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清平乐》中的赵徽柔,我真的没心情跟丈夫和婆婆斗气,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发愁。
如果苗贵妃的儿子不早亡,情形会大为不同。将来,我弟弟登基,一定会尊生母为太后。我可以继续做无所顾忌的长公主,我想怎么任性怎么任性。
但现在的情形不容乐观,宋真宗除了赵祯这么一个独子,余子皆早夭,仁宗所有儿子早夭,无子,而且他身体越来越不好,现在怎么看都是十三团练赵宗实会以养子入继,继承大统。这个赵宗实和福康公主的血缘还得追溯到曾祖父上去!连爷爷都不是同一个。
皇室公主是一个很微妙的存在,她是皇权的外延,却不是皇权的主体。因此公主所有的尊荣和宠爱,来源于君权和父权,也最终会失之于君权和父权的旁落。说的粗鄙一点,公主的尊荣,在她爹、她亲哥哥或者亲弟弟当皇帝的时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皇位上坐的那个人,连爷爷都不是同一个,那就要看情分了。
更可怕的是,因为宋仁宗曾三次拥有亲生子嗣,三次夭亡,导致赵宗实这个养子在天堂地狱间反复横跳,别说是人,阿猫阿狗都有心理阴影。一旦仁宗驾崩,昔年老父亲给女儿逾制的恩宠和特权,转眼就可能成为祸患。
放眼整个朝堂的适龄贵族男青年,李玮即使不是最优选,也是上选。李家是宋仁宗的母家,跟皇家关系近,忠诚度高。李璋是赵宗实心腹重臣,李玮是李璋弟弟,苗贵妃在宫中抚养过赵宗实,这几个人,荣辱一体。我如果是福康公主,想跟赵宗实搞好关系,李家是非常好的媒介。
假如我是公主,在仁宗生命中最后几年的时光,我最煎熬的事情应该是考虑怎么修复和赵宗实的关系,我需要他当我是妹妹,当苗贵妃是养母,即便弥合不了之前宋仁宗在立储问题上”三进三出“造成的伤害,最起码不要继续交恶。如果他愿意,我很乐意以姑姑的身份,帮忙照顾他的儿子和女儿。我很乐意以皇室公主的身份,给李家带来荣耀和庇护,交换李璋以朝臣的身份对我的庇护。我很乐意维持和高滔滔的京城贵女交际圈。公主的身份能给我带来太多便利,我一方面是来自皇室的助力,一方面不是威胁。
我是长女,我需要保护我自己,保护我的生母,我的幼妹们,我不能去赌我和她们的前途命运,把我和她们的命运交给远房亲戚们的良心和眷顾。
至于杨氏,你信不信,我要能做到以上这些,她早就规规矩矩,服服帖帖了。我要做不到以上这些,我每天都得愁死忙死,哪还有空跟她在内宅玩过家家。
李玮,能培养感情就一起过,实在不喜欢就表面相敬如宾,私下各过各的。我是个爱漂亮的人,我估计会没事召他给我画像,什么《兖国公主行乐图》、《兖国公主春游图》、《十二月令花神图》、《天仙落凡图》………
如果我能打破历史上的寿命限制 ,活的长些,那么时间线就接近靖康之难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我更没空跟李玮搞中老年夫妻矛盾,上疏、进谏、募兵、聚乡勇、办团练、捐赠、布施、赈济……能做的事情一大堆哦,我能忙死。
如果有万分之一可能,我非常高寿,能活到南渡之后,我一个老太婆特么仗着宗室中辈分高,我天天跟赵构吵北伐的事情,他就算听不进去,我也能吵死他。我都黄土埋脖子了,一个九十岁的老姑婆我怕哪个?天天削这龟孙儿。
我友情提醒一下脑补的诸位
李玮是个老实人,好欺负。但是李玮的哥哥李璋可是个狠角色
仁宗没儿子,最后决定让英宗登基,但是仁宗一直觉得自己能行,所以把英宗接进宫来又送出去好几次(所以导致英宗即位之后对仁宗的亲人十分冷淡,谈不上绝情)
最后仁宗心软了让英宗赵宗实上,但是又怕宗室作乱,所以选了两个顾命大臣,文官韩琦,武将李璋
登基之时,是李璋平定了禁军骚乱,有定策之功,所以,李家靠仁宗母亲飞黄腾达,又靠李璋扶摇而上,享尽荣华富贵。
知否里的顾廷烨知道吧,原型就是李璋,顾廷烨的官职直接照抄李璋的
还有人说毒死驸马
公主的权利完全看皇帝的宠信。如太平,安乐
皇帝宠信公主,那就能要什么就有什么,皇帝要是对公主冷淡,不好意思,公主和待宰的羔羊没区别,那有人要问,公主地位尊贵,还有人敢怎么样?
英宗对仁宗不感冒,登基之初就把仁宗妃嫔赶出宫去,又闹出濮议之争,基本可以理解为和仁宗闹翻了,要闹事了
那公主和李家起冲突,一方是根本不感冒的人的女儿,一方是扶保自己登基的恩人
你猜皇帝偏向谁?
宋仁宗对赵徽柔已经非常好了,
就夜叩宫门那一次,宫门晚上不会开的,除非有人谋反或者有重要的紧急军情,比如美国和中国开战了这样的大事才会开
除了这两条,敢这么玩烽火戏诸侯的,换个别的皇帝妥妥的最少整治的掉层皮。赵徽柔居然被仁宗保住了?????
换现在,某位权贵的女儿因为自家私事拉了警报,你看看网上舆论会怎么样吧
说句这权贵之女骄横跋扈,为个人私事擅用国家公器,不为过吧
第二,熟悉历史和小说的应该清楚,李玮和赵徽柔和离过一次,最后仁宗临终前让他们复合,这一下被原著党骂惨了
可是你们知道当时仁宗已经选定了李璋为顾命大臣了
连起来就是,仁宗知道之后的皇帝不会惯着赵徽柔,宫里的宫人都是看眼色行事,你要是不受宠,谁都能欺负你,就赵徽柔那个性格,眼里揉不得沙子,说难听,任性,她受得了吗?宫里的小人物整起人来,让你找不到把柄又让人难受无比,后来明朝的公主就是这样,被欺负的太惨了
可是复合之后,她就是定策元勋李璋的弟媳,再怎么样也得看看李璋的脸色吧
小说我没看过,我看见一个人的评论很好,厚颜复制粘贴一下
时间理错了,夜开宫门之后李玮没有被贬到外地,只是降了他的虚衔。也并没有把公主接回宫里,也没有贬公主的封号,皇帝只是把梁怀吉一干人给换掉了。之后公主在李玮家开始一哭二闹三上吊,皇帝没办法只能把梁怀吉弄回来,但是公主并没有因为梁怀吉回来而停止在李玮家撒泼,皇帝发现把梁怀吉弄回来并没有用,才下旨让李玮去卫州,把梁怀吉调走,把公主接回宫里住。
公主的操作完全不占任何理,所以仁宗在把李玮调走之后面对司马光的质询没办法只能再把公主的品级给降了,在降完公主的品级之后,李玮的大哥也就顺势请了皇帝的旨意和离。从这里开始李玮的驸马身份就暂时没了,直到大半年过后仁宗重新恢复了李玮的驸马身份为止。
而且李家也完全不需要一个公主来抬举,李玮就是一位普通的文臣,而李玮的大哥才是仁宗真正倚重的禁军统领。而且按当时的律法,公主出嫁后辈分与公婆相同,不需要孝顺公婆,也没人逼着公主一定要和李玮圆房,相反的是公主在李玮家里是有自己的公主府的,下人们也都是从宫里带过来的,但凡她懂得一丝丝尊重,都不至于把自己和太监的丑事弄的满城皆知。皇家的体面就是被公主自己丢掉的,甚至到快死的时候仁宗都要恢复李玮的身份,为的就是公主在自己死后能有个依靠,等宋英宗上位,直接就把公主从皇宫里撵了出来,如果不是李玮被恢复了驸马身份,公主死的要比历史上更惨,从皇宫里出来都没有地方给她住。
她的悲剧唯一的原因不是因为她是什么仁宗长女,不是什么和太监的禁断之恋,而只是因为单纯的没有脑子。
而她看不起的丑逼李玮一生顺遂,死后追封太师,大宋正一品文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