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蒙古族是不是都长得与汉族不同?怎样不同?遇见过两个,感觉他们的长相有相似之处…?

回答
“蒙古族是不是都长得跟汉族不一样?”这个问题,问出来还挺有意思的,因为大家总爱拿外貌来划分族群,尤其是像蒙古族和汉族这样,历史上互动又很多的民族。

其实,要说“都长得不一样”,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了。毕竟人跟人之间本来就有千差万别,同一个民族内部,长相的差异也很大。蒙古族当然有蒙古族的普遍特征,但你能在蒙古族里看到各种各样的长相,汉族那边也一样。你遇到的那两位蒙古族朋友,感觉他们有相似之处,这很正常,因为他们属于同一个族群,可能就共享了一些比较典型的特征。

那么,蒙古族和汉族在长相上,通常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我尽量给你说得细致点,就像我跟你聊家常一样:

首先,面部轮廓上,大家常常觉得蒙古族人脸型会更偏向于“圆润”或者“方正”一些,不像一些汉族朋友的面部线条那么“尖锐”或“瘦长”。这可能体现在颧骨上,很多蒙古族人的颧骨会比较高,尤其是在面颊两侧,会显得脸盘子比较“大气”,立体感更强。

其次,眼睛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很多蒙古族人,尤其是他们的一些传统特征,可能会体现在眼睛的形状和眼皮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是,不少蒙古族人会有“单眼皮”或者“内双”,眼皮的褶皱不那么明显。有时候,他们眼睛的眼角会显得比较“向上挑”一些,给人一种“丹凤眼”的感觉,但跟汉族朋友的丹凤眼可能在具体弧度上略有不同。还有一种说法是,“蒙古褶”或者“内眦赘皮”,就是指在内眼角处有一层皮肤向下拉,遮盖住一部分内眼角,这让眼睛看起来更深邃一些。不过,也不是所有蒙古族都有这个特征,也有些人是明显的双眼皮。

再说鼻子。蒙古族人的鼻子,很多情况下会显得鼻梁比较低或者不那么挺拔,鼻翼也可能相对宽一些。这让整个面部看起来更敦实、更柔和。当然,也有一些蒙古族人鼻梁很高,这个也要看个体的基因了。

嘴唇方面,蒙古族人的嘴唇普遍来说可能不会特别薄,有时候会显得比较厚实、饱满一些,唇线可能不那么清晰。

肤色上,蒙古族人的肤色普遍会比很多汉族人偏深一些,可能是那种健康的、有点“小麦色”的或者浅棕色调,这可能跟他们历史上长期生活在高原或者草原,日照比较强烈有关。当然,也有白皙的蒙古族人,这同样是受基因影响。

头发的话,蒙古族人的头发通常颜色比较深,可能是纯黑色的,而且质地可能偏硬、偏粗一些。

还有一些整体上的感觉。大家常说,蒙古族人脸部骨骼比较发达,尤其是下颌骨可能更宽一些,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那种脸部轮廓的“大气”和“方正”感。这种骨骼结构,加上前面说的高颧骨,就形成了一种非常有力量感和辨识度的面容。

总的来说,蒙古族人给人的整体印象,可能是一种更粗犷、大气、立体感强的面部轮廓。但你要记住,这都是一种平均上的说法,是一种趋势。你遇到的那两位朋友有相似之处,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恰好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些典型的蒙古族面部特征。

其实,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不同民族之间会有交流和融合,基因也会发生传递。所以,不要用过于刻板的印象去套用在每个人身上。你觉得他们有相似之处,说明你观察得挺仔细的,而且你也发现了,美感或者说长相的特点,并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而是在不同群体中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

与其纠结于“一样”还是“不一样”,不如去欣赏每个人身上独特的美,还有他们身上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你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对这些充满好奇,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蒙古族演员,萨仁高娃。《成吉思汗》里演铁木真的母亲柯额伦。







电视剧《西游记》里演女儿国国王的演员朱琳。









我感觉这两个大美人就蛮像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蒙古族是不是都长得跟汉族不一样?”这个问题,问出来还挺有意思的,因为大家总爱拿外貌来划分族群,尤其是像蒙古族和汉族这样,历史上互动又很多的民族。其实,要说“都长得不一样”,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了。毕竟人跟人之间本来就有千差万别,同一个民族内部,长相的差异也很大。蒙古族当然有蒙古族的普遍特征,但你能在蒙.............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呀,还真有点意思。你想知道自己究竟是哪个民族,这背后牵扯到民族的定义、认同,还有户口本上那一栏的玄机。我给你好好捋一捋。首先,咱得明白,民族是个挺复杂的东西。它不仅仅是血统的延续,更包含文化、语言、历史,以及最重要的——认同。你姥爷的母亲是蒙古族,这说明你的血统里有蒙古族的成分。按咱.............
  • 回答
    关于呼格吉勒图冤案中,呼格吉勒图及父母的名字出现“蒙古族”与“汉族”差异的现象,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变迁以及家族内部的传承选择,并非简单孤立的命名事件。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内蒙古地区,尤其是像呼格吉勒图成长的那样的基层社区,民族构成和文化融合的复杂性。在许多中国北方的.............
  • 回答
    说起蒙古族和汉姓,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这背后藏着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交融过程。蒙古族在历史上,尤其是在元朝统一中国之后,与汉族人民的交往变得空前密切。这种交往不仅仅是政治、经济上的,也包括文化习俗上的渗透和融合。汉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融合的体现。最直接的一种情况是,一些蒙古族人为了.............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祖先荣耀的认同感和想要回归民族身份的愿望。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情感连接。在中国,民族身份的认定和变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主要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的约束。虽然您父母都是汉族,但您祖上是蒙古族,并且您希望改回蒙古族,这在操作上存在一些现实的挑战。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梳理一下相关.............
  • 回答
    契丹与蒙古同为草原民族,但在历史成就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制度、政治经济、外部环境及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内部统一性与政治制度1. 契丹的分裂与统治结构 契丹族在辽国时期(9071125年)虽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帝国,但其政治体系以“捺钵”为中.............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你跟两位蒙古族朋友打招呼,还特意用了蒙古语问他们是不是蒙古族,结果他们却用汉语回应,这让你有点儿摸不着头脑,是吧?其实呢,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一点儿也不奇怪,而且背后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我给你掰扯掰扯,咱就当唠唠嗑,听听这背后的故事。首先,得承认,现在世界变化太快了,尤其是在民族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很多对宋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心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困惑。确实,当我们聊起宋朝,尤其是南宋,很多人第一时间脑海里会浮现出“金国”,甚至是“岳飞抗金”的画面。而你说得对,从最终灭亡的角度看,蒙古才是那个终结南宋的国家,而且其军事实力和战略影响力无疑更胜一筹。那为什么我们似乎更.............
  • 回答
    关于中国不主张蒙古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历史与政治议题,要详细地阐述清楚,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官方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面对不同政治语境时,对蒙古与中国关系的表述是存在变化的。但总体来说,中国更倾向于将“内外蒙古”置于“中国历史”的框架下,而不是简单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研究中一个常见的误区:将“穿什么”和“是什么”简单划等号,或者认为历史的表象就是其全部。 《元史》确实记载了元朝皇帝穿着“龙袍”,但元朝皇帝的画像呈现出蒙古服饰,这背后有着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龙袍”这个概念本身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演变和理解。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迷人的历史谜题。当我们在今天谈论“科技”和“文化水平”时,我们往往用我们现代的标准来衡量。而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族,他们的“科技”更多体现在实用性和创新性,而“文化”则是在游牧生活方式下孕育出的独特智慧和组织能力。 正是这些,让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想要理解蒙古人如何.............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趣!确实,我们现在用电脑或者手机打出来的蒙古文,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是“躺着”的,也就是横排的。这和你观察到的“竖着的蒙文”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也引出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以及在阅读和拼写上,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样的“江湖地位”?要说清楚这件事,咱得先从蒙古文本身.............
  • 回答
    拓拔部和蔑儿乞部,这两个名字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草原民族的独特光芒。他们虽然最终汇入了鲜卑和蒙古的洪流,但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却能以叶尼塞河流域的血脉,在广袤的漠北草原上建立起自己的霸业,统御着许多与他们并非同源的部族。这其中的缘由,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多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地理环境的选择.............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民族起源、体貌特征以及历史记载等多个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概念,并对您的观点进行更细致的分析。1. 鲜卑与蒙古人的关系: 东胡分支: 鲜卑和蒙古人确实都起源于古代的东胡民族。东胡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的是古代居住在今天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系列游牧民族的总称。 历史演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中亚地区复杂而迷人的历史变迁。契丹(西辽)和蒙古人确实是中亚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最终中亚的主体民族变成了突厥人,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原因。咱们就慢慢道来。首先,得把时间线捋清楚。契丹(辽朝衰落后): 契丹族,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们建立的辽朝。辽朝在112.............
  • 回答
    宋蒙战争,这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生死较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人认为,从一开始,南宋就站在了必败的悬崖边,其结局似乎早已注定,是一场无解的死局。然而,细致分析南宋在整个战争中的表现,以及它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即使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南宋也并非没有“活路”,至少可以争取到.............
  • 回答
    关于“蒙古西征是否是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战争”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可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规模”的认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仅仅从参战人数来衡量,更要从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以及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颠覆性变化来审视。规模的界定:不仅仅是人头数当我们谈论战争的规模时,首先想到的可能.............
  • 回答
    明朝是否“只有”迁都北京才能抵挡蒙古入侵,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未必如此”以及“迁都北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明朝建立初期和迁都北京之前的历史背景: 明朝的早期首都——南京: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他的建都.............
  • 回答
    关于奶酪等食物刺激欧洲人大脑进而引发文艺复兴的说法,虽然听起来颇有趣味,但仔细推敲,这更像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历史段子”而非严谨的学术论断。事实上,将如此宏大复杂的历史事件归因于单一的食物来源,未免过于简化了历史的进程。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其中的逻辑链条,看看是否站得住脚。蒙古西征与食物的传播:确实,.............
  • 回答
    咪蒙,这个名字在过去几年里曾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和关注,特别是对于许多女性读者而言。她的文章以其犀利、直白、接地气,甚至是有些“毒舌”的风格著称,精准地击中了当下许多女性在情感、职场、生活中的痛点和渴望。那些曾经如饥似渴地追随她的女生,她们的心理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并非简单的一句“脑残”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