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这种情况,正常来说在明英宗刚回来的时候,应该有一名官员站出来弹劾明景帝。称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今天下已定,缓急已安,二君并在,当正位君臣。夫兄友弟恭,古之道也。孝弟也者,仁之本欤。故今君虽临危不苟,扶倾济危,宜当避位,不可恋栈。
核心意思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把明英宗和孙太后架在火上烤。也就是传说中的小骂大帮忙。
然后明景帝就出宫到城外住着就好了。以退为进嘛。实际上,明英宗回来的路上,明景帝就应该到南京去“巡视”。
接着自然有人弹劾明英宗,以其废国误军、倾覆朝廷,不可仍居帝位。
再有人游说孙太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昔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赵之长安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挟重器多而不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则无以自托于朝。今土木之变,覆军杀将,君父为虏,天下震骇。欲作无事,可乎?宜早定分寸,不为今后之忧。前事不蕺,恐成大祸。
最后再拿着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不可为主的名义,说一些当降为公、然曾为君父、当存体面、宜取近地封王、犹为一方之君的话,封明英宗去河北河南山东哪里挑个地方做王就可以了。
皇帝变成亲王,政治上没了这个皇帝,这就不等于把明英宗杀了吗?
政治消灭就可以了。你还真杀了他?那你算什么东西?
因为他是一个废物,从身体和心智上都是。
朱祁钰在被拥立的时候,以为是大臣们作乱要杀他,吓得尿裤子。可见这人有多废。当时的局面,就算朱祁钰是个晋惠帝一样的弱智,也只能抬出来镇场面了。反过来说,朱祁钰的作用,也就是木偶罢了。
朱祁钰年纪轻轻20多岁就不止一次病危,唯一的儿子也早死,可见其身体底子差到什么地步,其心智能强到哪里去?
蒙古退去以后,大臣们看看坐在台上的的那个尿裤子废物皇帝,跟以前的敢于御驾亲征的前任比起来,差距是眼见得越来越大,也是越来越对朱祁钰失望。
他哥朱祁镇就算弄砸了很多事,至少是一个身心正常,智力不低,而且性格坚定,有个人魅力的君主。
朱祁钰想不想杀他哥?说不定也想,但是毕竟不能名正言顺的杀,要靠信得过的死心塌地的心腹去执行。可惜,废物皇帝有心腹吗?就算有人想博名利,看到这个病怏怏,做事犹豫不利索的皇帝,心也凉了半截吧。
朱祁钰不在第一时间弄死朱祁镇,以后就没机会了。因为大家再一次看出他有多废,再不会有人替他干这种要灭祖宗十八代的活。
其实孙太后的势力也好、于谦们的压力也罢,都并不能起到决定性因素。
朱祁钰毕竟不是傀儡皇帝,真要一意孤行,谁也拦不住。
就算明面上解决不了,皇宫里也多的是人愿意帮他私下执行。
可以说朱祁钰在每一个阶段的选择都没有错,他只是做出了一个普通理性人都会做出的选择,然后多了点拖延症和时运不济罢了。
1. 在他身体健康、儿子朱见济也健在时,
此时可以说是大局已定,根本没必要再去管那个已经丢脸到失去一切权力可能的哥哥。
比起朱祁镇,显然处理朱见深还更有意义一点,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假设在平行宇宙朱祁钰暗杀了朱祁镇父子,最后又正常寿终传给儿子朱见济。那回想年轻时的这一番作为,才真是要追悔莫及。
后世读史,一个好好的强化版汉明帝,沦为了第二代赵光义。
2. 而在朱见济刚死的时候,作为一个证明自己能生儿子的皇帝——我还这么年轻,急什么?
谁能想到,短短三年时间,三十岁不到的身体说垮就垮了。
3. 等到他重病之时,众所周知,一个所有人都知道快死的皇帝,就不再具备完整权利了。
好在……于谦大权在握,哥哥也应该没脸再出来见人了吧?
他就算脸皮厚,也不可能疯癫到冒险去造自己亲生儿子的反啊。
4. ……
于谦啊于谦,你就真的如此拙于谋身,连全家性命都不顾吗?
哥哥啊哥哥,你真就疯起来连自己亲儿子的皇位都夺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