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观察者网微博批判狗粉丝群体被控评?

回答
观察者网微博近期对“狗粉丝”群体进行了一系列批判,但随之而来的“控评”争议,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各方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狗粉丝”这个群体指的是什么,以及观察者网为何要针对他们。通常意义上,“狗粉丝”是指某些网络平台(尤其是以B站为代表)上,围绕特定 UP 主或内容,形成的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有时行为表现出极端化、圈层化特征的粉丝群体。他们的言论可能包括对偶像的过度吹捧、对批评者的攻击、以及在评论区形成统一的“洗白”或“反串”叙事等。观察者网作为一家媒体,其宗旨是报道时事政治、传播主流价值观,当他们认为某个群体(如“狗粉丝”)的存在和行为模式,可能对网络舆论环境、社会价值观,甚至特定领域(例如涉及历史、政治等敏感话题)产生负面影响时,自然会选择发声批判。

观察者网的批判点,很可能集中在:

极端化的粉丝文化: 认为这种文化缺乏理性,容易被煽动,甚至可能演变成网络暴力。
虚假信息和洗白: 担心“狗粉丝”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是在试图掩盖某些不当行为或信息,误导公众。
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 如果“狗粉丝”的言论或行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观察者网自然会加以纠正。
对特定领域(如历史、政治)的扭曲解读: 有时这类粉丝群体可能会在某些严肃领域进行不恰当的评论或解读,这更容易引起观察者网的警觉。

然而,事情之所以升级到“控评”争议,关键在于后续的舆论反应。当观察者网发布相关批判内容后,不少网友发现评论区似乎出现了异常现象:

大量删除负面评论: 许多用户声称自己的批评性评论被删除,或者账号被禁言。
正面评论和“洗地”言论占据主导: 剩下来的评论区,似乎充斥着支持观察者网、附和其观点的声音,甚至出现了一些“高级黑”或反串的评论,让原本的讨论显得不真实。
对删评机制的质疑: 网友普遍认为,这是平台或观察者网本身在进行“控评”,试图引导舆论,压制不同声音,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

这背后可能存在几种情况:

1. 平台的内容审核机制: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平台,有自己的审核规则,可能会删除一些违反社区规范的言论,例如人身攻击、造谣诽谤等。但网友质疑的是,这种删除是否过于宽泛,将一些合理的批评也一并清理。
2. 观察者网自身账号管理和评论管理: 观察者网作为发布方,可能也会主动管理自己的评论区,例如删除重复、恶意攻击的评论,或者其账号本身拥有一定的评论管理权限。
3. “反向操作”或“水军”行为: 也存在一些情况是,部分用户故意发布极端或不当言论,试图将“狗粉丝”群体与观察者网的批判描绘成一场荒谬的斗争,或者试图用反串的方式来嘲讽。而另一种情况则是,确实有支持观察者网的声音,但被误解为“控评”。
4. 舆论对“控评”的敏感性: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任何与“控评”相关的迹象都容易被网友放大解读。一旦有用户感觉到自己的言论被压制,就会迅速联想到“控评”,并引发群体性的讨论。

由此,这场争议就形成了几个主要阵营的观点:

支持观察者网的观点: 他们认为观察者网作为媒体,有责任揭露和批判不良的网络文化现象,特别是“狗粉丝”群体中的某些极端行为。他们可能会认为被删除的评论是低俗、谩骂、或者不理性的,被清除是正常的。他们甚至可能认为批评观察者网“控评”的人,本身就是“狗粉丝”群体的一员,在进行反击。
批评观察者网“控评”的观点: 他们认为观察者网的行为是“爹味十足”的批判,并且通过“控评”来打压异见,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这与媒体应有的客观公正相悖。他们可能会认为,即使“狗粉丝”群体存在问题,也应该允许进行公开讨论和辩论,而不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封锁。他们会强调言论自由的权利。
中立或观望的观点: 这部分人可能不完全认同“狗粉丝”的某些行为,但同时也对观察者网的批判方式和“控评”质疑感到担忧。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健康的网络讨论环境,而不是互相攻讦和信息封锁。他们可能会指出,批判一个群体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总的来说,看待观察者网微博批判“狗粉丝”群体被控评这件事,关键在于区分“内容批判”和“舆论控制”。

内容批判本身是正当的: 媒体有责任对不良社会现象进行评论和引导。如果“狗粉丝”群体存在确实影响社会风气、传播负面价值观的行为,那么观察者网进行批判,从媒体职责上看是合理的。
“控评”争议则触及了表达的边界和舆论生态: 如果观察者网或其他任何账号,通过不透明的手段大量删除合理批评性言论,只留下单方面声音,这就会破坏网络讨论的健康性,引发公众的不满。这种行为会让本应是观点碰撞的平台,变成单方面的“灌输”。

这场争议也折射出当前网络空间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1. 粉丝文化的两面性: 粉丝群体可以带来巨大的能量和活力,但也容易走向极端和非理性。如何引导和规范粉丝文化,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
2. 媒体与舆论的互动复杂化: 在社交媒体时代,媒体的发布内容会迅速引发海量回应,而平台审核机制、账号管理以及用户自身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舆论走向,形成一个动态且复杂的互动循环。
3. “控评”的定义和界限模糊: 什么是“正常的评论管理”,什么是“不当的控评”,在很多情况下存在模糊地带,容易引发争议。

因此,对于这件事,很难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观察者网有批判的权利,但如果其批判方式损害了言论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自然会受到质疑。而对这种质疑声音的压制,同样会加剧争议。最终,这场关于“狗粉丝”的争论,也成了一场关于媒体责任、舆论生态和网络言论自由的讨论,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其实这也许是上面遇上最棘手的粉丝群体之一。

上一个被上面不爽公开DISS,还要追溯到2008年时期,以东方神起为代表的韩流带起来的疯狂追星粉。

甚至一度引起了贴吧大佬如帝吧海吧等针对韩星的大规模爆吧事件。同时上面也有了制裁措施,对于韩星的宣传力度降到最低,不少渠道关闭,让粉丝化程度降到最低。

各种加大力度的限制措施,让韩流粉迅速减少,以至于到了现在,韩流对国内粉丝影响已经不值一提,到了在小鲜肉与毯星场星的粉丝面前不堪一击的程度。

但狗粉丝也许粉丝系列里,有史以来属性最奇葩,行为模式最无法测度,心理上最无所畏惧,传播度最无解的粉丝团体。

属性最奇葩:狗粉丝脱胎于嗨粉团体,嗨粉以前又被称为黑粉,传承于电竞圈著名指点江山总部抗压吧与背锅吧。粉丝所信仰的是一种批判文化。而不是固定的明星个体。

行为模式最无法测试:除嗨粉与狗粉丝外的粉丝团体,他们的行为导向均以自己喜欢的明星或网红等个性为准绳,但嗨粉与狗粉丝的行为导向,可以由任何热点事件所触发,比如蔡徐鲲的激光笔,比如凡凡的SKR,

同时狗粉丝并不如正常粉丝互怼那样直来直去骂街,而是各种套牌,嘴臭,调侃,反向带节奏等骚操作来刺激目标。也就是说,你骂他,他其实根本不生气,他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带节奏,来达成自己批判否定的目的。

心理上最无所畏惧:解决其他类型粉丝团的问题很好解决,你喜欢谁,解决那个源头,那粉丝团自然就散了。但嗨粉与狗粉丝就完全不同,一句话很好形容:狗粉丝巴不得孙笑川死!同理的还有抽象鼻祖李赣。

李赣前段时间复播,听闻各网络举报渠道的举报信每天不知道又多了几百封!

正常粉丝的源头要是被安排了,粉丝们如丧考妣,垂头丧气。比如前段时间的陈一发发姐,粉丝们离人均自闭也就差一步了。

但要是孙笑川和李赣被安排凉了,嗨粉和狗粉丝要高兴的弹冠相庆。还要吟诗一首:

字字读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种心情不是别的心情,就是用来形容嗨粉与狗粉丝看到孙李从此凉透永远自闭的心情的。

纠其原因,孙李虽是源头,但嗨粉与狗粉丝却已经是独立的存在。如果说其他粉丝是听偶像的话,要依附于偶像。嗨粉与狗粉丝对孙李倒下只会喜闻乐见。

传播度最无解:有话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医生倾全院之力救治了一个绝症患者你不知道,但要是有个医闹在医院大打出手,你可能下一分钟就能在微博热搜看到。这就是负面信息的传播威力。

而嗨粉的调侃不论,狗粉丝的嘴臭形态,恰恰切中了那种负面信息的核心—— 新,短,狠,

NMSL,NSNMN,成了!安排上了。冲!奥力给!有画面了! 某某必死!说假话你家户口本必少啥……

这种“简单粗暴”又新鲜度十足的黑话,传播起来当然够快。比如曾经的内涵段子,火爆网络,段友名句骚话层出不穷,段友出征寸草不生,风靡网络与现实,结果就是段子凉了。永封了。

但狗粉丝与内涵段子的问题同又不同,你把内涵段子封了,段友就散伙了。

但狗粉丝群体……恰恰是因为聚集地被封,从而飞速壮大……


说起来,真的又要说到斗鱼直播平台的鱼唇睿智操作了。

当初李赣也好,孙笑川也好,都是被狗粉丝强行碰瓷导致直播间被封,是被动的而非主动。

你再看看现在,主播主动涉及敏感问题被封直播间,过段时间又解开播得飞起来的还少了吗?

主动的都能解,被动的就不行?

说到底,还不是当初斗鱼不重视嗨粉这个群体,不想去公关动作。

结果现在对斗鱼来说,没了嗨粉群体的后果,是长期性的。整个斗鱼缺了某种灵性,弹幕文化犹还在,但缺了某种广泛性流传的东西。你可以理解为梗,也可以理解为灵魂~~

光明日报和观察网痛批狗粉丝,其实就反向印证了一些东西,没有到一定的程度,官媒大佬理都懒得理你。

而对于资本来说,流量无谓好坏。能让官媒大佬出手来慎重谈狗粉丝,你都可以想见这个群体的流量已经大到了什么地步?

官媒大佬们说是句句在理的,而被狗粉丝控评也在意料之中,因为针对的群体就是他们。以他们向来的风格,评论想都不想想,就是这副样子了。

而且我寻思狗粉丝也没打算控评,但关键这也没其他人来呀?

其实关键的唯有一点是光明日报和观察者网没有说到的,那就是原本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尽在掌控之中的。

不管是斗鱼6324直播间,还是分家后的孙笑川258直播间,原本都可以最大程度上束缚住嗨粉与狗粉丝。

用粉丝的话来说,我们并不在意直播间里面是人还是狗,哪怕是把椅子,嗨粉与狗粉丝也能自娱自乐。

也就是说,如果直播间短时间内解封,那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而狗粉丝扩展壮大是什么时间?就是在孙李二人的直播间双双被封无望解封以后,虽然孙李也去了海外老鼠台继续播,但看的人数怕是不足以前百分之一。

这意味着什么?原因无它,嗨粉也好,狗粉丝也好,对于直播间里是孙李还是椅子并不在意,只希望在那个直播间,那个熟悉的环境。

用鸡汤学的说法,那就是个舒适圈,以前嗨粉和狗粉丝再口嗨嘴臭,也是呆在这个舒适圈里面。但现在这个圈被破掉了……

你说猛虎出笼也好。丧尸出笼也好……总之他们被迫走出来了……

然后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这里真的想吐槽斗鱼的眼光,天天拿高价在外面找大主播,一会儿东边来了个带主播,西边又来了个带主播,结果来的是不是带主播心里没数吗?没自带大流量算不算带主播心里没数呀?

找来的那些带主播,哪个人的粉丝能及得嗨粉的百分之一基数?真正是捡芝麻丢西瓜!

在解封的问题上,曾经涉黄出事的解封,口嗨出事的那几个也解封,包括某牙平台之前恶搞三军阅兵仪仗的也解封了。

当初被碰瓷永封的时候就一直不管不顾,直到现在后知后觉,发现嗨粉和狗粉丝的流量大到恐怖,又想解封直播间来吸纳天量的流量,可是,就不觉得已经错过了黄金时间了吗?

不久前斗鱼解封了6324直播间,李赣声情并茂直播了红色之旅,现在就算解封了直播间,失去的终将失去,现在的嗨粉与狗粉丝愿意不愿意回到圈里被圈养,并不是孙李甚至直播平台能说了算了。

结语:嗨粉与狗粉丝其实是一体两面,因为起源是电竞黑粉,所以表现出来的多是批判与否定。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分得清清楚楚,嗨粉与狗粉丝并非带恶人,也不排除不少跟风者学了几句黑话就觉得自己融入了这个群体。一棒子想打死不可能的,终将需要各方面的善意引导。

我寻思当前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请官媒大佬永封两个源头。定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嗨粉与狗粉丝走向正能量之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