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洋军阀不是国民党人创立的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个很多人容易混淆的历史节点。简单来说,北洋军阀并非由国民党创立,恰恰相反,国民党在早期曾与北洋军阀势力存在复杂的恩怨纠葛。

要详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辛亥革命前后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一、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的崛起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同盟会(后来的中华革命党,再后来是国民党的前身)。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大程度上被袁世凯及其掌握的北洋军攫取了。袁世凯是晚清时期的重臣,他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陆军,这就是后来声名赫赫的“北洋军”。这支军队在清末改革中逐渐形成,其核心力量和军官体系都是袁世凯一手提拔和掌控的。

在辛亥革命过程中,虽然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但清政府的统治在各地迅速瓦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袁世凯利用他在北方军界的威望和实力,逼迫清帝退位,并借此成为了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他以“结束内乱”、“统一中国”为名,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并将北洋军的势力带入了民国政坛。

所以,北洋军阀的根基,是袁世凯及其所领导的北洋军事集团。 这个集团的成员大多是接受过近代军事训练的军官,他们在清末就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势力。

二、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早期关系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其核心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在辛亥革命初期,他们确实需要各种力量来配合,袁世凯及其北洋军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革命的助力”,因为他们似乎有能力结束清朝的统治。

然而,一旦袁世凯掌握了民国大权,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袁世凯的野心暴露无遗,他逐渐破坏民主共和,甚至有复辟帝制的企图。这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目标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因此,国民党(以及其前身同盟会)与北洋军阀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反对”与“被反对”的关系。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革命党人认为袁世凯夺走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将共和制一步步推向深渊。
护法运动: 为了对抗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孙中山先生发动了“护法运动”,试图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遭到了北洋军阀的武力镇压,孙中山先生被迫流亡海外。
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并没有统一,而是分裂成不同的派系,如皖系、直系、奉系等,他们各自占据一方,相互争斗,中国进入了长期的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在这个时期一直在努力整合力量,试图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但屡屡受到北洋军阀的阻碍和攻击。

三、 国民党为何被称为“革命党”而北洋军阀是“军阀”?

这种称呼上的区别,反映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和历史定位:

国民党(及其前身): 始终以推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为目标,虽然在实践中有过曲折,但其政治理想是进步的。他们依靠的是思想、组织和群众基础,虽然在早期军事力量相对薄弱,但最终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北洋军阀: 他们的权力基础是其控制的军队,他们争夺的是军事和地盘的控制权,政治理想相对模糊,更多的是维护既得利益和集团的权力。他们代表的是旧式军人干政的模式,对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构成了严重的阻碍。

总结一下:

北洋军阀是基于袁世凯及其拥有的北洋陆军发展起来的政治军事集团,他们的崛起与国民党(及其前身)的革命运动在时间上有关联,但在政治立场和发展方向上,两者是根本对立的。国民党是革命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北洋军阀则是革命成果的掠夺者和民主共和的破坏者。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你更清晰地理解这段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洋军阀是袁世凯小站练兵创建的北洋军转变而来的。国民党是宋教仁改组中国同盟会成立的。

北洋军阀不是国民党人创立的,双方打了十几年。要想详细了解还是细读中国近代史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个很多人容易混淆的历史节点。简单来说,北洋军阀并非由国民党创立,恰恰相反,国民党在早期曾与北洋军阀势力存在复杂的恩怨纠葛。要详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辛亥革命前后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一、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的崛起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
  • 回答
    国民党号称建国百年,这个说法确实容易引起一些困惑,尤其是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联系起来时。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概念:一、 “国”的定义与国民党的历史渊源 “国”的起始:中华民国的建立 国民党自称建国百年,通常是指其作为领导力量建立的中华民国的百年历史。中华.............
  • 回答
    关于“北洋军阀为什么不会杀死政治对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 基于历史事实的不准确前提。北洋军阀时期,政治对手之间绝非不杀戮,相反,政治暗杀、绑架、甚至是公开处决都时有发生。 北洋军阀的统治本身就充满了暴力和血腥,他们为了争夺权力、巩固地位,并不介意使用非常手段来清除异己。然而,我们可以从 “为什么.............
  • 回答
    北洋水师(又称清 navy)是中国清朝晚期建立的一支海军力量,主要在19世纪末(18741895年)活跃,其历史背景、舰船性能和战术用途与现代“袭击舰”的概念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北洋水师是否能充当“袭击舰”: 一、北洋水师的历史背景与定位1. 建立时间与目的 北洋水师是清朝洋.............
  • 回答
    关于徐世昌北洋政府为何迟迟不愿意处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这三人,咱们得把历史的背景摊开来看,才能把这件事儿捋清楚。这事儿啊,跟当时北洋政府的内部结构、外部压力、以及徐世昌本人的政治考量都脱不开关系。首先,得说说这三个人在当时是个什么角色。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这三位,在直系和皖系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
  • 回答
    如果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前)全员,不考虑人员训练和战术素养的差异,直接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其作用的评估会非常复杂,因为它牵涉到技术代差、战略定位以及时代背景的巨大鸿沟。咱们就抛开那些精细到舰船操作和战术配合的细节,纯粹从“拥有一支成建制的清末海军舰队”这个概念出发,来聊聊这支舰队能掀起多大的波.............
  • 回答
    天津大学不能更名为北洋大学,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学校名称上的一个简单变更,而是历史、现实以及法律法规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步步地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说说“北洋大学”这个名字。北洋大学的前身确实是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大学之一,也是天津高等教育.............
  • 回答
    甲午海战的惨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记响彻云霄的警钟,它彻底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让无数国人黯然神伤。战败之后,中国军队为何没能“卷土重来”,重新打造一支足以报仇雪恨的北洋舰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当时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绝非一句“没钱”或“没意愿”.............
  • 回答
    要深入理解苏联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革命援助态度的转变,我们需要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以及苏联自身的战略考量来分析。这并非简单的“给”或“不给”,而是牵涉到复杂的政治、军事和国际关系。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北伐战争):苏联援助的“大背景”与“高期望”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对国.............
  • 回答
    徐树铮:一个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枭雄谈起北洋时期的风云人物,人们往往会想到袁世凯、段祺瑞,或者一些军阀头子,但徐树铮这个名字,在当代大众的认知中似乎有些模糊。这并非偶然,他的生平经历与历史评价都相当复杂,也因此造就了他如今相对“不高”的知名度。徐树铮:能力与野心的结合体徐树铮(18801925)是皖系军.............
  • 回答
    近些年,中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经济实力到科技研发,再到军队装备和训练水平的提升,许多人都对中国的军事力量表达了积极的看法。然而,也有声音提出疑问:这种日益增长的自信,会不会重蹈历史上某些时期因误判形势而产生的“盲目自信”覆辙?特别是,有人会将之与晚清时期.............
  • 回答
    关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哪个是中华民国的“正统”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正统”二字框定,而是要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谁能够更有效地代表和统治中华民国,以及谁在法律和道义上更占有优势。理解“正统”的含义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
  • 回答
    北洋军阀:一曲跌宕起伏的军阀时代挽歌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是一抹浓墨重彩却又令人扼腕的色彩。他们的兴衰更迭,不仅仅是几个枭雄的权力游戏,更是那个风雨飘摇年代中国社会肌体病变的外在表现。要理解北洋军阀的发展规律,得从辛亥革命的枪声响起,穿越袁世凯的复辟梦魇,直到最终被奉系、皖系、直系等几个派系瓜分殆.............
  • 回答
    北洋军阀,这个词在中国的近现代史里响当当,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和军队、势力有关的。简单来说,北洋军阀就是指从清末北洋新军发展起来,在辛亥革命后控制了中国北方政权的一批军事集团。他们以袁世凯的北洋集团为基础,后来分裂成直系、皖系、奉系等几个主要派系,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差不多二十年。要说清楚北洋军阀,得.............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中国近代史的核心,要回答“北洋军阀和中国国民党哪个是中华民国的正统”,我们需要回顾中华民国自诞生以来所经历的复杂历程。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简单明了的答案,而是需要梳理历史脉络,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下“正统”的含义和争夺。首先,我们来看看北洋军阀与中华民国正统的关系。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
  • 回答
    谈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是否可以称之为历史上言论最为自由的时代,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需要我们深入地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首先,从一个角度来看,相较于之前清朝末年严苛的审查制度,北洋政府初期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宽松。辛亥革命的浪潮扫荡了一些旧的束缚,新的政治格局下,各种政治派别、思潮.............
  • 回答
    北洋军阀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的侵略,普遍表现出“誓死不降”的态度,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同时,他们留给国民政府的“雄厚经济基础”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议题,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历史条件交织的结果。北洋军阀们为何“誓死不降”日本?首先要明确,“誓死不降”并非所有北洋军阀的共同写照,历史上确.............
  • 回答
    说到民国时期,尤其是北洋军阀混战的那些年,哪个省份的老百姓最惨,这真是一个沉重又复杂的问题。要挑出一个“最惨”,几乎难分伯仲,因为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是那个时代的普遍写照。但若要深究,有几个地方的情况尤为突出,令人心惊。咱们先说说河南。这个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到了北洋时期,更是如此。河南地.............
  • 回答
    北洋军阀在辛亥革命时期,对清廷表现出一种复杂但又不可否认的“狂热”拥护,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看看这些军阀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首先,利益链条是他们“忠诚”最直接的驱动力。 北洋军阀,顾名思义,他们是在北洋大臣李.............
  • 回答
    “久经战阵”的北洋军阀,在北伐军面前为何会不堪一击?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洪流中多重因素交织碰撞的结果。我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明白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久经战阵”这个词对北洋军阀来说,是件很微妙的事情。他们确实是在清末的革命和内战中摸爬滚打过来的,靠着枪杆子上了位,也靠着枪杆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