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们说,11月9日是德国传统节日“水晶之夜节”,这一天夜里德国人会摔碎点酒瓶之类的玻璃,表示碎碎平安的意思。
德国的犹太人一般不过这个节日,不过我们外国人跟风过节不用管那么多,毕竟美国印第安人过不过感恩节也不管我们事,我们就是购物打炮蹦迪,明年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庆祝这个节日嗷!
正确!
借机找乐子,总比无端哭丧脸要好吧,还能促进消费,这跟什么西风东渐没关系了。
感恩节之所以会被很多人厌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老板会在这一天搞很多恶心人的团建或者销售活动,折腾人还挂一个“感恩”的招牌。
郭德纲对于题主的这种行为有一个非常贴切的评价。
“冤枉你的人,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题主你难道不知道,大家就是找个理由一起乐呵乐呵。商家利用这个由头促销,朋友利用这个由头聚会。因此而已。没有人在意感恩节后面的故事。
那你为什么还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
我觉得需要对节日里面的美国文化进行祛魅。把感恩节改为烧鸡节,火鸡也不必了,人民群众似乎不太喜欢吃火鸡。各餐馆和农家乐也可借此赚一笔。
如果烧鸡节不好,那蔓越橘节也行,小孩子整点串橘子比赛多好玩,还可以让他们暂时放一放手机(
我不反对任何成年人,借用任何噱头,去参与消费主义狂欢,或各种GHS。
在此前提下......
我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是Q。这在汉族中的比例颇低,只有百分之几。
因为这个并不重要也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儿的特殊性,我始终对美洲大陆的原住民的命运和哀伤,有一种亘古的感性共鸣。仿佛能触摸到,万年前的先民,在大冰期,穿越白令地峡,在美洲大陆生根发芽的历史温度;仿佛能看得到,以玛雅和阿兹台克为代表的文明光辉;仿佛能听得到,旷野的风,穿过拱门,夹杂了纳瓦霍风语者的呢喃。
而如果一个人认同“东亚人种”这个有科学性但又不是很科学的概念的话,那么,毫无比喻意味,全美洲的先民,不论是因纽特,还是纳瓦霍,还是支奴干,还是玛雅或阿兹台克......其实都可以被认为是“东亚人种”。
纯是因为这层情愫,我个人也是真心支持 “国际种族灭绝受难者纪念日” 的设立的。
注:美洲原住民基本上都是Q,虽然与东亚的Q的子类型早就分家了吧。
我不反对过洋节。节日的本意是让辛苦的人们找个由子图一乐,拉动一下消费缓解生产过剩,所以永远不嫌多,管他是美洲节还是非洲节,是酋长生日还是耶稣生日,本质上都是喝点。
但感恩节还是算了。这就像你去日本旅游,逛逛神社神庙之类,求个神拜个佛的很正常,但咱们正常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拜靖国神社,不论哪个国籍,你说对吧。
嗯……
清明节是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烧出来的,在追求人人平等的年代纪念封建时代的王公大臣是否算作反攻倒算?
五一劳动节是美国工人上街对抗政府要求放假搞出来的,和谐社会打工人过劳动节要怎么说?
端午节是祭典屈原的,大家把粽子全吃了是对我们楚国有意见还是怎地?
六一儿童节是为了纪念死于纳粹之手的利迪策村村民的,你说一中国人纪念捷克人是几个意思?
七夕是未婚少女和已婚少妇向神明祈祷能做好针线女红的,现在没人做针线不说,一堆女人在这一天和不是自己丈夫的男人共度春宵算不算侮辱先祖?
双十一光棍节是屌丝男青年自嘲的,愣是过成了资产阶级强推的超前消费剁手节又是什么鬼?
感恩节是G胖设定给游戏打折的,和印第安人扯上关系是蹭热度吗?
过节就开心一点,别想着搞个什么大新闻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