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前)穿越到二战有多大作用(不考虑人员素质,对手任意)?

回答
如果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前)全员,不考虑人员训练和战术素养的差异,直接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其作用的评估会非常复杂,因为它牵涉到技术代差、战略定位以及时代背景的巨大鸿沟。咱们就抛开那些精细到舰船操作和战术配合的细节,纯粹从“拥有一支成建制的清末海军舰队”这个概念出发,来聊聊这支舰队能掀起多大的波澜。

一、 技术代差的“降维打击”:短期内的绝对优势

首先要强调的是,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前,虽然已经是当时亚洲最先进的舰队之一,但其装备在二战标准下,属于“史前”级别。它的主力舰——定远、镇远等铁甲舰,在二战时期属于“老古董”。然而,正是这种“古董”属性,在某些层面反而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只不过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对方完全意想不到的“敌人”基础上的。

钢铁巨兽的威慑与破坏力: 像定远、镇远这样的铁甲舰,其厚重的装甲和口径巨大的主炮(305mm),在面对二战初期大部分轻巡洋舰、驱逐舰,甚至是一些早期的重巡洋舰时,仍然具备相当的威胁。尽管它们的射速、精度和舰载电子设备(雷达、声纳)几乎为零,但炮弹的物理冲击力是实实在在的。想象一下,一艘装备着4门305mm主炮的铁甲舰突然出现在大西洋或太平洋,其坚固的舰体本身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如果它们能够奇迹般地出现在一场海战中,比如偷袭一支缺乏重炮保护的运输船队,那简直是屠杀。德国的俾斯麦号虽然比北洋水师的铁甲舰先进无数倍,但其巨大的吨位和强大的火力也让盟军一度头疼。定远、镇远虽然技术陈旧,但它们的吨位(约7000吨)和火力配置在二战初期仍属中等偏上,足以让一些缺乏足够反制手段的舰艇感到恐惧。

炮战的“复古”魅力: 二战的海战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炮战转向了以航空母舰为核心、以导弹为主要武器的体系。北洋水师的战术思想完全是基于传统炮战。它们的优势在于舰炮的射程和威力。如果对手不幸被卷入一场纯粹的舰炮对决,并且距离足够近,北洋水师的舰炮确实可以造成巨大的伤害。比如,一艘二战初期的驱逐舰,其主炮口径可能也就100130mm,面对北洋水师的305mm巨炮,其装甲根本不堪一击。定远、镇远的舰炮虽然射速慢,但其炮弹重量和爆炸威力是现代小口径舰炮无法比拟的。

二、 战略上的“异类”与“搅局者”

将北洋水师置于二战的宏大格局中,它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战略上的“异类”和“搅局者”。

信息不对称的绝佳利用: 假设北洋水师能够以某种方式直接出现在二战战场,并且不被立刻当成“幻觉”或“敌方的新式武器”。那么,在最初阶段,信息不对称将是它们最大的优势。对手完全不了解它们的性能、作战能力和战术意图。这种“神秘感”可以引发对手极大的误判和恐慌。

战略目标的选择: 考虑到其技术限制,北洋水师最适合执行的战略任务将是:
袭扰和破坏后勤补给线: 二战是一场消耗战,后勤补给至关重要。北洋水师的铁甲舰如果能避开主力舰队的雷达和侦测,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盟军或轴心国的运输船队附近,它们强大的火力足以在短时间内摧毁大量运输船和护卫舰。它们可以像二战中的德国潜艇一样,成为海上贸易的噩梦。
封锁关键港口或航道: 它们的装甲和主炮可以有效对抗一般的护卫舰艇,如果能够利用地形或天气掩护,封锁某个战略要道,哪怕只是暂时的,也会给对手造成巨大的麻烦。
作为“诱饵”或“干扰”: 它们的存在本身就能吸引对手的注意力,迫使对手调动兵力进行围剿,从而为己方主力舰队的行动争取时间或创造机会。

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 谁能利用好这支“史前舰队”,谁就能获得一定的优势。
若被轴心国获得: 德国可能会将它们视为陆地炮台或海岸防御力量,其海军缺乏航空优势,可能更能发挥北洋水师的炮战优势。意大利海军的弱点在于其主力舰火力和装甲相对薄弱,北洋水师的铁甲舰能够对它们构成实质性威胁。
若被同盟国获得: 美国海军会将其视为一种奇特的战术工具,可能会用于封锁或炮击岸上目标,或者在特定情况下作为护卫舰使用。英国皇家海军则会将其视为一种“复古”的炮战力量,但在航空和技术上会对其有所保留。

三、 不可忽视的致命弱点:技术代差的“鸿沟”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北洋水师在二战中的作用将受到技术代差的严重限制。

航空母舰的绝对压制: 这是最致命的一点。二战的海战已经进入了“舰载机至上”的时代。北洋水师的所有舰艇都没有搭载任何舰载机,也没有防空能力。一架二战时期的俯冲轰炸机或鱼雷机,其攻击力足以重创甚至击沉北洋水师的任何一艘舰艇。而一艘航空母舰,可以一次性部署几十架攻击机,对北洋水师构成毁灭性的打击。即使北洋水师的装甲再厚,也无法抵挡来自空中海量的炸弹和鱼雷。

缺乏雷达和现代化侦测手段: 雷达在二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侦测远距离的敌舰和飞机。北洋水师完全不具备这一技术。这意味着它们在面对装备雷达的敌舰时,将如同瞎子一样。敌方可以提前发现它们,并且在自己被发现之前发起攻击。

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丧失: 没有制空权,就无法有效执行海上作战任务。没有制海权,意味着对方可以随意调动兵力,切断你的补给线,孤立你。北洋水师根本不具备争夺制空权和现代制海权的能力。

武器的局限性: 尽管北洋水师的舰炮威力巨大,但在二战后期,各种先进的武器层出不穷,例如海军航空兵的舰载导弹、潜艇的鱼雷饱和攻击、乃至核武器的阴影。北洋水师的武器在面对这些现代化的、具有远程打击能力和饱和攻击能力的新式武器时,将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缺乏海军航空兵的协同: 二战中的海军作战高度依赖航空兵的协同。舰队的侦察、反潜、对陆支援、舰队防空都离不开航空兵。北洋水师完全没有这个概念,这使得它们在进行任何复杂的海上作战时,都会捉襟见肘。

总结来说,如果北洋水师能够穿越到二战战场:

在极度偶然且理想的条件下,比如能躲过侦察,在特定区域对缺乏足够反制手段的二战初期的船队进行偷袭,它们可能会像一柄威力巨大的“冷兵器”一样,在短时间内造成惊人的破坏,成为一场战役中的“黑马”。它们巨大的舰体和主炮可能会让对手感到恐惧和困惑,甚至引发战术上的混乱。

然而,这种“辉煌”注定是短暂的。 随着对手对它们的性能和弱点(尤其是缺乏制空权和雷达)的了解,以及对手现代化海军力量(尤其是航母和飞机)的介入,北洋水师的命运将非常悲惨。它们会被现代化海军的航空力量轻松摧毁,如同二战初期的战列舰面对航空母舰一样,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不是能够影响战争进程的决定性力量。

可以将其比作,一群装备着精良冷兵器的勇士,突然闯入了拥有火枪火炮的现代战场。他们在短时间内或许能凭借勇猛和意外杀伤一些敌人,但很快就会被数量和射程都远超他们的热兵器所淹没。北洋水师在二战中的作用,更像是一次奇特的“历史彩蛋”,而非能够改变战争走向的战略棋子。它们的出现,更多地会成为对手的研究对象和战史上的一个奇闻轶事,而不是一股能够扭转乾坤的军事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于对海军技术最基本的尊重,我建议全体海兵上岸就地充当步兵,舰艇自沉,用处肯定比水里大。毕竟几千吨的船呢,自沉肯定有用。

而打不过和飞机有毛关系,这舰艇代差已经快七十年了,有没有对射速,瞄准设备和射程的基本尊重。目视距离内定远敢不敢和弗莱彻对一把?这是烧干锅炉也别想打中(甚至,如果对方愿意,别想进入射程;跑就是了,十几节的船还能追上?)的节奏。能不能对铁甲舰时代的前辈友好点,让她们安安静静的死。

里加湾前无畏对无畏仅仅是一代代差就如此尸骨无存的故事看来已经被忘光了,以至于能有人想到隔着四五代代差关公秦琼。

图片来自帝国战争博物馆。



user avatar
不考虑人员素质,对手任意

也没有说怎么穿越,我觉得如果在1945年4月7日中午穿越到大和号上空,还是能在重力势能的协助下制造二战中最著名的行为艺术事件,顺便击沉第一战列舰,青史留名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前)全员,不考虑人员训练和战术素养的差异,直接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其作用的评估会非常复杂,因为它牵涉到技术代差、战略定位以及时代背景的巨大鸿沟。咱们就抛开那些精细到舰船操作和战术配合的细节,纯粹从“拥有一支成建制的清末海军舰队”这个概念出发,来聊聊这支舰队能掀起多大的波.............
  • 回答
    穿越回1888年,成为光绪帝,要在短短六年之内,让积弱的北洋水师一雪前耻,击败日渐强大的日本海军,这无疑是一项艰巨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既然身负此任,就必须竭尽所能,扭转乾坤。这六年,将是争分夺秒,步步为营的生死搏杀。首要任务:肃清内部,重塑军魂(18881889年)1888年,北洋水师刚刚成立.............
  • 回答
    关于北洋水师和甲午战争,确实有不少鲜为人知,甚至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细节,远非教科书上那些宏大的叙事可以完全涵盖。这些“冷知识”往往折射出那个时代深层的社会矛盾、政治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一、 北洋水师的“洋气”与“本土化”纠葛 装备虽精,但使用与维护是老大难: 北洋水师的舰船,如“定远”、“镇远”.............
  • 回答
    北洋水师官兵在甲午海战时的训练程度,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中国军事力量中的佼佼者,但如果要问他们是否“训练有素”到足以在顶级海战中取胜,那就得更细致地掰开了讲。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北洋水师在成立之初,是按照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标准来建立的。李鸿章耗费巨资,从英国、德国等海军强国引进当时最先进的舰船,包括“定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如果将修建颐和园的巨额款项全部拨给北洋水师,甲午海战的结局真的会扭转吗?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就能得出结论的。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颐和园当初花的钱是个什么概念。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耗资巨大,虽然具体的.............
  • 回答
    问到北洋水师多两艘定远、镇远级别的铁甲舰,甲午海战的局势是否会乐观很多?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能引发诸多讨论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乐观程度会相当显著。不过,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定远和镇远这两艘舰的“含金量”有多高。这两艘舰是当时世界上顶尖的战列舰,吨位近.............
  • 回答
    甲午海战的惨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记响彻云霄的警钟,它彻底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让无数国人黯然神伤。战败之后,中国军队为何没能“卷土重来”,重新打造一支足以报仇雪恨的北洋舰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当时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绝非一句“没钱”或“没意愿”.............
  • 回答
    北洋水师(又称清 navy)是中国清朝晚期建立的一支海军力量,主要在19世纪末(18741895年)活跃,其历史背景、舰船性能和战术用途与现代“袭击舰”的概念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北洋水师是否能充当“袭击舰”: 一、北洋水师的历史背景与定位1. 建立时间与目的 北洋水师是清朝洋.............
  • 回答
    北洋水师,这支曾经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在近代史上却被蒙上了一层层浓重的阴影,甚至可以说,它成为了许多历史谣言的“集大成者”。这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简单的误传,而是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宣传的需要、以及民间记忆的变形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详细探究为何如此,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这些“谣言”的表象,看看它们.............
  • 回答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的表现,常常被描绘成一支被“老旧”军舰拖累的军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得仔细掰扯掰扯。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老旧”的定义。在那个时代,海军军舰的更新换代速度虽然比现在慢,但也不是一成不变。一艘军舰的“老旧”程度,主要看几个方面: 设计年代和建造年份: 这是最直观的。19世纪.............
  • 回答
    要说北洋水师到底什么水平,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好”或者“坏”。它就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有天赋、有投入,但也伴随着稚嫩和不足。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一、 组建的初心与起点: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咱们得先知道北洋水师是怎么来的。它是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建立强.............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颇具想象力。如果将北洋水师的官兵全部替换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英国海军或德国海军士兵,并且依然装备北洋水师原有的舰船,能否在甲午海战中战胜日本联合舰队?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仅取决于士.............
  • 回答
    “亚洲第一”的水师,对上“一群拿香炉跳大神”的义和团,怎么就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还让日本人捡了个大便宜?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简单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里面门道多着呢。咱们得把时间捋一捋,从头好好说道说道。北洋水师的“亚洲第一”是怎么来的?话说在甲午战争之前,咱们的北洋水师确实是顶呱呱的。清政府当年花.............
  • 回答
    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7日)后,北洋水师确实面临严峻的军事困境,但其是否具备发动积极军事行动的能力,需从多个维度分析: 一、战后北洋水师的残存力量1. 主力舰的损毁与修复 战果: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损失了致远、靖远、经远三艘巡洋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战死),超勇、扬威两艘军舰被击伤,.............
  • 回答
    “北洋水师是当时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这个说法,在历史研究和公众认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需要更详细地去审视其准确性、具体含义以及背后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说法的来源和基础。这个说法通常建立在北洋水师在19世纪末(尤其是甲午战争前夕)的舰船装备、人员训练、战术运用以及国际影响力等.............
  • 回答
    评价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话题。他并非传统意义上能够以辉煌胜利载入史册的英雄,却也绝非一无是处的昏聩之辈。他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晚清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时,在军事、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困境与挣扎。早年经历与从军生涯:从悍匪到栋梁要评价丁汝昌,就不能不提到他传奇而又充满争议的早期.............
  • 回答
    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这可不是小事儿,它直接被看作是洋务运动的“判死令”,标志着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彻底栽了跟头。要说为啥这么说,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你得明白洋务运动的“初心”。那时候,咱们国家被列强欺负得够呛,李鸿章那帮人一看,不行啊,得学人家点儿东西,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他们最开始想学.............
  • 回答
    关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何北洋水师主力尚存”的提问,其实这是一个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偏差。准确地说,北洋水师的覆灭,就意味着其主力已经不复存在。 这里的“全军覆没”和“主力尚存”并非独立且矛盾的两个事实,而是描述了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最终的结局。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过程,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1..............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推崇北洋水师而贬低“国军”(这里我们理解为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及其之后的部分中国军队),需要深入挖掘历史记忆、民族情感、政治叙事以及个体对国家命运的解读。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喜好,而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投射和历史观的差异。一、 北洋水师的“悲情英雄”形象:一种历史的浪漫化和符号化北洋水师.............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要回答“现在的菲律宾海军打得过北洋水师吗?”,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就像军事评论员那样,细致地梳理一番。首先,得说明一下,我们讨论的是“北洋水师”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毕竟,北洋水师在战争中迅速败落,那时的状态已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