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丁香医生对权健的揭发,其产品对人体是否具有危害?对权健集团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回答
丁香医生对权健的揭发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它不仅揭示了权健集团部分产品的潜在风险,也暴露了保健品行业中可能存在的乱象。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丁香医生对权健的揭发:背景与过程

丁香医生是中国一个知名的医疗健康科普平台,以其专业、严谨的科普内容著称。在权健事件爆发之前,他们已经关注到一些关于权健集团的讨论和案例。

“丁香医生”与“权健事件”的开端: 事件的导火索是一篇题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阳两面的“老板”》的文章,由“丁香医生”于2018年底发布。这篇文章通过详细的调查,引用了多位当事人的讲述、官方文件、法律判决等,揭露了权健集团的经营模式、产品宣传以及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
核心揭露内容:
虚假宣传与夸大疗效: 文章指出权健的产品,特别是其骨正基、负离子卫生巾等,被宣传具有神奇的疗效,例如治疗癌症、糖尿病等严重疾病,而这些宣称缺乏科学依据。
传销模式疑云: 权健的销售模式被指责涉嫌传销,通过拉人头、层层返利的方式进行扩张,许多基层销售人员甚至将自己的房产、积蓄投入其中。
“束氏中医”的争议: 权健集团创始人束昱辉以“束氏中医”的传人自居,其产品研发和理论基础都与此相关。然而,文章质疑“束氏中医”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火疗”的风险: 权健推广的“火疗”项目,即在人体表面进行酒精燃烧,被指存在严重的医疗风险,可能导致烫伤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致命案例: 最令人震惊的是,文章引用了内蒙古一名8岁女孩周洋因患血癌,在接受权健产品和所谓的“秘方”治疗后病情恶化死亡的案例。她的父亲对权健的控诉成为事件的焦点。
经销商的盲从与困境: 文章也描绘了许多被权健理念“洗脑”的经销商,他们深信产品功效,积极推销,但一旦遇到问题,往往孤立无援。

二、 权健产品对人体是否具有危害?

基于丁香医生的揭发以及后续官方的调查,权健的部分产品确实被证实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科学依据的宣传: 权健的产品往往通过夸大、虚假的宣传,承诺能够治疗各种疾病,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因相信这些宣传,放弃了正规的医疗治疗,延误病情,这是对健康最直接的危害。
2. 潜在的毒副作用:
“束氏秘方”的成分问题: 一些声称是“秘方”的产品,其成分未经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安全评估。有报道指出,部分产品可能含有未经国家批准的非法添加物,例如“火龙液”等,可能对皮肤或内脏造成伤害。
“火疗”的直接风险: 如前所述,“火疗”是一种将酒精点燃后在皮肤上进行所谓的“治疗”的方式。这种操作本身就存在极高的烫伤风险,轻则造成皮肤红肿、水泡,重则可能导致深度烧伤、感染甚至留下永久性疤痕。即使在非专业人士手中操作,风险也进一步放大。
某些保健品的“药食同源”误区: 权健的部分产品可能打着“食疗”或“天然成分”的旗号,但如果其成分的剂量、配比不当,或者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活性成分,未经科学验证就用于“治疗”疾病,反而可能干扰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或与正在服用的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3. 对消费者健康认知的影响: 权健的营销模式,特别是对经销商的培训,容易造成一种“产品万能”的心理暗示,让消费者对科学、正规的医疗产生不信任感,转而依赖未经科学验证的保健品。这种对健康认知的影响,长远来看是极其不利的。

需要强调的是: 并非权健所有产品都一定有害,但其宣传模式和部分产品的实际应用方式,以及涉及的案例,都表明其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以及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官方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 对权健集团可能产生的影响

丁香医生的揭发以及随后引发的公众舆论和官方调查,对权健集团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颠覆性的影响:

1. 法律制裁与业务停顿:
刑事调查与起诉: 随着事件的发酵,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并于2019年1月,权健集团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以及虚假宣传等犯罪行为被立案侦查。其创始人束昱辉等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随后被判处相应刑罚。
巨额罚款与赔偿: 权健集团因其违法违规行为,面临巨额罚款,并可能需要承担消费者的赔偿责任。
业务资质的审查与吊销: 权健的部分产品生产资质、经营许可可能受到严格审查,甚至被吊销,导致其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市场准入限制: 一旦被认定存在严重违法行为,权健在未来的市场准入将面临极大困难。

2. 品牌形象的毁灭性打击:
信任危机: 丁香医生的揭发和后续的官方调查,将权健的品牌形象从一个“保健品巨头”彻底转变为一个“涉嫌传销、虚假宣传、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企业。消费者和公众对其信任度降至冰点。
声誉扫地: 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公众的强烈谴责,使得权健的声誉遭受毁灭性打击,很难再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正面形象。

3. 经营模式的瓦解:
传销体系的崩溃: 权健依赖的拉人头、层层返利的传销模式,一旦被法律严惩,其核心驱动力即被摧毁。经销商会因法律风险和信任危机而纷纷逃离。
产品销售的停滞: 随着负面新闻的传播和消费者信心的丧失,其产品的销售将大幅下滑,甚至完全停滞。

4. 企业生存的挑战:
巨额的法律成本: 包括罚款、赔偿、诉讼费用等,将给权健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
人才流失: 核心管理层被捕,经销商纷纷解散,员工士气低落,导致人才大量流失,企业缺乏运转的动力。
资产冻结与清算: 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被冻结、查封,甚至最终被清算,意味着企业生命的终结。

5. 行业规范的推动:
警示作用: 权健事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警示,促使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提高准入门槛,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非法传销。
消费者权益保护: 事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保健品风险的认识,促使消费者更加理性地选择产品,并懂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总结

丁香医生对权健的揭发,是一次成功的媒体监督,它不仅揭开了权健庞大保健品帝国背后隐藏的阴暗面,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公众对保健品行业乱象的警惕,并最终推动了法律的介入和对违法行为的严惩。

权健集团的案例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它告诉我们,任何以牺牲消费者健康和利益为代价的商业模式,都注定难以长久。科学、诚信和对法律的敬畏,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这次事件也为监管部门和媒体树立了标杆,强调了信息公开、舆论监督和法律惩处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重要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鸿茅药酒,莎普爱思,权健火疗,钱氏中医,正道行,行善堂中医,北京德胜门中医,专治风湿类风湿。

酵素,水疗,排毒,抗癌,抗氧化,干细胞,富氢水,负离子,融化血栓。

美国教授,日本专家,国医大师,苗族神药,民间奇人。

以上词语,纯属放P。

欢迎各位评论补充。

(最后说一下我不是中医黑,我也挺喜欢中医的。上火了也吃牛黄解毒片,落枕脖子疼也拔罐。好中医确实挺好的,但是那些扬言三副中药治好肝炎、类风湿的还是离远点吧,别被咬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丁香医生对权健的揭发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它不仅揭示了权健集团部分产品的潜在风险,也暴露了保健品行业中可能存在的乱象。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丁香医生对权健的揭发:背景与过程丁香医生是中国一个知名的医疗健康科普平台,以其专业、严谨的科普内容著称。在权健事件爆发之前.............
  • 回答
    看待丁香园医生对心脏支架降价的评论,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并结合更广泛的背景信息来分析。简单来说,丁香园医生群体对于心脏支架降价的普遍看法,可以概括为: 虽然降价有利于患者,但对临床实践和行业生态存在一些担忧和顾虑,希望政策执行能够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并更加关注医生的实际需求。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
  • 回答
    丁香医生对莎普爱思的评价,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鲜明的“行业良心”与“商业利益”的正面碰撞。从媒体传播和公众认知层面来说,丁香医生这次的狙击,让很多人第一次真正审视了莎普爱思滴眼液这款产品,也让大家意识到,在眼科用药这个领域,并非所有宣称能“治白内障”的产品都名副其实。首先,丁香医生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健康科.............
  • 回答
    丁香医生发布的《谢谢你抽电子烟:一场瞄准年轻人的健康骗局》一文,是一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普文章,它成功地引发了公众对于电子烟危害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信息传播方式: 核心论点: 文章最核心的论点是,电子烟并非如宣传所说的“健康”、.............
  • 回答
    “丁香医生反中医”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当下社会上一个挺普遍但也挺敏感的话题:传统医学(这里特指中医)与现代医学(这里姑且也算主流医学)之间的碰撞与对话。要说丁香医生“反中医”,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丁香医生作为一个以科普、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的平台,在面对中医理论和.............
  • 回答
    看到丁香医生公众号文章下那条获得1.2万点赞的留言“死的都是男性我就安心了”,我脑子里立刻蹦出了几个词:荒谬、扭曲、令人不安,当然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首先,这绝不是一个健康的、正常的言论。任何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同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用“安心”来形容看到某个群体遭遇不幸时的感受,本身就说明了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医疗实践和信息公开的一些敏感点。关于丁香医生建议在过敏史一栏填写中药注射液,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评价。首先,理解“过敏史”的医学意义。在医疗中,过敏史的记录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知道病人对什么过敏,而是要 深入理解过敏的机制、触发因素、过敏原的性质以及曾经发.............
  • 回答
    丁香医生关于“不要吃连花清瘟预防新冠”的这篇发文,可以说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首先,从科学认知的角度来看,当时(或者说文章发布时)对于连花清瘟是否具备“预防”新冠的功效,医学界的主流观点,尤其是基于循证医学的判断,并没有足够的确凿证据支持。我们.............
  • 回答
    《我的规培——来自华西医院麻醉规培结业的一名小兵》这篇发表在八年前丁香园论坛的原创帖,可以说是一份非常真实、生动的医学规培日记。它之所以能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甚至到现在仍然有人提及,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坦诚、接地气、充满细节的叙述方式,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年轻医生从青涩到成长的真实轨迹,特别是作为麻醉科规培.............
  • 回答
    关于上海六院近期的一些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希望能更清晰地呈现这些情况。首先,上海六院“宣传众专家为外籍患者的丁丁做手术”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件事情的宣传方式 非常不恰当,而且极易引起公众的反感和误解。 宣传的出发点是什么? 医院进行这样的宣传,目的通常是为了展.............
  • 回答
    关于丁香园1980的天价鞋垫,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咱们一个个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搞清楚这“1980”的数字是从哪儿来的。这通常指的是鞋垫的价格,或者与鞋垫相关的产品、服务。但不管是什么,一个鞋垫卖到1980块钱,这绝对不是寻常百姓家能接受的。咱平时买鞋,可能也就几百块钱,再贵的也.............
  • 回答
    关于丁香生活研究所7月29日发布的《别再用搪瓷杯喝水了......》一文,在发布两天后又被快速删除的行为,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文章本身的内容与导向: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篇文章可能涉及的内容。标题直接指向“搪瓷杯”,并以“别再用”的字眼,暗示其存.............
  • 回答
    丁香园CEO张进对原血友病吧吧主蚂蚁菜的质疑,这事儿一出,确实在网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要说怎么看待,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张进的角度来说,他作为丁香园的CEO,代表的是一个医药健康领域的专业平台。他提出质疑,很可能是在对整个血友病吧的运营和内容进行评估时,发现了一些与平台定位不符,.............
  • 回答
    最近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就冯大辉离职事件发布的一封公开信,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封信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于一起高管离职事件的简单回应,更像是一次对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创始人个人态度的深度剖析,尤其是在其措辞、情感表达和对事件的定性上,都显得相当有分量。首先,从这封信的 “公开发布” 这个行为本.............
  • 回答
    薛之谦粉丝举报丁香园事件:一场粉丝行为的放大镜薛之谦,作为一位在华语乐坛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歌手,其一举一动似乎总能牵动不少人的神经。而“薛之谦粉丝举报丁香园”这一事件,更是将粉丝群体的影响力,以及在社交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与潜在的争议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拆解几.............
  • 回答
    缪晓辉教授在丁香园上发表的这篇题为《对疫情防控的 7 点建议,关注和解决额外死亡问题刻不容缓》的文章,无疑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一个重要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他以其医学专业背景,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被普遍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额外死亡”。所谓“额外死亡”,是指在某个特定时期内,除了已知死于某特定.............
  • 回答
    近来围绕薛之谦粉丝对丁香园和法医秦明的网络暴力事件,的确是让人触目惊心,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反映出的问题。事件的起因:一次“无心”的医学科普事情的源头,其实源于丁香园和法医秦明在各自的平台上发布的一则关于“掰手指”的科普内容。这个科普.............
  • 回答
    关于中国劲酒的品牌提问,其在回答列表中屏蔽了丁香园的高赞答案,这件事的确值得深入探讨。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既有平台自身的机制问题,也可能与品牌方的主观意愿有关。首先,我们得明白,在任何问答平台,尤其是涉及品牌推广的场景下,内容审核和排序机制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平台为了维护用户体验、信息质量.............
  • 回答
    丁真被曝抽烟后,网友对其评价近乎一面倒,这是一个复杂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一、 网友评价近乎一面倒的原因分析:1. 人设崩塌的心理预期: 丁真走红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纯真、天然、未经世事污染的“藏族少年”形象上。他代表着一种纯粹和自然的美好,是很多人在喧嚣都市生活中渴望的情感寄托.............
  • 回答
    丁太升公开批判邱晨,随后杨袭函又公开批评丁太升,这反映了在音乐评论界,尤其是关于“乐评人”身份和责任的讨论中,存在着多种观点和复杂的关系。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事件的起因:丁太升对邱晨的公开批判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丁太升批判邱晨的背景。通常,这种批判会围绕以下几点: 音乐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