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东航坠机事件到现在都不能确定伤亡情况?

回答
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坠机事件发生后,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伤亡情况未能完全确定,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操作和情感因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

1. 灾难的极端性与现场的破坏程度:

高空高速撞击: MU5735航班是从约8000米的高空以接近音速的速度垂直坠落的。如此巨大的动能撞击地面,会造成飞机和机上人员的极度破碎和分散,几乎是粉身碎骨。
飞机碎片化: 飞机在撞击过程中会瞬间解体,变成数以万计的小碎片,散布在广阔的山区。找到完整的遗骸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完整的遗体了。
燃烧与高温: 撞击可能引发大火,高温会进一步损毁遗骸,使得辨认变得异常困难。
地形复杂: 事发地点是山区,地形崎岖、植被茂密,增加了搜寻工作的难度。碎片会散落到难以到达的区域,包括深谷、陡坡甚至可能掩埋在泥土中。

2. 遗骸辨认的挑战:

DNA比对是关键: 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遗骸辨认的主要手段是DNA比对。这需要收集到失事者家属的DNA样本,然后与在现场发现的每一份生物样本进行比对。
样本的破碎与污染: 现场收集到的生物样本可能非常微小,而且可能受到土壤、燃料、其他杂物等的污染,这会影响DNA提取和分析的质量,增加比对的难度和时间。
时间与技术限制: DNA提取、扩增和比对是一个耗时且技术要求极高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先进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法医DNA专家。即使是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多名失事者高度相似的DNA: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失事者之间存在亲属关系,或者即使没有亲属关系,但基因信息存在相似性,也可能给DNA比对带来一定的混淆和挑战。

3. 搜寻与收集的艰巨性:

全面彻底的搜寻: 为了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遇难者,搜寻人员需要对坠机地点及周边极其广阔的区域进行地毯式的、细致入微的搜索。这包括地面搜寻、无人机侦察、甚至可能利用专业设备探测地下掩埋物。
碎片清点与分类: 搜集到的所有飞机碎片和可能的生物样本都需要被小心地收集、编号、记录、分类和运往鉴定中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项庞大而精细的工程。
排除人为干扰: 在搜寻过程中,需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避免对现场造成进一步的破坏或干扰,同时也要防止碎片被随意带走。

4. 信息发布的审慎与严谨:

官方的责任与压力: 官方机构在发布伤亡信息时,需要非常谨慎和负责任。在未能百分之百确认的情况下发布信息,可能会引发误导、谣言,给失事者家属带来二次伤害,并损害官方的公信力。
科学证据的支持: 任何关于伤亡情况的结论都必须基于扎实的科学证据(如DNA比对结果、航空器部件分析等)。在没有确凿证据前,只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推测。
家属的知情权与情感: 官方也需要考虑失事者家属的感受。在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直接宣布“无人生还”或“多人遇难”都可能在情感上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在确认每一个遇难者身份的过程中,也需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和安抚。

5. “确定”的定义:

个体身份的确认: 在航空事故中,“确定伤亡情况”通常意味着不仅要确定遇难人数,更要尽可能地确认每一位遇难者的身份,以便通知家属并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技术瓶颈与时间跨度: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要完全“确定”每一位遇难者的身份,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能永远无法完全确认某些微小的生物样本是否属于失事者。

总结来说,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坠机事件伤亡情况未能迅速确定,主要是因为:

灾难本身的极端破坏性 导致飞机和人员严重破碎,遗骸难以辨认。
DNA比对是核心,但过程复杂且耗时,涉及样本提取、分析的难度和时间消耗。
搜寻、收集和清点工作量巨大且艰巨,受制于地形和现场情况。
官方发布信息的严谨性与责任感 要求在有确凿证据前保持谨慎。

随着调查的深入,通过持续的搜寻、细致的DNA比对以及对飞机残骸的分析,最终能够逐渐厘清伤亡情况,并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但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而艰难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伤,只有亡,而且没有全尸,只提到人休组织,其实就是尸块,或者浆糊状的血肉了。那个高度和速度下来,加上爆炸起火,谁都明白,只是不能说破罢了。不能给外界和家属看这些。

见过一个从30层高楼跳下来的人,脑袋爆了,肠子内脏散了一地,那个场面,普通人是无法想象的。这次坠机惨状更胜百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