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呵呵。
被人卖了还要给人数钱吗?
即使没有监管,蚂蚁一级市场估值的大幅上升也早已透支了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更何况四部门监管谈话、网络借贷新规的出台,已将蚂蚁打回原形。
蚂蚁已经是想自称科技公司而不得了。按照规定,它是一个金融公司,或者说以后所有金融科技公司都要按照纳入金融监管。
金融公司,你想要多少市盈率?
7倍够不够?10倍够不够?不行给个20倍满足了吧?
可蚂蚁至是120倍!
而蚂蚁它爸阿里巴巴也不过是41倍,腾讯是51倍!
蚂蚁腰斩一下都比阿里和腾讯高。
中签者还认为这钱没花出去,可惜吗?
说句有可能会被挨骂的话
大家倒是应该谢谢交易所,及时叫停蚂蚁上市。原因后面说。
对A股中签者而言,基本没损失,最多是中签缴款的资金利息。
对港股打新者而言,损失本来比较惨重,毕竟打新大部分会选择孖展,融资利息不低的(年化2.9%-3.9%),如果20倍,乙头起码3、4千利息损失。香港孖展利息一般不退,上次百威也是如此。
好在这次,大部分券商都豁免了。这里面有意思的。
当天半夜,华泰先宣布承担部分打新利息。然后第二天,另一个马爸爸,鹅厂旗下的富途证券,直接宣布免去所有利息。
这下精彩了,内资券商,纷纷拍胸脯,我跟。
然后全市场都看HK本地券商了,你跟不跟。
HK本地券商哪有内资土豪,但到这个份上,不跟也不行了,只能咬牙含泪,跟了。
不过,耀才这个公告,话里有话,还很重,
要证监会主持公道:
注意,明确提出:上市公司(蚂蚁)实报实销。
而且站到了道德制高点:挽回国际投资者信心,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声誉及形象。
所以,问题来了,这一切的损失,应该算在谁头上?
我之前一个3w赞的文章,其实提到过这事:
蚂蚁,究竟知不知道,监管要颁布《网络小贷暂行办法》,这个会让蚂蚁估值几乎腰斩的监管政策?
如果知道,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是不是在外滩讲话前?
如果真是提前知道,为何还把估值做这么高?还捆绑1300万基民?
如果这个网络贷款办法,蚂蚁上市后才缓缓出台,导致股价暴跌甚至腰斩,这个责任算谁的?
所以,耀才这个公告,人家香港券商,有所指啊。
人多的地方要小心啊,我9月底提醒风险时候,留言区被喷的:
几个监管政策的出台,让蚂蚁的定位从“富有想象空间的高科技公司,数据公司”直接跌落到“银行”。
而“高科技公司”蚂蚁市盈率预计是90-100倍,中国工商银行的市盈率呢?
6.1倍!
如果晚一周出这个监管政策,股价预期值可能从100元降低到个位数,要连续多少个跌停板?
中国全社会的数据化只有20年的时间,2010年前的数据还很不全面,而我国在这20年内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所以数据还达不到很高的可靠性。
1.例如2-3月份疫情期间有大量蚂蚁没有预见到的集体逾期出现。
2.蚂蚁完全缺少全球经济危机期间的数据,没有应对系统性危机的经验。
只有在蚂蚁经历过一次全球性的大的经济危机并幸存后,才能用事实说明自身相对于银行的优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