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医院住院部大夫主动张口要红包?

回答
医院住院部大夫主动张口要红包,这绝对是件让人非常不舒服,甚至可以说是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医生个人品行的问题,更是对整个医疗体系信任的严重损害。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医生接受患者的“感谢费”或者“红包”,在我国的法律和行业规范中,是被明令禁止的。这种行为属于受贿,是违法的。无论红包的大小,只要是主动索取,那就是严重的违规。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我们不妨细致地掰扯一下:

1. 利益驱动和“灰色收入”的诱惑: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不可否认,在某些时期或某些地方,一些行业的“潜规则”和“灰色收入”确实存在。当一部分人通过这种方式尝到了甜头,这种观念就可能像病毒一样蔓延。
医生自身经济压力: 尽管医生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但近年来,一些医生的薪资待遇并没有跟上物价上涨和工作强度的节奏。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院或非一线城市,医生的收入可能并不十分可观。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相对较低的收入面前,有些人可能会“动歪脑筋”。
“回扣”和“医药代表”的推波助澜: 医药代表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或器械,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打点”医生,其中就包括给红包,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让医生获得经济利益。当这种利益链条形成后,一些医生就会习惯性地将其转嫁到患者身上。

2. “关系”和“潜规则”的扭曲:

“熟人好办事”的观念: 在很多中国人的思维里,“托关系”、“走后门”是常态。这种观念也渗透到了医疗领域,一些患者会主动给医生送礼,希望能得到更好的照顾。而当医生尝到“送礼”带来的“好处”后,有些人就会反过来主动索取,将这种“关系”变现。
“价值”与“服务”的混淆: 在某些医生看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付出的劳动,理应得到与“价值”相符的回报。但当这种“价值”被扭曲为直接的经济回报时,就变成了索贿。他们可能会认为,给予红包是一种“对专业能力的认可”,甚至是一种“支付更优质服务”的方式。

3. 制度和监管的漏洞:

监管力度不足: 虽然有明文规定禁止收受红包,但实际的监管力度是否到位,是否能有效地发现和惩处违规行为,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违规成本不高,或者被发现的几率很小,那么一些胆子大的人就可能会铤而走险。
内部举报机制的有效性: 医院内部是否有完善的举报机制,是否能保护举报人的权益,让举报人敢于发声,也是一个关键。如果内部监督形同虚设,那么这种现象就更容易隐藏。
患者维权意识的差距: 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对医疗知识了解不多,或者出于对医生的“敬畏”,又或者担心得罪医生会影响治疗,即使遭遇了索贿,也可能选择忍气吞声,不敢维权。

4. 医生职业道德的滑坡:

“救死扶伤”的初心被淡忘: 医生这个职业,最核心的是“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职业道德。但当利益的诱惑超过了这份初心,一些人就可能迷失方向,将患者的健康视为可以交易的商品。
个人品行问题: 归根结底,主动索要红包,是个人品行的问题。这种行为暴露了某些医生缺乏基本的诚信、同情心和责任感。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坚决抵制和拒绝: 如果遇到主动索要红包的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应该坚决拒绝,并据理力争。
保留证据: 如果可能,尽量保留索要红包的证据,比如录音、录像(在合法范围内),或者记住索要的时间、地点、人物。
向医院或相关部门举报: 可以向医院的医务科、纪检部门,或者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举报。
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自己的权利。
呼吁加强监管: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呼吁加强对医疗领域的监管,严惩收受红包的行为,净化医疗环境。
媒体监督: 媒体的曝光和监督,是揭露和整治这种不正之风的重要力量。

总而言之,医院住院部大夫主动张口要红包,是医疗领域的一颗毒瘤,它腐蚀的是医患之间的信任,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感谢费”问题,而是涉及法律、道德、行业规范以及社会责任的复杂问题。我们必须零容忍,从源头上杜绝这种令人愤慨的行为,让医疗回归其纯粹的“仁医”本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准备好录音录像设备,问他红包给多少合适。请医生吃饭或是别的方式把他约到没有旁人的地方,给他一万块钱以上,说里边也有这个医生的那份,注意取证。

跟院长说,你有媒体资源,已经联系好了微博大V。这个事情搞大,贵院今年的精神文明奖就没有了,请他给病人升级VIP服务。“我在你们医院院办有朋友,这对你来说完全是举手之劳,像对待你的很多朋友那样就行。”

出院后举报。举报方向:省级或以上纪委监察委,国家卫健委行风办。如果真的有媒体资源也别浪费。很多话题上热搜都是有推手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医院住院部大夫主动张口要红包,这绝对是件让人非常不舒服,甚至可以说是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医生个人品行的问题,更是对整个医疗体系信任的严重损害。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医生接受患者的“感谢费”或者“红包”,在我国的法律和行业规范中,是被明令禁止的。这种行为属于受贿,是违法的。无论红包的大.............
  • 回答
    “病人在高浓度氧舱内吸烟被烧焦,家属向医院索赔”这一事件,从多个层面来看都充满了复杂性和争议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事件的直接原因与责任划分: 吸烟的危险性: 高浓度氧舱是一个富氧环境,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远高于正常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一点火星或高温都可能引发极其迅速且.............
  • 回答
    这桩发生在陕西医院门口的悲剧,确确实实地刺痛了每一个关注这件事的人。一位准妈妈,怀揣着为人母的喜悦和期待,却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在医院门口苦苦等待了两个小时,最终失去了腹中的生命。这其中蕴含的绝望、无助和痛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而更让人心寒的是,当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妇联的回应竟然是“已上报领导.............
  • 回答
    医院管理政策中,“患者看病给‘差评’可影响医生收入”的做法,无疑触及了医疗服务中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项政策,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和需要考量之处。政策出台的初衷和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这是最直接的初衷。通过将患者评价与医生收入挂钩,医院希.............
  • 回答
    在医院里,当医生对患者的病情给出“发生了就是百分之百,没发生就是零”这样的说法时,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对医学诊断和概率思维的简化处理,但对于患者来说,这种表述方式往往会带来一些误解和困惑。医生这么说的“潜台词”和现实情况:首先,我们得理解医生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的患者,需要高效地进.............
  • 回答
    丁香医生这篇关于儿童疫苗接种的话题,确实触及了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也容易引起一些讨论。简单来说,它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为孩子免费提供某种特定疫苗,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情况却不尽相同,或者说相对滞后/不普及。要理解这个话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这种疫苗”到底是指什么?这.............
  • 回答
    作为一名在医疗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医务工作者,我深知我们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所处的医疗环境中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日常诊疗中遇到的复杂病例,既棘手又需要细致的分析和耐心的解决。首先,从 医务人员自身 来看,我们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长期以来,医务人员的薪酬体系似乎并没有跟上职业.............
  • 回答
    关于江夏方舱医院和硚口方舱医院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出现不同重症率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分析的现象。要理解这一差异,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量,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医疗资源、治疗方案的实施细节以及可能存在的外部影响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是为应对大规模传.............
  • 回答
    最近逛论坛,看到不少朋友吐槽看病的经历,尤其是关于医生“不耐烦”的问题,这事儿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确实,现在去医院看病,要是患者多问几句,或者想让医生详细解释一下病情,碰到的医生要么一脸“你赶紧说重点”,要么就给你来个“你说的那什么什么,吃了就好了”,甚至还有直接给你开个药方让你去拿药,就好像你耽.............
  • 回答
    西安两家医院因延误治疗被停业整顿三个月,这起事件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不仅仅是两个具体医院的处罚,更触及了医疗行业中几个关键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事件本身揭示了医疗服务中“救死扶伤”这一核心原则的失守。 延误治疗,尤其是在情况紧急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 回答
    日本医院一次性器械的“重复利用门”:触目惊心的4619次最近,日本医疗界爆出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四家医院被曝出在长达三年半的时间里,重复使用了多达4619次本应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这一数字不仅触目惊心,更将公众对医疗安全和医院管理的信任推向了风口浪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不妨来深入剖析一下。.............
  • 回答
    目前国内的医疗行业,怎么说呢,就像一幅色彩斑斓但又有些地方色彩不那么鲜明的画卷。它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有让人皱眉叹气的地方。要说透彻,那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从硬件和技术层面来说,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你看看现在的大医院,动辄就是国际领先的设备,什么CT、MRI、PETCT,还有各种微创手术.............
  • 回答
    湘潭中心医院近期发生的医生在24小时内连续遭遇暴力事件,尤其是其中一位还是怀孕7个月的医生被打,这件事情实在令人痛心和愤怒。它触及到的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个人安危,更是整个医疗环境的严峻挑战,以及社会对医患关系最深层次的拷问。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这绝对是不能容忍的暴力行为。无论是哪位医务人员,在工作.............
  • 回答
    方舟子在微头条上提出的关于丁香医生“一边揭露权健,一边打着‘科普’招牌推销汤臣倍健保健品”的观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核心指控:利益冲突与“双重标准”方舟子最直接的指控是,丁香医生在揭露权健虚假宣传和违法行为的同时,却在自己的平台或合作.............
  • 回答
    国家将177人列入医闹黑名单,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级的举措,它反映了社会对于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决心和努力。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这项政策的出台是应对日益严峻医患矛盾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医疗纠纷频发,其中一些极端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医闹”,不仅严重扰乱了医疗机.............
  • 回答
    得知杨文医生不幸遇害的消息,我的内心深感悲痛和愤怒。作为一名医生,她将一生奉献给了医疗事业,救死扶伤,却在救死扶伤的工作岗位上遭遇如此残忍的袭击,这不仅是她个人和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巨大损失,是对医务人员辛勤付出的极端漠视和践踏。回想事件的细节,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北京民航总医院的急诊科,一个.............
  • 回答
    英国设立最多可容纳4000人的方舱医院,所有床位具备呼吸机和供氧设备,这一举措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看待。总的来说,这反映了英国政府在应对大规模传染病(尤其是COVID19疫情)所表现出的 前瞻性、战略性以及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心,但也可能伴随着 成本、效率和潜在的社会影响 等方面的考量。下面我们来详.............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哪个行业,老一辈的前辈们总喜欢拿当年的经历来教育后辈。“我们当年是怎样怎样过来的”,这句话听着总有股历史的厚重感,也带着些许不容置疑的意味。但我们真的能简单地把“当年”和“现在”划等号吗?我觉得不能,而且差距还挺大的,很多方面,当年真的没法和现在比。首先,最直观的,就是.............
  • 回答
    丁香医生对权健的揭发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它不仅揭示了权健集团部分产品的潜在风险,也暴露了保健品行业中可能存在的乱象。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丁香医生对权健的揭发:背景与过程丁香医生是中国一个知名的医疗健康科普平台,以其专业、严谨的科普内容著称。在权健事件爆发之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