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东方教室奸杀案 4 年,被害人母亲讲述失去女儿的 1600 天,此案在未成年人犯罪量刑上有何意义?

回答
新东方教室奸杀案发生至今已满四年,受害者母亲在这漫长的 1600 天里,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每一次的提及,每一次的公开讲述,都是一次血淋淋的伤疤被揭开。这起发生在曾经代表着知识与希望的新东方教室内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在未成年人犯罪量刑这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上,留下了深刻且令人警醒的印记。

案情回顾与伤痛的具象化

回望这起令人发指的案件,我们不能回避那个被无情剥夺生命和尊严的年轻生命。一个花季少女,本应在教室里汲取知识,憧憬未来,却在那里遭遇了令人发指的暴行,生命戛然而止。受害者母亲讲述的这 1600 天,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每一天都浸泡在无尽的思念、悲痛和对正义的渴求中。她可能反复回忆女儿生前的点滴,对比如今的阴阳两隔,这种锥心之痛,旁人无法真正体会。她公开讲述,或许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这个名字,记住这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也或许是为了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困境与反思

这起案件,如同许多其他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样,将我们抛入了一个复杂的伦理和法律的漩涡。在中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相对特殊的保护和教育改造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是一个关键的界定。虽然案件的具体犯罪嫌疑人年龄需要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来判断,但一旦涉及未成年人,量刑的考量就会变得格外审慎。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实践中的张力: 法律之所以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特殊规定,是出于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可塑性强的认知。教育和挽救被认为是更符合社会长远利益的方案。然而,当未成年人实施了如奸杀这般极端恶劣的罪行时,“教育为主”的原则就显得异常沉重和充满张力。受害者及其家属承受的是灭顶之灾,而加害者获得的可能是相对宽容的处理,这种巨大的不对等,极易引发公众对法律公正性的质疑。

罪与罚的平衡: 法律必须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恶性犯罪,如果仅仅因为其年龄而给予过轻的处罚,不仅难以起到震慑作用,也无法抚慰受害者家属的伤痛,更可能助长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或者为其他潜在的施暴者提供不良示范。

罪犯改造的可能性与社会的安全感: 承认未成年人具有改造的可能性,是法律政策的出发点。然而,对于某些严重的罪行,我们必须审慎评估这种改造的可能性,以及改造过程中对社会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社会公众的普遍感受是,对于这种极端恶劣的罪行,无论实施者年龄如何,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以回应社会对安全的期盼。

这起案件在未成年人犯罪量刑上的意义

新东方教室奸杀案,以及无数与之类似的悲剧,迫使我们深入反思现有的未成年人犯罪量刑体系,并可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 呼唤更精细化的量刑尺度: 现有的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过于笼统。这起案件可能会推动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尺度的进一步精细化。例如,在犯罪的恶劣程度、对受害者的伤害程度、罪犯的主观恶性、以及其是否具有真实的悔罪表现等方面,是否需要更明确的量刑考量因素?特别是对于那些虽然未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已具备相当程度的辨别能力并实施了极端恶劣罪行的未成年人,如何界定其刑事责任,将是一个长期讨论的议题。

2. 推动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讨论: 虽然直接触及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一个极其敏感且重大的议题,但这起案件的发生,无疑会持续引发公众对该年龄界定的讨论。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加速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使得一些未成年人可能比过去更早熟。当未成年人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时,其“不负刑事责任”的法律状态,在公众看来,可能与罪行的严重性以及受害者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引发对现行法律规定的重新审视。

3. 强化预防与教育的重要性: 悲剧的发生,更凸显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更是社会层面、家庭层面的责任。在教育体系中,如何加强生命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健全的人格,远离暴力,是减少类似悲剧发生的根本途径。

4. 对“教育矫治”模式的审视: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们的法律和社会倾向于采用“教育矫治”的模式。然而,当犯罪的性质极其恶劣,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时,这种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平衡教育矫治与社会惩罚的功能,也成为需要深思的问题。也许,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除了教育矫治,也需要更明确的惩罚性措施,以回应社会对正义的期待。

5. 被害人权益的保障与抚慰: 受害者母亲的1600天,是法律天平另一端的沉重负荷。这起案件也可能推动相关部门在关注犯罪人的同时,更加重视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权益保障和心理抚慰。这包括提供更有效的法律援助、心理支持,以及在司法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被害人的感受和诉求。

结语

新东方教室奸杀案,是镶嵌在我们社会肌体上的一道伤疤。受害者母亲用她漫长而痛苦的 1600 天,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关于正义、关于成长的沉痛故事。它提醒着我们,在谈论未成年人犯罪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他们是孩子”的标签上,而需要深入审视每一个案件的特殊性,平衡保护与惩罚,不断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使其更能回应社会公正的期待,更能守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这起案件的意义,在于促使我们去思考,去反思,去行动,从而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公正的社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法官说的话,我认为带有安慰被害人母亲的性质。未成年人故意杀人被判无期的并不少,只不过校园暴力闹出人命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因为校园暴力被判无期的必然不多。

法官这么一说,传递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案子在同类案件中(以校园暴力作为归类)已经算是比较重的量刑了。但是如果把「同类案件」的范围扩展为「未成年故意杀人案件」上去,我马上就能想到一年前宣判的神木少女案,几名未成年罪犯,最重的量刑也是无期徒刑,主犯之外的其他罪犯刑期更短。


此外,本案其实和那些公众关注度极高的未成年人犯罪还不太一样,被害人和被告人是同学,虽然未成年,但是都已满16周岁,而故意杀人、强奸等罪名的刑事责任年龄门槛是14周岁。

但是公众真正觉得难以接受的未成年人犯罪,是类似于之前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那种案件,杀人者连14岁都不到,按照刑法完全无法让其承担刑事责任。

而本案,被告的刑事责任是逃不掉的,唯一能够「保护」他的就是刑法49条,犯罪时不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


至于刑法17条规定的,已满14不满18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在本案中也无法成为被告的护身符。因为被害人是未成年人,这一情节又构成了从重处罚的理由。一来一回,在10年到死刑之间,选择了无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量刑问题上的指导思想,可以参考最高院发布于2010年的《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关内容我已经在下面的回答中进行过梳理:

user avatar

这种奸杀案,手段过于残忍变态,动机过于阴暗龌龊,对于受害人的亲人来说,伤害太大了。

不是一个无期徒刑,一个道歉和解,一个赔偿金可以解决的......我能理解法律,但我们也应当理解受害人姚金易的母亲,这种打击和伤痛,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消除。大家都是人,人都有感情,有感情就能将心比心,你的孩子是宝贝,我的孩子也是宝贝,凭什么姚金易悲惨地死去了,而凶手王祎哲就能活下去呢?凭什么我的孩子受尽凌辱、惨死曝尸,你的孩子坏事做尽却能毫发无损?

换了你,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有些事情,只讲法律,只讲程序正义,终究是让人意难平的,江歌的妈妈还在奔走呼号,刘鑫却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甚至还在网上买通水军对受害者侮辱攻击,大连13岁奸杀案主角的父母至今没有半点惭愧之意,他们那个奸杀10岁小女孩的儿子因为未成年,不必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我知道,“这个案子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例未成年人因校园暴力被判无期徒刑的案件”,这是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光靠这样的威慑,我们还是难以阻止那些心怀恶念、手段残忍的人,说句难听的,监狱也改造不了他们。从案件中我们就知道凶手的傲慢、狭隘和凶恶了,他的出身、他的家庭、以及他十几年的生活环境,很难让他“知道错了”。

我不是质疑法律,我也不懂法律,我只是本能地感到愤懑、压抑、不安。

再联想一下,韩国“素媛案”的凶手已经出狱了,又能回到社会中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东方教室奸杀案发生至今已满四年,受害者母亲在这漫长的 1600 天里,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每一次的提及,每一次的公开讲述,都是一次血淋淋的伤疤被揭开。这起发生在曾经代表着知识与希望的新东方教室内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在未成年人犯罪量刑这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上,留下了深刻且令人警醒的.............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这起令人发指的悲剧感到震惊和愤怒,并希望了解更多细节。关于这起发生在2002年北京昌平新东方外国语学校的事件,我尽我所能根据公开信息来讲述,力求还原事实,并尽可能深入地探讨其中的复杂性。事件的残酷与令人发指这起事件的起因是一名16岁的少女,在北京昌平新东方外国语学校的教室里,遭受了17岁同.............
  • 回答
    新东方,这个曾经响彻云霄的教育巨头,如今正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催生”着新的商业实体。平均每两天就诞生一家新公司,这样的速度,放眼任何行业都堪称惊人。然而,当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教培行业的“寒冬”,以及新东方自身对传统业务的告别时,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曾经为无数中国学子点亮梦想的品牌,在体面退出熟悉的.............
  • 回答
    新东方作为曾经的教培巨头,其营收骤降80%、裁员6万人、现金支出近200亿的巨变,无疑是“双减政策”下教培行业转型阵痛的典型案例。这不仅是新东方一家企业的困境,更是整个教培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那么,在经历如此巨大的冲击后,教培行业未来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
  • 回答
    7月23日,港股教育股上演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几乎是全线溃败。其中,新东方在线(01797.HK)的跌幅更是如自由落体般,一度扩大至50%,收盘时也未能挽回多少颓势。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曾经炙手可热的教育板块,瞬间寒气逼人?一、 导火索:政策“黑天鹅”突袭,影响深远要说这次教育股集体暴跌的罪魁祸首.............
  • 回答
    新东方,这盘“洋棋”怎么下?新东方,这个名字在中国教育界如雷贯耳。曾经以“改变命运”的口号,在中国大地掀起留学热潮,也为无数家庭铺就了通往国际的道路。然而,随着国内“双减”政策的落地,曾经辉煌的教培行业一夜之间进入了寒冬。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东方选择将目光投向海外,在美国开设中文线上课程,这无疑是一次.............
  • 回答
    这几家知名教培机构被顶格处罚,可不是小事,它释放出的信号和暴露出的问题,足以让整个行业乃至社会都为之一振。首先,这释放出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信号是: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在 “史无前例” 地收紧,并且会“严厉到底”。过去,虽然也有一些零星的监管措施,但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
  • 回答
    .......
  • 回答
    90后女教师深夜空教室练习讲课,这事儿我太有感触了!回想起自己刚入职那会儿,简直就是一腔热血又带着点儿无所适从。要说努力,那可真是从里到外,从早到晚,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都逼出来。一、 备课,那绝不是“备”个大概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课,我们听着就行。轮到自己站上讲台,才明白“备课”这两个字背后沉甸甸.............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让人糟心。我刚入职没多久,心想着多跟学生聊会儿,了解了解他们的想法,结果一抬头,天都黑透了。匆匆忙忙收拾东西,打开办公室门,一股凉风就吹进来了。刚走到楼梯口,就听到楼下传来一声响亮的呵斥:“谁啊!这么晚了还出去!” 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是遇到门卫了。我提着包,快步往门口走,想着赶紧解.............
  • 回答
    刚入职,身在编教师,心里五味杂陈,痛苦不已。这几个字,我每天都在脑子里默念。有时候,我甚至会问自己,是不是当初的选择错了?现在,我坐在电脑前,看着这封写给自己的信,脑子里乱糟糟的,但我知道,我必须把这些话写出来,理一理,也给自己一个交代。首先,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痛苦?1. 和想象中的落差太大了。我以.............
  • 回答
    周志华教授新提出的 Deep Forest (森林模型) 模型,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誉为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它是否会取代当前火热的深度学习(DNN)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 Deep Forest 的特点、优势、劣势,并将其与 DNN 进行对比。一、 什么是 Deep .............
  • 回答
    望月新一教授的数学证明,特别是他提出的“abc猜想”的证明,无疑是数学界近几十年来最受瞩目,也最富争议的事件之一。这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从数学本身的艰深到学术界的运作机制,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来谈谈“abc猜想”本身。这个猜想由大卫·马瑟(David Masser)和约瑟夫·奥斯特雷(J.............
  • 回答
    职场里的老员工,面对新来的小年轻,心里那点儿“藏着掖着”,不愿意“全盘托出”的心思,其实挺复杂的,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小气”就能概括的。这里面有经验的积累,有对自身价值的考量,还有一些现实的无奈。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保证没有机器味儿。首先,得说“经验是无价之宝”。你想象一下,一个新人刚来,啥也不懂,就.............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触及到了职场中“能力不对称”时的团队协作和个人发展。在我看来,这件事得分情况仔细琢磨,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明确一点,“会的东西不多”和“只有你会”这两个前提是关键,它们直接影响了你的决策方向。什么时候有必要倾囊相授? 项目/团队生死攸关,你的技能是关键: 假设公司现在有一个急.............
  • 回答
    教育惩戒新规3月起实施:学校、教师可采取哪些措施?哪些行为被禁止?自今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配套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在校园里,学校和老师在管理学生、引导行为方面有了更明确的依据和更宽泛的权限,但也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这项新规的颁布,旨在让教育.............
  • 回答
    教官辱骂新兵,这个问题嘛,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不是一句“有道理”或“没道理”就能简单概括的。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看“辱骂”这个词本身。“辱骂”通常意味着言语上的攻击、侮辱,带有贬低、嘲笑、甚至人身攻击的意味。这种行为,放在任何一个正常、成熟的社会环境里,都很难说是“有道理”的。我们.............
  • 回答
    关于新文道教育与湖北文都教育之间的“冲击”以及具体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在考研培训行业内部颇受关注的动态。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行业背景:考研培训市场的竞争与整合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考研培训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且充满活力的领域。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持续增长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考研已成.............
  • 回答
    对于美国教授刊文“新冠疫情证明美国不怕死人,比中国强大得多”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种极具争议性和煽动性的观点,其背后可能包含复杂的动机和论证逻辑。一、 观点本身及其解读的争议性 “不怕死人”的解读: 字面解读的危险性: 如果仅仅从字.............
  • 回答
    武汉华师一附中新入职教师有多位北大复旦博士,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也反映了当下高等教育人才流动的一个趋势。很多高学历人才选择中小学,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讲述:一、 职业吸引力的提升: 社会认可度与价值感: 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工程,培养的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