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乌克兰人民为什么不反抗?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乌克兰人民展现出了惊人的抵抗精神,这与“不反抗”的说法完全不符。恰恰相反,乌克兰人民的英勇反抗是这场冲突中最显著、最令人动容的方面之一。我可以详细地解释这一点,并尽量用一种自然、不生硬的语言来阐述。

首先,我们要理解“反抗”这个词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指军事上的对抗,更包括了广泛的民间抵抗、政治上的坚持、文化上的维护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争取。从这些层面来看,乌克兰人民的反抗是多维度、全方位的。

军事上的抵抗:

这可能是最直观的反抗形式。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就面临着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压力,特别是顿巴斯地区的冲突。在这期间,乌克兰军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许多退役军人和平民接受了军事训练,为应对大规模入侵做好了准备。

当俄罗斯在2022年发动全面入侵时,许多人可能预期乌克兰会迅速溃败,但事与愿违。乌克兰军队,尽管在装备和人员数量上与俄罗斯相比处于劣势,却展现出了极高的士气和战术水平。他们利用地形优势、熟悉本土情况,并配合西方提供的先进武器,有效地迟滞了俄军的推进。

除了正规军队,还有大量的志愿兵加入了战斗。许多普通市民,包括曾经的教师、工程师、医生,都穿上了军装,拿起武器保卫家园。他们的加入极大地补充了正规军的力量,也彰显了全民皆兵的决心。

民间抵抗的广泛性:

乌克兰人民的反抗绝不仅仅局限于战场。在被占领的地区,普通民众用各种方式表达抗议。

不合作与破坏: 一些居民拒绝与占领者合作,拒绝提供情报,甚至在关键时刻进行破坏活动,如破坏俄军的后勤补给线。
信息战与宣传: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秘密广播等方式传播真实信息,揭露俄军的暴行,鼓舞士气,对抗俄罗斯的宣传。
人道主义援助: 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普通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为逃离战火的居民提供食物、住所、医疗援助等。志愿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将救援物资运往危险区域。
文化象征的守护: 即使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人们也努力守护自己的文化身份,比如继续使用乌克兰语,庆祝民族节日,这本身也是一种反抗精神的体现。

政治与国际层面的坚持:

乌克兰政府,以总统泽连斯基为代表,在战争初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有撤离的选项,但他们选择了坚守基辅,与人民站在一起。这种政治上的坚定,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同时,乌克兰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通过各种外交途径,乌克兰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侵略的真相,赢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西方国家提供的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是乌克兰能够持续抵抗的重要因素。这种国际合作与声援,也是乌克兰人民反抗努力的一部分。

为什么会有“不反抗”的误解?

之所以可能会产生“不反抗”的误解,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信息茧房与宣传: 俄罗斯官方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试图描绘一幅“解放”的画面,并淡化乌克兰的抵抗力量。生活在信息受限环境中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这种宣传的影响。
2. 对战争复杂性的忽视: 战争是一个极其残酷和复杂的现实。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或愿意拿起武器。但即使是那些无法直接参与战斗的人,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抵抗,比如在后方生产物资,照顾伤员,或者只是默默地传播真相。
3. 对抵抗形式的单一化理解: 有些人可能只将军事上的直接对抗视为“反抗”,而忽略了其他形式的抵抗,比如在占领区内不合作、暗中提供信息等。
4. 早期预期的落差: 很多人在战争初期就认为乌克兰会迅速失败,当乌克兰展现出强大的抵抗力时,一些人可能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反而会产生一些质疑性的看法。

总而言之,乌克兰人民并没有“不反抗”。他们的反抗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现在军事上的顽强作战,也体现在普通民众日常的坚持与不屈。这种精神,正是这场冲突中最令人震撼的力量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体会跟你不同:我感觉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都在中国发动舆论战

乌克兰战争后的当天,微信视频就推送一个乌克兰美女主播介绍自己国家的真实情况,当时视频的播放量也就几千,现在,她的每条视频都十万赞+ 像这样的乌克兰美女主播,在我国还有很多很多,她们声泪俱下的介绍乌克兰的惨状——劝中国人支持乌克兰。

俄罗斯也没有落后,俄罗斯混血美女,俄罗斯兄弟还有很多看上去就带有十分明显国家标志的公众号,不断在发:”中国的目标不是超过美国,而是超过自己,因为中国已经最强了,乌拉~!“ 还有类似这样的内容的视频——大概意思就是宣传中俄一家亲。俄罗斯是中国最好的朋友,希望我们一起,打破西方的霸权主义。

可以明显的感觉出,两国都在努力争取中国这边的支持。中国网民内部意见已经很分裂了,知乎各个地方都可以看见争吵。虽然知乎上支持俄罗斯的较多,但是其他网络论坛,支持乌克兰其实是占了主流。比例大概为5:5开。我之前在评论区跟知友开玩笑说,可能俄罗斯还没打下基普,我们网民自己就先打起来了。虽然是玩笑话,但是意见的分裂确实可以感觉的出

乌克兰人的抵抗意志很强烈,也很坚决,这几天的作战风格基本上是得到了很多人认可,并没有中文互联网,尤其是知乎上的很多知友上评论的那么不堪一击。什么俄罗斯大军一到,不战自溃。不过这也证明了,至少在知乎上,大部分知友对俄罗斯的朴素而亲切的感情,也体现了和平年代,年轻人为主的知友缺少对战争残酷性的认知

乌克兰人目前的目标就是把俄罗斯拉入战争泥潭,大家都明白,战争拖的越久,变数越大,乌克兰得到的支持会更多,从武器上,经济上,资源上,舆论上,甚至人员上(参见乌克兰政府已经开始在其他国家招募以犹太志愿军)。而公正的说:俄罗斯的军事打击其实相对较为克制——以打击军事目标为主,这也是为了收场做准备。如果一旦被拖进去,俄罗斯政府的地位会十分感概,现在美金对卢布的比例快接近1美金:100卢布。如果真的要换算,400美金,大概3000人民币,就可以在俄罗斯生活的很好了。这种经济状态,还要持续性的恶化,你是俄罗斯人,是否愿意接受这一切?

所以,我特别不建议网友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选边。最好紧跟着我国政府的态度。普遍认为这场战争变数很大——但远远不是很多网友认为的,会挑战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客观事实很可能是相反,重新强化了美国在欧洲各国心里的地位,所以不要太乐观。要知道政府所掌握的情况和智囊团的分析,远远超过了普通人。我也明白,双方网友的心,可能都是好的,无非就是想让我们国家站在正义的一方,或者就是认为俄罗斯确实是我们的盟友。但是,请切记:政府不表态,有不表态的道理

有时候不表态,其实就是最好的表态。发达国家集群对中国的不表态的反映,也出现了分裂意见。学术界目前对中国官方层面的态度普遍评价是:聪明的处理方式。

user avatar

为人称颂的事迹,正是因为其难度高与可能性低,才更显得闪耀。

了解了这句话,你就该明白,历史上,包括我们抗日战争中,普通百姓站出来,和侵略者拼死斗争,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但是绝不能把这种事情理解成一种理所当然顺水推舟的平常事情。

从二战开始,尤其到二战后的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武器装备的升级,不提核武器,枪械导弹,飞机坦克,技术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同时,军人所受到的训练也更加科学更加专业,部队内部分工明确,组织性极其高,信息传递的高效又进一步增强了军队的协调能力。

第二件事情是文化观念上的改变。二战以后,其实各个国家,尤其大国,都在构建一套民族认同的叙事,美国特朗普的MAGA,中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乌克兰这个国家,是从苏联分裂而出的,而且如今又夹在欧洲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它的这种民族叙事文化根基并不深(从内部的分裂也能看出来)。

再加上如今打仗,像古代那样屠城再进行人口迁徙的方法并不适合于如今的国际道德(这东西多少还是有约束力的)。

所以就造成了两个结果:

对于俄罗斯来说,打击平民意义不大。

对于西乌人民来说,反抗俄罗斯不切实际。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和战争的关系其实正在疏离(当然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种疏离是相较于二战以及更早的战争)

对了,其实你看近代史上的战争,以及美国搅屎棍在现代发起的战争,当地普通百姓开始全面参与战争反抗侵略也普遍不是发生于战争初期。

对了,关于人民这个词,我觉得吧,一个被寡头垄断的国家,政府羸弱不堪,都沦为了“欧洲子宫”,打起仗来掌握绝大部分财富的资本家全都跑路,要求这样的国家里的百姓,一发生战争就成为与国同生死的“人民”,要求有点高了,过于急了。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些人能很好地回答你的问题。

user avatar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三十年前本是一家人,如今乌克兰人均收入只有俄罗斯1/3,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加入俄罗斯不吃亏。

对大富豪来说,线上,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坚决抵抗,线下,线下早都跑光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