泥煤谁爱去谁去,我们有老司机和菌子就够了,切!
400赞了谢谢各位老司机!谢谢各位老表!
抖个事,云南人痴迷的菌子中最精华的那一类暂时是无法人工养殖的,不然它的价格也不会跟神户牛肉一样贵了比如我最爱的鸡枞菌。云南有个谜语,天上不撒子,地上不开花,越嫩越好吃,老了不吐渣。指的就是菌子,只有野生的,大山里的,透着雷电暴雨与雾气虫蛇的,才是我们最爱的!
其实云南除了菌子还有好多好多奇怪的好吃的呢!比如饵哙,榨漠,榨肉,町咕噜,腌菜,生腌鱼,鲜花,花瓣,树叶,树枝,树根,草根,蚂蚁,蚂蚁蛋,蚂蚱,蚂蟥,蚊子,生牛血,牛血炖牛杂,蜜蜂,蜜蜂蛹,马蜂蛹,蚕蛹……
700赞,第一次回答,被戳中虚荣心的G(老司机)点了。
上福利。
作为一个长期往返于云南和全国各地的老司机来说,其实山歌,过桥米线,菌子,聂耳,郑和,蔡锷,西南联大在外省眼中都不是对云南最大的印象吧?
他黑不如自黑,我想,外省人眼中的云南,下面这玩意儿更具符号意义更出名也更有存在感吧……
这是我在宁夏做培训的时候拍的,仅用于宣传教育!
珍爱老司机,远离黄赌毒!
菌子多美好,何苦去吸毒。
3333赞~啊嘞?233333.....
我把文中提到的东西找了点图片,更直观些。一直在外边只能用手机,等回家用自己电脑了再发车。
【注:图片来源百度,侵权就删】
1、云南地形图(出不去的天然屏障)
“”绿“”的不是老司机的,“”黄“”的才是。
不难发现进入云南后越来越黄越来越黄,滇西北黄的都发白了....
2、繁杂的民族分布
下图是简单粗暴的分布:
(图中楚雄这边是彝族多一些,文山这边是壮族多一些)
3、和彝族老表围着火把,拉着姑娘,喝着包谷酒,唱着歌,跳舞
下面这张是前几天玉溪市某县火把节的:
4、阿西吧!私信里的老表们,棒棒节玩棒棒不是我发明的,真的有!你们看!
5、嘿嘿、下面是老表最喜欢的泼水节.....
6、当然最后,云南人虽不好战,但要是惹得老司机发民族脾气,就不是仿外地人的砍刀钢管街头喋血了。
下面是今年7月某县,注意是今年七月一个月,而且只是一个县,收缴的民间藏枪。
温馨提示:
私藏枪支危险违法,请及时上缴!
遵纪守法,做合格老司机!
待补充。
谢邀。
我说一个原因:历史上多数时间,云南要么不属于传统王朝(汉以前),要不就是羁縻领土。
之前参观一个云南博物馆,在石寨山挖出了一颗滇王之印,这是云南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
印证了司马迁《史记》的记载的有关汉武帝“赐滇王王印”的历史事件。
而这个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行到了汉朝。公元前附近了。
也就是说,传说中的炎黄大战蚩尤,历史中的禹治水启家天下,商汤武丁盘庚,武王伐纣,周公辅政,再到后来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以及秦一统天下,楚汉之争甚至到汉武帝北击匈奴。
这些辉煌的历史跟云南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我画了个图,就按照最早的滇王之印的出土为例,这个时候,已经是汉朝了!
说明:这个图基本上按照时间尺度划分的。BC表示公元前
—————从统治角度——————
在看一下中国历代疆域图:
这个图里,我们可以看到,到了西汉时期,中国才正式把云南的昆明一代纳入了管辖范围。
后来加上蜀汉诸葛亮对该地的不断改造,使得云南东部地区开始进入了中国的视野。
而汉朝灭亡100年后,云南就出现了个新的国家爨氏,维持了近400年。
到了后来隋唐时期,更是出现了六诏到大理这一系列的国家。
直到元朝灭掉了大理国,从此云南才完整的属于中国。
可以说,一部云南历史,就是一个中国边疆史的缩影,一个样本。
当一个政权接收了新的土地的时候,一般存在三种管理方式:
1. 给土著贵族封爵,中央政府仅派遣联络官
2. 派驻总督进行军管但是地方事务由土著自治
3. 按照原本土的方式直接管辖
这三种模式应用范围如下
1分封土王:适合管理主动表示臣服的异文化地区。在这种地方,中央直接管理难度太大且成本太高,不如直接甩手给地方贵族方便,需要的时候拿点保护费借点兵丁。这种方案的坏处就是地方贵族不会想着中央,分离倾向很重,经常反水。这就是所谓的羁縻体系~在中央政权衰弱或者战略重心转移的时候很容易脱离。当然,羁縻地区的脱离对于中央政权的影响有限。
2 总督军管:适用范围在二者之间。距离太远的同文化地区或者接近本土且比较重要的新征服异文化地区。如果移民和文化同化比较顺利,就可以逐渐向直接管辖过度(罗马帝国对于新征服领土的处理);反之则有退化成羁縻甚至分离的风险(高仙芝之后的安西都护府,英国的北美殖民地)。
3 直接管辖:比较适用于该地方土著的文化已经被同化或者存在大量来自政权腹地的移民的情况,同时要求该地方同政权本土的交通方便。这种管理方法虽然开支比较多,但是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如此稳定下来之后,这片土地就会变成“本土”的一部分。
怎么看待「俄国是侵占最多我国领土的国家」这种说法? - 历史
如果从汉武帝击败古滇王国并纳入中国版图。
那么云南经历了上述完整过程,事实上,大部分历史上,云南如果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区的话,是2,3两种模式并存。
即对于东部地区,主要是按照王朝本土模式管理,而对于西部南部地区,主要按照地方自治模式管理。
甚至到了明清时期,云南依然存在大量的土司阶层,这是羁縻体系的典范。
直到清朝结束,整个云南地区才正式的按照了中原本土的方式。
一定要区分羁縻领土和领土的区别。
羁縻政策_百度百科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历史上,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聚集地都是羁縻领土,核心地段是汉地十八省,这一观念甚至到了校长那里还保留着。
下面引用一段文献的内容介绍汉族移民和云南统一
林超民 汉族移民与云南统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益州郡,并在建立郡县的同时实行屯垦戍边的政策,大量汉族人口迁移到云南,作为边郡的主要社会基础,为维护汉王朝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三国两晋以后,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发生"异化",出现了"以夷变夏"的"夷化"趋势。
天宝战争以后,唐朝兵败退出云南,出现了长达500年的南诏、大理的自治独立局面。
元代建立云南行省,并在云南推行民屯与军屯,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粮饷,增加了国家赋税,更重要的是维护祖国的统一,保卫边疆的稳定。
明代在云南推行卫所制度,大量汉族军户进入云南,使"夷多汉少"的居民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原住的夷人与土著的汉人合为"云南人"。
清代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及汛塘制度,越来越多的汉族移民不断进入云南,并进一步渗透到坝区边缘与山区腹地。在推进移民殖边的过程中,伴随着实施改土归流、开科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汉文化在云南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传播,云南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与中原结成一个整体,而且进一步确立了民族国家的普遍认同,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族进入云南,经历了最初的羁縻,到后来的夷化,到后来的自治,最终成为一个行省,其发展过程中,汉族人口的比例和不断的迁入作用巨大。
最后声明:
本文只是解读历史,而非分裂主义,更不是歧视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