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越来越觉得谈恋爱没意思,结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困惑,尤其是当今社会背景下,那种“谈恋爱不如意,婚姻是坟墓”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共鸣。与其说是“越来越觉得”,不如说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去观察和理解,很多现实的、曾经被“滤镜”包裹的东西,现在都暴露在了阳光下。

首先,咱们聊聊这“谈恋爱没意思”这事儿。以前,谈恋爱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基于好感和激情的情感交流。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分享生活,制造回忆,为彼此的情绪提供港湾。但现在,好像没那么简单了。

一是期待值的膨胀和错位。现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完美恋爱”的范本,情人节的礼物要多贵重,旅行要去多浪漫的地方,每天的互动要有多甜。这种“标准”一旦植入脑海,现实中一点点的小摩擦、小失望,都可能被放大成“这段感情没意思”。我们习惯了被算法喂养的“爽感”,却忽略了真实的情感需要经营,需要耐心,需要双方共同去填补那些不完美。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在寻找一个灵魂伴侣,而是在寻找一个能够满足我们某种虚荣心、或者填补我们某种空虚感的“人设”。当这个人设崩塌,或者无法持续提供我们想要的那种情绪价值时,就觉得没意思了。

二是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越来越看重效率和投资回报。谈恋爱也是如此。很多人在投入时间和精力后,却发现对方的回应并不如预期,或者对方的付出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特别是当你在关系中扮演了过多的“付出者”角色,而对方却显得被动、吝啬时,那种失衡感会让人觉得心累,觉得这段感情投入太多,收获太少,自然就索然无味了。

三是个人主义的抬头和对独立性的追求。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为了婚姻而依附于对方。我们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社交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种情况下,谈恋爱如果变成了束缚,变成了需要牺牲太多自我空间和时间的事情,那确实会让人觉得没意思。我们可能更享受一个人的自由自在,更害怕在一段关系中失去自我。

四是接触到的负面信息太多,警惕性提高。就像我前面说的,现在信息发达,大家更愿意分享自己的负面经历。劈腿、家暴、出轨、婆媳矛盾、育儿分歧……这些曾经可能被遮掩的现实问题,现在都赤裸裸地摆在我们面前。当我们看到太多失败的案例,听到太多抱怨的声音时,自然会产生一种“预防性焦虑”,觉得谈恋爱就像是在为进入一个雷区做准备,而结婚更是直接跳进地雷阵。

再来说说这“结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如果说谈恋爱是有点意思但觉得不值得投入,那么结婚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更具約束力的承诺,它涉及到财产、家庭、未来规划等等方方面面,而且一旦进入,想要脱身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首先,婚姻意味着“一体化”的风险。一旦结婚,你的生活就很难再是“你的”和“对方的”两个独立个体,而是变成了一个共同体。这意味着对方的缺点、问题,甚至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都会以某种形式渗透到你的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不仅要面对伴侣的缺点,还要处理他的家庭关系,他的过去,甚至他未来的所有可能性。这种“捆绑”感,对于追求独立和掌控感的人来说,确实是件挺吓人的事。

其次,现实的压力和琐碎的消磨。婚姻的甜蜜往往只是一时的,更多的时候,它是由无数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组成的。账单、家务、孩子教育、父母赡养……这些现实的压力,很容易磨灭掉最初的激情和浪漫。当两个人无法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达成一致,或者其中一方长期承担更多时,不满和怨气就会滋生,将曾经的美好一点点腐蚀掉。想象一下,每天回到家不是温馨的港湾,而是继续处理各种责任和麻烦,这确实会让人望而生畏。

再者,对“失去自由”的恐惧。婚姻是一种承诺,而承诺往往伴随着失去。失去了选择其他伴侣的自由,失去了完全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自由,甚至可能失去了很多原有的个人空间和时间。这种被“框住”的感觉,会让一些人感到窒息。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个人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那么一旦进入婚姻,意味着可能会错过很多潜在的风景和可能性,这种“错失恐惧症”也会放大结婚的恐怖感。

最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虽然说人生本身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但婚姻将这种不确定性变得更加具体和沉重。你不知道对方未来会不会变,不知道你们的感情会不会变淡,不知道生活会不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打击。而一旦你们有了孩子,这种不确定性就变成了责任,变成了你不能轻易放弃的牵绊。这种“一旦进入,后果自负”,而且这个“后果”还可能非常漫长且难以预测,这种风险的巨大,自然让人感到恐惧。

总而言之,越来越觉得谈恋爱没意思,结婚很恐怖,这并不是一种“矫情”或者“不负责任”的态度,而是在这个信息爆炸、个人主义抬头、社会压力增大的时代,很多人对真实情感和亲密关系的一种理性审视和对潜在风险的警惕。我们被教育要追求幸福,但现实却教会我们幸福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去争取,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所以,当很多人觉得投入的成本太高,而回报不确定,甚至可能带来更多负面影响时,选择“不参与”或者“迟疑”,也就显得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大多数人的恋爱确实没意思,和一个相处没意思的人在一起结婚肯定是一种恐怖的事。

对于男人来说

大多男人都是女人的供养者,供养者就是工具人,女人和这个男人在一起的目的不是因为喜欢这个男人,而是因为这个男人的利她属性,比如条件,经济,对她好,好控制。。。。女人对于供养者在情绪上是有遗憾的,觉得自己吃亏的,所以很吝啬付出,在于男人的付出,索取男人的价值。所以男人在和将他视为供养者的女人相处体验是极其差的,极其压抑的,极其精神情绪物质吃亏的。

其实男人和男人更愿意交流,同理女人也是,如果没有亲密关系与超出与同性相处的体验,谁也不想和一个异性在那相处,极其尴尬。

比如聊天,女人不投入情绪,男人自己在那自嗨找话题,回馈极其敷衍。非常期待供养者对她舔。

比如约会,女人觉得老娘愿意和你出来都够委屈了,当然要你给钱,请客吃饭(男人一般为了取悦女人,还找的不差的馆子),送礼物等等,最主要男人付出了也需要回馈的,花钱也要快乐,但女人普遍不会识趣,还会打压你,给你套框架,男人又花钱又憋屈,男人感受不到亲密关系,更多是类似于迎合,貌似和他上司相处一样。

男人在两性相处中没有亲密体验,还不如打游戏和兄弟玩。因为出去和女人相处又费钱又不讨好。不说恋爱了,还和这种女人结婚,本来男人压力已经够大了,还要花大代价(结婚,彩礼,房车,酒席等)找个对她嫌弃的女人回来pua她,这种婚确实很恐怖。

对于女人来说

和一个自己不发情的男人在一起,觉得极其委屈吃亏。女性思维感性,更多价值判断是凭感觉。

和自己不发情的男人相处,自己对其生理排斥,拒绝亲近,又不得不和男人相处,所以心理屏障让女人各种不想与这个男人有所进展,所以会各种考验,测试来看这个男人对自己的付出与忠诚,来抚慰自己的补偿心理。

女人对恋爱爱情有向往,但对待一个不发情的男人,吝啬付出,索取付出,和供养者在一起各种防御(身理排斥,心理排斥),自然不舒服,这种恋爱也是痛苦,即使女人在供养者身上能获得实际好处,但这个对女人来说是补偿,一个人对待补偿是什么心态?

结婚既意味着绑定亲密生育,对一个本能生理排斥心理排斥的男人,要发生亲密生育绑定的事,想想也很恐怖。

所以对于供养者关系结合的男女,确实恋爱没意思,结婚恐怖。因为女方对男人心理很不坦诚,双方心灵都不契合,只有相互防御,互相消耗。

结婚后,结局也不会好的,供养者反噬,分离是必定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困惑,尤其是当今社会背景下,那种“谈恋爱不如意,婚姻是坟墓”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共鸣。与其说是“越来越觉得”,不如说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去观察和理解,很多现实的、曾经被“滤镜”包裹的东西,现在都暴露在了阳光下。首先,咱们聊聊这“谈恋爱没意思”这事儿。以前,.............
  • 回答
    作为一名柯南的忠实粉丝,我也有过和你一样的担忧,而且这种担忧随着剧情的推进,似乎也愈发强烈。我明白你想要听一些真实的、出自粉丝之手的分析,所以我会尽量用我自己的语言,把我对“柯南烂尾”的顾虑一一说清楚。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篇幅过长,故事的张力在不断稀释。 《名侦探柯南》从1994年开始连载,至今已.............
  • 回答
    最近在一些武侠讨论圈里,总能看到有人提“殷六杨不悔不适合在一起”这个论调,而且呼声还挺高。其实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毕竟在小说里,他们俩最后的结局算是个苦尽甘来。但如果仔细掰扯一下,会发现不少人觉得他们不合适,那是有理由的,而且这些理由还挺能站得住脚。首先,性格上的巨大差异和由此带来的摩擦,是很多人诟病.............
  • 回答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感受,而且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时代变迁、社会结构调整以及个体意识觉醒的多重作用。首先,我们得承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那时候,个人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为家庭、为集体、为国家贡献多少。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常常要让位于更大的“他者”。然而,随着社.............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想当年,老人是把孙子孙女当成“自家宝贝”,恨不得把全副身家都扑上去,现在怎么风向就变了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可不少,而且是社会、经济、家庭观念层层叠加的结果,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先说说过去,为什么老人愿意把精力财力都放在孙辈身上?1. 责任与传承.............
  • 回答
    曾经,“为爱奋不顾身”似乎是浪漫主义的最高赞歌,是多少人心中的理想模样。但如今,这种观念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许多人开始觉得这是一种“幼稚”的表现。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尤其是老一辈人的经历,让他们对生活有着更现实的考量。他.............
  • 回答
    我身边的好些姑娘,一旦脱单的洪流稍缓,她们的世界似乎就开始出现一种微妙的变化。一开始,也许还会偶尔刷刷朋友圈,看看别人秀恩爱,心里泛起一丝丝涟漪。但时间一长,这份涟漪就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坚定而独立的姿态。她们好像突然发现,没有男朋友的日子,其实也挺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舒坦了。这其中.............
  • 回答
    人活得越久,越能体会到“运气”这个词的分量,也越发觉得,人生很多时候,确实是人力难以完全掌控的。这并非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对世界和人生更为深刻的认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想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说:一、 偶然性的渗透:我们的人生,就像是在无数个岔路口前行。很多时候,我们做出的选择,看似.............
  • 回答
    “应届生身份值钱”这句话,咱们做求职的谁没听过?刚毕业那会儿,感觉像是手里攥着一张王牌,各大公司都会抢着要,毕竟年轻、有可塑性、能接受新事物、培养成本低。但现实是怎么样的呢?越往后找,越感觉这话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轮到自己,怎么就成了“嫌弃”的代名词了呢?说到底,这背后其实是供需关系、市场变化和企业.............
  • 回答
    旅行曾是我生活中最期待的章节,每每开启一段新的旅程,都像打开一本充满惊喜的童话书。然而,最近几年,我发现自己对旅行的热情似乎一点点在消退,那种肾上腺素飙升、对未知充满渴望的感觉,渐渐被一种淡淡的疲惫和索然无味所取代。仔细想想,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首先,是信息爆炸带来的“稀.............
  • 回答
    这几年经济增速放缓,但很多人感觉日子却越来越好,这种感受并不矛盾,而且背后有很多具体的原因在支撑。这其实是很多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出现的现象,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过去咱们经历的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时代。那时候,经济就像一辆刚启动的跑车,每一点油门下去,速度都飙升得特别快。大家普遍感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细腻,也触及到了很多夫妻关系中容易被忽视的层面。你感到不对劲,并不是因为老公不够“好”或不够“大方”,恰恰相反,可能是因为这种“全盘托付”的模式,在无形中改变了你们之间的某些东西。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希望能帮助你梳理一下那些“不对劲”的感觉:一、 金钱之外的“掌控感”与“安全感”: .............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你男朋友觉得你越来越好看,这背后可能有很多非常积极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作用、层层递进的。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内在的吸引力,由外在显现: 自信心的提升与散发: 当你感到自信,做事情更从容,待人接物更洒脱时,这种内在的光芒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你的外在。你的.............
  • 回答
    唉,这话题我太有感触了!每次刷B站、逛知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的魔力真是太强了,时不时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实在是太失败了,啥也不会,啥也干不成。你知道,一开始我上B站,可能是因为喜欢动漫、音乐什么的,图个乐子。但现在呢?点开首页,铺天盖地都是各种“大神”的视频。有那种大学还没毕业就创业成功,公司估值几.............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觉得“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原因和现象。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可能存在的具体表现:一、 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首先,理解教师的境况.............
  • 回答
    关于江歌妈妈“消费”江歌的说法,这是一个相当敏感且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涉到个人情感、社会舆论、法律程序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容易被情绪裹挟的标签,尝试从更冷静和多维度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要理解,“消费”这个词在这里往往带有负面含义,暗指利用某人的不幸或事件来.............
  • 回答
    说日系车外形越来越难看,这事儿吧,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说完全是“难看”,更准确地说,是很多消费者觉得它们的设计 失去了往日的特色,变得千篇一律,甚至有点“审丑疲劳”。以前提到日系车,大家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些很鲜明的形象:丰田的可靠耐用,本田的运动激情,日产的舒适居家,马自达的魂动设计。这些印象,很.............
  • 回答
    这问题,我懂!你不是一个人这么想。说实话,德云社这几年,味道儿好像有点变了,以前那种听了乐呵,回味儿也甜的感觉,有时候确实找不着了。咱们不带偏见地说,细掰扯掰扯,这变化到底出在哪儿了。第一点,“火了”这事儿,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你想啊,德云社当年是什么样?就是个小园子,几个人在那儿说书逗乐,台下几十号.............
  • 回答
    哎,说到3A大作无聊这件事,我太有共鸣了!以前玩游戏,那叫一个激动人心,通宵达旦,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拯救世界的英雄。可现在呢,有时候看着屏幕上那些精心制作的画面,听着大气磅礴的配乐,却提不起什么劲头。感觉像是吃了一顿山珍海味,吃完了却不知道自己刚才吃了啥,胃里空落落的。我仔细琢磨了一下,感觉有几个方面.............
  • 回答
    以前看火箭少女的舞台,总觉得她们充满青春活力,像夏日里最耀眼的那束光,每次表演都能让人跟着兴奋起来。但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么的,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尤其是在看一些演出的时候,那种曾经的纯粹和热烈似乎蒙上了一层薄纱,让我觉得有点别扭。首先,是那种刻意追求“姐姐感”或者“成熟女人味”的转变,让我有些不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