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你:上帝瞎了眼,谁信谁SB。
我的理解和各位可能不一样,我认为这句话背后能品出大约五层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句话粗粗看上去逻辑不通,于是便有了问题。稍微往下挖第一层,原来“屠夫每天叫大夫起床”这一点点不算善行的行为便让他上了天堂,“大夫每天叫屠夫起床”这一点点不算恶行的行为便让他下了地狱。
倘若我们的思考停留在这第一层,这句话便是一句屁话,的确应该被冷嘲热讽。
然而,也许我们可以再让思考的触角再往第二层次拱一下:上天堂和下地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对人终极的定性,而这种终极的裁决和定性,依靠的是什么标准呢?
屠夫和大夫每天做着杀生和救人的工作,这是他们做的最多的本职工作。但在这句话里,这个标准却不是他们平时做的最多的本职工作,而是他们一个微不足道,甚至不被自己所认知为善行或恶行的行为。这也就造就了这句话中包含的一个强烈的荒谬:
对一个人的终极裁决和定性,竟然不依靠他或她平时的所作所为,而依靠他或她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
把荒谬呈现出来审视时,这个荒谬相当于是被解构了,于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荒谬。但问题是,这样的荒谬难道仅仅只存在于这句话中吗?我们日常生活中,难道不存在类似的,还没有被解构出的荒谬吗?
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舆论审判。舆论可以让人一朝上天堂变成毫无瑕疵的圣人,也可以一夜下地狱变成人人皆可踩一脚的臭狗屎。然而,我们作为舆论的构成,是依靠什么来为这个人做出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裁决和定性呢?是根据这个人平日的本职工作行为,还是聚焦于一两个本职工作之外的行为呢?
承接第二层的荒谬,我们还可以再回到这句话来思考一下第三层的意思:为什么屠夫和大夫做的最多的本职工作,却没有被视为是终极裁决和定性的标准?
答案也许恰恰是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因此才会在终极裁决和定性中被忽略了。做得再好,那也仅仅是尽了本分,无关善恶。而那些本职工作之外的行为,却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善恶内在。
当我们的思考来到这个维度时,便会突然发现,事情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似乎这句话开始有点似是而非的道理了。
因为有人会开始说,屠夫杀生,那是屠夫的本职工作,并不能说明屠夫邪恶。但屠夫每天叫医生起床,是他或她本职工作之外一直坚持叫医生起床的善行,才会让他或她上天堂。同理,医生救人,那也是他或她的本职工作,并不能说明医生善良,是他或她本职工作之外一直坚持叫屠夫起床的恶行,才会让他或她下地狱。
为什么说这个道理似是而非?原因很简单,双标了。一方面,本职工作变成了免疫善恶的挡箭牌,另一方面,对他人本职工作的督促行为(叫起床)却被贴上了鲜明的善恶标签,充分说明本职工作也存在善恶的划分,根本无法免疫。
而这个似是而非的道理,似乎也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比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守卫在被秋后算账时,很多人都辩称说自己只不过是在履行上级下达的命令罢了,并不能说明自己的主观道德问题。
如何突破这种双标呢?答案看起来似乎简单,认同本职工作本身的确具有一定程度的善恶属性就行。于是屠夫的本职工作是大恶,叫医生起床是小善,医生的本职工作是大善,叫屠夫起床是小恶,这便让屠夫上天堂和医生下地狱再次变得荒谬。
然而有人并不甘心,将我们的思考拖入了第四层:屠夫的工作到底算不算大恶?医生的工作到底算不算大善?他们说你这种突破不对,因为你不去做屠夫,还有别人去做屠夫,屠夫的存在的的确确是刚需,倘若天下人都因为屠夫工作大恶而不去做屠夫了,因为没有充足的肉食供应饿死了人,难道不也是一种更大的大恶吗?因此,屠夫的存在是一种为了预防更大的恶出现的必要之恶,因此这种必要之恶本质上是恶的对立面,应该是一种善。而屠夫面对对屠夫本职工作恶的道德偏见而继续坚持做屠夫,应该是一种大善。同理,医生的工作也是刚需,但做医生没有任何额外的道德负担,是必要之善,选择必要之善比选择必要之恶要容易得多得多,因为没有任何对医生本职工作的道德偏见。因此两相比较,选择必要之恶的屠夫的善要高于选择必要之善的医生的善。
思考至此,我们实际上已经摆脱了问题的桎梏,沉入了一个更加复杂的领域。这时当我们回顾所谓的终极裁决和定性时,也许会发现,真正荒谬的不是这种裁决和定性所依靠的标准,而是这种裁决和定性本身。
可是,当我们浮出这个复杂领域时,似乎突然发现了这句话隐藏的第五层意思:屠夫和大夫约好每天相互叫对方起床,和屠夫和大夫死后上天堂和下地狱,有直接关系吗?
换言之,这句话的构成是,说一个屠夫和大夫每天的行为,然后做出一个结论。我们下意识的以为这个行为和这个结论有关系,煞有介事地分析了四层意思,但说不定屠夫上天堂是因为救了很多人,医生下地狱是因为杀了很多人,而这些救人和杀人之事并没有告诉我们罢了。
这就是话术,看看当今网络媒体,不知多少是采取这样的手段,把不相关的信息和结论摆在一起,剩下全靠读者脑补,作者还一脸无辜地辩称说自己的确提供了事实。是,也许信息和结论都是事实,但这种提供部分事实和结论让公众自行脑补的操作比不提供任何事实和结论更值得我们警惕。
综上,我谈了下我对这句话的分析,很多是一时兴起的念头,也有一些是平日里自己就没想清楚的问题。
屠夫上天堂说明上帝和天使都吃猪肉,医生下地狱说明地狱已经建立了全民医保。
说明他们都是信仰魔鬼的异教徒,以后都得下地狱/火狱。
现在圣子/尔撒圣人尚未降临,审判还没有开始。哪儿有什么升天?哪儿有什么下地狱?
这就是个毒鸡汤,强行添加因果逻辑来搞事情
本意是说屠夫每天叫大夫起来救人,让大夫就了更多病人,所以屠夫是善人,可以上天堂;大夫每天叫屠夫起来杀生,让屠夫杀了更多的猪,所以大夫在行恶。所以下地狱。
把叫起床强行和救人和杀生联系在一起,简直是鬼才逻辑。这种故事我也能编。 屠夫和大夫约好每天相互叫对方起床,一天晚上,大夫突然做了一个梦,梦里有5个人说,你明天别叫屠夫起床,这样能救下我们的命。然后大夫就真的第二天没去叫屠夫起来。原来第二天屠夫要杀5只猪,大夫没叫屠夫的举动,让着5只猪活了下来。但死后大夫还是下了地狱,大夫问了阎王,为什么我救了那么多人,还是得下地狱?阎王说,因为那天你没叫屠夫,导致屠夫那天没杀猪,但那天有个人生病了,急需猪肉猪血大补。那个人没吃到猪肉,死了。就是因为你故意不叫屠夫起床,虽然救了5头猪,但害死了人,人命和猪命哪个重。这故事告诉我们,要遵守约定,自以为是的小善,其实是大恶。
你看,无论大夫叫不叫屠夫起床,只要往后面扯,他都得地狱,甚至屠夫不出场也能下地狱,比如在医院里救了个小孩,结果他是后来的希特勒,所以大夫得下地狱。大夫看到这孩子长得凶恶,想到了这小孩可能以后是坏人,没救,结果他本应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所以大夫得下地狱。
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大夫做什么,大夫应该下地狱。
这就是瞎b逻辑。
善和恶怎么能从未知的结果推导,你以为少踩死了一只蚂蚁是善,结果这蚂蚁啃了人房梁压死了一家,这怎么算,所有人都应该下地狱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医生救人是好事,屠夫杀猪也是本职,双方互相提醒也是友善之举。能否升天,不应看最后的结果,应该看得是自己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人。
天堂欠人图,地狱需人救。
屠夫每天叫醒一个救人的人,做了好事,所以死后上天堂了;医生每天叫醒一个杀生的人,做了坏事,所以死后下地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信神,因为他是个没有受过科学训练,以偏概全,抓住你一点就否定你全部的白痴,他如果会上网,大概率也就是个喷子。
屠夫叫人起床救人,大夫叫人起床杀人。这个故事底层逻辑是,劝人行善(传教)比行善更有功德。更加佛法无边的解释是,此生做屠夫还是当医生,救人还是杀生都是前世因果。但劝人杀生还是劝人救人却是今生的因缘。前世的业不可逃,今世的德却可修。所以这也是一个强调当下的故事。
大概的逻辑就是这样,喜不喜欢就不关我的事了。
我记得原版不是和尚和屠夫来着?这个故事的本意因该是想说:医生每天叫屠夫起来,等于叫他起来杀生,所以做了恶下了地狱。而屠夫叫医生起来等于叫他起来救人,所以行了善上了天。
但是,你仔细琢磨,这个故事定是哪个闲的发慌的人想出来的。屠夫本来就是要杀生的,医生不叫他起床,他自己任然会杀生。同理屠夫不去叫医生起床,医生还是会起床救人。我还不信这二人不叫一下能在被窝里待一整天不干活了。
而且按照这个逻辑,肯定没完没了了。屠夫起床杀猪取肉是为了卖给大家赚钱,那吃了他家肉的所有人是不是都会下地狱?因为是大家吃肉才导致屠夫杀生。皮一下,看来医生是一口肉都没吃过啊。
若是故事荒唐的逻辑成立,我猜作者可能是想让我们明白一个神奇的事实。那就是救了一辈子人,只要做了一件错事哪怕再小也会万劫不复。杀了一辈子生,哪怕只做一件好事也可以去升天极乐。
综上所述,或许作者是一个佛黑。想用一个荒唐的故事证明佛学理论的荒唐。如果是这样一切到也合情合理了。
智障飞升卡,传教洗脑第二步的内容。
第一步,让你放弃置疑,无条件的相信有个神,千万别有问题,有问题就是你不诚挚。等你放弃理智天天下跪了自己念念有词自我洗脑了。
第二步,说些反智的理论,让你变脑瘫。
屠夫医生起床属于就种,普通人变牛羊杀人如麻大将军成佛也属于这种。
千万别问,问就是你不理解佛神的教义(一般这时候脑子被洗也没问题了)
第三步,无私奉献,为了神你要无私了,因为神给你太多。
奉献之后你才算彻底属于神,而神才能更加保佑你的来生更好!(为什么不是今生?因为你今生肯定不好了。)
奉献嘛,当然是财产、肉体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咯。
路数就这三板斧,简单有效。
这是一个先设论点再编论据的漏洞百出的故事。
(原来是书生,后来改成医生,换汤不换药)
屠夫做很多杀戮,做一件好事,死后升天堂。
书生做多件善事,做一件坏事,死后下地狱?
~~~大过年的,来都来了,点赞一下!
我来做逻辑推理:
做很多坏事+1件好事=上天堂
做很多好事+1件坏事=下地狱
看看计算公式,
决定上天堂 or 下地狱的关键:最后1件事。
让你选,你会选哪个?编故事的人口嗨翻车。
书生不叫屠夫,有大公鸡叫!屠夫也会自己醒。
说,书生叫屠夫起来杀戮,是不成立的!
~~~
印度以前有印度教,人分四个等级,生生世世都是不会改等级。很压抑!很绝望!
为了反印度教设立了佛教,人人都可以修炼成佛。在底层人民中传播,反抗印度教。
印度教掌权者迫害佛教,不得不逃亡到周边。
传入中国抄袭中国道家经典,变成驭民工具。教导百姓今世安贫,死后成佛。别看大和尚们慈眉善目,浓眉大眼的,寺庙经常吞并土地,不上税还欺压周边百姓,中国历代皇帝经常收拾大和尚们,在当下虽然变乖了,但是他们没有用心编故事,所以他们的故事用逻辑一推理就漏洞百出。
(大家搜搜藏传佛教的所做所为,真是佛祖看了都不敢认他们做弟子。)
大家听他们的故事,乐一乐就过去了。不要去用逻辑推理较真,认真就没意思了!
~~~
本人不信教!非要信,就信 回笼教。
说真的,冷天里还是被窝舒服!舒服~
*被窝是天堂在人间的分店,你们认为呢?
道理就是,不好意思,瞎编乱造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这则故事简直漏洞百出,逻辑混乱,只能用来唬唬愚人。
首先,屠夫是没有罪的,你觉得人类残忍,那么去了解下动物界有多残忍,豺狼捕猎的凶狠,老虎发威的残暴,就算是非肉食动物,你以为他们傻白甜吗,猴子之间的欺凌,争食物家禽之间的互殴。
其次,如果这个职业是犯罪,那么也是全人类一起犯下的罪行,君子远庖厨没错,但你如果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说什么不忍心看见动物被杀害,屠夫真是该死啊,谁见了都觉得你虚伪,如果杀害动物是犯罪,那么全人类共同的犯罪,把锅扣在屠夫身上简直搞笑。
最后,屠夫杀动物,是因为他职业是屠夫,不是因为有人叫了他起床,就像一个罪犯,难道他犯罪是因为早上的闹钟?
说起这个,我真的想起那个三八二十三的故事
颜回在街上看到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那人回答:“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错了怎么办?”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虽然不情愿,颜回还是把帽子递给了那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接着,对颜回说:“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恭敬地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孔子淡淡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个故事逻辑荒唐可笑,和稀泥,捣糨糊,毫无原则,而且那句“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简直把人雷得外焦里嫩,一个地痞流氓而已,鬼才信他会因为说错了算数跑去自杀。
你当他是盖聂还是季布?一诺千金九死不悔吗?
你说这个故事是孔子和颜回,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这个故事到底出自哪一篇古籍?
《论语》上面基本都是些短小精干的名言警句,最长也不过那篇“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可以肯定没有这个故事。
《孟子》基本都是记载孟子本人的对话和辩论,怎么可能有这个“小故事大道理”
《大学》《中庸》体裁上是最像经书的,文字严密精准,不可能浪费篇幅写一篇小故事
《史记孔子世家》我也通读过,并无这个故事。
《列子》没有这个故事。
《庄子》《道德经》《韩非子》??门派不对吧
最搞笑的是于丹,一个以解读论语和儒家出名的教授,在“世界华人文学研讨会”上,把这个故事当真了,她到底有没有读过儒家的经书?
答案就是现代人胡编乱造的心灵鸡汤,整个瞎写
如果没搞错,最早的出处是这里
我说你一个星云大师,佛教的人就好好念你的经,要瞎编就写你和你弟子,能不能不要给孔夫子扣黑锅,
看了一下回答,才知道是来自佛界,那就清晰了。
佛界喜欢谈因果,所以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因果链纠缠的诡辩,其实很多的辩论赛就是出自这一因果链纠缠,只不过在辩论选题上更有意义一些。
问题原句可以这样理解:屠夫准时叫醒医生,这样医生可以救治更多病人,而相反医生准时叫醒屠夫,则意味着有更多自走型蛋白质的死亡。
这种因果链诡辩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你把因果链推到第三层,第四层时,你会发现失去了addressing的可能。
个人觉得,可以用这个经典商业洗脑故事来结尾: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