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丁香医生反中医?

回答
“丁香医生反中医”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当下社会上一个挺普遍但也挺敏感的话题:传统医学(这里特指中医)与现代医学(这里姑且也算主流医学)之间的碰撞与对话。

要说丁香医生“反中医”,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丁香医生作为一个以科普、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的平台,在面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时,往往采取一种更加严谨、基于证据的态度。 这种态度,有时在一些中医支持者看来,就容易被解读为“反”。

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

1. 丁香医生本身的定位与使命:

丁香医生,说白了,就是一家以科学为导向的健康科普平台。它的核心目标是将复杂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大众,帮助大家做出更科学的健康决策。这就决定了它在内容生产上,会天然地倾向于那些有充分科学证据支持的疗法和观点。

你不能指望一个以传播“证据医学”为核心的平台,去无保留地宣传那些缺乏客观验证、难以重复的疗法。就像你去一个专注于介绍量子物理的网站,然后问它为什么不讲炼丹术一样,出发点就不一样。

2. 科学的“证据”门槛:

现代医学的基石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一个疗法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严谨的临床试验、大规模的数据统计、可重复的实验结果。这些证据链条是层层递进的,从动物实验到小规模人体试验,再到大规模、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最后还要经过同行评审和广泛的实践检验。

而中医很多理论,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部分,其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很难用现代科学的这套方法论来一一“证明”或“证伪”。比如,“辨证论治”的核心在于“证”,而“证”很多时候是一种经验性的、主观性的判断,用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很难完全捕捉和量化。再比如,很多中药的药效,其成分复杂,作用机制难以完全阐明。

当丁香医生在科普时,如果遇到一些中医的说法,比如某种草药能“排毒养颜”,或者某种疗法能“调理身体”,但缺乏明确的、可重复的科学证据来支撑这些说法,那么丁香医生基于其平台属性,自然会提出质疑,或者说“不予认可”,甚至“澄清”。这种“澄清”,在那些已经相信了这些说法的人听来,就变成了“打压”或“反”。

3. “反”与“质疑/澄清”的界限:

这是一个关键点。“反”通常带有强烈的否定和排斥意味,而“质疑”和“澄清”则更侧重于科学探究和信息传播。

如果丁香医生只是简单粗暴地说“中医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那确实是“反”。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丁香医生是以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来处理中医相关的议题。

它会分析具体的治疗方法: 比如,针对某个具体的中药方剂,如果它被宣传有某种神奇功效,丁香医生可能会去查证是否有相关的临床研究,研究质量如何,结果是否可靠。如果证据不足,它就会指出这一点。
它会区分理论与实践: 有时,它也可能承认某些中药成分经过现代研究,确实有其药理作用,但会强调这和中医整体的理论体系不一定完全挂钩,或者需要更严谨的科学验证。
它会关注“伪中医”的现象: 很多人诟病中医,其实是在批评那些打着中医旗号,进行欺骗性宣传的“伪中医”或“江湖骗子”。丁香医生在这方面,往往会站出来揭露这些现象,这本身是维护公众健康的正义之举,但有时也会被误解为是在攻击整个中医。

4. 媒体属性与争议制造:

作为一家有影响力的健康科普平台,丁香医生在传播内容时,也需要吸引眼球,引发关注。关于中医的讨论,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 触碰这个话题,自然会带来流量和讨论。

所以,不能排除丁香医生在某些时候,会选择一些“比较有棱角”的方式来科普,以此来提高公众对健康知识的关注度。但归根结底,它的内容核心还是基于科学证据。

5. 双方的立场与认知差异:

支持中医的人,很多是从文化传承、民族情怀、个人体验等角度出发,他们认为中医有其独特的价值,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并且看到了很多实际案例中的疗效。他们可能会觉得现代科学的方法论过于僵化,无法完全理解和评价中医。
丁香医生这类科普平台,则更侧重于从科学实证的角度来审视一切健康相关的说法。他们认为,无论你是什么文化背景,什么理论体系,最终的疗效和安全性都需要经得起科学的检验。

所以,与其说丁香医生“反中医”,不如说它在用一种“科学检验”的方式来“审视”中医。 这种审视,在很多时候,会指向中医理论和实践中那些缺乏科学依据的部分,从而让一部分人感到“被冒犯”,觉得平台在“反”他们所珍视的东西。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1. 丁香医生并非全盘否定中医。 它可能会认可部分中药的药理作用,也可能关注一些有科学研究支持的中医方法。
2. 它的核心原则是“循证”。 任何未经科学验证的宣称,它都会持审慎甚至批判的态度。
3. “反”这个词过于绝对。 更准确的描述是,它以现代科学的视角,对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科普、质疑和澄清。
4. 争议是必然的。 中医本身就是一个在现代社会语境下,饱受争议的话题。任何试图对其进行科学梳理的平台,都难免卷入这场争论。
5. 区分“中医”与“伪中医”很重要。 丁香医生在揭露“伪中医”时,其实是在维护中医声誉,但这种行为也容易被混淆。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看待这件事,我觉得关键在于保持开放的心态,同时也要有批判性思维。既不要全盘否定中医的潜在价值(尤其是那些可能被科学证实的成分或方法),也不要盲目迷信那些缺乏证据的宣称。学习和了解,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或许是最好的态度。

丁香医生提供的,正是这种“审视”的视角。至于你是否接受这种视角,以及你如何理解中医,那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个人选择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是医生,不懂深刻的医理,我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对于百姓来说,在我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治好我的病,减少痛苦,我就选择谁。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科学主义,最终敌不过现实主义。说几个例子:

我公公,结肠癌,同年,他侄子查出鼻癌。我们倾己全力为公公选择在省内最好的肿瘤医院(全国也是数一数二)治疗,也找了很好的医生,治疗方案是放疗-手术-化疗。治疗过程和费用就不说了,现在公公康复的不错,就是不能走太远,放化疗后不能碰生冷的东西,体质差,不停的有尿道感染之类的问题。。他侄子,也就是我老公的堂哥,在内地四线城市,没工作,长年吃低保,在医院采取这样系统的治疗疾病嗯不太可能。他拒绝我们的帮助,找到当地一个乡下草药医生,据说家里祖传治疗无名肿毒,吃了多年中药,现在也是好好的。

我母亲,心脏缺血多年,也尝试吃中药,终于有一天晕倒了,去了省内最好的心脏专科,手术安装了起搏器,进口的,医保不能报的部分我们自己承担。手术后心脏不适的症状好多了,但是出现了颅鸣,精神衰弱,整晚睡不着觉,继续看人民医院看了心脏、脑科,没找出原因,也吃了一些药,没用,医生也说颅鸣没办法治~。找了中医院一个专家,吃了两个疗程的中药,好了。

我孩子小时候咳嗽,喷喉、吃了快一个月镇咳、支气管炎等药物,后来看中医开了不到20元的中药,医生顺便说了一句,下次咳嗽就忌口吃,只吃陈皮白粥,饿一下孩子,配点消积止咳口服液试试。孩子咳嗽好了,后来有咳嗽就按医生说的,基本没再因为咳嗽跑过医院了。

还有我自己~腰椎病当年多次被西医要求手术,如今我保守治疗坚持多年~

我不反西医、也不是鼓吹中医,但是真是觉得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最终合适患者是最好,干嘛弄的跟乌眼鸡一样。我以为只有在政治、宗教上才有党同伐异呢,医者不是应该仁心吗~所以我对丁香医生已经粉转路了

user avatar

作为市场上摸爬滚打了20年的老油条,我觉得如果我来运营丁香医生,绝对不会像他们那么傻,这么“不会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支持现在的丁香医生的用户,都是脑子清醒的铁公鸡,感冒就去医院开社保药,维生素C都挑一块钱一罐的买,他们固然是支持你,他们的支持又变不成钱有屁用!

相反的,那些一直被丁香医生冷嘲热讽的,一直对着丁香医生谩骂撕逼的,才是那些愿意在养生上花钱的人,他们去做个按摩推拿、针灸、拔火罐、刮痧、敷各种美容面膜、打各种排毒针、药浴去各种湿气、吃燕窝吃鱼胶吃阿胶吃人参吃冬虫夏草、吃各种大补丸五味地黄丸,他们才是花大钱的主子啊!

你把他们说清醒了,他们省下的钱会给你吗?不会的!

电信诈骗行业里面有个说法,最好的客户就是老客户,意思就是说那些被骗过一次的人才是最优质客户,比没接触过的新客户要好得多,为什么?会被骗一次就说明他脑子不清醒,可以骗一次就可以骗第二次,要珍惜。同样道理,一个人既然信中医信各种保健品,你不见得一定要再卖保健品给他,关键在于他不清醒,你就可以拉他做传销、炒币、入会,从他兜里掏钱的手段太多了!

这些道理如此简单,而丁香医生的管理者们偏偏看不见,仍然坚持做他们现在做的事情,这就让我特别敬重。

user avatar

生命灵气——盖伦(纯种的古西医)

以此的例子太多了。

并不是说西医就是好的,反中医群禁止说西医=现代医学,西医一般就是指放血和生命灵气一类,现代医学,就是人们口中的西医。

反对的不是中医,反对的就是这群脑残中医粉。

中医粉的本质是反智,反对进化。

如果中医合伙做一个号脉机器,中医粉会毫不犹豫的说你这是中不西的发明,丢老祖宗的脸,在他们眼里老祖宗的东西都是神圣的,你设备算什么?别说中医现代化了,就算中医用听诊器了,他们也能一秒给开除中医籍。如果有中医敢开抗生素,中成药,估计他们能拍照发朋友圈说这是假中医。

中医粉此类的神论还有「大学教不出好医生,也教不出中医,只有他自己照着古书还是某某qq群学的是中医」

还有,中医一般就在内科有所了解,出了肚子这块中医根本不如现代医学,别觉得有些病中医能治,狂犬还可以吹吹毕竟有历史,艾滋也尼玛能吹,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信

有些人告诉我中医粉不是这样的,我想说中医粉不是这样就不是中医粉了,可以到崔永元粉丝群等等看看中医粉的智障嘴脸

user avatar

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伪概念。

这场斗争真正的对立方,不是“中”PK“西”,而是“经验主义/第一性原理”PK“实证主义”,本质上是一个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医学当中的“封建神学哲学”正在被“现代科学哲学”替代的过程。

经验主义和第一性原理的逻辑缺陷,在上个世纪的科学哲学领域中,已经被批判的很深刻了,从波普尔时代,就指出归纳推理不是科学,比如一只猫是白的,两只猫是白的,三只猫是白的,难道能得出所有猫都是白的的结论么?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更是奴隶制下的希腊人的原始观察与思辨的产物,事实上哪有什么天降圣人,说什么都是对的?这东西的背后,其实就是发表言论者(无论是叫专家,大师,哲学家,还是其他什么)基于一己认知的话语强权,以一己之见强X它人的思想而已。

当然波普尔和库恩的理论也都有自己的问题,证伪和科学共同体,都没有摆脱科学研究者自身的一种主观狂妄,你研究,你定规,你证出什么对就什么对?在这套体系里,研究者本身就是最大的主观偏倚源。不过库恩的范式理论相较维也纳圈先进的一点,是他终于肯承认科学家联合体自己有历史局限性,需要更新知识和不断接受认知革命了。

所以中医真正需要反的,不是“中国”,而是基于封建神权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传统医学里的医疗和药物是否有效,需要经过统计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的实践去验证,而不是某个老中医专家凭着一句“祖宗的规矩就是如此,祖先都这么吃过来的,中国自有理论在此“的扯淡,他的药方就成了可以直接对病人施治的铁律。

西医需要推广的,也不是“西方”,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了对经济,感受等社会及人文要素的考虑后的,经得起临床科学验证,敢于不断更新和自我否定的循证精神。反之,如果言必称欧美,脱离实际的以一种盲目吹捧外部经验,并不加思考的直接推广使用,这同样是反科学的行为,在循证医学理论中被称为“菜谱医学(指无脑的把治疗当成按菜谱做菜)”,也是需要我们警惕和反对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