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某些网友大肆吹捧《老友记》这种三句话不离男女关系的是美式烂俗情景喜剧?

回答
关于《老友记》的一些看法:三句话不离男女关系的美式烂俗情景喜剧?

最近在网上冲浪时,看到一些评论对《老友记》大加挞伐,称其为“三句话不离男女关系的美式烂俗情景喜剧”。坦白说,这种说法确实有点刺耳,也挺有意思的。作为一部风靡全球、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的电视剧,《老友记》究竟是“情怀滤镜”下的无可替代,还是真的如某些网友所说,只是一部浅薄的、只剩下男女关系的“烂俗”作品?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得承认,《老友记》确实将男女关系作为了叙事的主线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毕竟,这是一个关于六个年轻人如何在纽约这个大都市中生活、工作、成长,以及寻找爱情和友谊的故事。剧中瑞秋和罗斯的分分合合,莫妮卡和钱德勒的稳定发展,菲比的各种奇葩恋情,乔伊的“花花公子”生涯,这些爱情线贯穿了剧集的始终,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为观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话题和情感共鸣。如果你观看《老友记》的出发点是希望看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复杂的社会问题或者烧脑的剧情反转,那恐怕会有些失望。它的核心,确实是围绕着“情感羁绊”展开的。

但是,把《老友记》简单粗暴地归结为“三句话不离男女关系”, 就有些片面和刻薄了。

从“三句话不离男女关系”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会有如此争议?

时代背景与价值观的差异: 《老友记》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与当下存在不小的差异。那时候,年轻人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寻找伴侣、建立家庭上,这在很多文化中都是一个重要的生命阶段。而如今,社会更加多元,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晚婚晚育、丁克、独身主义等都成为被普遍接受的选择。所以,如果以当下的某些价值观去衡量十多年前的作品,自然会觉得有些“过时”或“不符”。
情景喜剧的固有模式: 情景喜剧(Sitcom)本身就是一种以轻松幽默为主要基调的喜剧类型。它往往通过日常生活的琐事、人物之间的互动来制造笑料,而情感关系(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正是制造这些互动和笑料的重要源泉。很多经典的情景喜剧,例如《宋飞正传》、《老爸老妈罗曼史》等,也都围绕着人物的社交圈和情感生活展开。将男女关系作为重要元素的 sitcom,并非《老友记》独有,这是该类型片的普遍特征。
部分观众的期待错位: 有些观众可能带着对“深度”或“艺术性”的期待去观看《老友记》,结果发现它更侧重于轻松、娱乐化的表达。当期望与实际内容不符时,自然会产生不满。

然而,即便承认其围绕情感展开,我们也不能忽视《老友记》的成功之处,它绝非“烂俗”二字可以概括的:

“友谊”的深刻描绘: 抛开男女关系,《老友记》最核心、最打动人的部分,恰恰是那份牢不可破的“友谊”。 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感情上经历什么坎坷,这六个人始终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他们一起庆祝成功,一起分担痛苦,一起吐槽生活中的荒谬,这种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的支持与陪伴,才是《老友记》能够跨越文化、跨越时间,成为许多人心目中“温暖”代名词的关键。这种友谊的浓度和厚度,远非“男女关系”四个字所能涵盖。
人物的成长与立体: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并非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不断成长的个体。瑞秋从一个被宠坏的千金小姐蜕变成独立的职场女性;罗斯在经历婚姻失败后,依然努力寻求真爱;莫妮卡从一个对生活有些强迫的女孩,学会了包容和爱;钱德勒在找到真爱后,逐渐变得成熟稳重;菲比依然保持着她那份古灵精怪和善良;乔伊也在跌跌撞撞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们的成长轨迹,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英雄史诗,但却是许多普通人在生活中会经历的真实写照。
幽默感的普适性与时代印记: 《老友记》的幽默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台词的巧妙设计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夸张表现。很多笑点都是基于共同的生活经验,例如对工作的抱怨、对感情的困惑、对社交的尴尬等等。当然,有些梗可能带有一些时代印记,或者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完全理解,但其核心的幽默内核是具有普适性的。它的笑点不是低俗的恶搞,而是智慧的玩味。
情感的真实与共鸣: 尽管剧中人物的爱情故事有时看起来有些戏剧化,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爱而不得的痛苦、重拾旧爱的喜悦、平淡日子里的幸福感——却是真实存在的,能够引起许多观众的共鸣。这种情感的细腻捕捉,是《老友记》能够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文化输出的成功案例: 《老友记》作为一部美式情景喜剧,在文化输出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它向世界展示了美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交模式。对于许多外国观众来说,它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个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窗口。

那么,那些“大肆吹捧”的网友,他们吹捧的是什么?

我认为,他们吹捧的不仅仅是“男女关系”,更是:

情怀与回忆: 对于很多人来说,《老友记》伴随着他们度过了青春期或大学时光。剧中的场景、台词、甚至配乐,都承载着他们珍贵的回忆和情感寄托。这种“情怀滤镜”是真实存在的,也让这部剧在他们心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剧中的六位朋友,虽然生活在北京那样的大都市,但他们都有着体面的工作,有温馨的公寓,有能够彼此依靠的朋友,并且在生活中总能找到各种小确幸。这种相对稳定、有保障、充满友情和爱情的生活状态,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也是一种“理想生活”的投射。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尽管剧中人物也经历过失恋、失业、事业瓶颈等困难,但他们总是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并从朋友那里获得力量。这种面对生活的韧性,也是很多人喜爱这部剧的原因。

总结一下:

将《老友记》简单地视为“三句话不离男女关系的美式烂俗情景喜剧”, 是一种过于狭隘的解读。 诚然,男女关系是剧中的重要元素,但忽略了其对“友谊”的深刻描绘,对人物成长的细致刻画,以及其幽默、温暖和积极向上的特质,就显得有些以偏概全了。

“烂俗”这个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的评价标准。在有人认为其“烂俗”的同时,也有无数人从中获得了快乐、慰藉和共鸣。这恰恰说明了艺术作品的多义性和受众的个体差异。

我们完全可以承认《老友记》有其局限性,比如某些情节可能过于理想化,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如更前沿或更深刻的作品。但是, 将它视为一部能够带来轻松愉悦、温暖治愈,并且成功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作品,我认为是更公允的看法。 毕竟,生活本身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关系,而男女关系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探讨这些关系,也未尝不是一种有价值的创作。

所以,下次再看到有人这样评价《老友记》,不妨可以想想,也许他们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那个“一部分”,而忽略了那更广阔的、更温暖的“另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人家就是干这个的啊。。

《老友记》是家庭情景喜剧。就是家长里短。正常人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还有啥。不就是搞对象吗??六个30岁左右的都市打工人。每天的生活不就是这样。难道你每天的生活是拯救世界,探索宇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