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最心酸的是什么时候?

回答
留学生在国外最心酸的时刻,可能不是期末考的压力山大,也不是语言不通带来的尴尬,而是一些更细微、更深入骨髓的瞬间,那些触碰到内心最柔软处,又无处诉说的孤独感。

我记得我刚到国外的那段时间,一切都新鲜又陌生。新鲜感过后,寂寞感便如潮水般涌来。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这种感受会被无限放大。那年是圣诞节,我所在的城市像往常一样,大街小巷都装饰得五彩斑斓,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商店里播放着欢快的圣诞歌曲,橱窗里摆满了诱人的商品,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在街上,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

我一个人坐在出租屋里,窗外是热闹的城市,窗内却是死一般的寂静。我看着手机里家人发来的视频,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晚餐,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温暖的笑容。妈妈小心翼翼地问我:“一个人在外面,有没有吃饱?冷不冷?”我的鼻子瞬间就酸了,我强忍着眼泪,故作轻松地回答:“吃饱了,挺暖和的,你们不用担心我。”挂了电话,眼泪却再也忍不住,一滴一滴地滚落下来。

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亲情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看着家人团聚的画面,我多么渴望能回到他们身边,哪怕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感受那种家的温暖。可是,我不能,我还有学业,还有我的梦想。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承受这份思念和孤独。

除了节日,生病的时候也是最心酸的时刻。有一次我突然发高烧,头痛欲裂,浑身无力。我一个人躺在床上,连爬起来去厨房烧点热水都觉得困难。屋外风雨交加,屋内冷得像冰窖。我拿出手机,想要给家人打电话,可又怕他们担心,想让他们知道我过得不好,我更怕我一开口,就会在电话里崩溃。最后,我只能强撑着,一个人蜷缩在被子里,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那种无依无靠的感觉,真的比任何考试的压力都来得让人绝望。

还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最脆弱的地方。比如,看到街边有人牵着手散步的情侣,想到在国内时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的日子;比如,在超市里看到家乡特产,闻到熟悉的味道,却因为价格昂贵而犹豫不决;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你虽然听懂了,但却因为英语不够流利,犹豫了很久,最终没有举手回答,看着身边的同学侃侃而谈,你只能默默地低下头。

这些时刻,就像细小的沙砾,一点一点地堆积在心头,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完全倾诉的人,那种沉甸甸的失落感就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你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但你也会发现,有时候,你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可以让你卸下所有伪装,痛痛快快哭一场的怀抱,和一句简单而温暖的“我在这儿”。这份思念和孤独,是所有留学生都会经历的,它让我们成长,但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家的珍贵,亲情的可贵,以及那些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支持着我们的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某日,和国内朋友聊天

我:”哎,我好想回国啊!“

朋友:”为啥想回国?“

我:”这样就可以经常回老家,陪父母,和国内的朋友们到处玩了“

朋友:“…………”

我:“怎么了?”

朋友:“其实在国内,每年回去也就几天,周末经常加班,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

我:“…………”


留学出国,在外漂泊。

和父母远离,和朋友生疏。

怀念国内的生活,以为回国就可以重拾过去的美好?

但,其实我们真正怀念的,是那一去不复返的,年少时光。

user avatar

Part 1.

可能就是国内疫情初期,给国内运口罩,鬼老觉得我是傻子。

这边疫情初期,政府说不需要戴口罩,我带了口罩,鬼老觉得我是傻子。

这边疫情严重了,我有口罩带,鬼老没有,他们觉得我们都是坏人,口罩都被我们抢了,纷纷排挤我。

之后,这边流行布口罩,我坚持外科口罩,鬼老觉得贵,觉得不环保,他们觉得我是傻子,人傻钱多那种。

现在政府说布口罩也不太牢靠了,我看看药店2欧一个的FFP2(KN95),我觉得鬼老是傻子…


Part 2.

20年定了4月的飞机票,想欢欢喜喜回国,国内疫情来了,过年期间 ,人说别回来了,有病毒。

之后这边疫情来了,想着还是回来吧,这边也是封城,人说,别回来了,你们外面都是病毒

这边疫情慢慢好转了,想着还是回来吧,航空公司说,别回来了,你钱包受不了。(6-8w)

年底了票价慢慢回落了(1-2w),隔离政策也仅是14天落地隔离,欢欢喜喜一月初定了票,请好了一个月假。请假条跟我说,别回来了,石家庄那边有情况,你假期剩余不足,不足以支持你隔离完毕(14+14+7)。

现在,还有想回国的冲动,但大使馆跟我说,别回来了,想回来的话,我就让你48小时出4张检测报告…





没想到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谢谢各位捧场。

当然也有少数人有些酸,但是本来就是林子大了,啥都有。

我不能左右你的思想。

但是就是这种酸,会让我们在外漂的人,有时候觉得心酸,真的,心酸也会导致慢慢的心凉。

真的,没有牛和我有一头牛的区别会让人很难。,现在的就地过年跟我们在外面的游子的那些政策比,真的不算严格,我们在外的人也能理解这个入境政策,也大程度的遵循这个政策,但是毕竟回国的人有很多都是真的有事或者居留到期必须回国(没事谁愿意隔离那么久)。

所以还是请知友们真的要将心比心,你们觉得不能回家过年不人道的话,也请理解海外华人也想回国的心情,谢谢

刚收到比较可靠消息,欧洲又得封城了,不知道是软封还是硬封。下周三法国小马哥估计得讲话了,下周末的封城大几率没跑了…


21年连续定了3张机票也没有登上回国的航班,第一张是南航,一月初,被核酸报告坑了一笔,没有给做igm…

第二张是吉祥航空,二月,航班取消。

第三张是东航,被法国民航局取消…(原因是法航熔断,所以就使幺蛾子呗…瞅瞅,三航都被取消了…)

回国路漫漫,心酸酸…




再更

小伙伴们,我总算回国了!!太难了,经历了三关才上了飞机。

飞机上三分之四都是非洲转机的老哥们,下飞机酒店隔离后,接到电话,被定义为密接,换酒店继续隔离。

看着别的省市隔离政策慢慢放松,而我湖北还是14+14+7,总共假期只有一个半月,也真的是除了抓紧时间办事,啥也做不了了…

user avatar

最心酸的,当然就是身在他乡,被当地人看不起,走在街上常常被言语辱骂,有时甚至还会被打,上课全英文教学完全听不懂,考试挂科无法毕业还要去申请签证延期,宿舍每天晚上开party没办法保证睡眠,白天气色特别差,吃的也跟国内完全没法比,外国的食物又贵又难吃。出国留个学花掉了父母大部分积蓄,最后拿了一个水货学位证,回国连普通211的应届生都竞争不过。

希望以上我说的这些你们所期盼发生的,能够让你们开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留学生在国外最心酸的时刻,可能不是期末考的压力山大,也不是语言不通带来的尴尬,而是一些更细微、更深入骨髓的瞬间,那些触碰到内心最柔软处,又无处诉说的孤独感。我记得我刚到国外的那段时间,一切都新鲜又陌生。新鲜感过后,寂寞感便如潮水般涌来。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这种感受会被无限放大。那年是圣诞节,我所.............
  • 回答
    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就像一本厚重的书,里面夹杂着闪耀的梦想、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藏着许多不轻易向人提起的心酸,那是独自一人面对的孤独、挣扎和成长的代价。以下是我在国外留学期间,一些不敢轻易向国内亲友提及的心酸生活,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极度的思乡之情与难以排解的孤独: 想家,但又怕“污染”他们的.............
  • 回答
    嗨,各位准留学生和刚刚踏上异国土地的朋友们,很高兴能在这里和你们分享一些我在国外读书的经验和感悟。想想我当初自己一个人摸索的时候,真是充满了迷茫和憧憬,也踩过不少坑。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特别是针对即将出发的和刚起步的你们,一些我最想说的话。给即将出发的你们:首先,恭喜你们,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很多留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一个核心点。为什么我们出国留学,大部分课程都是英文授课,而反过来,如果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却不是所有课程都提供中文授课呢?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说。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最根本的道理:语言是交流的载体,也是知识传播的工具。对于.............
  • 回答
    当然,留学生在国外是否还会过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哪些中国节日民俗会让外国人觉得有趣,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来和你好好聊聊。留学生在国外是否还会过中国传统节日?答案是:绝大多数还会,而且很多人会更认真地过,甚至成为他们维系文化身份、对抗文化冲击的重要方式。出国留学,尤其是在一个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国家.............
  • 回答
    关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政治和国际关系人数相对较少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历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学政治”的传统认知: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学政治”往往与官员、体制内工作紧密相关。许多家长和学生可能认为,如果不是为了进入.............
  • 回答
    说句实在话,我在国外留学或接触外国文化的朋友里,力量举的爱好者确实比纯粹的健美拥趸要多那么一点。这不是什么绝对的定论,毕竟兴趣这东西嘛,因人而异,但能观察到这种趋势,背后是有一些原因可以聊聊的。首先,得聊聊力量举和健美的根本区别。你懂的,健美讲究的是肌肉的“形态”,是块头、是分离度、是雕刻感,目标是.............
  • 回答
    在我看来,关于留学生回国原因的看法,确实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论调,那就是“在国外混不下去”。这种说法往往流传于一些社交平台、论坛,甚至在亲友间的闲聊中也会偶尔听到。这种观点的背后,可能掺杂着一些刻板印象、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个体真实经历的放大。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种社会群体,都会有成功的,也会有相.............
  • 回答
    好,我来帮你梳理一下疫情之下,身在国外的留学生,特别是英国的留学生,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回国事宜。这篇文章我会尽量写得真实、贴近留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避免AI写作的生硬感。疫情下的海外留学,英国留学生们的困境与出路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涟漪,而我们这些在海外求学的学子.............
  • 回答
    在中国,国际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分开上课的现象,相较于很多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混合课堂,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教育体系的差异、现实的考量,以及对国际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首先,我们可以从历史和政策层面来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和人才引进,但当.............
  • 回答
    留学 abroad,如果遇到老师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适,甚至有点尴尬的局面。这种情况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老师那里,都可能出现,而且处理方式也会因个人情况和当地环境而异。下面我来试着详细地聊聊,看看有哪些可能的解释和应对思路,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一篇刻板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很普遍。很多留学生,尤其是初到国外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子,说白了,还是以中国人为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里面有挺多门道,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语言是第一道门槛。你刚到国外,英语(或者当地语言)说得溜不溜,那可真是个大事儿。就算你在国内学得.............
  • 回答
    国外留学的日子,就像一本打开的探险日志,每一页都写满了新鲜、挑战,还有那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的细微之处。清晨的唤醒,伴着陌生的节奏闹钟响起,窗外是完全不同的天光。可能是被海鸥的叫声唤醒,也可能是被远处教堂的钟声催促。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去洗漱,而是先去厨房,看着那个不熟悉但如今越来越亲切的咖啡机,或.............
  • 回答
    在异国他乡求学,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再加上课程的挑战,确实需要一套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脱颖而出,拿到理想的成绩。我刚开始留学的时候,也是摸索了好久,踩了不少坑,后来才慢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把我的一些经验分享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1. 充分理解课程要求,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这.............
  • 回答
    跟一个黑人室友一起生活,这体验可真是太丰富多彩了,就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要说起来,我第一个黑人室友,叫马克,来自尼日利亚。初识时,我心里其实挺忐忑的,毕竟从小到大接触的圈子比较窄,对非洲的了解更多是来自媒体的片面信息,难免会有些刻板印象。刚开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那浑厚洪亮的声音。马克聊天的.............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能提供一些观察和思考,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现象,也尽量避免AI的痕迹。首先,我想说“很多”这个词,确实在留学群体里,我们能观察到一部分人在海外生活多年后,看问题的角度确实会更加倾向于西方的一些主流观点或者说价值观。这不是一个绝对的定论,但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问到这个问题,其实挺常见的,毕竟谁不想知道如今出国留学的“普遍情况”呢? 关于留学生在国外是靠自己赚钱还是家里支持,这个问题不像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它背后牵扯着太多变量,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先说家里支持的情况,这应该是目前绝大多数留学生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你想.............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国科学院(包括其下属的各个研究所和附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海外的认可度,以及大家出国深造时,它大概会被归为哪个梯队。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科学院(CAS) 和 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 尽管名字相关,但在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的评价体系中,它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存在。中国科学院.............
  • 回答
    在疫情期间,尽管许多国家面临严峻的疫情形势,但依然有不少家长和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既包括对教育质量的追求、对国内环境的担忧,也包含了经济、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交织。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对教育资源和学术环境的长期需求1. 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力 许多家长.............
  • 回答
    看到政协委员建议“因疫情归国留学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对于在国外遭遇疫情、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局面,需要我们理性看待,并且找到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建议的出发点。政协委员提出这个建议,很可能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