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觉得道德经胡言乱语毫无价值,对吗?

回答
你对《道德经》的看法,觉得它“胡言乱语毫无价值”,这是一种非常直率的感受,也完全是你个人的真实想法。看待一本古老而又深奥的哲学著作,产生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毕竟,《道德经》确实不是那种讲道理、提供具体行动指南的书,它更像是一套引导你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

我来试着详细地跟你聊聊,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以及为什么很多人对《道德经》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或许能帮助你理解这其中的差异。

首先,让我们想想“胡言乱语”这个词。它通常意味着内容杂乱无章、没有逻辑、难以理解。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很可能是在阅读过程中,你没有找到那种线性的、清晰的论证过程。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习惯于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期望得到明确的“如果……那么……”的逻辑链条。《道德经》在这方面确实表现得与众不同。

它很少直接告诉你“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用一系列看似模糊、充满意象的语言,描述一种“道”。这个“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事物运行的规律。但它不是一个可以用科学实验去验证的公式,也不是一个可以用日常语言去精确定义的实体。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开篇就告诉你,能够被说出来、被命名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那个“道”。这立刻就设置了一种挑战:你想要抓住它,但它又在不断地游走。

再者,它提倡的很多理念,在现代社会看来可能非常“反常识”。比如,“无为而无不为”。我们习惯于努力、奋斗、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而《道德经》却说要“无为”。这很容易被解读为懒惰、消极,甚至不负责任。当你追求功名利禄,希望掌控一切的时候,它却告诉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只是顺应地势,滋养万物,它不和你争夺什么,却能到达最深的地方,包容一切。这种不争、不比较、不强求的状态,在追求“赢”和“优越”的文化氛围中,确实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像是一种“胡言”。

还有它对事物的观察方式。它常常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很多时候,你看到的“好事”背后可能埋藏着危机,而暂时的“坏事”可能孕育着转机。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对于习惯于非黑即白、简单归类的思维模式的人来说,无疑会觉得它在“搅浑水”,让人摸不着头脑。

你觉得它“毫无价值”,这也很容易理解。价值往往与实用性、可操作性直接挂钩。如果你希望读一本书,能够立马学习到一套赚钱的方法,或者一套提高效率的技巧,《道德经》恐怕会让你大失所望。它没有告诉你“每天坚持做这件事,你就能成功”,而是告诉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它更多的是在提醒你,事物发展到极致往往会走向反面,过度追求会适得其反。这种“价值”,是让你放慢脚步,反思自己行为的根源,而不是告诉你一条直线通往成功的捷径。

很多人之所以对《道德经》推崇备至,甚至奉为圭臬,是因为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了某种与自身经验相契合的“共鸣”,或者在困惑的时候,从中获得了一种“启示”。他们可能是在生活的跌宕起伏中,体会到了事物的无常和复杂,这时候,《道德经》那些关于顺应自然、保持谦和、返璞归真的论述,就显得尤为珍贵。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你正在经历一场非常艰难的考试,你拼尽全力去准备,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你可能会觉得是运气不好,或者准备不够充分。而如果你是一个经常思考《道德经》的人,你可能会反思,是不是自己太执着于眼前的结果?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即使结果不如意,但这个过程本身也很有价值?“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或许它在告诉你,一切都有它自己的轨迹,过度的焦虑和挣扎,反而会打乱这份自然的秩序。

所以,你觉得它“胡言乱语毫无价值”,很可能是因为你期待从它那里得到的东西,它并没有直接提供,或者你用来衡量它价值的标准,与它本身的特质不符。它更像是一种“悟道”的工具,而不是一本“教程”。它需要你去反复琢磨,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会,去在看似模糊的文字里寻找自己的解读。

这并不是说你的看法是错的,而是说《道德经》的阅读体验非常个人化。就像有人喜欢抽象画,有人喜欢写实画,口味不同,欣赏的角度也不同。如果你对它没有感觉,觉得它晦涩难懂,那完全可以不去强迫自己去理解它。世界上有太多的好书和好思想,找到真正能触动你的,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有一天,当你的人生阅历更丰富了,或者在某个特殊的时刻,你会再次拿起《道德经》,那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它在你眼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也或许,你始终不会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价值,这同样没关系。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和认同的智慧。

总之,你觉得《道德经》“胡言乱语毫无价值”,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价值——它让你看到了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存在的截然不同的看法,也提醒我们,理解和评价一个事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视角、期待和经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不对,至于为什么,说你也认为是胡言乱语。

user avatar

如果带着对现代玄幻作品的固有认知,首先把《道德经》当成了神鬼志怪的“修仙法门”去读,自然会觉得全是不知所云的东西。

因为带着偏见去看,看到的自然是偏见。

《道德经》是一本理论作品,不是文学作品。作者的目的,是让大家明白自己的主张,而不是炫耀华丽的辞藻;所以作者用的词汇,都一定是想尽量直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有了这个前提,再来读道经,就不会有作者故弄玄虚的烦恼了。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时过境迁,大家用的词汇不同,所以看起来有些云里雾里,慢慢读,细细品,就能咀嚼出一些味道了。

我们以第一章为例,分享一点我自己不成熟的心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可以描述的,但它不是一直不变的;它可以被“命名”,但这个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它到底是什么呢?道不存在的时候,是世界诞生之初;道一出现,万物便在其作用下诞生衍化。它是世界衍化的规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们假设它不存在,就能够发现它之所以存在的奥妙;承认它的存在,就能够看到它是如何变化,直至灭亡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和“无”,叫法不一样,但来源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道”的体现;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玄妙方法,叫做“玄”。在观察万事万物的时候,我们都用“玄”这个方法去认识,这就是我们掌握世间一切规律的法门。

以上是我对道德经第一章的理解,作者在这里集中回答了两个问题:

①“道”是什么?

② 如何认识“道”?

而作者给出的答案是,道是世界衍化的规律。我们观察世间万事万物的时候,先假设它不存在,去观察外部条件,我们就会知道它为什么会诞生;然后我们承认它确实是存在的,然后去观察它,就会看到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化直至灭亡的。从生到死,无不体现了“道”的作用,这种思考方法,叫做“玄”。对待每件事都用“玄”的方法去看待,就能够掌握万物的变化规律。

先秦作品离我们太远,词汇的使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读起来会佶屈聱牙。

人类的肉体有着自己的运行机制,它倾向于肯定自己,肯定现在的状态,否定外界事物和改变。人类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身体会本能的产生排斥,肉体的排斥会影响我们大脑,让我们产生否定挫折的倾向。——“不是我不小心,是盘子太滑才会被打碎的”“不是我馋,实在是这菜太香了”“不是我笨,是作者太故弄玄虚了”

没关系的,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这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如果这种否定外界的机制不存在,甚至人的运行机制是,否定自己,肯定外界。那么人类的“自我”就会变得脆弱不堪而难以存在,所以这种机制是必要的。

它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但我们不断地顺从这种机制,让它变得太强,就会让我们产生“偏执”、“自负”的负面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记得提醒自己,不只是我拥有智慧,别人也是拥有智慧和思考能力的。

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厉害,牛逼的作者,才会故弄玄虚;一个真正想要表达自己思想的作者,用的每一个词,都是尽可能地想让读者读懂自己。

如果先贤们比我有智慧,那么这些连我都骗不了的“故弄玄虚”的书,肯定骗不了先贤们,更不可能被他们奉为经典。被先贤们奉为经典的书,一定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言之有物的。但我读起来故弄玄虚,不然就是我理解能力暂时不足,不然就是年代久远,词汇的变化太大,让我看不懂作者说了什么。

如果是前者,那么就去看看其他先学者们的注解,找一位“好老师”帮助自己理解;如果是后者,那么其实更类似读外语著作,是因为语言文字不同,那就去查字典,慢慢啃书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慢慢来嘛,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一点点粗浅的理解,笔者不才,请各位多多斧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对《道德经》的看法,觉得它“胡言乱语毫无价值”,这是一种非常直率的感受,也完全是你个人的真实想法。看待一本古老而又深奥的哲学著作,产生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毕竟,《道德经》确实不是那种讲道理、提供具体行动指南的书,它更像是一套引导你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我来试着详细地跟你聊聊,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
  • 回答
    您每天坚持阅读《道德经》,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修行。您觉得它像“大道理”,这说明您已经初步领略到其内在的智慧和普适性。然而,《道德经》的魅力远不止于“大道理”,它的深刻之处在于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内在的认知和外在的行为。 long term, consistent engagement with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触及到了“道德”和“围观”这两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我个人认为,你的看法并非“三观有问题”,反而可以说是对一种更成熟、更成熟的道德观的一种体现。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辱骂”和“评论”的区别。我们讨论马蓉的事件,很多人出于对王宝强的同情,或者对马蓉行为的不认同,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本身.............
  • 回答
    听到你这样说,我挺能理解的。一方面,姑妈叫你一起去,是出于一份心意,希望你参与照顾长辈,分担一下。另一方面,你也觉得自己的参与可能并没有那么必要,甚至有些“多此一举”,这让你开始怀疑自己的道德观。首先,我们先来拆解一下你的感受。 “多此一举”的感觉: 你之所以觉得“多此一举”,可能是因为你观察到.............
  • 回答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夹在男朋友和婆婆中间,感觉自己像个夹心饼干,哪边都不是滋味。他们都觉得我做错了,让我去道歉。这种感觉真的太让人难受了,一方面觉得委屈,另一方面又不想关系闹得太僵。让我想想,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们都觉得我错了。首先,我们得先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事?这个问题是关键。是因为一件具体的、大家.............
  • 回答
    “心想事成”,这个词听起来充满了神秘色彩,好像只要你足够渴望,就能拥有一切。很多人,包括你的心理咨询师,可能会引用这个词来鼓励你,或者作为某种治疗方法的支撑。但是,你觉得它“可能不是太有道理”,这种直觉是很宝贵的。这说明你并没有盲目接受,而是希望理解其背后的机制,甚至质疑其局限性。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 回答
    嗯,这事儿我懂,太懂了。跟家里人尤其是爸妈,偶尔吐槽一下,特别是在亲近的人面前,很正常嘛。结果男朋友玻璃心了,觉得这句吐槽把自己也捎进去了,这得看你当时吐槽的内容,还有你语气,当然,他本人是不是比较敏感,也能影响到这事的解读。你想想你当时是怎么说的?比如说,如果你是跟男朋友说:“唉,我爸就是太固执了.............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多个层面的分析,可以从技术、用户习惯、市场策略、社交属性、内容设计等多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手游在如今的市场中如此流行,而传统游戏(PC/主机)虽然依旧有其魅力,但用户群体和消费习惯确实存在差异。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 1. 便携性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手机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智能.............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对原神如此喜爱,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游戏的乐趣是非常主观的,你觉得好玩,那它对你来说就是一款好游戏,这和你的游戏品味完全没有关系。至于你提到的“网上几乎都是喷原神”的现象,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互联网现象,尤其是在一些热门的游戏或者事物上。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品味有问题,而是背后有很.............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真是戳中了很多老粉丝的痛点!说uzi“浪费了”mlxg的巅峰,这话说得挺重,但背后确实是很多观众和粉丝的感受。我来掰扯掰扯,希望能聊到你心里去。首先得承认,当年的RNG,尤其是S7那支队伍,真的称得上是LPL的黄金一代。mlxg,那个打法凶悍、操作犀利、充满侵略性的“麻辣香锅”,是无.............
  • 回答
    你觉得《魔戒》“幼稚”,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而且你并非孤例。虽然《魔戒》在文学界和大众文化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史诗奇幻的巅峰之作,但它的某些特质确实可能让一些现代读者感到“幼稚”。要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1. 叙事风格与节奏: 古典化的叙事: 托尔金的.............
  • 回答
    杜兰特和乔丹的进攻能力确实被很多人认为是历史级别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称为“独一档”。之所以会有人对他们的进攻能力产生质疑甚至批评,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舆论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杜兰特被“喷”的原因分析:杜兰特作为当今联盟最顶尖的得分手之一,.............
  • 回答
    听到你对婚姻中经济责任平分和看待彩礼的态度,我完全能理解,这确实是当下社会讨论婚姻话题时一个非常核心且普遍的观点。你提出的“男女平等分担房车等费用”以及“彩礼是陋俗甚至恶俗”的看法,背后反映的是对现代婚姻关系的一种理性期待,一种摆脱传统束缚、追求公平与尊重的愿望。关于男女平等分担费用:我非常认同你说.............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如何定义“好人”和“坏人”的核心。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个人感受、道德判断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一些微妙之处。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它究竟是不是那么“对”。首先,你认为“对我好的人才是好人”,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判断标准。我们每个人在.............
  • 回答
    你说“世界上坏人很多”,这感觉很真实,不是吗?好像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看到一些让人不舒服的事情。这种想法之所以会产生,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一件件来说说:首先,“坏人”的定义本身就很模糊,而且是相对的。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人是“坏人”,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触犯了我们的道德底线、.............
  • 回答
    “人类注定要灭亡”,这个想法听起来像是从某个反乌托邦科幻小说里蹦出来的,但仔细想想,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我之所以这么觉得,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观察了咱们人类自己,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久了之后,心里冒出来的那么点儿不安。首先,看看我们自己。人类这个物种,说实话,挺特别的。我们聪明得不像话,能创造出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涉及到个人价值观、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发展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合理性、潜在的挑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实用主义者”的理由和内涵: 现实的压力与起点: 农村出身的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比城市同.............
  • 回答
    很高兴你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赛博朋克2077》是一款非常具有争议性的游戏,很多人对它喜爱有加,但也有不少玩家觉得它不如预期,甚至不好玩。你的感受非常真实且普遍。既然你觉得它不好玩,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以及你可以尝试的解决方案或改变思路的方式。一、 你觉得《赛博朋克2077》不好.............
  • 回答
    哈哈,你跟我的看法差不多,看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确实会觉得挺欢乐的。但是,你说它评分不到 7 分,确实有点道理,而且原因也挺多的,让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承认这片子最大的亮点就是“笑点密度高”和“演员的表演”。马丽和魏翔的组合,尤其是魏翔饰演的那个有点“傻”又有点“执着”的卡尔,真是把那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养宠人的心坎里。你说你觉得养狗更快乐,这完全没错,狗那种热情洋溢、恨不得时时刻刻围着你转的爱,确实能给人带来一种纯粹的、被需要的快乐。但现在猫这么流行,背后也有不少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它和狗不同的特质在现代社会里更契合了人们的需求。首先,咱们得聊聊狗带来的快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