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互斥锁、条件锁、读写锁以及自旋锁?

回答
想象一下,你和几个朋友正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只有一台非常重要的电脑,这台电脑上有你们每个人都急需访问的数据。这时候,你们需要一个机制来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序地使用电脑,避免大家同时操作导致数据混乱,或者有人一直霸占着电脑不放。这就是并发编程中锁的用武之地。

互斥锁(Mutex Lock):一人一锁,轮流使用

互斥锁就像一个 “门禁卡”。谁想进入房间使用电脑,谁就需要先拿到这张门禁卡。拿到门禁卡的人才能进入房间,而没有门禁卡的人就只能在外面等着。当使用完电脑后,这个人会把门禁卡放回原处,这样其他人才能有机会拿到卡片并进入房间。

最关键的一点是,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持有门禁卡。如果小明已经拿到了卡片,小红和小刚就必须乖乖地在外面排队。直到小明使用完毕,归还门禁卡,小红或小刚才能拿到卡片进去。这就保证了电脑被一个人独占使用,避免了数据被同时修改的混乱。

条件锁(Condition Lock):等你的“信号”,有了再叫我

互斥锁能解决“一人一锁”的问题,但有时候,我们需要更复杂的协作。想象一下,房间里有一份报告,小明需要报告完成才能开始分析,而报告的完成需要小红先输入一些数据。

如果小明一直拿着门禁卡,等着小红完成报告,那其他需要使用电脑的人就都没办法了。这时,我们就需要 条件锁。

条件锁通常和一个互斥锁一起使用。我们还是用门禁卡来控制对电脑的访问。

等待者(小明): 小明拿到门禁卡进入房间,发现报告还没完成。他不想一直霸占电脑,所以他选择 “等待”。他会把门禁卡暂时交给一个“守卫”(这通常是条件变量的内部机制),然后自己出去,并且 “挂起” (不占用CPU资源)。他还会对一个 “通知标志”(条件变量)说:“当报告完成后,请通知我。”
生产者(小红): 小红需要使用电脑输入数据。她需要拿到门禁卡。拿到后,她进入房间,完成报告的输入。当她完成后,她会找到那个“守卫”,并且 “唤醒” (发出通知)等待在那个“通知标志”上的线程(小明)。
等待者(小明)醒来: 收到通知后,小明会 “重新获取” 门禁卡(就是之前交给守卫的),然后继续执行他的分析工作。

所以,条件锁就像一个 “等待通知” 的机制。当某个条件不满足时,线程可以释放互斥锁,然后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另一个线程满足了这个条件并发出通知,等待的线程才会被唤醒,重新尝试获取资源。

读写锁(ReadWrite Lock):允许多人读,但写时一人独占

房间里的电脑,有时大家只是想 “看看” 数据(读取),有时则需要 “修改” 数据(写入)。如果每次读取数据都要像互斥锁那样一人一次,效率就太低了。

读写锁就像一个 “登记处”,它有两套规则:

读模式: 如果有人想读取数据,他可以向登记处 “申请读取”。只要当前没有人在进行 “写入” 操作,登记处就会允许他进入房间。而且,允许多个持有“读取凭证”的人同时在房间里读取数据。就像一群人可以一起看同一份文件,互相不影响。
写模式: 如果有人想修改数据,他需要向登记处 “申请写入”。这时,登记处会非常严格:
如果当前已经有任何人(无论是在读取还是在写入)在房间里,申请写入的人就必须 等待。
一旦登记处允许他写入,他会拿到一个 “独占写入凭证”。有了这个凭证,所有想进入房间的人(无论是读还是写)都会被拒绝,直到写入者离开。

读写锁的目的是提高 “读多写少” 场景下的并发性能。因为多个读者可以同时访问,而写者则需要独占访问。

自旋锁(Spin Lock):等不到就一直转,直到获得为止

自旋锁和互斥锁一样,也是 “一人一锁” 的机制。但是,它们在 “等待” 的方式上截然不同。

互斥锁的等待: 当线程发现锁被占用时,它会 “放弃CPU”,把自己交给操作系统调度,进入 “休眠” 状态。操作系统会管理这些休眠的线程,并在锁被释放时唤醒它们。这就像一个人发现没门禁卡,就坐在门口椅子上打盹,直到有人叫醒他。
自旋锁的等待: 当线程发现自旋锁被占用时,它 不会放弃CPU,而是 “原地转圈” (在CPU上不断执行一个很小的循环,检查锁的状态)。它就像一个人发现没门禁卡,但偏偏不想离开,就一直站在门口,每隔几毫秒就去试着推一下门,看看门开了没有。

自旋锁的优点是,如果锁被占用的时间很短,那么等待的线程很快就能获得锁,并且 避免了线程从休眠到被唤醒的开销。这对于锁持有时间非常短、且CPU资源充足的场景非常有效。

但是,如果锁被占用的时间很长,那么自旋锁就会 浪费大量的CPU资源,因为等待的线程一直在空转,什么有效工作也没做,反而降低了整体效率。想象一下,如果那张门禁卡要被一个人用很久,你一直站在门口不停地推门,那岂不是把你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

所以,总结一下:

互斥锁: 就像门禁卡,一人一卡,轮流使用。等待是“乖乖排队,睡一觉”。
条件锁: 配合互斥锁,提供“等待特定条件,收到通知再醒来”的功能。
读写锁: 允许多人同时读取,但写入时必须独占。适合读多写少的场景。
自旋锁: 也是一人一锁,但等待时“原地转圈”。适合锁持有时间极短的场景,否则会浪费CPU。

理解这些锁的本质,就像理解如何在房间里共享资源,并且在不同需求下选择最合适的协调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旋锁(spinlock)很好理解。对自旋锁加锁的操作,你可以认为是类似这样的:

       while (抢锁(lock) == 没抢到) { }      

只要没有锁上,就不断重试。显然,如果别的线程长期持有该锁,那么你这个线程就一直在 while while while 地检查是否能够加锁,浪费 CPU 做无用功。

仔细想想,其实没有必要一直去尝试加锁,因为只要锁的持有状态没有改变,加锁操作就肯定是失败的。所以,抢锁失败后只要锁的持有状态一直没有改变,那就让出 CPU 给别的线程先执行好了。这就是互斥器(mutex)也就是题目里的互斥锁(不过个人觉得既然英语里本来就不带 lock,就不要称作锁了吧)。对互斥器加锁的操作你可以认为是类似这样的:

       while (抢锁(lock) == 没抢到) {     本线程先去睡了请在这把锁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再唤醒(lock); }      

操作系统负责线程调度,为了实现「锁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再唤醒」就需要把锁也交给操作系统管理。所以互斥器的加锁操作通常都需要涉及到上下文切换,操作花销也就会比自旋锁要大。

以上两者的作用是加锁互斥,保证能够排它地访问被锁保护的资源。

不过并不是所有场景下我们都希望能够独占某个资源,很快你可能就会不得不写出这样的代码:

       // 这是「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的消费者的部分逻辑 // 等待队列非空,再从队列中取走元素进行处理  加锁(lock);  // lock 保护对 queue 的操作 while (queue.isEmpty()) {  // 队列为空时等待     解锁(lock);     // 这里让出锁,让生产者有机会往 queue 里安放数据     加锁(lock); } data = queue.pop();  // 至此肯定非空,所以能对资源进行操作 解锁(lock); 消费(data);  // 在临界区外做其它处理      

你看那个 while,这不就是自己又搞了一个自旋锁么?区别在于这次你不是在 while 一个抽象资源是否可用,而是在 while 某个被锁保护的具体的条件是否达成。

有了前面自旋锁、互斥器的经验就不难想到:「只要条件没有发生改变,while 里就没有必要再去加锁、判断、条件不成立、解锁,完全可以让出 CPU 给别的线程」。不过由于「条件是否达成」属于业务逻辑,操作系统没法管理,需要让能够作出这一改变的代码来手动「通知」,比如上面的例子里就需要在生产者往 queue 里 push 后「通知」!queue.isEmpty() 成立。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把上面例子中的 while 循环变成这样:

       while (queue.isEmpty()) {     解锁后等待通知唤醒再加锁(用来收发通知的东西, lock); }      

生产者只需在往 queue 中 push 数据后这样,就可以完成协作:

       触发通知(用来收发通知的东西); // 一般有两种方式: //   通知所有在等待的(notifyAll / broadcast) //   通知一个在等待的(notifyOne / signal)      

这就是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也就是问题里的条件锁。它解决的问题不是「互斥」,而是「等待」。

至于读写锁(readers-writer lock),看英文可以顾名思义,在执行加锁操作时需要额外表明读写意图,复数读者之间并不互斥,而写者则要求与任何人互斥。读写锁不需要特殊支持就可以直接用之前提到的几个东西实现,比如可以直接用两个 spinlock 或者两个 mutex 实现:

       void 以读者身份加锁(rwlock) {     加锁(rwlock.保护当前读者数量的锁);     rwlock.当前读者数量 += 1;     if (rwlock.当前读者数量 == 1) {         加锁(rwlock.保护写操作的锁);     }     解锁(rwlock.保护当前读者数量的锁); }  void 以读者身份解锁(rwlock) {     加锁(rwlock.保护当前读者数量的锁);     rwlock.当前读者数量 -= 1;     if (rwlock.当前读者数量 == 0) {         解锁(rwlock.保护写操作的锁);     }     解锁(rwlock.保护当前读者数量的锁); }  void 以写者身份加锁(rwlock) {     加锁(rwlock.保护写操作的锁); }  void 以写者身份解锁(rwlock) {     解锁(rwlock.保护写操作的锁); }      

如果整个场景中只有一个读者、一个写者,那么其实可以等价于直接使用互斥器。不过由于读写锁需要额外记录读者数量,花销要大一点。

你可以认为读写锁是针对某种特定情景的「优化」。但个人还是建议忘掉读写锁,直接用互斥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你和几个朋友正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只有一台非常重要的电脑,这台电脑上有你们每个人都急需访问的数据。这时候,你们需要一个机制来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序地使用电脑,避免大家同时操作导致数据混乱,或者有人一直霸占着电脑不放。这就是并发编程中锁的用武之地。互斥锁(Mutex Lock):一人一锁,轮流使.............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马氏距离这个概念,以及它和“互相关张量”之间那点事儿。我尽量用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让你觉得这就像和一位懂行的人聊天一样,而不是在读一篇生硬的AI报告。 马氏距离:告别“欧氏”的局限,拥抱数据本身的“味道”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欧氏距离说起。两个点在空间里的距离,你数一下横坐标差多少,纵坐.............
  • 回答
    韦东奕老师的讲课方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学生因为难以理解而选择退课,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一个老师的授课问题,更是折射出当前数学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挑战,以及课堂互动方式的重要性。为何韦东奕老师的讲课方式会让部分学生难以理解?首先,我们要承认韦东奕老师作为一位在数学领域有着深厚造.............
  • 回答
    手机内部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大小”是一个有点笼统的说法,通常我们关注的是CMOS的两个关键维度:工艺制程的节点(例如 7nm, 5nm, 3nm),它代表着晶体管的尺寸和集成度,以及芯片本身的物理尺寸。理解这两者对手机的未来至关重要。CMOS 工艺制程的理论极限和最佳值首先,我们来.............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
  • 回答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些功利甚至冷酷,但深入剖析,它揭示了一种关于成长、认知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变化。这句话并不是说成年人完全泯灭了道德感,而是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判断的侧重点会发生微妙而重要的转移。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一、 “小孩子才分对错”:儿童的认.............
  • 回答
    这句话以一种诗意且深刻的方式,阐述了科学与宗教(在此特指佛学)在追求真理和理解宇宙本质上可能存在的殊途同归。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象的理解:科学探索的艰难与佛学智慧的超前 科学探索的“爬山”隐喻: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充满挑战的过程。科学家们如同登山者,需要克服无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