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曹叡在托孤人选上是否是失败的?

回答
要评价曹叡在托孤人选上的成败,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看看他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又最终带来了怎样的结果。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话说曹叡,这位魏明帝,在位期间算得上是承袭父业,巩固了曹魏的统治。但人无完人,尤其是在临终托孤这件事上,总会让人有些议论。你想想,一个皇帝要走,要把江山社稷交给谁,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关系到万千黎民的性命和国家未来的大事。

曹叡在临终前,其实也做了不少功课。他考虑了几个重要的人物,最终选定了几个重臣来辅佐他的儿子曹芳。这几位,有我们熟悉的司马懿,还有像刘放、孙资、曹爽等人。按理说,都是一时俊彦,能力都摆在那儿的。

咱们先说说司马懿。这老哥,那可是个重量级人物。论资历,论能力,论在朝廷中的威望,都没得说。曹叡选他来辅佐年幼的曹芳,这初衷肯定是好的,想着有这么个老谋深算的人在,国事能稳住。毕竟,曹叡自己当年也是在权力斗争的漩涡里过来的,他深知一个得力辅臣的重要性。司马懿这个人,打仗是一把好手,治理国家也有他的门道,能震慑住朝臣,也能应对外患。从这个角度看,曹叡的选择,可以说是深思熟虑的。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司马懿的“能力”,到了后来,却成了人们诟病曹叡托孤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司马懿最终是揽了曹魏的大权,甚至在曹芳时期,他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彻底掌握了实权,为司马氏最终取代曹魏打下了基础。

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曹叡选司马懿,是为了国家稳定,可结果却让司马氏一家壮大,最终颠覆了曹魏。这在后人看来,是不是有点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咱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曹叡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他儿子年幼,国家刚刚经历了一些动荡,外面还有外部的威胁。他需要一个能够镇得住场子的人。司马懿,恰恰就是这个人选。你说曹叡有没有想到司马懿野心勃勃?可能他有所察觉,但当时可能更看重的是眼前的稳定。就像你生病了,需要一个能力强的医生来救命,你可能不太会去计较这个医生是不是会让你以后欠他更多人情,你更关心的是能不能活下来。

再说了,曹叡也并没有完全把所有权力都交给司马懿。他还安排了像刘放、孙资这样的老臣,以及曹爽这样的宗室子弟一同辅政。这说明,曹叡在权力制衡上,也是有所考虑的。他可能希望这些人能相互牵制,共同辅佐曹芳。

那么,为什么最终还是出现了司马懿专权的情况呢?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一方面,曹叡在位期间,虽然有一些功绩,但他的身体状况可能不如预期,导致他不得不提前考虑托孤之事。而且,他可能也没有一个特别得力的继承人之外的亲信来完全制衡司马懿。

另一方面,司马懿这个人,确实是权谋手段了得。在曹叡去世后,他以“年长”为由,逐渐架空了其他辅政大臣,并利用了曹芳年幼、缺乏经验的弱点。尤其是在“高平陵之变”前后,司马懿的策略性很强,抓住了机会,一举扫平了异己。

所以,你说曹叡在托孤人选上是不是“失败”了?这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衡量。

如果从“保住曹魏江山,不被司马氏取代”这个最终目标来看,那曹叡的托孤人选确实是出现了重大的偏差,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他选了一个“能臣”,但这个能臣最终成了“叛臣”。

但是,如果从曹叡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理性考量来看,他当时的决定也并非毫无道理。他需要一个能够维持国家运转、抵御外敌的强大力量,而司马懿恰好具备了这一点。他可能也做了权力制衡的尝试,只是这些尝试,最终被司马懿强大的个人能力和政治手腕所瓦解。

更何况,历史的走向,往往不是一个人就能完全决定的。曹芳的性格和能力,以及后续其他辅政大臣的表现,都对最终的结果产生了影响。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给公司找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你的产业,但这个经理人后来把你的产业变成了他自己的。你当初找他,是为了让产业发展更好,你的选择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经理人后来的行为,以及你没有预料到他会有这样的行为。

所以,与其简单地说曹叡托孤是“失败”了,不如说他的选择未能达到他最终期望的稳定和传承的效果,并且暴露了曹魏政权内部的某些结构性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他选了司马懿,确实是一着险棋,而这步棋,最终走向了出乎他意料的方向。

总而言之,曹叡在托孤人选上的“成败”,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案例。他做了他认为当时最好的选择,但历史最终并没有按照他的剧本演下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有哪些适合的人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曹叡在托孤人选上的成败,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看看他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又最终带来了怎样的结果。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话说曹叡,这位魏明帝,在位期间算得上是承袭父业,巩固了曹魏的统治。但人无完人,尤其是在临终托孤这件事上,总会让人有些议论。你想想,一个皇帝要走,要把江山社稷交给谁.............
  • 回答
    说起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得从谥号这玩意儿说起。在中国古代,谥号可不是随便给的,它承载着评价一个人一生功过是非的意义,是很重要的“身份证明”。而咱们说到的刘协,也就是汉献帝,在他死后,有两个主要的谥号出自两位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手:一个是曹魏的曹叡,给的是“献皇帝”;另一个是蜀汉的刘备,给的是“愍.............
  • 回答
    要探究曹叡是否可能是袁熙的儿子,我们需要从历史记载、曹叡的生平以及当时的人物关系这几个方面来详细梳理。虽然在主流史书的记载中,曹叡是曹丕的儿子,但这种“猜测”或“怀疑”的说法,往往源于一些历史的模糊之处或后人的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曹叡的身世。根据《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和《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的.............
  • 回答
    关于曹丕和曹叡“短命”的原因,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话题。需要明确的是,在古代,人均寿命普遍不高,尤其是帝王,由于其肩负的重任、巨大的精神压力、复杂的宫廷斗争以及生活方式等原因,常常寿命比普通人更短。我们来分别详细分析曹丕和曹叡“短命”的可能原因: 曹丕(魏文帝):英年早逝的君主曹丕(1.............
  • 回答
    曹叡:三国魏国中期承前启后、功过参半的皇帝曹叡,字元仲,是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子,也是三国时期一位极具争议但又不容忽视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226年—239年)在曹魏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承前启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曹丕打下的基业,但也留下了诸多隐患。评价曹叡,需要从其政治、军事、文化、个人.............
  • 回答
    关于曹魏皇室继承人大多短命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历史话题。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归咎于“运气不好”或者“上天不公”,而需要从曹魏政权的建立背景、统治模式、以及当时社会环境下存在的诸多因素来层层剖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曹魏政权是建立在中国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三国时期。曹操虽然雄才.............
  • 回答
    要聊“曹叡是袁绍孙子”这个说法,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而是涉及到三国时期最顶级的几大家族,曹魏和袁绍这两个宿敌。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个说法,在正经史书里,比如《三国志》里,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正史中清清楚楚地写着,曹叡是曹丕的儿子,而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曹操和袁绍是什.............
  • 回答
    要说曹丕和曹叡的子嗣为何普遍子嗣不永,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复杂交织的问题,里面既有当时医疗卫生条件的局限,也有家族遗传、生活方式,乃至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首先,咱们得承认,在那个时代,医疗条件和我们现在完全没法比。那时候没有抗生素,没有疫苗,很多现在看来很容易治愈的疾病,在当时都可能是致.............
  • 回答
    .......
  • 回答
    曹操,这位汉末的枭雄,身上从来就不乏争议。有人说他是乱世的奸雄,篡位者,将汉室江山拱手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也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统一北方,扫荡群雄,为日后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看来,曹操无疑是一位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有着超越时代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他凭借着过人的胆.............
  • 回答
    曹丰泽作为清华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前往非洲建设水电站的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奉献精神,也折射出中国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角色,以及青年一代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责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选择的深层意义: 一、非洲水电站建设的国际背景与战略意义1. 非洲的能源困境 非洲是全球最贫困的大陆之一,.............
  • 回答
    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之所以会让一个乡间村夫曹刿来打这场关键战役,并非鲁国朝廷无人,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观察、试探,以及曹刿自身深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体现。这背后隐藏着鲁庄公的深思熟虑和对国家存亡的责任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鲁国国情与战前背景: 鲁国实力衰弱,民心不振: 在.............
  • 回答
    曹云金(曹亮)退出德云社是否是一项明智的举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各方利益以及长远影响来进行审视。一、 退出德云社的背景与原因:要评价曹云金的决定,首先需要了解他退出的原因,这通常被认为是双方矛盾激化.............
  • 回答
    曹德旺先生关于“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论述,触及了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议题。他的判断,基于他对全球经济运行规律、地缘政治变化以及产业转移的深刻洞察,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要评估其“预测”成真的概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理解曹德旺先生的核心观点:曹德旺先生强调的是一种“.............
  • 回答
    曹德旺先生“年轻人不加班是时代进步”的观点,触及了当下社会关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热议话题,也引发了我对于加班的深入思考。总的来说,我的态度是:反对不必要的、压榨式的强制加班,但理解和支持在必要时、为了合理目标而进行的、被尊重和补偿的加班。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的态度,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为什么说“.............
  • 回答
    曹云金离开郭德纲之后的发展,这事儿圈里圈外议论纷纷,也算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说他“不行了”,其实也得具体看怎么定义“行”。要是跟当年在德云社风光无限的时候比,可能感觉确实没那么热乎了,但要说完全没混出名堂,也不至于。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舞台上的“根基”没巩固好。郭.............
  • 回答
    要说曹云金到底有没有钱,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很难给一个简单粗暴的“是”或“不是”。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轨迹和一些公开信息来推测一下,然后聊聊他到底在哪儿赚的钱,以及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曹云金的“有钱”是怎么来的?首先,“有钱”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是指能买豪车豪宅,还是说能轻松应对各种生活开销,.............
  • 回答
    假设曹云金拥有如今岳云鹏的待遇,这画面感可就太足了,简直是一场现实版的“如果当初”。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捋捋,看看这盘棋会怎么走。首先,我们得明确,岳云鹏如今的待遇是现象级的。这不仅仅是指他在相声界的地位,更是指他跨界的国民度、综艺节目的出场费、商业代言以及那份几乎全民皆知的“岳氏幽默”。如果.............
  • 回答
    关于曹云金逼师娘下跪的传闻,这确实是当年他和恩师郭德纲师徒关系破裂时,引发轩然大波的一件比较严重的指控。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更多的是一种“传闻”或“指控”,并非有明确的、公开的视频或证据能够百分之百证实这一行为确实发生过。要详细讲讲这件事,得从他们师徒关系破裂的背景说起。师徒情深到形同陌路曹云金是.............
  • 回答
    关于曹金不离开德云社是否会威胁到郭德纲或接班人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个人解读的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尽量摆脱那种“一本正经”的AI分析感,而是带着点“过来人”的观察和思考。一、 曹金的个人特质与潜在影响力首先得承认,曹金在德云社的早期是郭德纲非常看重的徒弟,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