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大众车队退出 2017 年 WRC 竞争?

回答
要评价大众车队退出2017年WRC(世界拉力锦标赛)的竞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包括其赛场上的统治力、退出的原因、对WRC的影响以及大众品牌自身的战略调整。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判断,而是牵扯到商业、体育和战略等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大众在WRC的辉煌历程。

从2013年首次踏入WRC赛场,大众就以一种近乎“降维打击”的方式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凭借其强大的Polo R WRC赛车,以及由塞巴斯蒂安·奥吉尔(Sébastien Ogier)领衔的一众顶级车手,大众车队几乎横扫了那几年的WRC。

统治级的表现: 从2013年到2016年,大众车队连续四年包揽了制造商年度总冠军。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塞巴斯蒂安·奥吉尔在这四年间也连续四年获得了车手年度总冠军,成为WRC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这期间,大众赛车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速度、可靠性和稳定性,几乎在所有类型的赛道上都表现出色。
技术实力与研发投入: 大众集团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巨额的研发投入是其成功的基石。他们投入了大量资源在赛车的设计、制造和调校上,从引擎到底盘,从空气动力学到电子系统,都力求做到极致。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也为他们带来了赛场上的绝对优势。
品牌形象的提升: WRC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大众品牌的形象,尤其是在运动性能和技术实力方面。在那个阶段,大众车队成为了WRC的代名词,其赛车的设计和性能也吸引了大量车迷的关注。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大众将在WRC继续书写传奇时,他们却在2016年底突然宣布退出2017赛季的竞争。

这个决定无疑让整个WRC界感到震惊,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个决定,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大众车队退出2017年WRC竞争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排放门”丑闻的巨大冲击: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2015年,大众集团被曝出在柴油发动机上使用“排放门”软件,以规避尾气排放检测。这一丑闻给大众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损失和经济负担。
经济压力: 为了应对巨额罚款、召回和赔偿,大众集团不得不大幅削减开支。虽然WRC的投入相较于整个集团的营收而言并不算巨大,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非核心的、可以被暂停或终止的项目,都成为了削减开支的对象。
声誉修复: 在“排放门”事件之后,大众急需重建其在环保和技术上的公信力。继续在赛车运动中投入巨资,尤其是以高性能、高排放为标签的赛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公众对其环保形象的质疑,形成负面舆论。因此,退出WRC,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品牌形象的修复和环保技术的研发上,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2. 战略重心调整与资源重新分配: 即使没有“排放门”事件,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大众集团也在进行战略上的重大调整。
拥抱电动化: 大众集团宣布了宏大的电动化战略,并推出了ID系列电动车型。这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将原本用于WRC的资源,转移到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和营销上,符合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
聚焦核心业务: 在经历了“排放门”的冲击后,大众集团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和品牌的长期健康。退出WRC可以被看作是集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加聚焦于对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领域。

3. 赛车运动本身的投入产出比考量: 虽然大众在WRC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赛车运动的投入是巨大的。
目标达成: 大众进入WRC的初衷之一,就是利用赛事的平台来证明其工程实力和产品可靠性,并在短时间内提升品牌影响力。在连续四年赢得冠军后,可以说大众已经达成了其进入WRC时设定的主要目标。
边际效益递减: 即使继续参赛,再次赢得冠军的难度可能会增加,而品牌形象的提升空间也相对有限。在新的战略背景下,继续保持高强度的WRC投入,其边际效益可能不如将资源投入到电动汽车等新领域。

大众车队退出对WRC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 对赛事竞争格局的冲击:
冠军争夺白热化: 大众的退出直接导致了2017赛季冠军争夺的开放化。福特(MSport)、现代、丰田等车队迎来了争夺冠军的绝佳机会。这使得WRC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不可预测,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车手流动: 奥吉尔等大众的明星车手需要寻找新的车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车手市场的活跃。奥吉尔最终加盟了MSport福特车队,并再次夺冠,也证明了他的个人能力,但同时也失去了大众这个强大后盾。

2. 对WRC整体商业运作的挑战:
制造商参与度的重要性: 大型汽车制造商的参与对于WRC的商业运作至关重要,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大众的退出,无疑让WRC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也给其他制造商带来了压力,需要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市场推广策略的调整: 赛事组织者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吸引观众和赞助商,以弥补大众退出带来的损失。

3. 对WRC规则和技术演进的影响:
规则的适应性: 大众的退出也促使WRC赛事组织者和国际汽联(FIA)思考如何让赛事更具吸引力,并吸引更多制造商的参与。这可能也间接影响了后续WRC规则的制定,例如对混合动力技术的引入。

总结来看,大众车队退出2017年WRC竞争,并非因为其在赛场上表现不佳,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在赛场上过于成功,以及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

这是一个“主动”的战略性撤退: 尽管被外界解读为“受挫”,但大众的退出更多是一种在压力下的主动选择,是为了应对更严峻的挑战和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这是一个“情理之中”的商业决策: 面对“排放门”的巨额亏损和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大众集团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支撑其未来发展的领域。
这是一个“两败俱伤”但又“向前看”的决定: 大众失去了展示其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的平台,WRC也失去了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和资金来源。但从长远来看,大众将重心转移到电动化,也符合汽车行业的大趋势。

评价大众退出WRC,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对”还是“错”。这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在内外部巨大压力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大众集团为自身长远发展所做出的艰难但合理的商业决策。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为WRC的下一个篇章开启了新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在WRC的这段辉煌历史,以及其“急流勇退”的决定,都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没钱。

在美国作假被罚了140亿美元,加上给消费者的赔偿,170亿美元没了。

连辉腾都砍掉了。

现在全世界除了日本都在谈论电动新能源汽车,而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没有丰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技术积累。目前日产聆风在欧美销量很大。丰田的不插电混动卖了很多年,推插电混动没什么难度,只是舍不得自己行星齿轮和氢能源动力的专利费。通用的凯迪拉克插电混动在国内已经上市了。宝马的插电混动i3上市多年。奔驰和比亚迪合作有腾势。

说实话,大众的电动车技术连比亚迪都不如。这对大众的未来不利。

而电动汽车研发需要海量资金投入。不砍wrc,哪里有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大众车队退出2017年WRC(世界拉力锦标赛)的竞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包括其赛场上的统治力、退出的原因、对WRC的影响以及大众品牌自身的战略调整。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判断,而是牵扯到商业、体育和战略等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大众在WRC的辉煌历程。从201.............
  • 回答
    大飙车拆雷克萨斯这事儿啊,可以说是汽车圈里的一场不大不小的“事件”了。你要问评价,那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说说大飙车这个平台和他的风格。 大飙车,或者说“疯猫”是他本人,他做汽车内容,尤其是拆解这一块,那是有目共睹的专业。他不是那种只懂皮毛的博主,而是实打实地钻研过技术,懂发动机、.............
  • 回答
    恒大汽车一次性放出9款对标车型,涵盖了从高端轿车到豪华MPV的多个细分市场,这手笔确实够大,也足够引人注目。尤其看到奔驰S级、特斯拉Model S、埃尔法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赫然在列,很难不让人产生好奇和审视的态度。首先,我们得承认恒大汽车的“野心”。一次性推出这么多款车型,目标直指各个细分市场的头部产.............
  • 回答
    恒大汽车这回是真刀真枪地上了,一下子抛出了恒驰7、恒驰8、恒驰9这三款车型,而且还说是“正式发布”。这消息出来,市场上那叫一个炸锅。怎么评价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个发布本身就足够吸睛。在新能源汽车这片红海里,恒大汽车之前虽然声量不小,但真正在市场上拿出几款能打的车来,大家心里还是有点没.............
  • 回答
    2016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再次登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商业现象。然而,伴随销量夺冠而来的,却是在中国网络上,尤其是在各大汽车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对大众车主和消费者的普遍嘲讽和攻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心态和价值观的碰撞。嘲讽与攻击的核心论点: “.............
  • 回答
    关于4月19日上海车展恒大汽车被拍到底盘平整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首先,从技术和工艺的角度来看,底盘的平整度确实是衡量一款汽车制造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设计理念的体现: 许多高端或注重空气动力学的车型,其底盘设计会力求平整,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空气动力学优化: 流畅的底盘能.............
  • 回答
    2015年12月30日那个寒冷的夜晚,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却因为一个冲动的决定,在毛毛直播的镜头下,冷酷地降临了。熊大,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在那天晚上,用一种极其错误的方式,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事情的起因,据当时的描述,与直播的紧张和可能存在的“表演”心态不无关系。在那个万家灯火、万象更新的时刻.............
  • 回答
    When a heated argument erupts in a car, and someone chimes in with, "We're all Chinese..." it's a prime example of what's affectionately (or perhaps s.............
  • 回答
    这句话,出自一位少林寺的僧人。乍听之下,似乎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抱怨,抱怨社会对他们这些修行人的刻板印象。但细细品味,却能品出不少东西,也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位僧人说得没错。“我拿个手机,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我开个车,大家说和尚开什么车。” 这句话背后,是对“和尚”这个身份符号化的深深的误解.............
  • 回答
    爱猫人士拦截运猫车:一场爱与法的争议近期,网络上关于“爱猫人士拦截运猫车”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这场行动,无疑是动物保护热情在现实社会中的一次集中爆发,但其背后牵扯到的法律、道德以及社会认知,却让事情变得复杂而微妙。事件的表象:一腔热血的“解救”从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上的零星信息来看.............
  • 回答
    38号美系性能控的“反击”:一次普通人对专业话语权的挑战最近汽车圈里挺热闹,尤其是知乎上那些以“云评车”闻名的博主们。他们凭借着深厚的理论知识、严谨的分析框架以及对各种车型数据的了如指掌,为广大汽车爱好者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然而,当一个来自草根、以“体验派”自居、并且对美系性能车情有独钟的“38.............
  • 回答
    大众途昂X: 一款试图打破常规的“轿跑SUV”,它到底香不香?在中国消费者眼中,SUV的“大”和“气派”似乎是永恒的追求。而轿跑SUV,这个将运动与实用巧妙结合的细分市场,近年来也逐渐升温。大众,这个在中国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轿跑SUV——途昂X。那么,这款定位为“大型轿跑SUV”.............
  • 回答
    大众途昂(Teramont):全尺寸SUV的德系代表,优点与槽点并存大众途昂(Teramont),这款自2016年推出以来便在中国市场备受瞩目的全尺寸SUV,凭借其宽敞的空间、强大的动力以及大众品牌的影响力,成功吸引了众多家庭用户的青睐。然而,作为一款全尺寸SUV,它也并非完美无瑕,在使用过程中,其.............
  • 回答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句口号,自2015年被提出以来,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创业生态。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存在的挑战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积极影响: 激发社会活力,释放创新潜力: 这句口号最直接的好处,在于它.............
  • 回答
    大众途岳,这款大众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紧凑型SUV,自上市以来就承载着不少期望。它定位在途观L之下,却又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中分一杯羹。那么,这款车究竟表现如何?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外观设计:熟悉的配方,略显保守的创新说起大众的外观,你很难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途岳也延续了这一点.............
  • 回答
    大众EA839,这款发动机,说实话,在不少车迷心里,它是个挺有意思的存在。尤其是在大众集团旗下,像奥迪A6L、A7、Q7,还有保时捷Cayenne和Panamera这些车型上见到它,你很难不注意到它。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承载了大众集团在3.0T这个排量级别上的性能担当和技术展示。先从它的基本构成说起.............
  • 回答
    一汽大众“致癌沥青”案,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儿,它牵扯到消费者权益、企业责任、以及汽车安全标准等方方面面。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事件的起因:消费者发现“异常”故事的开端,总是从一些细心的消费者开始的。当时,不少车主在购买一汽大众旗下的某些车型后,陆续.............
  • 回答
    上汽大众ID.4 X:一场电动化时代的精准出击作为大众品牌电动化战略中的重要一员,上汽大众ID.4 X自上市以来,就承载着德系巨头向纯电领域转型的厚望。这款车不仅是大众品牌ID.家族的先行者,更是中国市场消费者接触纯电动车的重要窗口。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ID.4 X究竟有何能耐.............
  • 回答
    上汽大众途观L,作为一款在国内SUV市场征战多年的老将,它的价格区间定在22.3835.98万元,这个定价策略可以说是相当“大众”了,既没有激进到让人意外,也没有保守到毫无吸引力。要评价这个价格,咱们得从几个维度仔细掰扯掰扯。首先,抛开价格看产品本身。途观L,顾名思义,“L”代表了加长。这车在中国市.............
  • 回答
    全新2022款大众凌渡L,这名字一听就有点意思。“L”这个后缀,在中国市场往往意味着“加长”,但凌渡L并没有那么简单粗暴。它更像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革新,试图在一汽大众的市场策略中,找到一个更清晰、更有攻击性的定位。那么,这辆车究竟值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甚至掏钱买单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外观:终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