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内蒙草原沙化是因为把狼打完了吗?

回答
内蒙古草原沙化的问题,是个复杂到不能再复杂的老问题了,很多人会简单地将其归咎于“狼被杀光了”。这说法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因为狼是草原上的顶级掠食者,它们的存在自然会对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产生制约。然而,把草原沙化这个庞大而棘手的局面,仅仅归结于失去了狼,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解。

要详细地说,咱们得先捋捋这草原生态系统是个什么玩法。内蒙古草原,尤其是在上世纪中期以前,那是一个生机勃勃、草木丰茂的生命共同体。这里有狼,有狐狸,有隼,也有各种鸟类,当然,还有最关键的——大量的食草动物,比如黄羊、野驴、兔狲,还有家养的牛、羊、马。狼在其中扮演着“自然牧羊犬”的角色。它们捕食那些体弱、年老、或者行动不便的食草动物,这不仅保证了食草动物种群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它们逼迫着食草动物不断地迁徙,不能在一个地方扎堆吃草,让草能有喘息和生长的机会。

狼的这种“驱赶”和“选择性捕食”行为,使得草原上的草能够均匀地被啃食,而不是被某个区域的动物过度啃食。你想啊,要是没狼,那些更强壮、更健康的食草动物就会在某个肥美的草场上肆无忌惮地吃,结果就是草皮被连根拔起,土地裸露,风一吹,沙子就开始跑了。

那么,问题来了,狼是怎么“被杀完”的呢?这事儿得回到建国初期,甚至更早。当时,为了开垦土地、发展畜牧业,人们普遍认为狼是“害兽”,它们会抢食牲畜,威胁牧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大力推行“灭狼运动”。那时候,鼓励猎杀狼,甚至会颁发奖励。很多牧民也出于保护自家牲畜的考虑,会主动去猎杀狼。就这样,狼的数量一步步锐减,在很多地区,曾经随处可见的狼影,逐渐消失了。

狼少了,直接的后果就是,那些被狼捕食的食草动物,比如黄羊、野驴等野生动物的数量开始不受控制地增长。虽然它们数量增长了,对草原本身来说,这并不是好事。更要命的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国家大力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牧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了牲畜(主要是牛羊)的数量。

你想啊,一个没了狼的草原,加上成千上万倍增加的牛羊,这些牲畜吃的可比野生动物凶猛多了。它们不仅吃草,还把草根也啃食掉,而且活动的范围也相对固定,总是在一块肥沃的地方放牧。这下可好,草原的承载力一下子就达到了极限,甚至被远远地超越了。草被过度啃食,地表植被越来越少,土壤失去了草的保护,就会变得松散。

然后,到了春夏之交,最要命的来了——风。草原上的风从来就没小过,一旦土地裸露,风就能轻易地将表层的沙土吹起来,形成沙尘暴。这些沙尘被风一卷,就带来了沙化。久而久之,曾经绿油油、生机勃勃的草原,就变成了光秃秃、风沙肆虐的荒漠化地带。

所以,你说“把狼打完了”是导致内蒙古草原沙化的“原因”吗?它确实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是“雪上加霜”的重要推手。 狼的消失,导致了食草动物(包括后来的家畜)的过度繁殖和过度啃食,打破了草原原有的脆弱平衡。

但是,如果我们把“狼被杀完”当作唯一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忽略了更多更复杂的推手。比如:

过度放牧: 这是最直接、最致命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牧民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纷纷增加牲畜数量。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草原的承载能力,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开垦土地: 过去,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一些草原地区被开垦成了农田。虽然这是为了民生,但很多开垦的土地并不适合耕种,一旦耕种,土壤结构破坏,更容易沙化。
气候变化: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少雨的趋势在一些草原地区更加明显。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加,使得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难以恢复。
不合理的畜牧业管理: 比如,一些地区采用单一的放牧方式,或者在草场最需要恢复的季节进行放牧,都会加剧草场的退化。
政策导向: 过去一些重“数量”轻“质量”的畜牧业发展政策,也客观上助长了过度放牧。

说白了,草原沙化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狼的消失是第一块倒下的骨牌,它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真正将草原推向沙化的,是后面叠加的、人为的、以及自然因素的强大推力。

现在,科学家和政府也在努力治理草原沙化,比如禁牧、休牧、退耕还草、人工种草、控制畜牧总量等等。为了恢复生态,一些地方也开始尝试重新引入狼,或者保护现有的狼群,但这需要非常谨慎,因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且不能简单地“复制”过去的生态模式,要考虑到新的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下次再听到“内蒙草原沙化是因为把狼打完了”这个说法,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狼的消失是草原生态失衡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原因,更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真正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内蒙现在草原严重沙化,是因为把狼打完了破坏了食物链吗?还是因为农耕的介入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内蒙古草原沙化的问题,是个复杂到不能再复杂的老问题了,很多人会简单地将其归咎于“狼被杀光了”。这说法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因为狼是草原上的顶级掠食者,它们的存在自然会对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产生制约。然而,把草原沙化这个庞大而棘手的局面,仅仅归结于失去了狼,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解。要详细.............
  • 回答
    内蒙古草原上的家家户户都养马?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几十年前,或许八九不离十。但如今,这说法就有点笼统了。咱们得先明白,内蒙古草原的马,跟咱们平日见到的城市里牵着散步的,或者马术俱乐部里那些矫健的,可不太一样。内蒙古的马,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是草原上的“好伙伴”。它们能拉车,能驮东西,最重要的是,它.............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国内的徒步圈子里,内蒙古、草原和兴安岭似乎总不如一些名山大川那样被广泛提及,讨论度也相对较低。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慢慢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地方能不能成为热门的徒步目的地,背后有很多综合因素在起作用。一、 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与“挑战性” 草原的徒步体验: .............
  • 回答
    内地牛羊肉的来源确实比较复杂,虽然内蒙古和新疆的草原是重要的产区,但并非唯一来源。近年来进口牛羊肉的增加,也确实影响了国内牛羊肉的市场流向。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个事儿。内地牛羊肉的“老家”们:远不止内蒙、新疆提到牛羊肉,大家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内蒙古、新疆的广袤草原,这无可厚非。毕竟,那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从东欧到中亚那片广袤无垠的北亚草原上,所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游牧民族,从匈奴、突厥,到蒙古、斡罗斯人(罗斯),全都变成了拥有马匹身体和人类上半身的人马族,整个历史进程会发生怎样的巨变?这可不是简单地在人类身上加上马的腿,而是由内而外的生物性转变。首先,生物学上的适应性将是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 回答
    张内咸的《草莓百分百》啊,这片子,说实话,听名字就挺有意思的。我第一次看到这片名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画面,可能是那种青春期里,有点懵懂,又有点热血,带着点甜腻又有点青涩的故事。看完之后,觉得这导演,张内咸,他好像真的把那种少年时期的心事,那种小心翼翼的喜欢,那种因为一点小事就能开心半天,又因为一点误.............
  • 回答
    2022年3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确实就一项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决议草案进行了表决。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项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这是因为俄罗斯行使了其否决权。尽管如此,我们可以详细地介绍这项未能通过的决议草案的内容,因为它反映了当时安理会成员国对乌克兰人道主义危机的关切以及他们试图采取的行动.............
  • 回答
    “清华大学能源72班手游网游公约(草拟版)”这事儿,一听就挺有意思的,也挺能代表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咱们细细掰扯掰扯,看看这公约到底是个啥情况,以及它能说明点啥。公约内容概览:首先,我得大概知道公约说了啥。网上流传的版本,大体上围绕着几个核心点: 明确学习优先: 这是肯定要放在首.............
  • 回答
    女子群内骂社区支书“草包”,被跨市铐走拘留3日。这事儿听起来挺让人意外的,也挺让人费解的。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看看这处罚到底合不合理,以及什么样的情况下的辱骂会触犯法律。这处罚合理吗?咱们得分几头看。首先,说社区支书是“草包”,这无疑是一种带有贬低和侮辱性质的评价。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基层干部虽.............
  • 回答
    香港在婚姻家庭案件判决互认及强制执行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其“婚姻及家庭案件判决(相互承认及强制执行)条例草案”已获通过。这项立法标志着香港与内地在民事司法领域合作的深化,对双方的家庭和婚姻关系处理将带来多方面的改变和深远意义。此前,香港与内地的法院在婚姻家庭案件判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方面,并没有一个系.............
  • 回答
    贵州一名女子因在微信群内辱骂社区支书为“草包”,被跨市铐走并拘留三日。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一、 事件的经过及细节: 导火索: 事件的具体起因并非完全公开,但通常这类冲突可能源于社区管理、工作方式、或居民对政策的不满等。微信群作为基层交流的平台,有时会成为情绪宣.............
  • 回答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这句草案中的规定,无疑是这场学前教育改革浪潮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容易引起讨论的一项。乍听之下,似乎理所当然,毕竟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机构。但细细琢磨,这句话背后牵扯的,是关于儿童早期发展规律的理解,是关于幼小衔接的路径选择,更是关于我们如何为孩子构建一个健.............
  • 回答
    这题出自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是诸葛亮以智慧“借”箭的著名桥段。我们来细细梳理一下,看看诸葛亮到底需要准备多少草人,以及这背后隐藏的策略。首先,咱们得明确故事的大背景。当时,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但因为内部矛盾,周瑜忌惮诸葛亮的才能,便设计刁难他,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就要治他的罪。.............
  • 回答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消息,将启动房地产税试点工作,并着手起草试点办法(草案)。这无疑是当前经济领域乃至社会民生关注的焦点。一旦这项政策落地,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居民财富结构以及地方财政收入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在这个试点办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内容是大家最需要关注的呢?一、 试点范围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份备受关注的全国人大涉港决定草案。解读这份文件,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它通过的意义、具体包含的内容,以及为什么叫“草案”。这份决定草案的“高票通过”究竟意味着什么?首先,你要明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文件,就像我们国家法律体系里的“大石头”,分量非常重。这次涉港决定草案获.............
  • 回答
    太棒了!七月中旬的内蒙古草原,星空璀璨,绝对是人生难忘的体验。两个17岁的女生自由行,需要考虑的方面会更多一些,但只要准备充分,一定能玩得开心又安全。以下是为你们量身定制的详细攻略,包含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七月中旬内蒙古草原自由行(含看星星)攻略 一、 行前准备:让旅途更顺畅 1. 确定目的地和行.............
  • 回答
    内蒙古和外蒙古的划界,实际上是一个漫长而复杂历史过程的体现,并非一蹴而就的单一事件。要理解这个“划界”,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去审视,它关乎民族迁徙、帝国兴衰、地缘政治以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历史的起点:蒙古民族的分布在蒙古帝国崛起之前,蒙古各部族就如同许多游牧民族一样,在广袤的草原上活动,他们.............
  • 回答
    内蒙古没有跟随外蒙古独立,这是一个历史进程中的复杂问题,涉及政治、民族、地理等诸多因素。简单来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国中央政府和内蒙古地区自身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首先,我们要明白“外蒙古独立”指的是什么。历史上,蒙古族分布广泛,而“外蒙古”通常指的是清朝时期喀尔喀蒙古为主体的地区,.............
  • 回答
    内蒙古和外蒙古的蒙古族在文字语言上,可以说既有同根同源的深厚联系,也因为历史、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要详细讲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文字:从古老的传统到现实的分野要说文字,这可是最直观的区分点。 内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文(也称回鹘式蒙古文).............
  • 回答
    提起内蒙古的通用语言教材,那可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社会各界的反应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道理。首先,最直接受影响的,当然是广大的蒙古族学生和家长。对于他们来说,这意味着学习的重点将从母语——蒙古语,转移到以汉语言为主的教学内容上。一些家长和学生感到担忧,担心这会削弱蒙古语的传承和使用,毕竟语言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