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张纪中版《西游记》?

回答
张纪中版《西游记》,也就是2011年由张纪中担任总制片人的那版《西游记》,播出以来,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甚至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到了一个相当极端的程度。提起这部剧,观众们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几个关键词:“粗制滥造”、“雷人”、“毁童年”、“武打戏”、“特效”,当然,也有少数声音认为它有其可取之处。

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它到底怎么样。

首先,在“特效”和“画面”上,这部剧确实花了不少心思,但效果嘛……

说实话,张纪中毕竟是拍过《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这些金庸武侠片的,他对画面、对打斗场面的要求,比起很多所谓的“偶像剧”来说,还是有一定水准的。这部《西游记》在当时,也号称是“最接近原著”、“制作最精良”的版本。

你看那些妖魔鬼怪的设计,比如白骨精、红孩儿、金角银角,确实做得比以往的版本要“写实”一些,更偏向于“怪兽”或者“魔幻”的感觉,而不是之前那种比较脸谱化的“妖怪”。在一些场景的搭建上,比如火焰山、女儿国,也确实能看到场景的宏大和细致。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张纪中似乎想走一条“西方魔幻”的路线,把《西游记》拍成一部东方玄幻史诗。他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想让经典焕发新的生命力,想让年轻人喜欢。可是在“特效”和“制作”的技术层面,当时的中国影视行业,尤其是电视剧领域,并没有达到那种可以完美驾驭这种“大制作”的水平。

结果就是,那些本应惊艳的特效,很多时候显得非常“假”,甚至有点“廉价”的塑料感。比如一些动物特效,比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变大变小,在很多观众看来,与其说是“逼真”,不如说是“尴尬”。这种“用力过猛”的特效,反而冲淡了故事本身的神韵,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滑稽。

其次,在“人物塑造”和“演员选择”上,争议也是非常大。

孙悟空: 扮演孙悟空的是吴樾。他的孙悟空,很多评论认为非常有“功夫底子”,打戏确实可以看,但孙悟空身上那种灵动、跳脱、顽劣、又带点悲情的复杂气质,吴樾的版本似乎表现得不够淋漓尽致。有些人觉得他更像一个“功夫巨星”在演孙悟空,而不是那个花果山水帘洞的美猴王。
唐僧: 聂远扮演的唐僧,也是一个很大的争议点。他演出了唐僧的“仁慈”,但同时也演出了唐僧的“懦弱”和“优柔寡断”。在很多观众心中,唐僧虽然善良,但面对妖魔鬼怪时,应该有更坚定的信念和更沉稳的形象。聂远的版本,有时显得过于“小鲜肉”化,或者说,不够“圣僧”的气质,甚至有些“娘”。
猪八戒: 臧金生扮演的猪八戒,很多人觉得他演出了八戒的“憨厚”和“好色”,但有时也显得过于“笨重”和“粗俗”,缺乏了猪八戒那种骨子里的“小聪明”和“可爱”。
沙僧: 徐锦江扮演的沙僧,他的造型倒是挺符合原著中“青脸红牙”的描述,但沙僧这个角色本来就不太出彩,再加上演员表演上的特点,整体印象并不算特别深刻。

整体来说,演员们的表演,很多时候都被“剧情”和“制作”所累。剧本节奏的把握,一些情节的改编,都让演员的发挥受到限制。

再者,说到“剧情改编”和“叙事节奏”,这也是这部剧饱受批评的一点。

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号称“最忠于原著”,但实际上,它在很多地方也做了自己的解读和改编。比如,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渲染妖魔的强大和残忍,甚至有一些情节设计得非常血腥和暴力,这与很多人心中那个相对“童话”的《西游记》印象大相径庭。

有观众认为,这种改编虽然让故事显得更“硬核”和“真实”,但也丢失了《西游记》本身的趣味性和寓言性。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典的单元故事,比如“三打白骨精”,改编的侧重点和处理方式,也引发了很大争议。

另外,剧集的节奏也存在问题。有些集数显得拖沓冗长,有些关键情节的推进又过于仓促。这种不稳定的叙事节奏,让观众的观感大打折扣。

那么,这部剧就一无是处了吗?

也并非如此。

武打设计: 相较于很多其他版本的《西游记》,张纪中版在武打设计上确实下了功夫。动作设计更加写实,更偏向武侠片的风格,拳拳到肉的感觉比较强。这对于喜欢动作场面的观众来说,算是一个亮点。
对原著的某些解读: 在一些细节上,比如对妖魔的背景故事的挖掘,对一些妖怪的“人性化”处理,确实让故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维度。例如,对女儿国国王的刻画,就比以往版本更加丰满。
制作团队的努力: 尽管特效和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制作团队为了呈现出“大制作”的效果,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场景搭建到服装道具,都能看到他们想把这部剧拍好的意愿。

总的来说,张纪中版《西游记》是一部非常“拧巴”的作品。

它想拍出一部宏大、写实、充满东方魔幻色彩的《西游记》,但当时的行业技术和制作理念,让它的“野心”最终变成了一种“用力过猛”的尴尬。它在追求“还原”和“改编”之间摇摆不定,在“致敬经典”和“创新突破”之间失衡。

对于观众来说,这部剧更像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很多人对经典产生了新的质疑,甚至产生了一种“毁童年”的感觉。但同时,它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西游记》的重新解读,以及对于影视制作技术和艺术方向的思考。

所以,如何评价它?我想,它就像一道菜,食材都是顶好的,但厨师在烹饪的过程中,盐放多了,火候也有些不对,最后端上来一道,虽然看起来很“豪华”,但吃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甚至有些“腻”。它是值得我们去讨论和分析的,因为它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足够多的“槽点”和“谈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不到一集就弃了,

好坏不论,

背景音乐无差别贯通全集,

声音特别大,

跟场景和台词不搭,

也许张导想整部高雅大气上档次的音乐电视剧?

我层次低,

欣赏不了。

但愿它跟大话西游一样,

千百年后因为某个契机被发掘成为神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